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中日两国贸易的发展趋势和走势对于改善中日政治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对中日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和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对中日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中日贸易发展潜力,把握中日贸易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日贸易;潜力;走势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在政治和经贸关系上的良好发展对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世界的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之后两国因为钓鱼岛问题和购岛国有化问题而在政治关系和双边贸易上呈现出明显恶化的趋势,中日贸易往来受到严重波及。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和地缘经济合作不断加深,分析中日两国的贸易结构、双边互补性和比较优势将会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力求在中日双方战略关系重要的转变期内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商品特征进行分析,在充分数据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日双边贸易的潜力进行研究,对中日贸易走势进行道路探析。
一、中日双边贸易潜力潜力分析
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比较优势也是双边贸易得以互补、存在查差异的重要原因。作为双边贸易的双方其比较优势差异越多、越大,其互补性和互动性越强。所以双边贸易潜力的最重要测量基础和依据就在于贸易互补性指数和比较优势指数。测量一国比较优势最重要的方法是衡量其某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份额的比重和全世界中该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的比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该指数存在局限性,它只反映了一国在某种产品出口中占据的优势,不能全面衡量一个国家总的比较优势。为此,我们认为引入显示性比较劣势是很有必要的。
分析贸易双方的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分析贸易的整体数据,还要对具有代表性的、高附加值和高技术的产品进行贸易互补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另外,还要意识到比较劣势的重要作用。在分析整体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双边贸易的整体运行状况;而在对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品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其对该国家国际贸易的影响。通过对优势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能够对双边贸易的趋势和走向进行预测,为双边贸易开展做出有力支持。
笔者在调查分析中发现,中国在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食物和相应的活动物、机械运输设备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日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坚强的比较优势。另外,笔者从高技术产品角度进行了比较优势分析,发现中国在计算机、输入和输出设备、数字处理机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零部件通用计算机、电视和视频监视器的显像管、电视和音响设备的零部件等商品上实现从劣势到较强比较优势的转变;日本则在电子集成电路、二极管、晶体管、半导体上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在IT行业之中,中国关键在总体上具有较强比较优势,但是在关键零部件上却后于日本。
总而言之,中日两国在全部门和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比较优势,两国的双边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两国的贸易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值得我们挖掘和探索。
二、中日贸易走势分析
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世界范围内国际分工愈加深入,比较优势越来越明显,贸易一体化已经成为发展大势所趋。大多数国家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通常都以贸易引投资、以投资促贸易。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准在于国际投资规模和国际贸易指数。双边贸易的发展态势、发展程度、相互互补和依存的程度直接从双边贸易的结合度和投资结合度体现出来。中日两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在近几年来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是基本处于较高规模水平,并且日本对中国得贸易结合度要大于中国对日本得贸易结合度,两国在双边贸易中结合得依然比较密切。总的来说,中日两国得贸易密切程度要大于投资密切程度。
三、结论和展望
通过对中日贸易现状、贸易商品的结构特征、双边得比较优势和互补性特征进行分析得基础上,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日两国的双边贸易在其各自的贸易总额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双边贸易交易量和交易规模比较大,贸易商品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产业内贸易比重比较高。
第二,中日两国在显示性比较优势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比较优势体现在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日本比较优势体现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在核心竞争力的比较上,日本除了机械运输设备和部分关键IT零部件具有劣势外,其他行业均强于中国。
第三,中日两国在机械、计算机以及相关零部件的双边贸易上具有较强互补性,在一些代表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上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双边贸易潜力巨大。
第四,中日贸易产品结构相似,产业内贸易比重比较高。这种高结合度的双边贸易态势意味着中日双边贸易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重要经贸关系。近年来两国在贸易和投资规模上虽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两国的贸易密集度依然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在综合考虑中日经济发展现状,中日贸易结构需要以及市场互补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日本目前在华投资额来推断未来中日双边贸易会继续扩大升级。
总而言之,中日两国关系忽冷忽热,在这种情况下双边贸易规模依然維持在很高水平上主要是由于两国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提升,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将走向多元化和多样化道路,继续向着消费和市场互补等诸多方面发展,中日贸易将获得快速发展。(作者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货物贸易统计数据库[DB/OL].http://comtrade.un.Org/db/default.aspx
[2] 许培源,汤静.中日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
[3] 山泽逸平.世界贸易的结合度分析[J].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1970
