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近年来,各高等学校加大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总的改革方向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及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各高等学校纷纷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教师必须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位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一些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比如,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有什么根本区别?高校的中心任务是什么?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评价高校办学质量最根本的标准是什么?等等。
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是培养人,培养人是教育活动的根本特点。政治活动是统治人,是管理人。虽然在统治人和管理人的过程中,管理者和统治者的能力也得到培养,但这种培养人的结果不是政治统治者的主要目的和直接目的,是一种副产品。而教育者是把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和直接目的。经济活动是创造财富,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人的能力在提高,人的知识在增长,但这些都不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目标。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真理、发现规律、创新知识,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人的各种素质可能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但这些也不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和直接目的。只有教育活动是把增长人的知识、发展人的能力和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教育活动的首要目标和直接目的。
高校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呢?培养人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同样也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呢?有很多高等教育工作者认为,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实这种说法是不严密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才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现在有人提出高校还有第四种职能:即文化交流的职能。人才培养不能等同于教学,把教学这项职能用人才培养取代是错误的。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从事科学研究、开展社会服务,也是培养人才的途径。所以,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各种职能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
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什么呢?既然高等学校的根本目的或者说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那么,评价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最根本的标准就是这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的培养质量是一所高校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办学质量最好办学水平最高的大学是西南联大,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西南联大培养的人才质量最高。
二、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每一所高等学校都希望自己所培养的人才是高质量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视为高质量的人才呢?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标准,工科不同于农科,也不同于医科,在质量标准上肯定会有很大的区别。不同层次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同样存在着不同的标准,重点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在具体的质量标准上也是有差异的。虽然在具体的质量标准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有较大的区别,但是,从相对概括的抽象的角度,我们还是可以为高校培养的人才确定一个质量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三个符合”: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符合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要求[1]。一所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如果能够达到“三个符合”,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所高校培养的人才是高质量的。
一所高校能否培养这种“三个符合”的人才,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才培养的条件,也就是高校所有的能够运用到培养人才上的教育资源,包括办学经费、基本设施、仪器设备等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以及师资水平和学生素质等人力资源。二是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就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人才的过程和方式。同样的教育资源,或者说同样的人才培养的条件,但教育者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一样,就会达到不同的效果。所以,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就在于它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2]。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但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十分复杂。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周远清);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钟秉林);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龚怡祖);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刘红梅,张晓松),等等。”[3]从以上几种代表性的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人才培养的运行方式和规范样式。有学者把运行方式和规范样式结合起来界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如有学者提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某种标准样式和运行方式。”
要全面理解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准确地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可操作性。这一点不同于人才培养理论和人才培养观念,各种理论和观念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而实践活动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理论和人才培养观念相比较,其主要差异是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为人才培养活动提供借鉴、指导和示范。二是动态性。动态性特点使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视为静态的方式,又可以视作动态的过程。而人才培养制度只是一种静态的人才培养体制,没有动态性特点。人才培养者在执行人才培养制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学者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属性在于它是一种过程范畴,具体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环节上。”三是稳定性和范式性。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实践活动不同,人才培养活动主要体现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这些人才培养活动不具备稳定性,也没有系统的范式。但是,人才培养模式则相对稳定,并具有系统的范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对某种特定的人才培养实践活动进行规范,使之稳定并形成某种范式的结果。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
前面提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的条件和人才培养的模式这两个因素,人才培养的条件实质上就是一所高校获得的各种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础,但这些资源的获得取决于各种政策、各种计划和各种关系。所以,在人才培养条件方面不需要改革,只需要完善和改进,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有必要。
利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查询,在“题名”一栏输入“人才培养模式”这个词组,可以搜索到12844篇文献。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篇名”一栏中输入“人才培养模式”这个词组,可以搜索到11179篇文献。由于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这个数据库中没有收录发表在论文集和报纸上的文章,同时还没有收录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因此,这个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数量比《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要少一些。从这两个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数量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个热门课题,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从近两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来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200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了100项一等教学成果奖,在这100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有30项成果奖的名称中含有“培养模式”、“培养体系”等词组。在湖北省2013年358项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中,涉及“培养模式”、“培养体系”等名称的成果有82项,如武汉大学的“‘专业素质链’与‘专业课程链’深度融合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化三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基于学科交叉的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等教学成果。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当前各级各类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片热土,也是高校教师关注的焦点。
