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最后一张王牌马耳他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dd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小岛国,由于终年阳光充沛,当地人生活悠闲,所以也经常被票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家之一。到马耳他旅行,吃喝玩乐晒晒太阳逛逛古迹,也能轻易感受到这个小岛国的幸福感。
  蔚蓝及古铜色的幸福感
  马耳他,连名字都带有陌生的神秘感,似乎这个遥远的地方收藏着无数的秘密,等待旅人们的细细挖掘。记得曾经看过麦当娜主演的一部电影《Swept away》,整部电影就在马耳他拍摄,那片地中海的蔚蓝和猛烈的阳光足以让人疯狂,从此记住了马耳他这个地方。
  我们由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南部搭乘飞翼船前往马耳他,2个小时后,马耳他首都瓦莱塔(Valletta)由蔚蓝的地中海中拔“海”而起,资深旅人都会轻易被瓦莱塔的第一印象所打动。两座平行而高耸的土黄色城墙泄漏了城市过去困扰的历史,是一种怎样的毅力和坚持,让马耳他的子民把一块块巨大的岩石叠成坚实不摧的堡垒?围墙内的教堂钟楼,圆形尖顶异峰突起,如信仰的灯塔,守候着这个经常被誉为地中海最后一张王牌的小岛国。
  在码头登陆后,仰头望也只见厚壮的城墙,还有岁月腌制的斑驳,那是瓦莱塔最漂亮的“墙纸”,用500年的日月星辰铺成,在夕阳的照耀下,冷漠无情的岩石似乎焕发出诱人而光鲜的色泽,在这些陡峭的石墙身上似乎深深收藏了不少故事,等待旅人细细的挖掘。这一切如一幕活生生的布景,再运用一点想象力,似乎还能听见那久远的厮杀场面,难怪不少讲述罗马帝国战役的史诗式好莱坞电影都在马耳他取景。《特洛伊》、《角斗士》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原来都“发生”在马耳他。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马耳他由7个小岛组成,位于地中海的心脏,被西西里岛狠狠踩在底下。人口才40万,只有三座岛屿有人居住,克米诺岛人口才4人。岛国总体面积为316平方公里,是香港面积的三分之一,却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由绵延不绝的阳光海滩到5000年历史的神秘地下陵墓,让游客能怀古也能放纵。如果真要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容一个国家,那么似乎只有马耳他当之无愧。
  小国的命运总是坎坷,加上其位于地中海咽喉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马耳他的历史其实就是一连串的他族侵略史,迦太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圣约翰骑士、法国人及英国人先后统治过它,一直到了1964年,马耳他才独立,首次对自己有了发言权。2004年马耳他成为欧盟成员国,去年初也已经采用了欧元,完全融入了欧盟的经济体。
  不少马耳他人对此抱着乐观的态度,欧盟也拨出了不少款项来维修马耳他的文化遗产和基础建设等。然而也有一些马耳他人对加入欧盟持有意见。我们住宿的老板娘是个典型的马耳他老太太,正如意大利妈妈一样,掌管着家里的柴米油盐事务,嗓门大,说话也往往是指令的语气。“过去没有欧盟,我们的生活还不是一样好,现在使用欧元后,加上通货膨胀、石油价格飙升,很多东西都贵了,现在的马耳他简直就是为了别人而活,满街都是游客,太可怕了,我都不想出门。”老太太抱怨着。虽然中国人对马耳他不太熟悉,但它却是欧洲人的首选短程度假目的地,每年迎来超过一百万的游客,旅游业是马耳他重要的经济来源,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廉价航空飞往马耳他,大大削减了旅游费用,马耳他近年来也加强了基础设施,就为了迎接更多的游客。
  全世界最小的首都
  1566年,由希腊罗德岛流放至此的圣约翰骑士,为了抵御土耳其人的侵略,在荒凉而狭长的苏巴拉斯半岛上筑起城墙,建造了一座以圣约翰骑士瓦莱塔命名的城市。瓦莱塔可说是全世界最小的首都之一,也是欧洲第一座经过规划的城市。街道纵横走向,长约一公里,宽600米,小巧精致。小小地方却集中了不少的教堂、皇宫和历史建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之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宣布:那是全世界历史建筑密度最高的城市。
