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教学一直以板书和口语讲解为主要教学手段,课堂活力严重不足、教学过程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因此,教师应当借助信息技术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手段,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本文主要分析信息技术辅助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应用探究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型学科,既有培养学生识字、读写等基本语文能力的目的,也担负着提升学生审美教育的责任,这使得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着艰巨的教学任务"。对此,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扩大课堂信息容量,辅助学生展开有效的学习,让小学语文课堂发生积极转变,从而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提高教学目标达成度。
一、信息技术辅助有利于创设情境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特定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探索,构建认知,从而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语文教学。如在教学《望天门山》时,因诗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景象学生较难领会,让学生先观看一段“天门山”的风光片,再进行古诗的教学,学生对于诗意的理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再结合诗句、影像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诗中蕴涵的意境已经深深印在了学生的心中。对于一些写景的诗歌,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学生能更好地、更深刻地领悟包涵在诗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打开诗歌教学大门的“金钥匙”,它能够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不会望而生畏。
二、信息技术辅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也就乐于接受,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认知和感知的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完全激发出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比如,《荷叶圆圆》一文,洋溢著童真、童趣,描写了夏天小池塘里的美丽荷叶,小伙伴们都喜欢荷叶,把荷叶当成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本文,能让学生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荷叶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开课伊始,教师便可利用投影仪出示有关黄山的图片,教师适时配上解说,这就是我国安徽省的黄山,黄山的云海、奇松、温泉都非常有名,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黄山的奇石,这些奇石形状各异,非常有趣,孩子们愿意学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道:愿意。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可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预习是学生的一种前瞻性学习,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提前学习,发现知识盲点,从而有针对性听课,提高听课的有效性。不仅如此,预习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可以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不断扩充知识储备。虽然预习的主体是学生,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教师的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但预习是一种课前活动,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信息技术就可以发挥桥梁的作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加速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的预习活动更有效。如在学习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将预习任务单罗列在微课中,如需要读准的生字词“调度、擂鼓”等容易读错的词语以及容易写错的词语“妒忌”。在自主阅读中,教师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自由读课文,并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这些人物中你最欣赏谁?为什么?把你认为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在预习任务单的指引下,一步步对文本探索,遇有不会的内容可以利用微视频的回放、暂停等功能,仔细琢磨。这相当于将教师请到家里进行个性化辅导,大大提高了预习效果,为学生的听课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堂探究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自主探究,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掌握更多的知识,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月是故乡明》一课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在屏幕上出示一轮明月下的山村图画,同时播放《月下独酌》这首诗歌。这时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因为声情并茂的图画而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趁势而问:“为什么说故乡的月亮明亮的、美丽的?作者明明是写故乡的月亮,为什么还要写童年趣事呢?”围绕这几个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设计好的校园网站《月是故乡明》专题栏目中学习。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信息的筛选,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获得了生动而饱满的学习知识,这样的方式得到的知识的灵活的,能够鲜活地保存在学生的记忆中。传统灌输式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僵化的、苍白的,不能灵活运用。这样,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更精彩。
信息技术手段以形、声、色、情的优势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辅助语文教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同时,它对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60-61.
[2]侯红娟.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160.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应用探究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型学科,既有培养学生识字、读写等基本语文能力的目的,也担负着提升学生审美教育的责任,这使得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着艰巨的教学任务"。对此,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扩大课堂信息容量,辅助学生展开有效的学习,让小学语文课堂发生积极转变,从而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提高教学目标达成度。
一、信息技术辅助有利于创设情境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特定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探索,构建认知,从而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语文教学。如在教学《望天门山》时,因诗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景象学生较难领会,让学生先观看一段“天门山”的风光片,再进行古诗的教学,学生对于诗意的理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再结合诗句、影像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诗中蕴涵的意境已经深深印在了学生的心中。对于一些写景的诗歌,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学生能更好地、更深刻地领悟包涵在诗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打开诗歌教学大门的“金钥匙”,它能够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不会望而生畏。
二、信息技术辅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也就乐于接受,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认知和感知的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完全激发出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比如,《荷叶圆圆》一文,洋溢著童真、童趣,描写了夏天小池塘里的美丽荷叶,小伙伴们都喜欢荷叶,把荷叶当成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本文,能让学生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荷叶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开课伊始,教师便可利用投影仪出示有关黄山的图片,教师适时配上解说,这就是我国安徽省的黄山,黄山的云海、奇松、温泉都非常有名,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黄山的奇石,这些奇石形状各异,非常有趣,孩子们愿意学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道:愿意。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可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预习是学生的一种前瞻性学习,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提前学习,发现知识盲点,从而有针对性听课,提高听课的有效性。不仅如此,预习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可以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不断扩充知识储备。虽然预习的主体是学生,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教师的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但预习是一种课前活动,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信息技术就可以发挥桥梁的作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加速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的预习活动更有效。如在学习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将预习任务单罗列在微课中,如需要读准的生字词“调度、擂鼓”等容易读错的词语以及容易写错的词语“妒忌”。在自主阅读中,教师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自由读课文,并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这些人物中你最欣赏谁?为什么?把你认为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在预习任务单的指引下,一步步对文本探索,遇有不会的内容可以利用微视频的回放、暂停等功能,仔细琢磨。这相当于将教师请到家里进行个性化辅导,大大提高了预习效果,为学生的听课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堂探究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自主探究,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掌握更多的知识,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月是故乡明》一课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在屏幕上出示一轮明月下的山村图画,同时播放《月下独酌》这首诗歌。这时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因为声情并茂的图画而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趁势而问:“为什么说故乡的月亮明亮的、美丽的?作者明明是写故乡的月亮,为什么还要写童年趣事呢?”围绕这几个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设计好的校园网站《月是故乡明》专题栏目中学习。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信息的筛选,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获得了生动而饱满的学习知识,这样的方式得到的知识的灵活的,能够鲜活地保存在学生的记忆中。传统灌输式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僵化的、苍白的,不能灵活运用。这样,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更精彩。
信息技术手段以形、声、色、情的优势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辅助语文教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同时,它对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60-61.
[2]侯红娟.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