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毕业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目前许多高校重视理论传授,轻实践锻炼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要真正实现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的有效性,还需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创新
在党和国家政府的重视下,新时期高校如何创新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谋求职位前的一门辅导性课程。它是帮助大学生设计规划职业生涯,了解现行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促进和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创新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以及深化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教学改革是目前各高校就业部门探讨的热门话题。众所周知,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成效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积极为毕业生就业铺路搭桥。但是在课程教学中,重理论传授、轻实践锻炼的观象还是比较普遍。要真正实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还需在就业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1.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存在的问题
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双重影响,今年国内各大高校更加注重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在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相关课程的同时,还在不断探索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然而很多高校在现阶段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中普遍缺乏全程性和系统性,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较为单一。有些高校在大一年级时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到大二、大三则又有所松懈,任其自由发展,临近毕业前的就指导课程也只是提供政策性或程序性的辅导。而现阶段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也远没有满足毕业生个体的实际需求,仍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创新加以完善。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作为高校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环节,应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起到潜移默化的辅助性作用,对毕业生的求工作起到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而目前许多高校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等机构,但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更多停留在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发布招聘信息、讲解就业程序及邀请职场专家开设求职讲座等内容上,缺少对大学生的个案指导、全程指导、模拟面试等体现时代特征的实践工作环节。
2.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创新的重要性
作为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环节,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和择业倾向。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必须涉及低年级大学生。为使大学生尽早了解就业形势,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砝码,必须让低年级大学生提前深入就业市场,了解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充分认识自我,尽早树立目标,明确人生方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与主题。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一项需要师生互动参与,并在实践体验中得到锻炼提升的工作。这一特点决定了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必须进行创新性改革,以完善理教学环节中的不足。该课程不仅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的动态发展,而且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喜好、专业特点及就业倾向等内容,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来逐步推进。在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理论教学环节,更为重要的是要开展形势教育的实践参与环节。
第三,可以营造出教师满意、学生欢迎的双赢局面。通过分散式或集中式的全程指导,不同阶段学生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课堂效果及学生参与主动性明显增强。开展就业实践锻炼,既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符合学生口味,又满足了学生需求,是一项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创造和谐文化校园的人性化理念的具体举措,必将会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第四,可以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大学生能提早参与企业就业、创业见习,通过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社交应变能力,不断积累社会经验。通过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举办校园模拟创业大赛活动等,不断丰富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3.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创新的实现形式
目前看来,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普遍缺乏实践锻炼环节。实践环节的方式方法可灵活多样,主要在于能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寓教于乐,在活动中体现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的效果。例如,对大学生活逐步适应后,开展课堂就业指导课就可以与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教学中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学会与人相处,使学生在课余努力提高自身的“硬件”和“软件”,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实现职业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的教学过程集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同时要凸显学生主体的参与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多渠道聘请专家进行实践教学
针对实践教学中师资能力要求高的问题,可以积极邀请企业经理或人力资源专家作为就业指导课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开设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求职技巧、创业教育等内容的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企业经理或人力资源专家能把大学生就业求职中的方法技巧等经验传达给在校学生,使在校生不出校门就能及时了解社会求职中的真实情形。尤其是农科和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企业经理往往能点拨一二,提醒学生及早充电。高校也可搭建就业交流平台,聘请政府劳动人事部门专家或优秀毕业生,举行各类经验交流会,宣传公务员、研究生报考相关政策,交流面试经验及技巧,以未雨绸缪,铺设就业之路。
3.2 引导学生深入就业市场实地调研
高校在组织就业措导与服务讲座、强化就业信息宣传的同时,可以引导在校生积极深入就业市场进行调研活动。在学生寒暑假或各类招聘会期间学校可以组织在校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各项就业调研工作。如了解行业动态、收集就业信息、撰写调研报告等。
3.3 开展多方交流,增强就业观念
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可以通过网络论坛交流、就业沙龙面对面、参观就业见习基地等形式.邀请高年级毕业生与低年级学生、优秀校友与在校生、企业家与大学生进行多方交流。通过多方交流:在校生可以进一步培养择业意识,增强就业信心,从而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素质,明确专业学习目标,调整择业心态,为今后实现顺利就业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3.4 举办创业竞赛,鼓励自主创业
高校可以利用全国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这个平台,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教育对于在校学生来讲,注重的是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不仅要使学生:降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而且还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身职业的选择,并将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价值。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高校要从长远发展的高度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密切配合,构建以学生為本,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洪建,尹宗毅,王志坤.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和指导模式[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2]郑本军,谢云.构建高校全程就业指导教育体系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3]张建华,闵水珠.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意义与实践[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
