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多山地国家,山区面积占到了全国总面积的近70%。山区(特别是内陆贫困山区)农业到底应该如何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认真研究、总结国内外(特别是我国周边地区)山区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正确把握山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促进山区农业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在对日本、韩国等周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领先地区的山区农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梳理后,笔者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促进山区农业发展上虽然有不同的经验与做法,但仍然有许多共同之处。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内陆贫困地区汲取和借鉴。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与地势平坦开阔、适宜大型机械耕作的平原地区相比,山区在发展大宗粮油作物上明显处于劣势,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在粮油供给充足、市场流通便捷的情况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农业发展领先地区,只要是山区,都纷纷压缩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大宗粮油作物种植面积,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果树、茶叶、蔬菜、花卉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例如,日本是一个多山国家,人多地少,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80%。过去日本以种植稻米为主,大米自给率曾高达95%。但随着世界粮食供应状况的根本好转,日本大量从国外进口粮食,将山区耕地调整改种更具竞争优势、效益更高的蔬菜、水果、花卉等。
韩国近年来也逐步扩大粮食进口,在山区致力发展水果、蔬菜、桑蚕、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韩国的高丽参举世闻名。
台湾地区以山地为主,其大宗粮油面积所占比重更小,但其热带水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
我国部分山区,正是在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上先行一步,才使农业保持了领先地位,即使种植大宗粮油作物,也尽量发挥山区环境与小气候优势,改变过去只重视“量”的增加,转而追求“质”的提升,突出“优质高产、绿色安全”等卖点,尽量避免与平原地区的大宗粮油产品正面竞争,其目的就是提高山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山区农业发展,应坚持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设法扬长避短,走与平原地区不同的差异竞争道路。
二、因人而异适度规模经营
山区耕地分布零散、极不规则,而且气候、土壤、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大型农业机械难以施展,因此搞整齐划一的大规模经营缺乏条件,但经营规模太小效益又太低,难以生存发展。因此,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山区农业发展模式都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例如,日本虽然工业经济(特别是电子技术)非常发达,但山区农业仍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每个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在20亩左右。
韩国也是小规模家庭经营占主导地位,每个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也在20亩左右。
台湾地区由于人多地少、耕地零散,也是走小型家庭农庄发展道路,每户农民的平均耕地面积仅在15亩左右。
有调查显示,国内山区经营效益比较好的种植户或家庭农场,种植面积一般在15~30亩,平时主要依靠自身劳动,只在农忙季节根据需要雇请少量劳力。如果经营规模过大,则需要大量请工,不仅管理难度较大,而且生产成本会迅速提高,效益反而有所下降。因此,山区农户要提高种植效益,经营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要根据自身实力与经营能力,以及种植的作物种类、机械化采用程度等合理确定。只有坚持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山区农业经营者素质、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以及经营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山区农业的经济效益。
三、追求“精致”提升竞争能力
山区农业不能靠“规模”在竞争中取胜,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就另辟蹊径,选择在“精致”上做文章,从“以量求生存”转为“以质求发展”,即依托农业传统技术和科技进步,以生产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目标,选定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采取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农业的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精致农业的基础是高投入和高科技,核心是标准化和高质量,特点是“精”和“特”,最终目标是高竞争力、高价格和高收益。精致农业在生产方式上要求精耕细作,以最少的投入和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在生产形态上要求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商品率,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各环节的标准化。通过发展“精致农业”,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山区农业规模虽小,但效益却令人刮目相看。
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发展“精致农业”的构想,强调产品的品质与效益,与平原地区实现差异化竞争。目前“精致农业”使台湾地区的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日渐提升,产值、效益明显提高。台湾地区农民种植的番茄亩纯收入接近2万元(折合人民币,下同),种植的草莓亩收入可达到20万元,兰花种植更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注重健康、卓越、乐活的“精致农业”,已成为台湾地区农民致富的新亮点。
日本则通过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从品牌、绿色、文化等多个角度提升山区农产品的竞争力与附加值,使其“精致农业”走在世界前列。在日本,品种优良的草莓通过生态种植、精细管理,每千克销售价达到200元(折合人民币,下同);种植的苹果最高亩产达到8000千克,亩纯收入在2.5万元以上。
近年来,“精致农业”在我国不仅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也逐渐得到一些政府官员和经营者的认同。福建等沿海地区借助与台湾地区相距较近、来往便利、关系紧密等优势,在引进、探索、实施“精致农业”上先行一步,着力发展高品质的水果、蔬菜、茶叶、花卉等,已取得良好的效益。内陆贫困地区也有一些思想开放、理念先进的农业企业和返乡创业知识青年,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与环境优势,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在发展“精致农业”上积极探索,逐步闯出一条农村致富新路。
四、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山区分散的小农经营,显然难以与市场对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设法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山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国内外山区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
例如,日本成立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是以民办官助形式发展起来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民合作组织,该组织为参会农民提供了包括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甚至生、老、病、死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农民大部分生产贷款、农资采购、产品销售等都通过农协完成,这为减少资本剥削,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益,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改善农民的经济社会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国的农协是由农民出资、代表农民利益的互助合作组织,为加入协会的农户提供生产、流通、加工、技术、信用和保险等系列化服务,在提升韩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贸易,保护韩国农民利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台湾地区的农民合作组织主要有农会、合作社和产销班三种形式。其中农会在县乡两级普遍建立,吸收农民广泛参加,具有社区性和综合性特点;合作社是各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合作建立的经济组织;产销班则是各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联合建立的以共同营销为目的的新型合作组织。借助这些不同形式的合作组织,台湾地区农业走出了一条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小生产、大市场、高效益之路。