五、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很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人才的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的方式、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用于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等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没有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能适应于所有层次、所有类型的高校。大家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发现,即便是同样层次、同样类型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也存在各自的特点,出现了显著差异。仅以工科中的土木工程专业为类,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有62篇文献是专门阐述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这些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教师中,有研究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者,也有一般高校的教师,还有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和农业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在这些土木工程专业的改革者中,有的提出要开展“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有的提出要开展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等等。总之,虽然同属于一个学科门类下的同一个专业,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内容、方式和特点都不同。所以,在这样一种改革背景下,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是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更需要是多样化的。
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因此,各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等的多样化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正是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多样化人才需要的针对必培养。
第二,从高校自身成长发展的角度看,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数量迅速增长,而高考人数却有所下降。因此,高校之间的竞争特别是生源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就像上个世纪末期许多中专学校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一样,在本世纪可能会有一些大专院校被淘汰。所以,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避免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与重点高校的同质化,形成自己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上的特色,是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能够自立于高校之林的最好办法。
第三,从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角度看,如今高校在校生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在扩招背景下,大学生这个群体之间的个体差异日益扩大,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求学意愿和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所以,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正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生源多样化学生个性特点及个性发展需求多样化的必然要求。
总之,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社会需要、高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共同需求,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如地方性高校所培养的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上,应当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坚持地方特色,以培养区域和行业所需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行业中的职业岗位及其就业前景,又要主动、灵活地适应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充分考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第二,人才培养内容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内容是指培养方案确定的人才的课程体系。如,地方性高校是以培养市场需求和行业需要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这种培养目标组织培养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应用,强调按照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和知识,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紧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现实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第三,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方式与模式这两个概念很容易被人们视为同一个意思的概念。模式具有更高更广的涵盖性,模式可以包括方式,但方式不能包括模式。如现在中国经济获得到高速发展,因此在经济学界出现了一个中国发展模式的概念,但不能用中国发展方式。方式是比模式更具体更有操作性的实施过程。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模式,仅以大学四年学生学习阶段的分配,就出现了2 2、2 1 1、3 1、3 0.5 0.5等不同的培养方式。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是从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和结果上体现多样化,人才培养内容的多样化是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上体现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是从高校培养人才的手段和过程上体现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2]邓银城.多样化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J].孝感学院学报,2012(5).
[3]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基金项目:2010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2010299)。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及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各高等学校纷纷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教师必须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位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一些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比如,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有什么根本区别?高校的中心任务是什么?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评价高校办学质量最根本的标准是什么?等等。
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是培养人,培养人是教育活动的根本特点。政治活动是统治人,是管理人。虽然在统治人和管理人的过程中,管理者和统治者的能力也得到培养,但这种培养人的结果不是政治统治者的主要目的和直接目的,是一种副产品。而教育者是把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和直接目的。经济活动是创造财富,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人的能力在提高,人的知识在增长,但这些都不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目标。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真理、发现规律、创新知识,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人的各种素质可能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但这些也不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和直接目的。只有教育活动是把增长人的知识、发展人的能力和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教育活动的首要目标和直接目的。
高校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呢?培养人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同样也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呢?有很多高等教育工作者认为,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实这种说法是不严密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才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现在有人提出高校还有第四种职能:即文化交流的职能。人才培养不能等同于教学,把教学这项职能用人才培养取代是错误的。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从事科学研究、开展社会服务,也是培养人才的途径。所以,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各种职能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
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什么呢?既然高等学校的根本目的或者说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那么,评价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最根本的标准就是这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的培养质量是一所高校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办学质量最好办学水平最高的大学是西南联大,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西南联大培养的人才质量最高。
二、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每一所高等学校都希望自己所培养的人才是高质量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视为高质量的人才呢?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标准,工科不同于农科,也不同于医科,在质量标准上肯定会有很大的区别。不同层次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同样存在着不同的标准,重点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在具体的质量标准上也是有差异的。虽然在具体的质量标准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有较大的区别,但是,从相对概括的抽象的角度,我们还是可以为高校培养的人才确定一个质量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三个符合”: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符合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要求[1]。一所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如果能够达到“三个符合”,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所高校培养的人才是高质量的。
一所高校能否培养这种“三个符合”的人才,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才培养的条件,也就是高校所有的能够运用到培养人才上的教育资源,包括办学经费、基本设施、仪器设备等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以及师资水平和学生素质等人力资源。二是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就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人才的过程和方式。同样的教育资源,或者说同样的人才培养的条件,但教育者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一样,就会达到不同的效果。所以,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就在于它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2]。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但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十分复杂。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周远清);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钟秉林);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龚怡祖);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刘红梅,张晓松),等等。”[3]从以上几种代表性的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人才培养的运行方式和规范样式。有学者把运行方式和规范样式结合起来界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如有学者提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某种标准样式和运行方式。”
