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滦平县于营村,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一次通话、一个问候,让这个村庄成为关注的焦点。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移动报道指挥平台前,与人民日报社驻于营村扶贫第一书记吕晓勋进行了连线交流,了解于营村脱贫攻坚进展情况。
距离县城仅10公里,车程20分钟,靠近县城、交通便捷,于营村为什么是个贫困村呢?吕晓勋又是怎样带领于营村的村民脱贫致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了于营村。
一进村,吕晓勋就带着记者在沟里沟外“串门”入户,介绍基本村情。“康大爷,这个路灯晚上亮吗?”“亮着呢,可好了!”……一路上,吕晓勋不断向村民询问情况,也一直有村民主动向他打招呼,反映问题,留他吃午饭。这热络劲儿,俨然成了村里的“自己人”。
深得百姓的信赖并不容易。贫困户孙国忠还记得吕晓勋刚来村时的模样,戴着深色框眼镜,背着双肩包,看着就是个大学生,和扶贫干部一点也不搭边儿。农村事情多,情况又复杂,工作并不好做。他和很多村民一样,并不看好这个第一书记。
面对村民的质疑,吕晓勋认为“脚上有泥,心中自然就会有底”。到村不久,他就买了一辆电动车,走街串户,搜集民意,融入于营。第一个月,吕晓勋就走访了于营村所辖的4个自然村100多户村民家,深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并认真记录18户建档立卡未脱贫户的致贫原因、发展愿望。
在此基础上,吕晓勋画了两张涵盖4个自然村的“于营村引导图”,标注出每一名有房农户的姓名、位置、所属小组以及是否常住。通过这两幅引导图,贫困户的姓名、状况一目了然。两张引导图被放大打印后,贴在村部办公室,极大地方便了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
“村里缺路灯,晚上不敢出门”“到外面打工有点远,要是村里有打工机会就好了”……无论是抱怨,还是希望,只要遇到村民“拦路招呼”反映问题,吕晓勋总是耐心地听他们讲完。
村民的意见、建议,就是扶贫工作的着力点、突破点。从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吕晓勋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协同开展扶贫工作。他联系爱心企业给村里添置路灯;争取交通局帮扶资金10多万元,翻修村道3公里多,实现了通村、通组道路硬化基本全覆盖;加大垃圾箱等基础环卫设施的投放,解决村民到处乱丢乱堆乱倒垃圾的问题……
于营村变美了!柏油路将村民送到家门口,结束了雨天泥泞、车轮下陷的尴尬;路灯亮了,连成了线,村民告别了多年摸黑走路、害怕出门的担忧。村民康桂新说:“这路灯真亮堂,照得我这心窝儿里也亮堂!”
驻村一年多,吕晓勋黑了也瘦了。但是,他对于营村的付出,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希望你一直在我们这里待下去!”有村民曾给吕晓勋发微信,表达对他的感谢。刚开始怀疑他工作能力的孙国忠,还多次拉着他去家里吃饭。
实施污水集中式处理设备入户、保障桥梁河坝道路施工、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理发……一年来,于营村“两委”干部常常忙到“连轴转”。
“看到他们这样的工作劲头,更鞭策和激励了我们驻村扶贫工作队!”于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滦平县司法局干部朱广勇说,早年的于营村就像“一盘散沙”,村干部之间不团结,怕担风险,项目来了不敢接、不愿接。村民和村干部之间也有隔阂,村干部不想着规划产业发展,没有带民致富的劲头。
吕晓勋走访农户后发现,不少村民对村干部意见很大。他说,脱贫的基础要牢靠,村子想发展,干部与干部之间、干部和群众之间搞好团结非常关键。2018年8月,适逢村两委换届。吕晓勋协助村里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6位政治坚定、原则性强、得到群众支持的村干部走上支委、村委岗位。
新两委一上任,吕晓勋多次召开会议,明确第一件事就是“还账”。原来,此前因管理不善,村集体欠了不少村民工钱。“当时隔三差五就有村民找到我,说啥时候能还债。”吕晓勋说,“白花花的欠条攥在手里,有的几十块,有的成百上千块,都是早年村里雇用村民做工欠的钱。”
尽管债务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在吕晓勋看来,如果不尽早解决,村民们的不满情绪就不会消除。这不仅会影响扶贫项目在全村的开展,更有损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公信力。会后,他和村书记兼主任陈永展开了筹钱之旅。几经周折,勉强凑够9万多块钱。
吕晓勋说:“扶贫,也得‘扶气’。‘扶气’就得让村民服气。把气捋顺,让心靠拢,拧成一股绳,扶贫就有劲儿了。”
2019年2月,所有提交务工欠账证明的村民,陆续拿到了欠款。有村民感叹:没想到新的村班子,解决了村里多少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真不赖!