虽然我国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也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近几年,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很快,但参加合作社的农民所占比例还很小,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际上还很低,同时合作社运作、管理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多数合作社作用未能得到很好发挥。进一步抓好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加强合作组织管理,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生产高度分散、远离消费市场的情况下,“合作”的山区显得更为迫切。
五、建立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
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山区农业发展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农民素质与农业专业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最新科技成果得到快速推广运用,农业效益得到显著提升。目前,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都非常完善,对促进山区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日本的农业服务体系,除由农协主导的营农指导体系外,还有由政府主导的农业普及指导体系,这种“官民结合”的二元协同农业服务体系,为日本农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以及农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有效地促进了日本农业与农村发展,为以“小农”为基础的日本农业融入大市场、步入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韩国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农民生产农产品,仅是农业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产中由农业振兴厅和农业技术院等部门为农民提供良种、技术、农资等服务,产前和产后则由农协、农机、农水产物流通公社、农业和贸易中心等部门与机构,为农民提供信息、资金、机械、收购、储藏、加工、标准化和销售服务,产前、产中、产后都有服务体系做支撑,这对指导农民按照标准化、国际化的要求生产农产品,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均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台湾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农委会、大专院校、中央研究院及财团法人、农业产业团体和农民组织等,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农业金融和农民福利等。台湾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结构合理;统筹结合、一体运作,平台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农民合作、功能多元,基层服务体系执行有力;多方共建、健全体系,公益服务体系蓬勃发展;法律保障、配套协作,生产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特点。台湾地区农业之所以迅速发展,除了政策、自然条件等因素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山区农业要实现健康、稳步发展,也必须在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上加大投入,多动脑筋、下“真工夫”。
除以上经验外,抓好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素质;推广小型机械,提高劳动效率;发展绿色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种养结合,促进循环利用;利用环境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展就地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等,都是国内外山区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在山区农业发展中汲取和借鉴。
作者简介:熊飞,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及农业规划起草、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工作。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邮编:442200。
在对日本、韩国等周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领先地区的山区农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梳理后,笔者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促进山区农业发展上虽然有不同的经验与做法,但仍然有许多共同之处。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内陆贫困地区汲取和借鉴。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与地势平坦开阔、适宜大型机械耕作的平原地区相比,山区在发展大宗粮油作物上明显处于劣势,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在粮油供给充足、市场流通便捷的情况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农业发展领先地区,只要是山区,都纷纷压缩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大宗粮油作物种植面积,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果树、茶叶、蔬菜、花卉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例如,日本是一个多山国家,人多地少,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80%。过去日本以种植稻米为主,大米自给率曾高达95%。但随着世界粮食供应状况的根本好转,日本大量从国外进口粮食,将山区耕地调整改种更具竞争优势、效益更高的蔬菜、水果、花卉等。
韩国近年来也逐步扩大粮食进口,在山区致力发展水果、蔬菜、桑蚕、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韩国的高丽参举世闻名。
台湾地区以山地为主,其大宗粮油面积所占比重更小,但其热带水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
我国部分山区,正是在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上先行一步,才使农业保持了领先地位,即使种植大宗粮油作物,也尽量发挥山区环境与小气候优势,改变过去只重视“量”的增加,转而追求“质”的提升,突出“优质高产、绿色安全”等卖点,尽量避免与平原地区的大宗粮油产品正面竞争,其目的就是提高山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山区农业发展,应坚持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设法扬长避短,走与平原地区不同的差异竞争道路。
二、因人而异适度规模经营
山区耕地分布零散、极不规则,而且气候、土壤、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大型农业机械难以施展,因此搞整齐划一的大规模经营缺乏条件,但经营规模太小效益又太低,难以生存发展。因此,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山区农业发展模式都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例如,日本虽然工业经济(特别是电子技术)非常发达,但山区农业仍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每个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在20亩左右。
韩国也是小规模家庭经营占主导地位,每个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也在20亩左右。
台湾地区由于人多地少、耕地零散,也是走小型家庭农庄发展道路,每户农民的平均耕地面积仅在15亩左右。
有调查显示,国内山区经营效益比较好的种植户或家庭农场,种植面积一般在15~30亩,平时主要依靠自身劳动,只在农忙季节根据需要雇请少量劳力。如果经营规模过大,则需要大量请工,不仅管理难度较大,而且生产成本会迅速提高,效益反而有所下降。因此,山区农户要提高种植效益,经营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要根据自身实力与经营能力,以及种植的作物种类、机械化采用程度等合理确定。只有坚持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山区农业经营者素质、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以及经营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山区农业的经济效益。
三、追求“精致”提升竞争能力
