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诗外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a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但凡是采访体育活动的摄影记者,都知道一张场地证是多么地让人眼红。
  在1998年曼谷亚运会采访游泳比赛时,允许在池边拍摄的特殊证件只有8个,论资排辈,作为新华社唯一的一名采访游泳的摄影记者,我荣幸地争得了一个席位。但在比赛开始之后,我却做出了让许多同行不解的选择,主动放弃了那张显示豪华身份的证件而毅然走上了看台。原因很简单,根据我多次单独采访游泳比赛的经验,根据我对现场拍摄条件的观察,我认为看台上的拍摄位置更有利。采访大型体育赛事,记者的竞争总是被称为第二战场,在战场上审时度势,抢占有利地形,当然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我都拉着一个大箱子,提前一个多小时到看台上的记者席占座。占好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大炮”架上,焦距600毫米的镜头加上一个1.4倍的增距镜,再加上遮光罩,探出去足有小一米;箱子放在左边的位子上;装满胶卷的特制网兜和另外一台随时准备抢新闻的装着闪灯的相机放在右边的位子上,如此张扬是为了跑马占地,虽然我没有权力占三个位子,但哪位记者看到这种架势还愿意挤在我身边呢?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主要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心态。前后左右的干扰越少,就越能够使我将精力集中在拍摄上。
  居高临下拍摄游泳还有几个好处:首先是便于纵览全局,能够清楚地看到哪一泳道的运动员游在最前面,从而使你不至于漏拍金牌,而且运动员到终点后都会回过头来看成绩,当得知自己获得冠军后,往往会有激动的表现,但这种激动的表现可谓瞬息即失,如果你事先不知道该把镜头对准谁,那是无法拍到这种瞬间的。其二,除了蛙泳以外,其他三种泳姿的手臂划水动作都很大,溅起的水花也很大,再加上比赛紧张激烈,运动员前后相差无几,如果拍摄角度低,前后遮挡是很难避免的,选择高角度拍摄,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三个好处是用长镜头拍摄发奖时,由于位置高,运动员领奖时又是站在领奖台上,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下面的记者会挡你的镜头,而且你还可以用下面那些记者作前景,说不定拍出的发奖照片更有气氛。
  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场地证的确可以说是采访竞技体育的命根子。
  1998年我到法国去采访世界杯,由于组委会的工作失误,将我错划在了文字记者的行列里。尽管向我道了歉并给我补办了摄影记者证,但各个赛场第一阶段小组赛的场地票却早已按照电脑中错登的名单分发一空了。这意味着我在开赛后的前21天中,每天不仅要为火车票操心,还要为每场球的场地票伤脑筋,因为没有场地票就只能在看台上拍摄。好在巴黎分社有我的同行搭档,凭他的一口流利的法语,我们每天都提前两三个小时到达赛场去交涉场地票。经过几次尝试,辛苦不说,关键是效果不好,真有点“秀才见了兵,有理讲不清”的味道。最难缠的是那些国际足联的官员,他们大都以权威的组织者自居,很难通融。既然如此,我们决定调整战略。首先是要避开与国际足联的官员打交道,干脆不到新闻中心去交涉什么场地票,而是直奔比赛场地与把大门的法国人周旋,周旋的秘诀是装聋拌哑。我们身着大会统一配备的摄影背心;胸前挂着摄影记者证;扛着“大炮”;这足以证明我们是专程到法国采访世界杯的外国摄影记者,但我们有语言障碍,既不懂英语也不懂法语,更不知道还需要什么场地票,这可给那些把门的法国人出了难题,因为他们在我们面前也等于丧失了语言表达的能力,而解决难题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进去算了”。
