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云计算供应商解决不了计量、定价、收费等新商业模式的核心问题,云将永远不能释放它的全部潜力,而专注于云计费系统的Zuora将会促进云产业盈利模式的重大转变。
美国,云计算的发源地;硅谷,创新型企业的摇篮。在这样的地方将会出现怎样的创业奇迹?
当Tien Tzuo离开工作9年的salesforce.com创立Zuora这家企业的时候,正是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不少产业大鳄轰然倒下,多数企业开始缩减开支,然而Zuora却在品尝创新带来的果实:它以400%的年营业额增长速度成为硅谷增长最快的SaaS公司,2010年第一季度达成了10亿美元的客户交易流通额,第一代产品发布刚两年,就拥有近200家客户,且现金流为正。
Zuora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它看到了怎样的市场机会?
确实,Zuora这家在硅谷诞生的企业太过年轻,但它却已经成为全球云计算计费产业的先行者。此外,还有一个吸引我们的重要因素就是:Zuora还是一个极有中国渊源的公司,它的创始人和总裁都是海外华人,Zuora虽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却已经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近日,本报总编刘保华有机会就云计算领域的热点问题与Zuora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Tien Tzuo进行深入探讨。
发现云的新机会
刘保华:1999年在硅谷成立的创新型公司salesforce.com如今已经成为SaaS(软件即服务) 的鼻祖。十年间,硅谷依然涌现出不少与云计算相关的创新型公司。Zuora(祖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仅成为硅谷成长最快的SaaS企业,还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3家最有希望的云计算公司之一。我们注意到你在创办Zuora公司之前曾经是salesforce.com的首席策略官,你是怎么想到要创办Zuora的,它又是怎样一家云计算领域的企业,创新之处又在哪里呢?
Tien Tzuo:是的,我曾经在salesforce.com 工作了9年,是公司的第11位员工。公司刚创办的时候甚至连正式的办公室都没有,我们在旧金山 Telegraph Hill 的一幢房子里办公。不过这正是硅谷的魅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梦想而努力,我们都认识到它将是一家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企业。有别于传统的产品销售方式,SaaS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用多少,付多少”的商业模式。
但是问题也随即接踵而来,如何为用户计费,如何为产品模块定价呢?当时,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在市场上购买一套这样的计费系统,但是salesforce.com本身就是先行者,基于云计算的计费系统根本就没有现成的产品。就这样,我本人开始负责为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研发计费系统。
2000年,我与WebEx(后被Cisco收购)创始人朱敏等业界人士开会的时候,也讨论到同样的问题,而WebEx当时专门成立一个40多人的团队研发计费系统。但是我意识到,计费系统是每一个SaaS企业都遇到的共性问题,这就是Zuora公司以云计费系统为业务核心的思想起源。
云计算风起云涌,它将带来更为深远的革命,很多企业将摒弃原有购买服务器、存储设备的模式,转而选择更富有灵活性的服务模式。如果云计算供应商解决不了计量、定价和收费等新商业模式的核心问题,云将永远无法释放它的全部潜力。我相信Zuora将会促进云产业盈利模式的重大转变。
刘保华:云计费作为云计算的一个细分领域,在SaaS发展初期为什么会需要多达几十人的专门团队来进行研发呢,它的技术门槛到底在什么地方?
Tien Tzuo:云计算计费系统的研发主要有三个难点:第一是系统的定价和组装,第二是管理整个用户的使用生命周期,第三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分析和把控各个计算点。
定价和组装是需要很大自由度的,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云计算需求,计费可能是时长,也可能是带宽。就像电信计费的灵活性一样,每个时间段的费用可能不同,将这些多样的需求放在一个计费系统当中就会非常复杂。而个性化用户可能还会有配合自身产品的新的计费要求,因此一定要考虑到各种新的需求,将它们放到成型的计费系统中。
管理用户应用的生命周期租用的方式非常灵活。比如有的用户第一个月用100分钟,第二个月使用900分钟,但是第三个月可能因为度假去了,就需要暂停计费,因此这种计费方式更像是一种订阅方式,你同用户之间不是卖产品的一次性接触,而是一个长达几年周期的商业关系。
将系统做得更出色,这需要控制好每个计算点,不仅可以精确计算费用,还可以帮助用户对自己的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进行数据分析。
云计费的门道
刘保华:针对这种云计费方式,Zuora都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产品去满足如此灵活复杂的需求呢?