作者简介:阿不力克木·艾则孜(1974-),男,讲师,新疆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主要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创新
在党和国家政府的重视下,新时期高校如何创新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谋求职位前的一门辅导性课程。它是帮助大学生设计规划职业生涯,了解现行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促进和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创新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以及深化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教学改革是目前各高校就业部门探讨的热门话题。众所周知,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成效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积极为毕业生就业铺路搭桥。但是在课程教学中,重理论传授、轻实践锻炼的观象还是比较普遍。要真正实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还需在就业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1.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存在的问题
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双重影响,今年国内各大高校更加注重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在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相关课程的同时,还在不断探索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然而很多高校在现阶段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中普遍缺乏全程性和系统性,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较为单一。有些高校在大一年级时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到大二、大三则又有所松懈,任其自由发展,临近毕业前的就指导课程也只是提供政策性或程序性的辅导。而现阶段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也远没有满足毕业生个体的实际需求,仍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创新加以完善。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作为高校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环节,应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起到潜移默化的辅助性作用,对毕业生的求工作起到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而目前许多高校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等机构,但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更多停留在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发布招聘信息、讲解就业程序及邀请职场专家开设求职讲座等内容上,缺少对大学生的个案指导、全程指导、模拟面试等体现时代特征的实践工作环节。
2.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创新的重要性
作为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环节,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和择业倾向。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必须涉及低年级大学生。为使大学生尽早了解就业形势,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砝码,必须让低年级大学生提前深入就业市场,了解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充分认识自我,尽早树立目标,明确人生方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与主题。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一项需要师生互动参与,并在实践体验中得到锻炼提升的工作。这一特点决定了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必须进行创新性改革,以完善理教学环节中的不足。该课程不仅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的动态发展,而且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喜好、专业特点及就业倾向等内容,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来逐步推进。在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理论教学环节,更为重要的是要开展形势教育的实践参与环节。
第三,可以营造出教师满意、学生欢迎的双赢局面。通过分散式或集中式的全程指导,不同阶段学生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课堂效果及学生参与主动性明显增强。开展就业实践锻炼,既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符合学生口味,又满足了学生需求,是一项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创造和谐文化校园的人性化理念的具体举措,必将会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第四,可以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大学生能提早参与企业就业、创业见习,通过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社交应变能力,不断积累社会经验。通过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举办校园模拟创业大赛活动等,不断丰富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3.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创新的实现形式
目前看来,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普遍缺乏实践锻炼环节。实践环节的方式方法可灵活多样,主要在于能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寓教于乐,在活动中体现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的效果。例如,对大学生活逐步适应后,开展课堂就业指导课就可以与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教学中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学会与人相处,使学生在课余努力提高自身的“硬件”和“软件”,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实现职业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的教学过程集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同时要凸显学生主体的参与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多渠道聘请专家进行实践教学
针对实践教学中师资能力要求高的问题,可以积极邀请企业经理或人力资源专家作为就业指导课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开设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求职技巧、创业教育等内容的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企业经理或人力资源专家能把大学生就业求职中的方法技巧等经验传达给在校学生,使在校生不出校门就能及时了解社会求职中的真实情形。尤其是农科和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企业经理往往能点拨一二,提醒学生及早充电。高校也可搭建就业交流平台,聘请政府劳动人事部门专家或优秀毕业生,举行各类经验交流会,宣传公务员、研究生报考相关政策,交流面试经验及技巧,以未雨绸缪,铺设就业之路。
3.2 引导学生深入就业市场实地调研
高校在组织就业措导与服务讲座、强化就业信息宣传的同时,可以引导在校生积极深入就业市场进行调研活动。在学生寒暑假或各类招聘会期间学校可以组织在校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各项就业调研工作。如了解行业动态、收集就业信息、撰写调研报告等。
3.3 开展多方交流,增强就业观念
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可以通过网络论坛交流、就业沙龙面对面、参观就业见习基地等形式.邀请高年级毕业生与低年级学生、优秀校友与在校生、企业家与大学生进行多方交流。通过多方交流:在校生可以进一步培养择业意识,增强就业信心,从而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素质,明确专业学习目标,调整择业心态,为今后实现顺利就业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3.4 举办创业竞赛,鼓励自主创业
高校可以利用全国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这个平台,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教育对于在校学生来讲,注重的是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不仅要使学生:降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而且还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身职业的选择,并将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价值。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高校要从长远发展的高度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密切配合,构建以学生為本,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洪建,尹宗毅,王志坤.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和指导模式[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2]郑本军,谢云.构建高校全程就业指导教育体系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3]张建华,闵水珠.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意义与实践[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
作者简介:阿不力克木·艾则孜(1974-),男,讲师,新疆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主要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