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受金融危机、国家现有教育体制、大学生择业观等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培养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关键词: 金融危机;就业;大学生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2008年,雪灾、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交织发生,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基本形势。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再创新高,与往年未能就业的150万大学生叠加,一组庞大的数字呈现在人们眼前,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是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全球性裁员已经成为金融危机扩大化的又一波浪潮,这些刚失去工作的员工形成了就业市场上新的力量,这将给没有任何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带来不小的就业压力。因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然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总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二、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
1、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整个经济增长幅度趋于减缓,中国经济亦不能幸免。2009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国民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8%,并在记者会上坦言“保八”有一定难度。GDP增长的下降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对就业需求的减弱,就业难度增大。在大学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时,就业环境也空前复杂。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金融、保险、房地产、汽车、航空、广告等行业首当其冲;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频繁出现停产、歇业的情况;部分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外贸出口型企业出口明显减速,这都导致企业用人需求量的大幅缩减,全社会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出现明显萎缩。同时,一批企业和事业单位因发展前景不明朗或不确定,在录用新人方面采取冻结或观望的态度;一些大型企业推迟、减少甚至取消校园招聘活动的情况比较普遍,招聘单位数与提供岗位数都明显“缩水”。2008年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那些正在严冬中挣扎的企业也纷纷减少了雇员计划,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失业问题。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在海外留学的学子们纷纷回国找饭碗。据媒体报道,2008年中国留学生回国的人数增幅远超过出国留学人员。从1978年中国开放留学以来至去年,“海归”总人数近32万,而仅去年一年“海归”人数就超过了30年来的1/6。
2、受现有教育体制的影响。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多,就业市场实际上难以按照过去的观念提供充分的大学生认为理想的职位。扩招幅度大大超过经济增速后,必然造成大学生数量的增长与劳动力市场不相匹配的问题。(1)扩招对毕业生就业的直接影响是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供需总量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连续的扩招,招生数可以很快地翻一番,但就业岗位不可能因为招生数的增加而迅速地翻番,以后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大幅度增加,而社会需求量相对不足,供需量上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趋激烈。(2)扩招加剧了毕业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的失衡,影响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从总量上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飞速发展的经济规模相比仍显不够,但一定程度上又存在供求失衡,目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专业结构性失衡。(3)扩招对教育、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使毕业生的质量下降,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积极性不高。连续扩招,一方面,许多学校几乎充分挖掘了办学潜力,班级人数一增再增,教室座无虚席,学生实验设备陈旧,教师满负荷工作,学生的实践课程无法完成,这肯定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更谈不上全面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原本落榜的学生,由于扩招也进入了大学,生源质量差距较大,不利于教学,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最终降低了毕业生质量,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3、受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影响。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后,人们的观念并未完全发生转变,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一些大学毕业生也不把自己当普通的劳动者来看,不愿放下身段来主动适应社会分工对不同岗位职位的需要。一些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对于就业还保持着过去那样的期望值,就难免造成很大的反差。一句话,问题出在“择业观念”上。一是攀比心理。不少毕业生寻找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二是盲目求高心理。部分毕业生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身。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盲目求高,最终导致不少毕业生与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三是心里不平衡。部分毕业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或因时机把握不准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毕业生往往不正确归因,反而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四是自卑心理。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毕业生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等原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五是自负心理。部分毕业生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无论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产生了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是“这山望见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从而错过了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六是依赖心理。部分毕业生在很多事情上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在择业就业时,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4、受政策制度的影响。由于户籍制度等障碍,中国的城乡差距、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距、地区差距、垄断的国有企业与中小民营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县城、乡镇、农村、中西部和民营企业去工作。而基层、农村、民营企业恰恰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在另一方面,我们的大学,好的都是公办的,公立大学与国有企业一样,官僚主义倾向严重,所设专业、学科、课程陈旧,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打折扣。文理分科,文科强记背诵的多,调查实践的机会少,这几年所谓的评估、规范,让这一趋势有强化的迹象。而理工科学生实习的机会越来越少,动手能力削弱。地方院校的盲目扩招,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
