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民一家亲
我家住在市区里一条不算宽敞的街道上,两边的餐馆不少,因此路两旁的非机动车道上总有人临时停车吃饭,挺闹心。有一阵交通协管对这些车逐一贴条,还真见效。但是也有家住附近的居民遭殃:本来就没有停车位,好不容易停好车,第二天却发现在司机门的窗户上贴着违章停车的罚款通知单,心里别提多懊恼了。
近几天上街,忽然发现有的车被贴的条特别大,走近一看,上面居然写的是:“尊敬的警察大哥大姐,此车为XX街XX号自用车,请别贴条,谢谢!”
真是苦了这位仁兄,为了避免被“误伤”,就多了这么些个“亲戚”。且不说他要恳求的对象正确与否,有这份心计可是不容易。
学习英语总动员
奥运离我们越来越近,为了外籍友人到北京能方便一些,北京掀起了学习英语的高潮。不管是黄口小儿,还是耄耋老叟,都能说类似:“Hello!Welcome to Beijing!”一类的客套话。作为窗口行业的出租车,自然成了学习大潮中的主战场。
前几天打车,司机是位热情的师傅,从上车开始,就不停地用英语和我交流。本来我的外语水平就是半吊子,再加上司机师傅的发音不是很准,搞得我十分尴尬,怀疑当初英语水平等级考试是怎么通过的。
过了一会儿,司机师傅拿出一本《首都治安巡逻志愿者手册》,看过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在此书后面几页,有个“常用英语100句”,上面标注发音的不是音标,而是一个个汉字。比如:“How do you do,Mr.Cook!(库克先生,您好!)”标注的发音是:“豪杜油杜,密斯特库克!”再比如“bus”发音标成“爸死”、“yes”发音标成“爷死”……不敢再看下去了,再看下去不知道哪个亲人又罹难了。
类似的书还有,以前电视上也报道过。编者的想法我们能够理解,无非是外籍友人来北京之后,我们在交流时不至于露怯。不过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我们在礼节和风度上表现得够“份儿”,想必不会有人挑眼的,何必拿自家人开刀呢?
哪儿有热闹往哪儿钻
2006年北京车展上,有一种行为看上去颇为好笑。
各展台为了吸引观众,施展了多种手段:有起用洋模特的,有搞抽奖的,还有请演员演出的……而台下的观众就像集体被遥控了一样,这边展台洋模特出场,就“轰”地一下都去看模特;那边有歌手在唱歌了,观众又“轰”地一下聚到另一边,毕竟有人载歌载舞,比一个动都不动的人好看;另一边的礼仪小姐用话筒喊:“欢迎观众参加抽奖。”,所有人又马上赶到她跟前,于是前两者的展台前门可罗雀。
这种现象随处可见,不禁让人遐想:这么多人来这到底是干什么的?要说热闹,庙会更热闹些;想看美女,电视上的模特表演要更专业。不过能肯定的是,他们肯定不是专心来看车展的,看热闹、占便宜的可能性更大些。
我亲眼看到的一幕是:搜狐汽车频道有一个活动,在观众领取宣传手册的同时,可以领到一瓶饮料。活动开始的时候,可以用“人潮汹涌”来形容当时的场面,等我走到搜狐展位的时候,饮料已经发得差不多了。从我身边走过的一对夫妻在说:“这次咱们领了三瓶,待会再来领一次。”随着他们话音落地的还有那本宣传手册。当人群散去的时候,可以看到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手中拿着“战利品”,而地上一片狼藉,一本本宣传手册在风中“哗啦哗啦”地自嘲。
如此“专业观众”
与国展同时举办车展的还有农展馆。不同的是,农展馆以展出商用车和汽车零配件为主,不知主办方出于何种原因考虑,办理参观商用车展的门票相当容易,只要填个表就能领到一个标明“专业观众”的胸牌。
当我和同事为这种身份兴奋时,发现有很多也挂着这种胸牌的人站在红地毯两侧或者道路中央,手里还拿着什么不停地发放。走到近前才发现,这些“专业观众”就是人们深恶痛绝的小广告发放者,手里的东西就是各种各样的名片、宣传单,什么飞机票代理、宾馆住宿,无奇不有。
得知他们的真实身份后,我和同事对望一眼,顿时感到身价大跌。
“不是白给的我不要。”
作为一家参加车展的平面媒体,我们除了采访、拍片,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宣传我们的刊物,争取在车展上有一定销量。
坐在展位里,每次看到有人来翻阅我们的杂志,心里都很紧张,希望他能买走一本。但让我们失望的是,几乎所有来看我们杂志的人都会问一句:“你们的书是送的还是卖的?”
