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芦花荡》不应忽视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的鉴赏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孙犁的短篇小说《芦花荡》是一篇具有浓浓的诗情画意的战争小说。教学这篇小说时,应该在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这篇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和如诗如画的环境描写时,引导学生充分鉴赏和品味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本文分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引导学生 鉴赏和品味 《芦花荡》 故事情节 原因
  
  孙犁的短篇小说《芦花荡》是一篇具有浓浓的诗情画意的战争小说。但是,我发现,许多老师在教学这篇小说时,只注重了引导学生对小说中传奇的人物形象和如诗如画的环境描写的鉴赏和品味,而往往忽略了引导学生对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的鉴赏。我认为,在引导学生鉴赏《芦花荡》传奇的人物形象和富有诗意的环境描写时不应该忽视对《芦花荡》故事情节的鉴赏。这是因为:
  
  一、鉴赏《芦花荡》的故事情节是对学生进行小说类文学作品鉴赏示范和指导的需要
  
  《芦花荡》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芦花荡有一位六十多岁的交通员,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神出鬼没,出入于苇塘,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但是,在一次护送两位小姑娘去苇塘的过程中,却不幸遭遇了敌人的小火轮,其中一位小姑娘受了伤。第二天,交通员单身智斗敌人,为小女孩报了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它不仅是构成小说《芦花荡》的三要素之一,而且故事情节非常完整:有序幕(1-8自然段)、开端(9-19自然段)、发展(20-54自然段)、高潮和结局(55-63自然段)。对于初次涉猎小说类文学作品的初中二年级一期的学生来说,如何鉴赏小说、从哪些方面入手鉴赏小说,非常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具体的示范和指导。因此,教学《芦花荡》时应该把对故事情节的鉴赏与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鉴赏放在同等的地位,即应该引导学生对《芦花荡》的故事情节按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进行有序的鉴赏。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充分鉴赏小说《芦花荡》的三要素,享受《芦花荡》给读者带来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小说类文学作品鉴赏方面的示范和指导,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迅速掌握鉴赏小说类文学作品的方法,为学生今后提高鉴赏小说类文学作品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芦花荡》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请看小说中老交通员智斗鬼子的那一段情节是何等的幽默与戏谑:老交通员单身智斗敌人时,事先在水中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还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但作者先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交通员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老交通员只顾剥着莲蓬吃,但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边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但不写老交通员的船为什么这么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木桩上系好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用书》八年级上册第12页)。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觉得这段情节带有浓浓的幽默和戏谑的美,越感受到《芦花荡》不像是在描写一场以一对十的殊死搏斗,倒像是作者在向读者讲述一个幽默戏谑的轻喜剧故事。而读者在阅读《芦花荡》时所产生的带有轻喜剧般的幽默戏谑的审美快感,是在阅读别的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体验不到的。这不正是《芦花荡》故事情节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所在吗?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芦花荡》的故事情节,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审美愉悦。
  
  三、《芦花荡》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却是构成《芦花荡》“诗意小说”特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芦花荡》之所以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享有与《荷花淀》(人教版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同等的声誉——“诗意小说”的称号,除了小说中老交通员传奇式的英雄形象和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外,小说中带有轻喜剧色彩的故事情节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之所以要把故事情节设计成带有幽默戏谑的轻喜剧,是为了与作品中塑造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形象和作品中描绘的白洋淀芦花荡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相谐和,从整体风格上构成战争小说《芦花荡》浓浓的“诗意”美的特质。试想,如果作者把构成这篇小说三要素之一的故事情节设计成与通讯《蜡烛》(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故事情节一样非常残酷和悲壮,那么至少会与小说中清新明快的环境描写的风格不相谐和,从而使这篇小说所富有的浓浓的诗意美的整体风格遭到破坏,《芦花荡》的“诗意美”也就无从谈起。而《芦花荡》中轻松幽默而又充满着戏谑和轻喜剧色彩的故事情节正好起到了与清新明丽的环境描写相谐和的作用,成为构成《芦花荡》“诗意美”特质的不可替代的因素之一。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芦花荡》的故事情节有助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充分鉴赏和品味《芦花荡》的“诗意”美,从而引导学生加深对《芦花荡》“诗意”美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忽略引导学生对《芦花荡》故事情节的品味和鉴赏。
其他文献
我很荣幸,因为我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更幸运的是,我担任了高一(3)班的班主任。在两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有辛酸,有喜悦,有成功,有失败,有诸多令我辛酸也令我感动的故事。    故事1    我所带的高一(3)班的68名学生都是来自伊犁地区县乡镇团的各个角落,全班三分之二是男生,成绩差、调皮捣蛋的学生特别多。也许是环境和地区的差异吧,一开始这个班就像一盘散沙,学生对我也是“敬而远之”。面对这一
期刊
摘要 美育即审美教育,课堂教学中的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正确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精神面貌,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教师的教态美、教师的语言美、教学的板书美、教学的结构美等。  关键词 教学 美育    美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着美的规律全面
期刊
摘要 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是关键,它既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能提高班级整体素质,本文阐述了班主任谊如何做好班级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 班主任 学生 班级 德育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也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最受欢迎的教师,更希望成为一名最受人尊敬的班主任。为此目标,在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我全身心地投入,不断地探索,不断总结经验:    一、关爱、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觉意识 
期刊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能在识字教学中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保证识字教学的质量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吸引注意,突破识字难点    识字过程中,有些汉字的笔画、结构相似,极易混淆。对经常容易错的字,特别是易错的部分要采用鲜艳的色彩加以突出,抑或用新颖活泼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记忆,突破识字难点。例如“播、插”字,“播”字的右半部分是学生最易写错的部
期刊
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只有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2、逆
期刊
摘要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性化,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差异,发展个体的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善待学生 教育方法    基础教育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双重任务。为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
期刊
初中阶段是国民义务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目前,不少农村学生家长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学生较为严重的留守现象。有时候,教师家访也只能是一厢情愿。学生大部分跟随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甚至跟随其他临时监护人(叔伯姑姨之类),亲人们出于溺爱或无力管教,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较为严重的缺失。新课程标准的学生教育均衡发展,既不是学生素质的平均提高,也不是平均主义的滥殇。作为农村初中的教师,我们认为,要让学生
期刊
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
期刊
1949年,硝烟弥漫的淮海战役正在激烈地进行。人民解放军某野战军先遣纵队独立支队里,有一位叫朱全的女大学生,年方19岁。她下连队教战士们学文化、学唱歌,把部队的文化生活搞得十分活跃。战士们都当她是贫苦人家出身的闺女。可不久,大家惊奇地发现,这个朱全不仅文化程度高,行为举止间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大家闺秀风范。后来,大家终于知道:她原来是大画家徐悲鸿的女儿,真名叫徐丽丽。  一位小战士悄悄问她:“丽丽同
期刊
现在语文教学中流行一个字眼,叫“语文味”,但是这种“味”具体指什么,未见有专家定论。而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在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中,“朗读”这个开口小、切入深的环节,以自己特有的魅力,亮出了一片更蓝的天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眼、耳、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综合活动就是朗读。阅读教学要真正走出低效的困境,就必须呼唤“读的回归”,以读为本。朗读能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