5、受社会偏颇的用人策略影响。从用人单位看,一些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或者太急功近利,认为有些毕业生连一个技术工人都不如,实用性不强,动手能力差;或者因为经济原因,更愿意在社会上招聘知识含量低出资低的工人,而不愿招聘身价比较高的毕业生,种种原因,致使毕业生进入企业的门路越来越窄。形成了一方面企业需要人才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却不愿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局面。用人单位主要是根据求职者的工资要求和边际生产力来确定是否聘用大学毕业生的。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只是它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约束条件,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它必须为解聘不需要的员工而支付的成本。高解聘成本导致国有企业的工作搜寻行为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对大学毕业生的现实需求量小于最佳需求量。因为不需要的人推不出去,限制了对新人的需求。因此,它们对大学毕业生的选择也就是慎之又慎,不会像以前一样轻易引进大学毕业生。二是大量聘用农民工。相对于具有城镇户口的工人和有城镇户口要求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农民工的招收和解聘成本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他们成了马克思曾论述过的“蓄水池”,很多国有企业在“减员增效”的改革过程中仍聘用了不少农民工。这似乎与人力资本理论和科技革命的要求相矛盾,但却是现实制度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理性选择。
三、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策略
1、做好职业规划。在职业生涯中,人生的职业目标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而且在一定时期还有可能对职业目标提出一定调整。大学生应当尽快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打算成为哪方面的人才,打算在哪个领域成才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不仅会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也会影响个人成功的机会。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目标,了解行业背景,明确企业需求,做好大学各阶段成长计划,有目的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提高组织领导、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科技创新等各方面素质,实现平衡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学生个人的角度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职业意识,把社会需求同个人发展相结合,把职业理想同大学的学习生活相结合,激发创业热情,提高就业能力。
2、拓展就业空间。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必须着眼经济社会结构发展变化,调整就业结构,拓展就业空间。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市街道社区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毕业生就业,鼓励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和服务外包型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挖掘机关事业单位空编优先招用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毕业生,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鼓励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提升能力。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给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只要毕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并不困难。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创业设立绿色通道,在创业审批程序、进入门槛、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筹集等方面给大学毕业生予以特殊优惠。
3、完善就业机制。当今世界是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国性就业信息的公开机制,为广大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选材提供服务。高校应该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工作,使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如将学校的综合整体情况、毕业生个人的详细信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向正规企业开放,使企业能够及时、全面的了解毕业生的详细信息。同时也将企业的招聘的全面信息以及企业的经营业绩、发展计划等等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学生开放,使毕业生随时查询获得大量的就业信息。这样确保双方减少不要的环节,节约搜寻成本,提高就业效率。要改变“校园招聘”这种信息严重不对称、缺乏行业细分的模式,举办一些带着充分信息的专场招聘会。同时,要注重校友信息资源。考虑到大规模的校园招聘会正在失去其原有的吸引力,学校有关部门应该经常和校友保持联系,广泛搜集需求信息,并为校友在高校开设专场招聘会设立便利条件。政府也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削减信息不对称,更正传统高校就业市场机制所产生的某些不利影响,努力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
4、加强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需要具有一定专门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需要:第一,建立健全专门的机构、编制和制度,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为大学生提供具有专业水平的就业指导。第二,就业指导要贯穿于教育的过程。要掌握大学生就业思想的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第三,就业指导工作者应加强与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联系,掌握人才需求的信息,把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提供给学校或大学生,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大学生自我努力的方向。
5、调整择业心态。在择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毕业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还要注意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等。社会和毕业生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的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大学生也要正确认知,接受社会客观现实,主动去基层就业,去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业,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首先在就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谋求更大的发展。大学生首先要有“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其次是要珍惜就业机会,提高岗位的忠诚度;再者,要降低自己的职场预期。
6、提升自身素质。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应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前做好择业准备。自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创业能力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从学生一进校的那一天起,就应该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使每个大学生有明确的人生职业设计,要有自主创业的基本规划与实践,使其能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
7、改变高校办学模式。21世纪国际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出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且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既可以影响和重构劳动力与人才结构,又能促进和引导经济结构优化,还会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运行质量。具体是高校应该与社会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形成高校根据杜会需求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进而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进行学科专业设置。此外,还要注意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结合,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市场,把人才市场的需求成为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指南针。在各种高校办学模式中,“委培”模式值得推广。有些学校注重到自己和社会上用人单位之间信息的不对称问题,通过把用人单位“请进学校”来和用人单位共同培养学生,实现大学生“订单培养”。这样不但使学校了解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也使对学生的教育更加专门化,针对性更强。同时企业也可以提前对学生进行考察评价,可以提前招聘到优秀的人才。这种做法无疑将会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效率。
参考文献:
[1]朴静静,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科技信息》[J],2009(9):538-539。