我们如实回答:“是卖的,不赠送。”
于是会有百分之九十的人走开。
也许是车展上参展商们赠送的东西太多了,像我们这样不赠送杂志的反而成了另类。有一位大叔在翻阅我们的杂志半天后,说的话很直白:“不是送的啊?不是白给的我不要。”
还是洋人吃香
车展上还有一个现象,不知该说有趣好,还是说无奈好。
不管是在国展还是农展馆,参展商派出的工作人员既有中国人又有外国人。如果是一位中国人在派发宣传品或者名片,那路过的人多数会视如不见。当然,如果工作人员是位漂亮的小姐又另当别论。
要是换成一个老外在发名片,路过的人都会面露微笑、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上去,几乎是抢一样拿走名片,而且还会自鸣得意:“这名片是刚才那老外发的。”这样的现象在农展馆尤其多。
真不知该笑话他们还是该替他们悲哀。怎么外国人地位就那么高?幸亏这只是外国人在发名片,这要是个外星人,这些人岂不要当场昏厥了。
“这也是老爷车。”
朋友有辆普桑,开了多少年不得而知,车牌的资格还是很老的:京A09XXX,也算是北京资格比较老的车了。
每次坐他的车,都会发现这样那样的毛病,总结如下:
副驾驶席的车门从外面打不开,得司机上车后才能打开;右后门从里面打不开,要想从右边下车,得有人从外面开门才行,好像享受领导的待遇;左后门里外都打不开,车窗是好的,体型较小的人可以打开车窗爬进去,不过左后车窗想打开必须靠运气,因为这个车门的玻璃升降器是坏的;不管冬夏,谁也不知道空调吹出来的风是冷的还是热的。还有一些小毛病是随机发作的。
朋友知道我们的总结后,非常得意:“我这车这么大岁数,也算是老爷车了,关键在于你们每次坐车,它都能提供给你们不同的感受。”
无语。
我家住在市区里一条不算宽敞的街道上,两边的餐馆不少,因此路两旁的非机动车道上总有人临时停车吃饭,挺闹心。有一阵交通协管对这些车逐一贴条,还真见效。但是也有家住附近的居民遭殃:本来就没有停车位,好不容易停好车,第二天却发现在司机门的窗户上贴着违章停车的罚款通知单,心里别提多懊恼了。
近几天上街,忽然发现有的车被贴的条特别大,走近一看,上面居然写的是:“尊敬的警察大哥大姐,此车为XX街XX号自用车,请别贴条,谢谢!”
真是苦了这位仁兄,为了避免被“误伤”,就多了这么些个“亲戚”。且不说他要恳求的对象正确与否,有这份心计可是不容易。
学习英语总动员
奥运离我们越来越近,为了外籍友人到北京能方便一些,北京掀起了学习英语的高潮。不管是黄口小儿,还是耄耋老叟,都能说类似:“Hello!Welcome to Beijing!”一类的客套话。作为窗口行业的出租车,自然成了学习大潮中的主战场。
前几天打车,司机是位热情的师傅,从上车开始,就不停地用英语和我交流。本来我的外语水平就是半吊子,再加上司机师傅的发音不是很准,搞得我十分尴尬,怀疑当初英语水平等级考试是怎么通过的。
过了一会儿,司机师傅拿出一本《首都治安巡逻志愿者手册》,看过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在此书后面几页,有个“常用英语100句”,上面标注发音的不是音标,而是一个个汉字。比如:“How do you do,Mr.Cook!(库克先生,您好!)”标注的发音是:“豪杜油杜,密斯特库克!”再比如“bus”发音标成“爸死”、“yes”发音标成“爷死”……不敢再看下去了,再看下去不知道哪个亲人又罹难了。
类似的书还有,以前电视上也报道过。编者的想法我们能够理解,无非是外籍友人来北京之后,我们在交流时不至于露怯。不过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我们在礼节和风度上表现得够“份儿”,想必不会有人挑眼的,何必拿自家人开刀呢?