山区农业不能靠“规模”在竞争中取胜,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就另辟蹊径,选择在“精致”上做文章,从“以量求生存”转为“以质求发展”,即依托农业传统技术和科技进步,以生产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目标,选定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采取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农业的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精致农业的基础是高投入和高科技,核心是标准化和高质量,特点是“精”和“特”,最终目标是高竞争力、高价格和高收益。精致农业在生产方式上要求精耕细作,以最少的投入和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在生产形态上要求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商品率,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各环节的标准化。通过发展“精致农业”,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山区农业规模虽小,但效益却令人刮目相看。
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发展“精致农业”的构想,强调产品的品质与效益,与平原地区实现差异化竞争。目前“精致农业”使台湾地区的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日渐提升,产值、效益明显提高。台湾地区农民种植的番茄亩纯收入接近2万元(折合人民币,下同),种植的草莓亩收入可达到20万元,兰花种植更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注重健康、卓越、乐活的“精致农业”,已成为台湾地区农民致富的新亮点。
日本则通过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从品牌、绿色、文化等多个角度提升山区农产品的竞争力与附加值,使其“精致农业”走在世界前列。在日本,品种优良的草莓通过生态种植、精细管理,每千克销售价达到200元(折合人民币,下同);种植的苹果最高亩产达到8000千克,亩纯收入在2.5万元以上。
近年来,“精致农业”在我国不仅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也逐渐得到一些政府官员和经营者的认同。福建等沿海地区借助与台湾地区相距较近、来往便利、关系紧密等优势,在引进、探索、实施“精致农业”上先行一步,着力发展高品质的水果、蔬菜、茶叶、花卉等,已取得良好的效益。内陆贫困地区也有一些思想开放、理念先进的农业企业和返乡创业知识青年,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与环境优势,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在发展“精致农业”上积极探索,逐步闯出一条农村致富新路。
四、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山区分散的小农经营,显然难以与市场对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设法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山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国内外山区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
例如,日本成立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是以民办官助形式发展起来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民合作组织,该组织为参会农民提供了包括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甚至生、老、病、死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农民大部分生产贷款、农资采购、产品销售等都通过农协完成,这为减少资本剥削,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益,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改善农民的经济社会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国的农协是由农民出资、代表农民利益的互助合作组织,为加入协会的农户提供生产、流通、加工、技术、信用和保险等系列化服务,在提升韩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贸易,保护韩国农民利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台湾地区的农民合作组织主要有农会、合作社和产销班三种形式。其中农会在县乡两级普遍建立,吸收农民广泛参加,具有社区性和综合性特点;合作社是各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合作建立的经济组织;产销班则是各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联合建立的以共同营销为目的的新型合作组织。借助这些不同形式的合作组织,台湾地区农业走出了一条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小生产、大市场、高效益之路。
虽然我国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也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近几年,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很快,但参加合作社的农民所占比例还很小,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际上还很低,同时合作社运作、管理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多数合作社作用未能得到很好发挥。进一步抓好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加强合作组织管理,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生产高度分散、远离消费市场的情况下,“合作”的山区显得更为迫切。
五、建立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
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山区农业发展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农民素质与农业专业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最新科技成果得到快速推广运用,农业效益得到显著提升。目前,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都非常完善,对促进山区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日本的农业服务体系,除由农协主导的营农指导体系外,还有由政府主导的农业普及指导体系,这种“官民结合”的二元协同农业服务体系,为日本农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以及农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有效地促进了日本农业与农村发展,为以“小农”为基础的日本农业融入大市场、步入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韩国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农民生产农产品,仅是农业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产中由农业振兴厅和农业技术院等部门为农民提供良种、技术、农资等服务,产前和产后则由农协、农机、农水产物流通公社、农业和贸易中心等部门与机构,为农民提供信息、资金、机械、收购、储藏、加工、标准化和销售服务,产前、产中、产后都有服务体系做支撑,这对指导农民按照标准化、国际化的要求生产农产品,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均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台湾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农委会、大专院校、中央研究院及财团法人、农业产业团体和农民组织等,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农业金融和农民福利等。台湾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结构合理;统筹结合、一体运作,平台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农民合作、功能多元,基层服务体系执行有力;多方共建、健全体系,公益服务体系蓬勃发展;法律保障、配套协作,生产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特点。台湾地区农业之所以迅速发展,除了政策、自然条件等因素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山区农业要实现健康、稳步发展,也必须在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上加大投入,多动脑筋、下“真工夫”。
除以上经验外,抓好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素质;推广小型机械,提高劳动效率;发展绿色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种养结合,促进循环利用;利用环境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展就地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等,都是国内外山区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在山区农业发展中汲取和借鉴。
作者简介:熊飞,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及农业规划起草、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工作。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邮编:4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