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坂道上的阿波罗
日本动画片《坂道上的阿波罗》,唤起新一轮怀旧热,日本人对爵士时代的追忆,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肯定没感受。
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爵士和革命,两种文化浪潮,对于日本战后一代(40年代末50年代初出生的日本人的称谓)巨大的影响力,可以从这部动画片中了解。
美国人给日本人带来了爵士。中国人给日本人带来了革命。1945年美军登陆日本,横须贺设海军基地,岩国设海军陆站队基地,横田设空军基地,东京郊区座间设陆军兵营,美军长驻日本不走,美国文化席卷日本列岛,其中包括爵士乐。
1966年,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文革”思潮迅速传播世界。1968年5月,法国巴黎爆发学生运动继而引发工人运动(史称“红色浪潮”),声威浩大、规模空前,险些摧毁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68年6月,日本东京大学等几所高校爆发学潮,一万多名学生驻扎东京大学与当局对抗七个月,1969年1月,东京警视厅防暴警察以催泪瓦斯和高压水抢强攻东大安田讲堂,投掷燃烧瓶和石头的学生对面战斗,30个小时后东京警视厅获胜,抓捕学生300名,镇压东京学运。
以上是这部“温情”动画片的时代背景。
美国文化熏染是这部片子的主题,男2号架子鼓手千太郎是美国士兵和日本女人的私生子,主题音乐爵士乐贯穿始终,人物故事的主线与爵士紧密相连。爵士乐是故事的主线,“东京学运”是故事的隐线,对于21世纪的我们来说,这就叫做“怀旧”, 搞不清时代背景的人也许会有惶惑。
革命也好,流行乐也好,都能令人情绪激昂不能自抑,很强大的感染力,完全有可能“捏到”一起,所以,小城镇的爵士乐手兼东京大学在校生桂木淳一理所当然地成为明暗两条故事线的维系者,尽管他的戏份不多,68年夏天到冬天是他人生的断裂,痛苦沮丧颓废彷徨,“革命”失败、理想破灭,前路茫茫,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断断续续穿插在故事主线中的这样一个人物,他的心路历程我能理解。上世纪60年代是我生活的年代。实在的说,七个月东京“学运”哪里能和十年中国“文革”相比,他们毁掉了一个天真的梦,我们毁掉了几乎整个人生。
原著漫画作者小玉有起1983年出生,以他的年龄推断,那个年代是虚拟的,史料加幻想,编织一个怀旧的梦;在我这里,那个年代才是真正的现实。
早几十年,中国人对爵士极熟,妇孺皆知,50年代60年代,中国大陆所有的西乐团全都玩爵士,我读书的那个中学就是这样,武汉市中学界唯一一支西乐队就在武汉市六中,乐队队员天天在进学校大门的花园侧边的一棵大树下练习声乐,那里有一间小房子是音乐室,教授乐器的老师先前是国民政府南京军乐团乐手,当时我们根本不懂什么叫爵士,其实本来是爵士——40年代末前一个时代没来得及完全带走的东西,残余、沉渣,随便怎么说都行,装点60年代人的青春梦。
上世纪60年代末,摇滚乐兴起,世界上为数极少的几个地区坚决把这次波及全球的音乐潮挡在门外,其中就有中国,所以除了最极端的文革十年之外,爵士乐在中国大陆得以幸存到20世纪最末。
我所在城市,我所认识的人,没有谁不知道爵士乐,我周围的熟人和朋友,其中好多是乐手,萨克斯管、单簧管(黑管)、双簧管、小号和长号,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爵士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爵士乐以舞厅伴奏的形式苟延残喘在中国大陆。
昏暗的舞厅,抑扬的音乐,脚步子紧跟着鼓点,“咚—、嚓嚓、嚓嚓”, “咚—、嚓嚓、嚓嚓”,优雅地滑行,迷醉地摇摆,听凭音乐的包裹,每一支旋律都能拖你沉浸其中。
爵士乐的演奏在这部动画片中的场景很多:西见熏(声优木村良平)的钢琴,千太郎(声优细谷佳正)的架子鼓,桂木淳一(声优诹访部顺一)的长号(俗称拉管),小律父亲的大提琴,那几场小合奏十分欢欣鼓舞;最终集,千太郎的架子鼓、西见熏的管风琴,乡村小教堂,久别重逢的两个朋友的二重奏,眼前的欢乐夹杂过往的悲伤,一曲终了,听者百感交集。
实际上这整部片子的配乐已经算不得纯爵士了,日本作曲家菅野洋子擅长各类型音乐混杂,例如这部动画片中的“当代新爵士”(我称之为),爵士+摇滚+现代古典音乐,很好听。
爵士在日本被摇滚取代大约在70年代中期,冈本信彦配声的那个“小虎牙”,1976年成为日本摇滚歌星,由此暗示日本爵士的没落。
这样一个音乐时代的更替,中国来得晚一些,80年代日本三洋(录播机)入关,摇滚乐随之堂皇闯入国门,歌厅舞厅吧厅广场校园摇滚成风,曾经给我们温暖慰籍的爵士乐离我们渐行渐远,没人来“怀旧“,我们的神经没有别人的纤细,大家都在忙些很现实的事儿。
架子鼓手千太郎是美国水兵留在日本海岸的私生子,爵士乐是太平洋战争结束时随麦克阿瑟将军登陆日本岛的美国文明,日本人融外来文化于自身骨血,《坂道上的阿波罗》不断向观众传导这样一种悲伤难以断绝的情绪,逝去的时代,逝去的音乐,逝去的青春和逝去的爱,作者很想留住,我们都知道,留也留不住。