  这样的城市最适合漫步,先花两三个小时,由城门开始慢慢绕着古老的城墙走一遍,感受古城风流。城墙上还保留了不少大炮和战争纪念碑等,是城市发生过的几场重大战役的见证。走累了就靠着城墙,面对眼前无垠的地中海,看着巨浪拍岸,将心情漂染成地中海的湛蓝。城墙一角还有一个地中海风格的小渔村,白屋蓝窗风格,当地渔民在房间里打牌,墙角冒出一簇簇生龙活虎的九重葛,各色猫群无所事事,摊开肚子晒太阳。或许它们才是岛上的原住民。
  城市位于狭长的半岛上,就注定有错落有致的神态,每经过一个转角,都会在眼底冒出一抹风景。瓦莱塔的楼房大多以当地的奶黄色花岗岩建成,在阳光下,宛若裹上了一层诱人的蜜糖,据说Malta(马耳他)这个名字就来自希腊语里的Meli,蜜糖之意。另一个说法为Malta可能出自腓尼基语的Maleth,意思为天堂。总之和马耳他联系在一起的,都是让人心生欢愉的好东西,比如沙滩阳光和海水。
  由城门爬上城墙,主要干道共和大街(Triq ir-Repubblik)铺展在眼前,挤满了游客和当地人,也集中了城市最重要的观光景点。我们遇见一个年轻的马耳他人,问他会不会觉得游客已经“占领”了他们的城市。“怎么会呢!我们也生活得正如游客一样,那才自在呢。”的确,在最商业化的咖啡馆的露天位置,也经常能看见马耳他人在悠闲地喝咖啡,阅读当天报章上的八卦,和邻座拿着相机不停拍照的游客形成强烈的对比。瓦莱塔虽然十分的旅游化,但却不让人感觉厌烦,我们甚至觉得在这里当一个游客是开心的,不会让人鄙视。马耳他人十分保守,街上每走几步就是一座教堂,全国有400座教堂之多,转角墙上也经常可见到圣母玛丽亚慈祥的笑容。节庆也多是宗教盛会。马耳他甚至是欧洲唯一禁止离婚的国家,当地人甚至开玩笑说,在马耳他,离婚比加入欧盟更难。虽然不能离婚,但是夫妻能分居,甚至和新找到的另一半同居。话虽如此,当地人也继承了南欧人的热情,虽然这份热情并不外露,当我们需要问路时,没有一个马耳他人会拒绝你。著名的社会学家Ruut Veenhoven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快乐指数这一概念,曾经针对全球90个国家的居民做过调查,发现马耳他和丹麦及瑞士为全球最快乐的国家。马耳他人的快乐或许源自于知足,在这样小和偏远的地方也能由生活中提炼出乐趣来。马耳他也是一个福利国家,大学教育和医疗服务都是免费的,但是当地人的税负颇重,基本税率为32%。   独特的门窗风景
  正如其他欧洲城市,旅游指南总会喋喋不休地介绍教堂、皇宫及一些我们未必会感兴趣的博物馆。你若要尽游客的义务,那么圣约翰教堂、骑士皇宫都是不容错过的景点,正如这国家的名声,这些教堂和皇宫外表平平无华,其实却是深藏不露。走进圣约翰教堂,华丽而丰富的装饰细节填满了教堂的各个角落,叫人惊叹于古代马耳他人精湛的手工艺。如果你对马耳他历史不熟悉或也不打算知道太多,自然也会发现这些教堂和皇宫虽精雕细琢,但看多了,还不外是另外一座教堂,倒是一些日常小风景让我觉得瓦莱塔特别有味道。
  瓦莱特的楼房阳台大多设有漂亮的木窗,以沉着的暗青、深红、白色、甚至紫色为主,将阳台包裹起来,这些门窗除了有装饰性的功能之外,还起着遮风挡雨及采光的作用。不少当地人则把阳台当成晾衣空间,这里晾晒衣服,也不会对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这类门窗的设计据说源自北非,17世纪开始风行于马耳他,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设有一个,在外墙上色彩斑斓的蔓延开来,形成岛国独特的门窗风景。
  马耳他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着来自他族的文化。1964年独立前的150年,马耳他为英国殖民地,英国人留下的影响最为深远和明显。英语是马耳他的官方语言之一,几乎所有人都能说流利英语,因此在马耳他旅游十分方便,不存在任何的语言障碍,漫步于瓦莱塔甚至能感受到大英帝国的余温。
  是因为马耳他人对他族强加在自身上的文化特别包容,在瓦莱塔还能看见不少英国式的大红邮筒、电话亭等。有时候殖民地比宗主国还要“正宗”,甚至保留了不少宗主国已经消失了的风景。瓦莱塔虽然不是一个购物天堂,但却有不少有趣的老旧店铺,一派浓厚的20世纪30年代英国感觉,不少店名还采用了很大英帝国的名字,比如REX、CAPITOL等等,卖盥洗用品的商店则称为Toilet Preparation Store。最经典的“英国体验”是大街上行驶的公共交通巴士。马耳他岛上并没有铁路,主要的交通工具以巴士为主,在马耳他搭乘巴士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大部分的车队都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来自英国车厂的Bedfords、Thames和Leylands等,下车时还得拉动车顶的铃绳,轻易满足你的怀旧瘾头。
  马耳他很小,以瓦莱塔为据点,出发到周围的景点也十分方便。闻名世界的地下陵墓(Hypogeum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