Tien Tzuo:美国的Netflix公司可以让电影爱好者租赁DVD观看电影,这只是订阅模式稳定发展的冰山一角。在云计算时代,Zuora提供的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云计费系列产品将帮助企业建立、管理和发展其订阅业务的产品。
我们的 Z-Billing 和 Z-Payments 产品帮助客户在同一个解决方案中方便快速地发布新产品,扩大运营规模,并自动化定期计费和支付。Z-Force产品又将Z-Billing 和Z-Payments和salesforce.com 集成在一起,帮助客户销售他们的订阅式产品和服务。Z-Commerce是第一个为云计算开发人员开发的商业平台,客户可以是Java、Ruby、 Force.com或Facebook的第三方云计算的开发者,通过Z-Commerce商业即服务式解决方案,开发者只须写几行代码就可集成计费、支付和订阅管理的服务,使自己的云计算服务赢利。而Z-Commerce for Media 产品则让出版商很容易地实现上线内容的赢利。Z-Commerce for the Cloud 产品则为云计算供应商及其合作伙伴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去度量、定价和计费任何云计算商务的关键需求。
其中,Z- Billing 2.0是第一个完整的订阅商务的计费解决方案,还可以帮助客户清楚地看到那些驱动业务增长的具体指标。Z-Payments 2.0则是第一个完整的订阅式商务的支付解决方案,
直到得到付款,一笔交易才算完成。而订阅式商务 的定期付款则更复杂。Z-Payments 2.0就是第一款专门管理订阅式商务整个定期付款周期的产品,可以帮助客户的订阅式商务能接收任何形式的付款,自动化异常处理,减少计费和付款的争执,从而缩短收账周期。
刘保华:Zuora的云计费产品涉及到用户的生命周期。那么这样一种计费系统是否可以帮助用户在数据挖掘方面进行整合,从而满足客户除了计费功能之外的其他需求呢?
Tien Tzuo:这确实是一个新的方向。我们在计费系统里收集了很多数据,作为数据挖掘的重要基础依据,可以有用很多种类的体现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在计费系统中内置数据挖掘系统,客户可以根据需求用Excel、PowerPoint等通用方式将数据导出。或者我们在计费系统中的数据直接与客户的数据挖掘系统对接。我本人在商業智能、数据挖掘领域做了十几年的研究,我认为在这个领域,Zuora的计费系统可以慢慢切入,目前我们已经推出了有简单报表系统的产品。
刘保华:作为一家SaaS企业,Zuora的基础设施架构是这种IaaS(架构即服务)的租赁模式吗?还是自己购买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构建自有数据中心?如果是自建数据中心,当用户逐渐增多的时候,如何保证业务连续性?
Tien Tzuo:关于SaaS和云计算的结合有很多的策略。我们Zuora公司近80%的业务是在我们自己的私有云上,20%在salesforce.com的云上,另外一小部分会在亚马逊的EC2云上。那么我们如何选择不同的云呢?根据客户的基本需求和系统特点,比如用户使用的是salesforce.com的服务,我们的计费系统就会应用salesforce.com的云;而一些涉及付费等非常强调安全性的应用,就会放在我们自己的私有云上;比如演示服务等不涉及安全性的应用会应用亚马逊的EC2云。基于此,我们可以保证很高的业务连续性。
中美的云差异
刘保华: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的差异性很大:在美国是公有云发展得更快,在中国却是私有云发展得更快;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与SaaS相匹配的配套环境,比如财务、法律、文档监管、计费策略等,而中国的SaaS企业发展得都不尽如人意;美国有很多创新型的小型企业提供各种新应用来推动云计算市场的发展,但中国云计算市场首先是政府行业启动的。Zuora公司意识到这些差异了吗?你如何根据这些差异来制定针对中国的特定策略?
Tien Tzuo:我1996年就来过中国,中国那时的SaaS环境还很不成熟。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才会应用成熟的软件,但是他们不会同意将自己的数据放到别人的数据中心当中去。而中國的中小企业还没有开始使用成熟的软件,而且人工费用比买软件要便宜得多,因此那时从商用软件的推广角度来看,中国市场环境不是很成熟,更不用说推广SaaS了。我当时认为中国市场要启动SaaS至少要等10年.