  每当我们的诡计得逞之后,我的同行搭档都会大喘一口气,因为他是什么都听得懂,却要装作听不懂,如果没有点表演天才就难免会露马脚;而我本来就听不懂,所以演戏时就比他轻松自然得多。现在说起这些事就象在讲故事、说笑话,但在当时可没有这么轻松,因为我们肩负着新华社的图片报道任务,如果发不回照片来,谁还会有心思听你讲这些。我觉得单独到国外执行任务,拍摄水平似乎已经降到第二位了,而需要更多的却是你的外出经验、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当然,还有一点是最起码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你的责任心。
  有人说,“淹死的大都是会游泳的”。不管这句话的科学性如何,反正我在采访重要赛事时总是用这句话来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有经验而“大意失荆州”。因为作为新华社摄影记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允许失败的。
  
  刘黎敏·1996年奥运会 罗更前摄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我负责采访游泳。游泳比赛是上午预赛晚上决赛,如果你能保证在晚上的决赛中拍摄不失误,上午的预赛不去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刘黎敏100米蝶泳比赛那天,我凌晨两点才回到住处,上午九点开始的预赛我是真不想去了。于是我躺在床上开始在脑子里过电影,这可以说是我多年养成的好习惯,在完成重要拍摄任务之前,总是先凭借我的经验,将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一个大致的设想,以决定我将带什么镜头,抢占哪个角度。我记得刘黎敏游蝶泳头部出水后不是面向正前方,而是偏向一侧,但具体是偏向哪一侧我却记不清了。于是我拿出了以前拍过的照片资料,照片上显示的是她的脸向右偏,这样我的心里就有数了。记者席就在运动员入水的右面,我只要选择折返点的位置就能在前50米比赛中拍到刘黎敏的正脸,这点把握我还是有的。但我还是不能安然入睡,因为刘黎敏的100米蝶泳是冲击奥运金牌的项目,容不得半点闪失,万一……虽然我当时也想不出会有什么万一,反正就是心里不踏实,大概就是怕自己自认为会游泳而被淹死吧。所以一咬牙,上午的预赛我还是去了。一进赛场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折返点的拍摄位置,胸有成竹地只等刘黎敏入水后就开始按快门,谁知她的头刚一露出水面我就傻眼了,哪是什么向右偏,分明是向左偏。这样一来,前50米我只能拍到她的右耳朵,后50米就更别提了,镜头里只剩下后脑勺了。幸亏这是预赛,要是决赛,那可真是一砸到底了。事后才知道那张资料照片是暗房的技术人员放大时一不留神将底片放反了。由于上午受了惊吓,晚上我提前两个半小时就去排队占位子,就这样还排了个第三位。排在我前面的加拿大记者看了看我胸前的记者证,很客气地跟我搭讪,“中国?”“是的。”“刘黎敏?”“是的。”“刘黎敏很出色,能拿冠军吗?”“也许。”进赛场后他让我先挑位子,然后很自然地紧挨着我坐了下来,看到他那副信任我的样子,我心想,要是我选择上午的拍摄角度,岂不又多了一个受害者?这回我选择的是起点的位置,又赶上刘黎敏被分在离我们较近的第二泳道,当他返回来游后50米的时候,我正好拍到她冲刺的正脸,结像大、清晰度高、视觉冲击力强,这张照片后来在奥运会摄影比赛中获了个银奖,与刘黎敏在比赛中获得的名次相同。所不同的是,刘黎敏的名次是用平时的热汗换来的,我的这张照片却是用预赛中的一身冷汗换来的。至今我想起来还后怕,如果那天上午的预赛我要是没去呢?一念之差呀!◆
其他文献
               
期刊
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大都会,商业摄影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谱写着新的篇章。出差到达上海的第一天,以“画册大王”知名的陈海汶,向我介绍了时下上海颇具特色的五位广告人:陆云、郑宏斌、朱帆、冯晓天、张已南。他们住在淮海西路的同一个社区,有着较为密切的交往;又都以独立摄影师的身份接单拍摄。他说,他们是上海广告摄影业的一道风景,值得去看看。只是时间匆忙,他们也活计多多,未能如愿悉数走访。只能窥几斑
期刊