[2]夏艳霞,大学生就业重在转变就业观念,《黑河学刊》[J],2009(3):140-141。
关键词: 金融危机;就业;大学生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2008年,雪灾、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交织发生,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基本形势。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再创新高,与往年未能就业的150万大学生叠加,一组庞大的数字呈现在人们眼前,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是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全球性裁员已经成为金融危机扩大化的又一波浪潮,这些刚失去工作的员工形成了就业市场上新的力量,这将给没有任何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带来不小的就业压力。因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然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总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二、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
1、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整个经济增长幅度趋于减缓,中国经济亦不能幸免。2009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国民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8%,并在记者会上坦言“保八”有一定难度。GDP增长的下降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对就业需求的减弱,就业难度增大。在大学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时,就业环境也空前复杂。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金融、保险、房地产、汽车、航空、广告等行业首当其冲;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频繁出现停产、歇业的情况;部分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外贸出口型企业出口明显减速,这都导致企业用人需求量的大幅缩减,全社会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出现明显萎缩。同时,一批企业和事业单位因发展前景不明朗或不确定,在录用新人方面采取冻结或观望的态度;一些大型企业推迟、减少甚至取消校园招聘活动的情况比较普遍,招聘单位数与提供岗位数都明显“缩水”。2008年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那些正在严冬中挣扎的企业也纷纷减少了雇员计划,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失业问题。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在海外留学的学子们纷纷回国找饭碗。据媒体报道,2008年中国留学生回国的人数增幅远超过出国留学人员。从1978年中国开放留学以来至去年,“海归”总人数近32万,而仅去年一年“海归”人数就超过了30年来的1/6。
2、受现有教育体制的影响。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多,就业市场实际上难以按照过去的观念提供充分的大学生认为理想的职位。扩招幅度大大超过经济增速后,必然造成大学生数量的增长与劳动力市场不相匹配的问题。(1)扩招对毕业生就业的直接影响是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供需总量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连续的扩招,招生数可以很快地翻一番,但就业岗位不可能因为招生数的增加而迅速地翻番,以后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大幅度增加,而社会需求量相对不足,供需量上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趋激烈。(2)扩招加剧了毕业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的失衡,影响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从总量上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飞速发展的经济规模相比仍显不够,但一定程度上又存在供求失衡,目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专业结构性失衡。(3)扩招对教育、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使毕业生的质量下降,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积极性不高。连续扩招,一方面,许多学校几乎充分挖掘了办学潜力,班级人数一增再增,教室座无虚席,学生实验设备陈旧,教师满负荷工作,学生的实践课程无法完成,这肯定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更谈不上全面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原本落榜的学生,由于扩招也进入了大学,生源质量差距较大,不利于教学,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最终降低了毕业生质量,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3、受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影响。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后,人们的观念并未完全发生转变,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一些大学毕业生也不把自己当普通的劳动者来看,不愿放下身段来主动适应社会分工对不同岗位职位的需要。一些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对于就业还保持着过去那样的期望值,就难免造成很大的反差。一句话,问题出在“择业观念”上。一是攀比心理。不少毕业生寻找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二是盲目求高心理。部分毕业生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身。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盲目求高,最终导致不少毕业生与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三是心里不平衡。部分毕业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或因时机把握不准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毕业生往往不正确归因,反而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四是自卑心理。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毕业生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等原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五是自负心理。部分毕业生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无论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产生了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是“这山望见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从而错过了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六是依赖心理。部分毕业生在很多事情上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在择业就业时,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4、受政策制度的影响。由于户籍制度等障碍,中国的城乡差距、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距、地区差距、垄断的国有企业与中小民营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县城、乡镇、农村、中西部和民营企业去工作。而基层、农村、民营企业恰恰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在另一方面,我们的大学,好的都是公办的,公立大学与国有企业一样,官僚主义倾向严重,所设专业、学科、课程陈旧,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打折扣。文理分科,文科强记背诵的多,调查实践的机会少,这几年所谓的评估、规范,让这一趋势有强化的迹象。而理工科学生实习的机会越来越少,动手能力削弱。地方院校的盲目扩招,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
5、受社会偏颇的用人策略影响。从用人单位看,一些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或者太急功近利,认为有些毕业生连一个技术工人都不如,实用性不强,动手能力差;或者因为经济原因,更愿意在社会上招聘知识含量低出资低的工人,而不愿招聘身价比较高的毕业生,种种原因,致使毕业生进入企业的门路越来越窄。形成了一方面企业需要人才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却不愿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局面。用人单位主要是根据求职者的工资要求和边际生产力来确定是否聘用大学毕业生的。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只是它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约束条件,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它必须为解聘不需要的员工而支付的成本。高解聘成本导致国有企业的工作搜寻行为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对大学毕业生的现实需求量小于最佳需求量。因为不需要的人推不出去,限制了对新人的需求。因此,它们对大学毕业生的选择也就是慎之又慎,不会像以前一样轻易引进大学毕业生。二是大量聘用农民工。相对于具有城镇户口的工人和有城镇户口要求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农民工的招收和解聘成本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他们成了马克思曾论述过的“蓄水池”,很多国有企业在“减员增效”的改革过程中仍聘用了不少农民工。这似乎与人力资本理论和科技革命的要求相矛盾,但却是现实制度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理性选择。