10年过去了,目前中国的市场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是没有到达突破的时候。Zuora会继续调研中国市场,挖掘中国用户的需求,而不会贸然进入。当然我们也不会放过机会,我们在中国设立了机构,重点调研。因为我知道SaaS在中国一旦获得突破,发展速度将是异常迅速的。
刘保华:是的,我曾经在几年前参加过salesforce.com在中国的推广活动,但是这家公司后来也一直没有真正切入中国市场,因为在中国做市场需要了解中国的特点。此外,就是关于计费软件颗粒度的问题。为了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我们需要建立平台模型,颗粒度太小,系统就会特别复杂;颗粒度太大,又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是,云计算就是需要资源的快速整合、自由调用:不同商业模式、不同的计量方式、不同价格的构成方式以及各种各样的交付方式。Zuora的产品如何平衡,又如何选择客户?
Tien Tzuo:其实公司决策者最难做出的抉择就是分辨公司的取舍,选择的市场太小,公司发展的动力会不足;选择的市场太大,分散精力太多,容易出现致命危机。Zuora的客户涉及面非常广,但是我们只会专注于云计算时代的计费系统。
我们的用户很多,并且分布在各个领域。在不同的领域里面,他们用的计费系统会有什么不同的要求?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实际上Zuora的核心技术就在于这个数据模型可以在各个领域中灵活地改变,这个平台未来如何做得更好,其实仍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在研发上有很多投入,在美国有很多研发中心,在中国也有研发中心,这也是我们的核心力量,我们今后会继续投入。
刘保华:刚才你谈到Zuora已经在北京设立了由50多位研发人员组成的研发中心,这个中心主要承担哪些职责?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Tien Tzuo:我始终认为世界是平的,因此我们在硅谷成立,但是并不认为硅谷才是中心。哪里有人才哪里有市场,我们就要到哪里去。我们考虑的是全球化问题。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研发中心并非只做研发,还会做项目和客户支持。我也很希望把硅谷的创业精神带到北京来,而且希望每个研发人员都可以很平等地营造这样的世界。
刘保华:美国是云计算的发源地,市场也在蓬勃发展,你认为美国云计算下一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呢?
Tien Tzuo:云计算在美国发源,但云计算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比如云计算标准化问题。云计算标准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软件开发的标准化、网格计算的标准化到资源管理接口的标准化。同时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分不同的层次,从上到下,分为业务逻辑层、应用层、分布式文件和操作系统层、虚拟化层、硬件层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而且云计算的模型建立以后,数据库也不能互相移植,而云计算标准化基本目标是实现云的可移植性、可互操作性和安全性。
而从Zuora的角度来看,既然云计算是一个流动性的结构,我们就要关注在流动结构中怎么去灵活计费付费,但就这一点就有很多问题。
美国,云计算的发源地;硅谷,创新型企业的摇篮。在这样的地方将会出现怎样的创业奇迹?
当Tien Tzuo离开工作9年的salesforce.com创立Zuora这家企业的时候,正是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不少产业大鳄轰然倒下,多数企业开始缩减开支,然而Zuora却在品尝创新带来的果实:它以400%的年营业额增长速度成为硅谷增长最快的SaaS公司,2010年第一季度达成了10亿美元的客户交易流通额,第一代产品发布刚两年,就拥有近200家客户,且现金流为正。
Zuora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它看到了怎样的市场机会?
确实,Zuora这家在硅谷诞生的企业太过年轻,但它却已经成为全球云计算计费产业的先行者。此外,还有一个吸引我们的重要因素就是:Zuora还是一个极有中国渊源的公司,它的创始人和总裁都是海外华人,Zuora虽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却已经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近日,本报总编刘保华有机会就云计算领域的热点问题与Zuora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Tien Tzuo进行深入探讨。
发现云的新机会
刘保华:1999年在硅谷成立的创新型公司salesforce.com如今已经成为SaaS(软件即服务) 的鼻祖。十年间,硅谷依然涌现出不少与云计算相关的创新型公司。Zuora(祖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仅成为硅谷成长最快的SaaS企业,还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3家最有希望的云计算公司之一。我们注意到你在创办Zuora公司之前曾经是salesforce.com的首席策略官,你是怎么想到要创办Zuora的,它又是怎样一家云计算领域的企业,创新之处又在哪里呢?