要全面理解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准确地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可操作性。这一点不同于人才培养理论和人才培养观念,各种理论和观念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而实践活动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理论和人才培养观念相比较,其主要差异是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为人才培养活动提供借鉴、指导和示范。二是动态性。动态性特点使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视为静态的方式,又可以视作动态的过程。而人才培养制度只是一种静态的人才培养体制,没有动态性特点。人才培养者在执行人才培养制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学者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属性在于它是一种过程范畴,具体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环节上。”三是稳定性和范式性。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实践活动不同,人才培养活动主要体现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这些人才培养活动不具备稳定性,也没有系统的范式。但是,人才培养模式则相对稳定,并具有系统的范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对某种特定的人才培养实践活动进行规范,使之稳定并形成某种范式的结果。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
前面提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的条件和人才培养的模式这两个因素,人才培养的条件实质上就是一所高校获得的各种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础,但这些资源的获得取决于各种政策、各种计划和各种关系。所以,在人才培养条件方面不需要改革,只需要完善和改进,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有必要。
利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查询,在“题名”一栏输入“人才培养模式”这个词组,可以搜索到12844篇文献。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篇名”一栏中输入“人才培养模式”这个词组,可以搜索到11179篇文献。由于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这个数据库中没有收录发表在论文集和报纸上的文章,同时还没有收录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因此,这个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数量比《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要少一些。从这两个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数量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个热门课题,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从近两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来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200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了100项一等教学成果奖,在这100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有30项成果奖的名称中含有“培养模式”、“培养体系”等词组。在湖北省2013年358项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中,涉及“培养模式”、“培养体系”等名称的成果有82项,如武汉大学的“‘专业素质链’与‘专业课程链’深度融合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化三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基于学科交叉的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等教学成果。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当前各级各类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片热土,也是高校教师关注的焦点。
五、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很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人才的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的方式、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用于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等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没有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能适应于所有层次、所有类型的高校。大家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发现,即便是同样层次、同样类型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也存在各自的特点,出现了显著差异。仅以工科中的土木工程专业为类,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有62篇文献是专门阐述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这些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教师中,有研究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者,也有一般高校的教师,还有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和农业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在这些土木工程专业的改革者中,有的提出要开展“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有的提出要开展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等等。总之,虽然同属于一个学科门类下的同一个专业,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内容、方式和特点都不同。所以,在这样一种改革背景下,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是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更需要是多样化的。
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因此,各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等的多样化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正是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多样化人才需要的针对必培养。
第二,从高校自身成长发展的角度看,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数量迅速增长,而高考人数却有所下降。因此,高校之间的竞争特别是生源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就像上个世纪末期许多中专学校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一样,在本世纪可能会有一些大专院校被淘汰。所以,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避免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与重点高校的同质化,形成自己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上的特色,是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能够自立于高校之林的最好办法。
第三,从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角度看,如今高校在校生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在扩招背景下,大学生这个群体之间的个体差异日益扩大,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求学意愿和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所以,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正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生源多样化学生个性特点及个性发展需求多样化的必然要求。
总之,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社会需要、高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共同需求,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如地方性高校所培养的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上,应当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坚持地方特色,以培养区域和行业所需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行业中的职业岗位及其就业前景,又要主动、灵活地适应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充分考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第二,人才培养内容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内容是指培养方案确定的人才的课程体系。如,地方性高校是以培养市场需求和行业需要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这种培养目标组织培养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应用,强调按照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和知识,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紧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现实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第三,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方式与模式这两个概念很容易被人们视为同一个意思的概念。模式具有更高更广的涵盖性,模式可以包括方式,但方式不能包括模式。如现在中国经济获得到高速发展,因此在经济学界出现了一个中国发展模式的概念,但不能用中国发展方式。方式是比模式更具体更有操作性的实施过程。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模式,仅以大学四年学生学习阶段的分配,就出现了2 2、2 1 1、3 1、3 0.5 0.5等不同的培养方式。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是从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和结果上体现多样化,人才培养内容的多样化是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上体现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是从高校培养人才的手段和过程上体现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2]邓银城.多样化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J].孝感学院学报,2012(5).
[3]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基金项目:2010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2010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