与此同时,吕晓勋规范轮流坐班制、定期例会制等各项制度,协助新班子完善各项党建资料;制定和谐文明的村规民约,做成宣传板悬挂在村部广场院内,推动村民移风易俗;指导村干部和村人民调解员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及时发现处置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经过采取一系列举措,于营村党支部改变了一盘散沙的局面,村两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为了改变村民欲问无门、欲说无应的现状,吕晓勋协助村“两委”开设了“于营村务”微信群,目前有300多位村民加入。从了解医疗保险怎么上,到咨询退役军人信息如何登记,村民有任何疑惑,都可以随时在群里提问。吕晓勋和村两委值班干部及時在群里回复,告诉村民如何办理,怎么解决。不少村民反映,“这个办法好!又清楚、又省事!” 他还制作了一份于营村各户信息电子表格,详细记录每一户的联系方式、子女上学、家人就业信息等,方便随时查阅。不少村民称赞,“小吕就是于营的活电脑,谁家什么情况,他都清楚”“有事问小吕书记,他办事靠谱!”
目前,于营村已实现了整体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6.11%下降至如今的0.22%。村民们说,这和村两委班子的努力分不开。
于营村一无资源二无产业,老百姓大多数靠天吃饭。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决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试种一些经济价值高、管理相对简单的作物。由于此前对秋葵的生长条件、种植技术、市场前景有一定了解,吕晓勋决定引进秋葵在本地栽植。
秋葵并不是本地作物,刚开始栽秋葵苗时,不少村民还在为秋葵是油葵还是辣椒的变种而争论。秋葵园管理员于长伟说,“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吕书记赶到天津学习秋葵种植技术,购买秋葵种子免费发给村民种植。并找到滦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合作,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于营村教学点秋葵教学实训基地,联系种植专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从2019年7月中旬到10月初,村里11亩秋葵教学实训基地,每天都有上百斤的稳定产出。在秋葵丰收的季节,采摘员王桂兰和她的同伴们每天早上5点准时到基地采摘,保证秋葵当天随采随发。
为了解决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价的后顾之忧,吕晓勋积极联系,通过农超对接、农商对接等方式销售秋葵。2019年,秋葵销售收入超过7.5万元,同时帮助在基地务工的十多户村民,增收6.5萬多元。
发展产业,是帮助老百姓脱贫的关键。在人民日报社的帮扶下,村里引进了晶润公司6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碧桂园60亩苗木种植项目,对贫困户实现了至少一项全覆盖。种种举措,使得全村不少老百姓能在项目里务工、在家门口就业。
建档立卡户孙英先后成功应聘为公益岗组长、碧桂园苗木基地苗木工,年收入过万元。如今,孙英的脱贫致富热情已经被彻底激起,看到生活更加有希望,越来越有干劲。
“在村容村貌发生改变的同时,村民的生活状态、工作态度也有了新的改观,相信这才是贫困村摆脱贫困应有的精神气质。”吕晓勋说。
幸福的生活让村民们尽展笑颜。以前,73岁的李桂芝家,一到下雨天就泡在水里。在危房改造政策的帮扶下,如今她家3间大瓦房装修一新,屋内屋外整洁精致。李桂芝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她在老年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孙国忠丧失劳动力,老伴儿张玉连在村里的扶贫公益岗上班,主要负责村子片区的卫生保洁。记者在“精准脱贫结对帮扶连心卡”中看到了好几项针对他们家的帮扶措施。他说“党和国家给了咱们这么好的政策,咱们就得对得起这新时代,咱就得好好活,好好地过日子,把日子过出滋味来!”