Tien Tzuo:是的,我曾经在salesforce.com 工作了9年,是公司的第11位员工。公司刚创办的时候甚至连正式的办公室都没有,我们在旧金山 Telegraph Hill 的一幢房子里办公。不过这正是硅谷的魅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梦想而努力,我们都认识到它将是一家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企业。有别于传统的产品销售方式,SaaS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用多少,付多少”的商业模式。
但是问题也随即接踵而来,如何为用户计费,如何为产品模块定价呢?当时,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在市场上购买一套这样的计费系统,但是salesforce.com本身就是先行者,基于云计算的计费系统根本就没有现成的产品。就这样,我本人开始负责为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研发计费系统。
2000年,我与WebEx(后被Cisco收购)创始人朱敏等业界人士开会的时候,也讨论到同样的问题,而WebEx当时专门成立一个40多人的团队研发计费系统。但是我意识到,计费系统是每一个SaaS企业都遇到的共性问题,这就是Zuora公司以云计费系统为业务核心的思想起源。
云计算风起云涌,它将带来更为深远的革命,很多企业将摒弃原有购买服务器、存储设备的模式,转而选择更富有灵活性的服务模式。如果云计算供应商解决不了计量、定价和收费等新商业模式的核心问题,云将永远无法释放它的全部潜力。我相信Zuora将会促进云产业盈利模式的重大转变。
刘保华:云计费作为云计算的一个细分领域,在SaaS发展初期为什么会需要多达几十人的专门团队来进行研发呢,它的技术门槛到底在什么地方?
Tien Tzuo:云计算计费系统的研发主要有三个难点:第一是系统的定价和组装,第二是管理整个用户的使用生命周期,第三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分析和把控各个计算点。
定价和组装是需要很大自由度的,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云计算需求,计费可能是时长,也可能是带宽。就像电信计费的灵活性一样,每个时间段的费用可能不同,将这些多样的需求放在一个计费系统当中就会非常复杂。而个性化用户可能还会有配合自身产品的新的计费要求,因此一定要考虑到各种新的需求,将它们放到成型的计费系统中。
管理用户应用的生命周期租用的方式非常灵活。比如有的用户第一个月用100分钟,第二个月使用900分钟,但是第三个月可能因为度假去了,就需要暂停计费,因此这种计费方式更像是一种订阅方式,你同用户之间不是卖产品的一次性接触,而是一个长达几年周期的商业关系。
将系统做得更出色,这需要控制好每个计算点,不仅可以精确计算费用,还可以帮助用户对自己的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进行数据分析。
云计费的门道
刘保华:针对这种云计费方式,Zuora都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产品去满足如此灵活复杂的需求呢?
Tien Tzuo:美国的Netflix公司可以让电影爱好者租赁DVD观看电影,这只是订阅模式稳定发展的冰山一角。在云计算时代,Zuora提供的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云计费系列产品将帮助企业建立、管理和发展其订阅业务的产品。
我们的 Z-Billing 和 Z-Payments 产品帮助客户在同一个解决方案中方便快速地发布新产品,扩大运营规模,并自动化定期计费和支付。Z-Force产品又将Z-Billing 和Z-Payments和salesforce.com 集成在一起,帮助客户销售他们的订阅式产品和服务。Z-Commerce是第一个为云计算开发人员开发的商业平台,客户可以是Java、Ruby、 Force.com或Facebook的第三方云计算的开发者,通过Z-Commerce商业即服务式解决方案,开发者只须写几行代码就可集成计费、支付和订阅管理的服务,使自己的云计算服务赢利。而Z-Commerce for Media 产品则让出版商很容易地实现上线内容的赢利。Z-Commerce for the Cloud 产品则为云计算供应商及其合作伙伴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去度量、定价和计费任何云计算商务的关键需求。
其中,Z- Billing 2.0是第一个完整的订阅商务的计费解决方案,还可以帮助客户清楚地看到那些驱动业务增长的具体指标。Z-Payments 2.0则是第一个完整的订阅式商务的支付解决方案,
直到得到付款,一笔交易才算完成。而订阅式商务 的定期付款则更复杂。Z-Payments 2.0就是第一款专门管理订阅式商务整个定期付款周期的产品,可以帮助客户的订阅式商务能接收任何形式的付款,自动化异常处理,减少计费和付款的争执,从而缩短收账周期。
刘保华:Zuora的云计费产品涉及到用户的生命周期。那么这样一种计费系统是否可以帮助用户在数据挖掘方面进行整合,从而满足客户除了计费功能之外的其他需求呢?
Tien Tzuo:这确实是一个新的方向。我们在计费系统里收集了很多数据,作为数据挖掘的重要基础依据,可以有用很多种类的体现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在计费系统中内置数据挖掘系统,客户可以根据需求用Excel、PowerPoint等通用方式将数据导出。或者我们在计费系统中的数据直接与客户的数据挖掘系统对接。我本人在商業智能、数据挖掘领域做了十几年的研究,我认为在这个领域,Zuora的计费系统可以慢慢切入,目前我们已经推出了有简单报表系统的产品。
刘保华:作为一家SaaS企业,Zuora的基础设施架构是这种IaaS(架构即服务)的租赁模式吗?还是自己购买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构建自有数据中心?如果是自建数据中心,当用户逐渐增多的时候,如何保证业务连续性?