[4] 周茂荣,杜莉.中国和美国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9
[5] Van Rooyen,C.J.How competitives is agribusiness in the South African Food Commodity Chain?[J].Working paper,1999
关键词:中日贸易;潜力;走势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在政治和经贸关系上的良好发展对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世界的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之后两国因为钓鱼岛问题和购岛国有化问题而在政治关系和双边贸易上呈现出明显恶化的趋势,中日贸易往来受到严重波及。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和地缘经济合作不断加深,分析中日两国的贸易结构、双边互补性和比较优势将会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力求在中日双方战略关系重要的转变期内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商品特征进行分析,在充分数据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日双边贸易的潜力进行研究,对中日贸易走势进行道路探析。
一、中日双边贸易潜力潜力分析
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比较优势也是双边贸易得以互补、存在查差异的重要原因。作为双边贸易的双方其比较优势差异越多、越大,其互补性和互动性越强。所以双边贸易潜力的最重要测量基础和依据就在于贸易互补性指数和比较优势指数。测量一国比较优势最重要的方法是衡量其某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份额的比重和全世界中该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的比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该指数存在局限性,它只反映了一国在某种产品出口中占据的优势,不能全面衡量一个国家总的比较优势。为此,我们认为引入显示性比较劣势是很有必要的。
分析贸易双方的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分析贸易的整体数据,还要对具有代表性的、高附加值和高技术的产品进行贸易互补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另外,还要意识到比较劣势的重要作用。在分析整体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双边贸易的整体运行状况;而在对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品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其对该国家国际贸易的影响。通过对优势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能够对双边贸易的趋势和走向进行预测,为双边贸易开展做出有力支持。
笔者在调查分析中发现,中国在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食物和相应的活动物、机械运输设备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日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坚强的比较优势。另外,笔者从高技术产品角度进行了比较优势分析,发现中国在计算机、输入和输出设备、数字处理机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零部件通用计算机、电视和视频监视器的显像管、电视和音响设备的零部件等商品上实现从劣势到较强比较优势的转变;日本则在电子集成电路、二极管、晶体管、半导体上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在IT行业之中,中国关键在总体上具有较强比较优势,但是在关键零部件上却后于日本。
总而言之,中日两国在全部门和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比较优势,两国的双边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两国的贸易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值得我们挖掘和探索。
二、中日贸易走势分析
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世界范围内国际分工愈加深入,比较优势越来越明显,贸易一体化已经成为发展大势所趋。大多数国家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通常都以贸易引投资、以投资促贸易。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准在于国际投资规模和国际贸易指数。双边贸易的发展态势、发展程度、相互互补和依存的程度直接从双边贸易的结合度和投资结合度体现出来。中日两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在近几年来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是基本处于较高规模水平,并且日本对中国得贸易结合度要大于中国对日本得贸易结合度,两国在双边贸易中结合得依然比较密切。总的来说,中日两国得贸易密切程度要大于投资密切程度。
三、结论和展望
通过对中日贸易现状、贸易商品的结构特征、双边得比较优势和互补性特征进行分析得基础上,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日两国的双边贸易在其各自的贸易总额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双边贸易交易量和交易规模比较大,贸易商品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产业内贸易比重比较高。
第二,中日两国在显示性比较优势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比较优势体现在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日本比较优势体现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在核心竞争力的比较上,日本除了机械运输设备和部分关键IT零部件具有劣势外,其他行业均强于中国。
第三,中日两国在机械、计算机以及相关零部件的双边贸易上具有较强互补性,在一些代表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上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双边贸易潜力巨大。
第四,中日贸易产品结构相似,产业内贸易比重比较高。这种高结合度的双边贸易态势意味着中日双边贸易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重要经贸关系。近年来两国在贸易和投资规模上虽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两国的贸易密集度依然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在综合考虑中日经济发展现状,中日贸易结构需要以及市场互补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日本目前在华投资额来推断未来中日双边贸易会继续扩大升级。
总而言之,中日两国关系忽冷忽热,在这种情况下双边贸易规模依然維持在很高水平上主要是由于两国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提升,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将走向多元化和多样化道路,继续向着消费和市场互补等诸多方面发展,中日贸易将获得快速发展。(作者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货物贸易统计数据库[DB/OL].http://comtrade.un.Org/db/default.aspx
[2] 许培源,汤静.中日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
[3] 山泽逸平.世界贸易的结合度分析[J].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1970
[4] 周茂荣,杜莉.中国和美国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9
[5] Van Rooyen,C.J.How competitives is agribusiness in the South African Food Commodity Chain?[J].Working paper,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