“总书记叮嘱我们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乡村带来新变化。”吕晓勋说,“总书记的话一字一句我都默默烙在心里。老百姓最期盼的,就是我该去做的。”
靠近县城、交通便捷,于营村却是个贫困村,为什么呢?没有产业!由于此前对秋葵的生长条件、种植技术、市场前景有一定了解,吕晓勋把秋葵引进到了于营村,开始了从无到有的产业扶贫之路。从引进秋葵到种植、销售、推广,大事小事都得吕晓勋操心。秋葵园管理员于长伟经常看见吕晓勋忙得面包就着矿泉水解决一顿饭。
这是吕晓勋驻村扶贫工作的缩影。面对陌生而简陋的工作环境、复杂又敏感的村民关系、无从下手的脱贫产业,吕晓勋坚持克服重重困难,重塑村两委在村民中的公信力,完成于营村的道路硬化、亮化工程。只要村民给他反映问题,他都坚持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让群众放心。
一年的时间,泥泞不堪的街道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路边乱堆的垃圾,变成了争奇斗艳的波斯菊;破旧的墙粉刷一新,画上了宣传图和文化标语……一个萧条凋敝的村庄散发着欣欣向荣的生机。看得见的变化拉近了吕晓勋与群众的距离,也树立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改变的岂止是环境。王桂兰、孙国忠们也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斗中拔掉了贫困的根子,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距离县城仅10公里,车程20分钟,靠近县城、交通便捷,于营村为什么是个贫困村呢?吕晓勋又是怎样带领于营村的村民脱贫致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了于营村。
从被群众质疑到深情挽留,脱贫聚的是人心—暖了心窝子,老百姓心里更亮堂
一进村,吕晓勋就带着记者在沟里沟外“串门”入户,介绍基本村情。“康大爷,这个路灯晚上亮吗?”“亮着呢,可好了!”……一路上,吕晓勋不断向村民询问情况,也一直有村民主动向他打招呼,反映问题,留他吃午饭。这热络劲儿,俨然成了村里的“自己人”。
深得百姓的信赖并不容易。贫困户孙国忠还记得吕晓勋刚来村时的模样,戴着深色框眼镜,背着双肩包,看着就是个大学生,和扶贫干部一点也不搭边儿。农村事情多,情况又复杂,工作并不好做。他和很多村民一样,并不看好这个第一书记。
面对村民的质疑,吕晓勋认为“脚上有泥,心中自然就会有底”。到村不久,他就买了一辆电动车,走街串户,搜集民意,融入于营。第一个月,吕晓勋就走访了于营村所辖的4个自然村100多户村民家,深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并认真记录18户建档立卡未脱贫户的致贫原因、发展愿望。
在此基础上,吕晓勋画了两张涵盖4个自然村的“于营村引导图”,标注出每一名有房农户的姓名、位置、所属小组以及是否常住。通过这两幅引导图,贫困户的姓名、状况一目了然。两张引导图被放大打印后,贴在村部办公室,极大地方便了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
“村里缺路灯,晚上不敢出门”“到外面打工有点远,要是村里有打工机会就好了”……无论是抱怨,还是希望,只要遇到村民“拦路招呼”反映问题,吕晓勋总是耐心地听他们讲完。
村民的意见、建议,就是扶贫工作的着力点、突破点。从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吕晓勋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协同开展扶贫工作。他联系爱心企业给村里添置路灯;争取交通局帮扶资金10多万元,翻修村道3公里多,实现了通村、通组道路硬化基本全覆盖;加大垃圾箱等基础环卫设施的投放,解决村民到处乱丢乱堆乱倒垃圾的问题……
于营村变美了!柏油路将村民送到家门口,结束了雨天泥泞、车轮下陷的尴尬;路灯亮了,连成了线,村民告别了多年摸黑走路、害怕出门的担忧。村民康桂新说:“这路灯真亮堂,照得我这心窝儿里也亮堂!”