三、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策略
1、做好职业规划。在职业生涯中,人生的职业目标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而且在一定时期还有可能对职业目标提出一定调整。大学生应当尽快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打算成为哪方面的人才,打算在哪个领域成才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不仅会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也会影响个人成功的机会。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目标,了解行业背景,明确企业需求,做好大学各阶段成长计划,有目的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提高组织领导、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科技创新等各方面素质,实现平衡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学生个人的角度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职业意识,把社会需求同个人发展相结合,把职业理想同大学的学习生活相结合,激发创业热情,提高就业能力。
2、拓展就业空间。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必须着眼经济社会结构发展变化,调整就业结构,拓展就业空间。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市街道社区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毕业生就业,鼓励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和服务外包型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挖掘机关事业单位空编优先招用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毕业生,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鼓励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提升能力。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给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只要毕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并不困难。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创业设立绿色通道,在创业审批程序、进入门槛、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筹集等方面给大学毕业生予以特殊优惠。
3、完善就业机制。当今世界是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国性就业信息的公开机制,为广大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选材提供服务。高校应该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工作,使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如将学校的综合整体情况、毕业生个人的详细信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向正规企业开放,使企业能够及时、全面的了解毕业生的详细信息。同时也将企业的招聘的全面信息以及企业的经营业绩、发展计划等等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学生开放,使毕业生随时查询获得大量的就业信息。这样确保双方减少不要的环节,节约搜寻成本,提高就业效率。要改变“校园招聘”这种信息严重不对称、缺乏行业细分的模式,举办一些带着充分信息的专场招聘会。同时,要注重校友信息资源。考虑到大规模的校园招聘会正在失去其原有的吸引力,学校有关部门应该经常和校友保持联系,广泛搜集需求信息,并为校友在高校开设专场招聘会设立便利条件。政府也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削减信息不对称,更正传统高校就业市场机制所产生的某些不利影响,努力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
4、加强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需要具有一定专门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需要:第一,建立健全专门的机构、编制和制度,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为大学生提供具有专业水平的就业指导。第二,就业指导要贯穿于教育的过程。要掌握大学生就业思想的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第三,就业指导工作者应加强与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联系,掌握人才需求的信息,把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提供给学校或大学生,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大学生自我努力的方向。
5、调整择业心态。在择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毕业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还要注意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等。社会和毕业生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的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大学生也要正确认知,接受社会客观现实,主动去基层就业,去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业,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首先在就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谋求更大的发展。大学生首先要有“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其次是要珍惜就业机会,提高岗位的忠诚度;再者,要降低自己的职场预期。
6、提升自身素质。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应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前做好择业准备。自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创业能力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从学生一进校的那一天起,就应该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使每个大学生有明确的人生职业设计,要有自主创业的基本规划与实践,使其能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
7、改变高校办学模式。21世纪国际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出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且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既可以影响和重构劳动力与人才结构,又能促进和引导经济结构优化,还会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运行质量。具体是高校应该与社会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形成高校根据杜会需求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进而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进行学科专业设置。此外,还要注意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结合,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市场,把人才市场的需求成为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指南针。在各种高校办学模式中,“委培”模式值得推广。有些学校注重到自己和社会上用人单位之间信息的不对称问题,通过把用人单位“请进学校”来和用人单位共同培养学生,实现大学生“订单培养”。这样不但使学校了解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也使对学生的教育更加专门化,针对性更强。同时企业也可以提前对学生进行考察评价,可以提前招聘到优秀的人才。这种做法无疑将会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效率。
参考文献:
[1]朴静静,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科技信息》[J],2009(9):538-539。
[2]夏艳霞,大学生就业重在转变就业观念,《黑河学刊》[J],2009(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