哪儿有热闹往哪儿钻
2006年北京车展上,有一种行为看上去颇为好笑。
各展台为了吸引观众,施展了多种手段:有起用洋模特的,有搞抽奖的,还有请演员演出的……而台下的观众就像集体被遥控了一样,这边展台洋模特出场,就“轰”地一下都去看模特;那边有歌手在唱歌了,观众又“轰”地一下聚到另一边,毕竟有人载歌载舞,比一个动都不动的人好看;另一边的礼仪小姐用话筒喊:“欢迎观众参加抽奖。”,所有人又马上赶到她跟前,于是前两者的展台前门可罗雀。
这种现象随处可见,不禁让人遐想:这么多人来这到底是干什么的?要说热闹,庙会更热闹些;想看美女,电视上的模特表演要更专业。不过能肯定的是,他们肯定不是专心来看车展的,看热闹、占便宜的可能性更大些。
我亲眼看到的一幕是:搜狐汽车频道有一个活动,在观众领取宣传手册的同时,可以领到一瓶饮料。活动开始的时候,可以用“人潮汹涌”来形容当时的场面,等我走到搜狐展位的时候,饮料已经发得差不多了。从我身边走过的一对夫妻在说:“这次咱们领了三瓶,待会再来领一次。”随着他们话音落地的还有那本宣传手册。当人群散去的时候,可以看到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手中拿着“战利品”,而地上一片狼藉,一本本宣传手册在风中“哗啦哗啦”地自嘲。
如此“专业观众”
与国展同时举办车展的还有农展馆。不同的是,农展馆以展出商用车和汽车零配件为主,不知主办方出于何种原因考虑,办理参观商用车展的门票相当容易,只要填个表就能领到一个标明“专业观众”的胸牌。
当我和同事为这种身份兴奋时,发现有很多也挂着这种胸牌的人站在红地毯两侧或者道路中央,手里还拿着什么不停地发放。走到近前才发现,这些“专业观众”就是人们深恶痛绝的小广告发放者,手里的东西就是各种各样的名片、宣传单,什么飞机票代理、宾馆住宿,无奇不有。
得知他们的真实身份后,我和同事对望一眼,顿时感到身价大跌。
“不是白给的我不要。”
作为一家参加车展的平面媒体,我们除了采访、拍片,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宣传我们的刊物,争取在车展上有一定销量。
坐在展位里,每次看到有人来翻阅我们的杂志,心里都很紧张,希望他能买走一本。但让我们失望的是,几乎所有来看我们杂志的人都会问一句:“你们的书是送的还是卖的?”
我们如实回答:“是卖的,不赠送。”
于是会有百分之九十的人走开。
也许是车展上参展商们赠送的东西太多了,像我们这样不赠送杂志的反而成了另类。有一位大叔在翻阅我们的杂志半天后,说的话很直白:“不是送的啊?不是白给的我不要。”
还是洋人吃香
车展上还有一个现象,不知该说有趣好,还是说无奈好。
不管是在国展还是农展馆,参展商派出的工作人员既有中国人又有外国人。如果是一位中国人在派发宣传品或者名片,那路过的人多数会视如不见。当然,如果工作人员是位漂亮的小姐又另当别论。
要是换成一个老外在发名片,路过的人都会面露微笑、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上去,几乎是抢一样拿走名片,而且还会自鸣得意:“这名片是刚才那老外发的。”这样的现象在农展馆尤其多。
真不知该笑话他们还是该替他们悲哀。怎么外国人地位就那么高?幸亏这只是外国人在发名片,这要是个外星人,这些人岂不要当场昏厥了。
“这也是老爷车。”
朋友有辆普桑,开了多少年不得而知,车牌的资格还是很老的:京A09XXX,也算是北京资格比较老的车了。
每次坐他的车,都会发现这样那样的毛病,总结如下:
副驾驶席的车门从外面打不开,得司机上车后才能打开;右后门从里面打不开,要想从右边下车,得有人从外面开门才行,好像享受领导的待遇;左后门里外都打不开,车窗是好的,体型较小的人可以打开车窗爬进去,不过左后车窗想打开必须靠运气,因为这个车门的玻璃升降器是坏的;不管冬夏,谁也不知道空调吹出来的风是冷的还是热的。还有一些小毛病是随机发作的。
朋友知道我们的总结后,非常得意:“我这车这么大岁数,也算是老爷车了,关键在于你们每次坐车,它都能提供给你们不同的感受。”
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