驻村一年多,吕晓勋黑了也瘦了。但是,他对于营村的付出,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希望你一直在我们这里待下去!”有村民曾给吕晓勋发微信,表达对他的感谢。刚开始怀疑他工作能力的孙国忠,还多次拉着他去家里吃饭。
从一盘散沙到拧成一股绳,聚起来才能富起来—干群同心凝聚脱贫致富合力
实施污水集中式处理设备入户、保障桥梁河坝道路施工、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理发……一年来,于营村“两委”干部常常忙到“连轴转”。
“看到他们这样的工作劲头,更鞭策和激励了我们驻村扶贫工作队!”于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滦平县司法局干部朱广勇说,早年的于营村就像“一盘散沙”,村干部之间不团结,怕担风险,项目来了不敢接、不愿接。村民和村干部之间也有隔阂,村干部不想着规划产业发展,没有带民致富的劲头。
吕晓勋走访农户后发现,不少村民对村干部意见很大。他说,脱贫的基础要牢靠,村子想发展,干部与干部之间、干部和群众之间搞好团结非常关键。2018年8月,适逢村两委换届。吕晓勋协助村里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6位政治坚定、原则性强、得到群众支持的村干部走上支委、村委岗位。
新两委一上任,吕晓勋多次召开会议,明确第一件事就是“还账”。原来,此前因管理不善,村集体欠了不少村民工钱。“当时隔三差五就有村民找到我,说啥时候能还债。”吕晓勋说,“白花花的欠条攥在手里,有的几十块,有的成百上千块,都是早年村里雇用村民做工欠的钱。”
尽管债务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在吕晓勋看来,如果不尽早解决,村民们的不满情绪就不会消除。这不仅会影响扶贫项目在全村的开展,更有损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公信力。会后,他和村书记兼主任陈永展开了筹钱之旅。几经周折,勉强凑够9万多块钱。
吕晓勋说:“扶贫,也得‘扶气’。‘扶气’就得让村民服气。把气捋顺,让心靠拢,拧成一股绳,扶贫就有劲儿了。”
2019年2月,所有提交务工欠账证明的村民,陆续拿到了欠款。有村民感叹:没想到新的村班子,解决了村里多少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真不赖!
与此同时,吕晓勋规范轮流坐班制、定期例会制等各项制度,协助新班子完善各项党建资料;制定和谐文明的村规民约,做成宣传板悬挂在村部广场院内,推动村民移风易俗;指导村干部和村人民调解员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及时发现处置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经过采取一系列举措,于营村党支部改变了一盘散沙的局面,村两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为了改变村民欲问无门、欲说无应的现状,吕晓勋协助村“两委”开设了“于营村务”微信群,目前有300多位村民加入。从了解医疗保险怎么上,到咨询退役军人信息如何登记,村民有任何疑惑,都可以随时在群里提问。吕晓勋和村两委值班干部及時在群里回复,告诉村民如何办理,怎么解决。不少村民反映,“这个办法好!又清楚、又省事!” 他还制作了一份于营村各户信息电子表格,详细记录每一户的联系方式、子女上学、家人就业信息等,方便随时查阅。不少村民称赞,“小吕就是于营的活电脑,谁家什么情况,他都清楚”“有事问小吕书记,他办事靠谱!”
