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大众群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新媒体技术,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来工作、学习,大量的信息得以传播,形成新媒体环境。新媒体环境存在丰富的信息,人们能够快速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新媒体所涉及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多样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也给人们对信息的分辨带来了困难。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新环境下克服弊端,利用新环境的优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引言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信、BBS、博客、贴吧等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重大影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1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1.1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需要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会经常接触到各种信息,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高校的学习方式属于比较自由宽松的状态,很容易使一些大学生沉迷其中,如网络、手机等而不能自拔,出现上网成瘾的现象。严重的可能会出现道德失范等问题,如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对他人名誉进行攻击、谩骂;撰写论文直接在网上下载相关资料,复制粘贴来完成论文,没有独立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还有其他各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这些问题都表明了在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1.2完善网络环境,发挥网络正面影响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实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学生之外,影响教育活动的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网络环境。目前的网络环境仍然是非常复制的,如在网络上出现的暴力游戏、不良信息泛滥、外来意识形态的渗透等问题,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使他们在思想上也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淡化了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挑战
2.1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复杂化
新媒体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它在促进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在塑造思想和建构观念。一方面,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再加上其社会阅历不够、好奇心强烈等弱点,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很容易受到误导。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使部分大学生不能清醒地认识现状,不能有效地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在阻碍学生个人长远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担。
2.2虚拟化的环境导致大学生出现交往障碍
新媒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更加便捷的交流和互动平台,它虚拟且不受制约。在交流和互动过程中,人们的社会行为是通过网络完成的。网络形成了网民的第二个生存空间——“网络社会”。网络在给高校大学生带来精彩世界的同时,也让他们陷入了更加封闭的虚拟环境。大多数学生通常选择匿名交流,热衷于对陌生人傾诉心声,却忽略了身边的朋友和亲人。长此以往,他们的人际关系会逐渐变得冷漠,甚至会丧失在现实中的各种社交能力。新媒体的虚拟性容易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人格障碍和认知偏差。如何把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从“虚拟”中拉回“现实”,这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3.1将单一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多元化教学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新媒体环境为契机,发展多种教育方式。第一,运用多种途径进行教育。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设备,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订教学方案,力求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这样做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更新教育模式,实现教育模式多元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师还可以开拓课外的教学资源,如微课、在线授课,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更自由、更开放,再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更是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和个人微博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碎片时间当中浏览信息时受到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打破教师角色的局限性。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打破教师教育角色的局限性,教师不再局限于作为在课堂上进行授课的长辈,还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倾听者、知心者,与学生作为朋友平等地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不断学习、反思,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拥有理念先进、思维活跃、富有开创精神的教师队伍。高校应加大对教育者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投入力度,增强教育者接受新事物并将其运用到现实工作中的能力,提高其运用网络技术的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迅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变化,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转变教育观念,着力探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现实路径,将新兴媒介有效地融合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3.3创新新媒体的教育手段与载体
应积极创新新媒体的教育手段与载体,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净化学生的思想。高校应通过多种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开放性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积极引领正确的校园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与精神发展,促进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与提升自己,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既存在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教师应在具体教学中仔细甄别网络中的有效信息,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剔除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良信息、不良思想,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和设备;学校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好思想监督工作,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蒋泽枫.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7,(1):后插12.
[2]何萌.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策略——兼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2)
作者简介:胡晓杰,性别:女,出生年月:1972012,民族:汉,籍贯:河南南阳,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引言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信、BBS、博客、贴吧等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重大影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1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1.1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需要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会经常接触到各种信息,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高校的学习方式属于比较自由宽松的状态,很容易使一些大学生沉迷其中,如网络、手机等而不能自拔,出现上网成瘾的现象。严重的可能会出现道德失范等问题,如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对他人名誉进行攻击、谩骂;撰写论文直接在网上下载相关资料,复制粘贴来完成论文,没有独立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还有其他各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这些问题都表明了在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1.2完善网络环境,发挥网络正面影响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实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学生之外,影响教育活动的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网络环境。目前的网络环境仍然是非常复制的,如在网络上出现的暴力游戏、不良信息泛滥、外来意识形态的渗透等问题,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使他们在思想上也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淡化了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挑战
2.1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复杂化
新媒体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它在促进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在塑造思想和建构观念。一方面,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再加上其社会阅历不够、好奇心强烈等弱点,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很容易受到误导。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使部分大学生不能清醒地认识现状,不能有效地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在阻碍学生个人长远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担。
2.2虚拟化的环境导致大学生出现交往障碍
新媒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更加便捷的交流和互动平台,它虚拟且不受制约。在交流和互动过程中,人们的社会行为是通过网络完成的。网络形成了网民的第二个生存空间——“网络社会”。网络在给高校大学生带来精彩世界的同时,也让他们陷入了更加封闭的虚拟环境。大多数学生通常选择匿名交流,热衷于对陌生人傾诉心声,却忽略了身边的朋友和亲人。长此以往,他们的人际关系会逐渐变得冷漠,甚至会丧失在现实中的各种社交能力。新媒体的虚拟性容易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人格障碍和认知偏差。如何把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从“虚拟”中拉回“现实”,这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3.1将单一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多元化教学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新媒体环境为契机,发展多种教育方式。第一,运用多种途径进行教育。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设备,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订教学方案,力求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这样做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更新教育模式,实现教育模式多元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师还可以开拓课外的教学资源,如微课、在线授课,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更自由、更开放,再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更是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和个人微博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碎片时间当中浏览信息时受到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打破教师角色的局限性。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打破教师教育角色的局限性,教师不再局限于作为在课堂上进行授课的长辈,还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倾听者、知心者,与学生作为朋友平等地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不断学习、反思,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拥有理念先进、思维活跃、富有开创精神的教师队伍。高校应加大对教育者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投入力度,增强教育者接受新事物并将其运用到现实工作中的能力,提高其运用网络技术的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迅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变化,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转变教育观念,着力探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现实路径,将新兴媒介有效地融合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3.3创新新媒体的教育手段与载体
应积极创新新媒体的教育手段与载体,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净化学生的思想。高校应通过多种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开放性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积极引领正确的校园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与精神发展,促进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与提升自己,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既存在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教师应在具体教学中仔细甄别网络中的有效信息,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剔除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良信息、不良思想,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和设备;学校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好思想监督工作,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蒋泽枫.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7,(1):后插12.
[2]何萌.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策略——兼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2)
作者简介:胡晓杰,性别:女,出生年月:1972012,民族:汉,籍贯:河南南阳,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