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不论是一节课还是三年,都应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不断地吞吐吸收、内化提高。下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吸纳—不断雕琢—形成能力—突破超越”式学习。这一模式适用于一课的学习,也可以用于一学期的学习,甚至终生学习。
一、拓展课堂容量,丰富课堂内涵
高中语文课堂不同于初中的课堂,首先表现就是在课堂的容量大小上。成功的课堂正如戏剧《雷雨》——一个雨夜上演了几代人的爱恨情仇,一个时代的各种矛盾,但又主题明确。我们也要在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学生踮起眺望的脚尖,视野上有超越,眼界上有拓展、思维上有延伸。
比如课前演讲,学生讲“挫折”主题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幅心电图,并配了这样的画外音做演讲的点评:挫折意味着心脏最有力的搏动,如果这成了直线,我们一路平坦,那么我们的人生该是怎样呢?学生豁然:那样人生将是平淡、乏味、没有活力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天文地理、政治体育这些知识,只要对课堂知识能力的生成起一定的促进提高作用,就要做必要的拓展和补充。譬如在讲授《兰亭集序》时,配乐朗诵,欣赏书法,补充那时的“魏晋风度”,通过一篇课文学生窥探到一个时代的文人生活状态,不仅了解了王羲之,也通过学生讲述“青睐”等故事了解了竹林七贤等魏晋名士吟啸山林的风度,为今后的再学习埋下了伏笔。
新课程标准认为: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又能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能培养智能素质,又能发展非智力因素,即多种素质发展集一节课教学之中。当然课堂也不是容量越大越好,但必须要有一定的容量,且这个容量最好是在一个目标下所做的广度与深度的拓展,这样才能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积极性。
二、优化课堂对话,提高问答效能
在讲授《沁园春·长沙》时,由学生朗诵,也由学生点评朗诵。设计问题:你认为他哪一点读得好或不好,为什么?请您再就这一点重新朗诵一下。学生踊跃地模仿,联系背景及内容进行体悟。这个问题的设计,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批判性;通过相互矫正、切磋,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感悟,促进了思维发展,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自己亲自实践,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新颖的教学形式,提高了学习诗歌的兴趣;通过反复琢磨、实践,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竞争能力。
课堂师生对话就是不断切磋、校正、完善的过程。教师应注意规范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比如上面这个问题,要求学生在内容上要有条理,用“一句话观点+陈述分析观点”的模式,思维不限定,但语言的表达形式还是很有必要限定的。这种限定也是思维的一个有效整合模式。在形式上,注意语句的完整性、声音的大小,以及回答时的站姿等,对学生进行明确的纠正和规范。
三、促进知识转化,引导能力生成
在讲《纪念刘和珍君》和《小狗包弟》时,记叙性的散文中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情感倾向及文章的主旨是教学重点。这对于初中以记叙文学习为主的学生来说,没有太大难度,所以设计了找出人物形象之后的一个深入挖掘作品思想的环节:用找到的句子组成一首小诗。
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
那个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刘和珍君
那个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泪下的刘和珍君
确实是
死掉了。
而中外的杀人者,却昂起头来,
各个脸上带着血污……
在讲授《再别康桥》一课时,从学情角度考虑,学生刚刚告别初中生活,正是“伤别离”之际,本课的离别情思很容易触动学生的心怀。因此,设计本课教学思路是“以情引领,用情感悟”。设计让徐志摩的时空与学生的时空交错,让他们以课文为引,对照徐志摩的描绘,来再现自己别离母校时的景与情,对比背景,对比选取的景物意象,对比情感。通过比照式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本文的教学重点,而且有所生成。教师出示了自己的下水作,学生也纷纷写下自己的触动。最后汇总编辑成以离别为主题的散文集《最忆是别离》。
以课文为桑叶,以前的经历为转化酶,提炼出一根根情丝,编织成属于我们个人的作品,这是一种知识的吸收转化再创造过程,也是语文素养的提升过程。在写作中,很多学生都能有意识地去运用诗意的语言写作文,有人直接引用“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有人选作标题《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老家》和《向青草更青处》等。这个选取的过程就是能力提升、吐丝织茧的过程。
教师的引导促成学生的成熟。最终如蚕破茧,他们将从茧中走出来,形成自己的智慧双翼、思维能力,引领自己飞翔。实际上,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广泛吸纳—不断雕琢—形成能力—突破超越”,可以使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实验中学(028000)