灾区的孩子过大年 一等奖 黑龙江/刘为强 摄  冷色调的赈灾棚边,一盏盏红色的灯笼在孩子们的手中摇曳,暖融融的夕阳洒落在孩子们欢快的脸上,冷暖相映的画面勾勒出了灾区多彩的新年。作品既表现了灾区人民在政府的关心和全国人民的扶持下,生活得到了保障,又体现了人类热爱生活,与自然灾害拼搏的坚定信念。当人们欢度新年的时刻,作者却赶到了灾区,并选择适当的角度拍摄了这个生动的场面。手提红灯的孩子与赈灾棚形成了鲜
期刊
拍摄肉眼看不到的精彩瞬间。人的视觉能力是有限的,但同时也是贪婪的,他更希望让他看到使他惊奇的瞬间,不可想象的瞬间。  “XX在线”可能是现在比较时髦的一个词了,身着短袖运动装的大男孩一般的赵彤杰,递给我一张名片:CS-Online.com.cn(中国体育在线)副主编,他告诉我说,现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在这个网站上。接着就让我在电脑上在他们的网站上浏览了一圈,并滔滔不绝地说起网络的神奇与魅力。关于体育
期刊
当人像、风光、静物、建筑、民俗、军事和社会生活等题材在摄影领域已相当兴旺的时候,体育摄影仍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步。  体育摄影,特别是竞技体育摄影,必须在相应的条件下才能诞生。由于体育摄影摄取的对象是处于高速运动和激烈对抗状态下的物体,在摄影技术发展的初期,感光片的品种和感光度;镜头的口径和照相机的性能均无法满足拍摄要求。直到20世纪初期,摄影工业发明了不用拍一次换装一次胶片的卷片,感光度提高到I
期刊
在电脑飞速发展的今天,讲照片的暗室后期制作,似乎与时代不合拍,有种“跟不上趟儿”的感觉。但是,作为传统的摄影创作组成部分的暗室制作,却仍然有着它的保留价值,这是因为:一、电脑技术的发展虽然日新月异,但与传统冲印技术相比,特别是在制作大幅照片的质量上仍有差距,同时在黑白影调表现上也缺乏我们常说的“味儿”。二、电脑和数码技术远未普及发展到替代传统胶卷、相纸的程度,同时由于数码相机的前期投入资金较大,对
期刊
7月,北京很热,就像现在的互联网。在丰联广场一个不大的会议室里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美天英孚网络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胡燕青先生,聊起了网络时代的影像消费和他的“易拍网(E-PIC.COM)”。    “当在线消费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当网络大环境越来越成熟,在线消费就会成为首选消费。”  目前,由于网络大环境的限制,在中国开展电子商务,尤其是B2C的电子商务,还很勉强。但网络的发展确实太快了,不能按
期刊
1999年10月5日至2000年3月24日,应日本电通广告公司的邀请,笔者参加了“日中广告教育交流项目”,在东京进行了170天的特别研修。其间,我有幸访问了东京摄影记者协会、日本杂志摄影协会、《文艺春秋》杂志社、朝日新闻社编集局、朝日新闻东京本社,就新闻摄影人才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了解。这里分别加以介绍。    一、共识:共同社与朝日新闻相同作法    东京摄影记者协会设在共同通信社内。该协会
期刊
2000年9月21日是我国著名摄影艺术家吴印咸百年华诞。为纪念这位有着杰出贡献的摄影大师,我们特地编发了吴恒先生撰写的文章《我的父亲吴印咸》。  我的父亲吴印咸,1900年9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的一个书香人家。祖父吴绍矩是清末秀才,毕生以教书为业,育有五子,吴印咸是他的第二个儿子。由于家庭无力供给五人同时升学,吴印咸小学毕业后考入半工半读的江苏省第四工厂,结业后留厂从事织毯提花设计,同时在厂
期刊
既独且联    一本摄影书上有句名言:“当一项艺术开始模仿另一项艺术时,它就开始没落了。”  我旁注道:“当一项艺术开始拒绝向另一项艺术吸收营养时,它就开始僵化了。”  “请你说说二者孰错孰对。”  “何必总要分个你是我非?”  面对信息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人类是要“全球化”还是要“民族化”的争论不绝于耳。  面对后现代观念跨越国家疆域、泯没艺术界限的大潮流,艺术要“纯粹化”还是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