Tien Tzuo:关于SaaS和云计算的结合有很多的策略。我们Zuora公司近80%的业务是在我们自己的私有云上,20%在salesforce.com的云上,另外一小部分会在亚马逊的EC2云上。那么我们如何选择不同的云呢?根据客户的基本需求和系统特点,比如用户使用的是salesforce.com的服务,我们的计费系统就会应用salesforce.com的云;而一些涉及付费等非常强调安全性的应用,就会放在我们自己的私有云上;比如演示服务等不涉及安全性的应用会应用亚马逊的EC2云。基于此,我们可以保证很高的业务连续性。
中美的云差异
刘保华: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的差异性很大:在美国是公有云发展得更快,在中国却是私有云发展得更快;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与SaaS相匹配的配套环境,比如财务、法律、文档监管、计费策略等,而中国的SaaS企业发展得都不尽如人意;美国有很多创新型的小型企业提供各种新应用来推动云计算市场的发展,但中国云计算市场首先是政府行业启动的。Zuora公司意识到这些差异了吗?你如何根据这些差异来制定针对中国的特定策略?
Tien Tzuo:我1996年就来过中国,中国那时的SaaS环境还很不成熟。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才会应用成熟的软件,但是他们不会同意将自己的数据放到别人的数据中心当中去。而中國的中小企业还没有开始使用成熟的软件,而且人工费用比买软件要便宜得多,因此那时从商用软件的推广角度来看,中国市场环境不是很成熟,更不用说推广SaaS了。我当时认为中国市场要启动SaaS至少要等10年.
10年过去了,目前中国的市场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是没有到达突破的时候。Zuora会继续调研中国市场,挖掘中国用户的需求,而不会贸然进入。当然我们也不会放过机会,我们在中国设立了机构,重点调研。因为我知道SaaS在中国一旦获得突破,发展速度将是异常迅速的。
刘保华:是的,我曾经在几年前参加过salesforce.com在中国的推广活动,但是这家公司后来也一直没有真正切入中国市场,因为在中国做市场需要了解中国的特点。此外,就是关于计费软件颗粒度的问题。为了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我们需要建立平台模型,颗粒度太小,系统就会特别复杂;颗粒度太大,又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是,云计算就是需要资源的快速整合、自由调用:不同商业模式、不同的计量方式、不同价格的构成方式以及各种各样的交付方式。Zuora的产品如何平衡,又如何选择客户?
Tien Tzuo:其实公司决策者最难做出的抉择就是分辨公司的取舍,选择的市场太小,公司发展的动力会不足;选择的市场太大,分散精力太多,容易出现致命危机。Zuora的客户涉及面非常广,但是我们只会专注于云计算时代的计费系统。
我们的用户很多,并且分布在各个领域。在不同的领域里面,他们用的计费系统会有什么不同的要求?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实际上Zuora的核心技术就在于这个数据模型可以在各个领域中灵活地改变,这个平台未来如何做得更好,其实仍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在研发上有很多投入,在美国有很多研发中心,在中国也有研发中心,这也是我们的核心力量,我们今后会继续投入。
刘保华:刚才你谈到Zuora已经在北京设立了由50多位研发人员组成的研发中心,这个中心主要承担哪些职责?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Tien Tzuo:我始终认为世界是平的,因此我们在硅谷成立,但是并不认为硅谷才是中心。哪里有人才哪里有市场,我们就要到哪里去。我们考虑的是全球化问题。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研发中心并非只做研发,还会做项目和客户支持。我也很希望把硅谷的创业精神带到北京来,而且希望每个研发人员都可以很平等地营造这样的世界。
刘保华:美国是云计算的发源地,市场也在蓬勃发展,你认为美国云计算下一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呢?
Tien Tzuo:云计算在美国发源,但云计算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比如云计算标准化问题。云计算标准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软件开发的标准化、网格计算的标准化到资源管理接口的标准化。同时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分不同的层次,从上到下,分为业务逻辑层、应用层、分布式文件和操作系统层、虚拟化层、硬件层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而且云计算的模型建立以后,数据库也不能互相移植,而云计算标准化基本目标是实现云的可移植性、可互操作性和安全性。
而从Zuora的角度来看,既然云计算是一个流动性的结构,我们就要关注在流动结构中怎么去灵活计费付费,但就这一点就有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