日本动画片《坂道上的阿波罗》,唤起新一轮怀旧热,日本人对爵士时代的追忆,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肯定没感受。
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爵士和革命,两种文化浪潮,对于日本战后一代(40年代末50年代初出生的日本人的称谓)巨大的影响力,可以从这部动画片中了解。
美国人给日本人带来了爵士。中国人给日本人带来了革命。1945年美军登陆日本,横须贺设海军基地,岩国设海军陆站队基地,横田设空军基地,东京郊区座间设陆军兵营,美军长驻日本不走,美国文化席卷日本列岛,其中包括爵士乐。
1966年,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文革”思潮迅速传播世界。1968年5月,法国巴黎爆发学生运动继而引发工人运动(史称“红色浪潮”),声威浩大、规模空前,险些摧毁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68年6月,日本东京大学等几所高校爆发学潮,一万多名学生驻扎东京大学与当局对抗七个月,1969年1月,东京警视厅防暴警察以催泪瓦斯和高压水抢强攻东大安田讲堂,投掷燃烧瓶和石头的学生对面战斗,30个小时后东京警视厅获胜,抓捕学生300名,镇压东京学运。
以上是这部“温情”动画片的时代背景。
美国文化熏染是这部片子的主题,男2号架子鼓手千太郎是美国士兵和日本女人的私生子,主题音乐爵士乐贯穿始终,人物故事的主线与爵士紧密相连。爵士乐是故事的主线,“东京学运”是故事的隐线,对于21世纪的我们来说,这就叫做“怀旧”, 搞不清时代背景的人也许会有惶惑。
革命也好,流行乐也好,都能令人情绪激昂不能自抑,很强大的感染力,完全有可能“捏到”一起,所以,小城镇的爵士乐手兼东京大学在校生桂木淳一理所当然地成为明暗两条故事线的维系者,尽管他的戏份不多,68年夏天到冬天是他人生的断裂,痛苦沮丧颓废彷徨,“革命”失败、理想破灭,前路茫茫,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断断续续穿插在故事主线中的这样一个人物,他的心路历程我能理解。上世纪60年代是我生活的年代。实在的说,七个月东京“学运”哪里能和十年中国“文革”相比,他们毁掉了一个天真的梦,我们毁掉了几乎整个人生。
原著漫画作者小玉有起1983年出生,以他的年龄推断,那个年代是虚拟的,史料加幻想,编织一个怀旧的梦;在我这里,那个年代才是真正的现实。
早几十年,中国人对爵士极熟,妇孺皆知,50年代60年代,中国大陆所有的西乐团全都玩爵士,我读书的那个中学就是这样,武汉市中学界唯一一支西乐队就在武汉市六中,乐队队员天天在进学校大门的花园侧边的一棵大树下练习声乐,那里有一间小房子是音乐室,教授乐器的老师先前是国民政府南京军乐团乐手,当时我们根本不懂什么叫爵士,其实本来是爵士——40年代末前一个时代没来得及完全带走的东西,残余、沉渣,随便怎么说都行,装点60年代人的青春梦。
上世纪60年代末,摇滚乐兴起,世界上为数极少的几个地区坚决把这次波及全球的音乐潮挡在门外,其中就有中国,所以除了最极端的文革十年之外,爵士乐在中国大陆得以幸存到20世纪最末。
我所在城市,我所认识的人,没有谁不知道爵士乐,我周围的熟人和朋友,其中好多是乐手,萨克斯管、单簧管(黑管)、双簧管、小号和长号,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爵士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爵士乐以舞厅伴奏的形式苟延残喘在中国大陆。
昏暗的舞厅,抑扬的音乐,脚步子紧跟着鼓点,“咚—、嚓嚓、嚓嚓”, “咚—、嚓嚓、嚓嚓”,优雅地滑行,迷醉地摇摆,听凭音乐的包裹,每一支旋律都能拖你沉浸其中。
爵士乐的演奏在这部动画片中的场景很多:西见熏(声优木村良平)的钢琴,千太郎(声优细谷佳正)的架子鼓,桂木淳一(声优诹访部顺一)的长号(俗称拉管),小律父亲的大提琴,那几场小合奏十分欢欣鼓舞;最终集,千太郎的架子鼓、西见熏的管风琴,乡村小教堂,久别重逢的两个朋友的二重奏,眼前的欢乐夹杂过往的悲伤,一曲终了,听者百感交集。
实际上这整部片子的配乐已经算不得纯爵士了,日本作曲家菅野洋子擅长各类型音乐混杂,例如这部动画片中的“当代新爵士”(我称之为),爵士+摇滚+现代古典音乐,很好听。
爵士在日本被摇滚取代大约在70年代中期,冈本信彦配声的那个“小虎牙”,1976年成为日本摇滚歌星,由此暗示日本爵士的没落。
这样一个音乐时代的更替,中国来得晚一些,80年代日本三洋(录播机)入关,摇滚乐随之堂皇闯入国门,歌厅舞厅吧厅广场校园摇滚成风,曾经给我们温暖慰籍的爵士乐离我们渐行渐远,没人来“怀旧“,我们的神经没有别人的纤细,大家都在忙些很现实的事儿。
架子鼓手千太郎是美国水兵留在日本海岸的私生子,爵士乐是太平洋战争结束时随麦克阿瑟将军登陆日本岛的美国文明,日本人融外来文化于自身骨血,《坂道上的阿波罗》不断向观众传导这样一种悲伤难以断绝的情绪,逝去的时代,逝去的音乐,逝去的青春和逝去的爱,作者很想留住,我们都知道,留也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