一、拓展课堂容量,丰富课堂内涵
高中语文课堂不同于初中的课堂,首先表现就是在课堂的容量大小上。成功的课堂正如戏剧《雷雨》——一个雨夜上演了几代人的爱恨情仇,一个时代的各种矛盾,但又主题明确。我们也要在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学生踮起眺望的脚尖,视野上有超越,眼界上有拓展、思维上有延伸。
比如课前演讲,学生讲“挫折”主题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幅心电图,并配了这样的画外音做演讲的点评:挫折意味着心脏最有力的搏动,如果这成了直线,我们一路平坦,那么我们的人生该是怎样呢?学生豁然:那样人生将是平淡、乏味、没有活力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天文地理、政治体育这些知识,只要对课堂知识能力的生成起一定的促进提高作用,就要做必要的拓展和补充。譬如在讲授《兰亭集序》时,配乐朗诵,欣赏书法,补充那时的“魏晋风度”,通过一篇课文学生窥探到一个时代的文人生活状态,不仅了解了王羲之,也通过学生讲述“青睐”等故事了解了竹林七贤等魏晋名士吟啸山林的风度,为今后的再学习埋下了伏笔。
新课程标准认为: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又能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能培养智能素质,又能发展非智力因素,即多种素质发展集一节课教学之中。当然课堂也不是容量越大越好,但必须要有一定的容量,且这个容量最好是在一个目标下所做的广度与深度的拓展,这样才能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积极性。
二、优化课堂对话,提高问答效能
在讲授《沁园春·长沙》时,由学生朗诵,也由学生点评朗诵。设计问题:你认为他哪一点读得好或不好,为什么?请您再就这一点重新朗诵一下。学生踊跃地模仿,联系背景及内容进行体悟。这个问题的设计,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批判性;通过相互矫正、切磋,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感悟,促进了思维发展,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自己亲自实践,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新颖的教学形式,提高了学习诗歌的兴趣;通过反复琢磨、实践,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竞争能力。
课堂师生对话就是不断切磋、校正、完善的过程。教师应注意规范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比如上面这个问题,要求学生在内容上要有条理,用“一句话观点+陈述分析观点”的模式,思维不限定,但语言的表达形式还是很有必要限定的。这种限定也是思维的一个有效整合模式。在形式上,注意语句的完整性、声音的大小,以及回答时的站姿等,对学生进行明确的纠正和规范。
三、促进知识转化,引导能力生成
在讲《纪念刘和珍君》和《小狗包弟》时,记叙性的散文中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情感倾向及文章的主旨是教学重点。这对于初中以记叙文学习为主的学生来说,没有太大难度,所以设计了找出人物形象之后的一个深入挖掘作品思想的环节:用找到的句子组成一首小诗。
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
那个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刘和珍君
那个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泪下的刘和珍君
确实是
死掉了。
而中外的杀人者,却昂起头来,
各个脸上带着血污……
在讲授《再别康桥》一课时,从学情角度考虑,学生刚刚告别初中生活,正是“伤别离”之际,本课的离别情思很容易触动学生的心怀。因此,设计本课教学思路是“以情引领,用情感悟”。设计让徐志摩的时空与学生的时空交错,让他们以课文为引,对照徐志摩的描绘,来再现自己别离母校时的景与情,对比背景,对比选取的景物意象,对比情感。通过比照式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本文的教学重点,而且有所生成。教师出示了自己的下水作,学生也纷纷写下自己的触动。最后汇总编辑成以离别为主题的散文集《最忆是别离》。
以课文为桑叶,以前的经历为转化酶,提炼出一根根情丝,编织成属于我们个人的作品,这是一种知识的吸收转化再创造过程,也是语文素养的提升过程。在写作中,很多学生都能有意识地去运用诗意的语言写作文,有人直接引用“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有人选作标题《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老家》和《向青草更青处》等。这个选取的过程就是能力提升、吐丝织茧的过程。
教师的引导促成学生的成熟。最终如蚕破茧,他们将从茧中走出来,形成自己的智慧双翼、思维能力,引领自己飞翔。实际上,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广泛吸纳—不断雕琢—形成能力—突破超越”,可以使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实验中学(0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