目前,于营村已实现了整体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6.11%下降至如今的0.22%。村民们说,这和村两委班子的努力分不开。
从靠天吃饭到家门口就业,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于营村一无资源二无产业,老百姓大多数靠天吃饭。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决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试种一些经济价值高、管理相对简单的作物。由于此前对秋葵的生长条件、种植技术、市场前景有一定了解,吕晓勋决定引进秋葵在本地栽植。
秋葵并不是本地作物,刚开始栽秋葵苗时,不少村民还在为秋葵是油葵还是辣椒的变种而争论。秋葵园管理员于长伟说,“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吕书记赶到天津学习秋葵种植技术,购买秋葵种子免费发给村民种植。并找到滦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合作,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于营村教学点秋葵教学实训基地,联系种植专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从2019年7月中旬到10月初,村里11亩秋葵教学实训基地,每天都有上百斤的稳定产出。在秋葵丰收的季节,采摘员王桂兰和她的同伴们每天早上5点准时到基地采摘,保证秋葵当天随采随发。
为了解决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价的后顾之忧,吕晓勋积极联系,通过农超对接、农商对接等方式销售秋葵。2019年,秋葵销售收入超过7.5万元,同时帮助在基地务工的十多户村民,增收6.5萬多元。
发展产业,是帮助老百姓脱贫的关键。在人民日报社的帮扶下,村里引进了晶润公司6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碧桂园60亩苗木种植项目,对贫困户实现了至少一项全覆盖。种种举措,使得全村不少老百姓能在项目里务工、在家门口就业。
建档立卡户孙英先后成功应聘为公益岗组长、碧桂园苗木基地苗木工,年收入过万元。如今,孙英的脱贫致富热情已经被彻底激起,看到生活更加有希望,越来越有干劲。
“在村容村貌发生改变的同时,村民的生活状态、工作态度也有了新的改观,相信这才是贫困村摆脱贫困应有的精神气质。”吕晓勋说。
幸福的生活让村民们尽展笑颜。以前,73岁的李桂芝家,一到下雨天就泡在水里。在危房改造政策的帮扶下,如今她家3间大瓦房装修一新,屋内屋外整洁精致。李桂芝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她在老年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孙国忠丧失劳动力,老伴儿张玉连在村里的扶贫公益岗上班,主要负责村子片区的卫生保洁。记者在“精准脱贫结对帮扶连心卡”中看到了好几项针对他们家的帮扶措施。他说“党和国家给了咱们这么好的政策,咱们就得对得起这新时代,咱就得好好活,好好地过日子,把日子过出滋味来!”
“总书记叮嘱我们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乡村带来新变化。”吕晓勋说,“总书记的话一字一句我都默默烙在心里。老百姓最期盼的,就是我该去做的。”
记者手记
一个村庄的希望
靠近县城、交通便捷,于营村却是个贫困村,为什么呢?没有产业!由于此前对秋葵的生长条件、种植技术、市场前景有一定了解,吕晓勋把秋葵引进到了于营村,开始了从无到有的产业扶贫之路。从引进秋葵到种植、销售、推广,大事小事都得吕晓勋操心。秋葵园管理员于长伟经常看见吕晓勋忙得面包就着矿泉水解决一顿饭。
这是吕晓勋驻村扶贫工作的缩影。面对陌生而简陋的工作环境、复杂又敏感的村民关系、无从下手的脱贫产业,吕晓勋坚持克服重重困难,重塑村两委在村民中的公信力,完成于营村的道路硬化、亮化工程。只要村民给他反映问题,他都坚持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让群众放心。
一年的时间,泥泞不堪的街道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路边乱堆的垃圾,变成了争奇斗艳的波斯菊;破旧的墙粉刷一新,画上了宣传图和文化标语……一个萧条凋敝的村庄散发着欣欣向荣的生机。看得见的变化拉近了吕晓勋与群众的距离,也树立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改变的岂止是环境。王桂兰、孙国忠们也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斗中拔掉了贫困的根子,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