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留茬高度对大针茅草原群落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xx03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2018年8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毛登牧场大针茅典型草原,以围封为对照,设置2、5和8 cm3个刈割留茬高度,研究刈割留茬高度对群落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群落中共出现15科23属27种植物;优势种为大针茅、知母、羊草及糙隐子草,累计相对重要值为76.1%.多年生杂类草15种,一、二年生植物5种,多年生丛生禾草和灌木半灌木植物各有3种,多年生根茎禾草有1种.大针茅等处于群落上层;知母、羊草等植物处于群落中层;糙隐子草、刺穗藜、猪毛菜等植物处于群落底层.刈割造成大针茅及多年生丛生禾草相对重要值降低,使得糙隐子草、刺穗藜、猪毛菜及一、二年生植物相对重要值增加.留茬2 cm降低羊草相对重要值,而留茬5、8 cm使其增加;留茬5 cm增加知母相对重要值,而留茬2、8 cm使其降低;留茬8 cm降低杂类草相对重要值,而留茬2、5 cm使其增加.物种及功能群多样性年度间差异显著.总体上,刈割对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影响,对其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小,但对功能群多样性存在一定影响.表明在刈割过程中,群落各功能群存在一定的补偿作用,使得群落保持相对稳定.刈割使群落稳定性增加,留茬5和8 cm时群落稳定性较大;留茬5 cm时群落变异性较大,而留茬8 cm时最小.留茬8 cm时群落稳定性高且变异性小,能促进群落长期稳定.
其他文献
在当今企业级开发中,三层架构已得到普遍应用。其中业务逻辑层主要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描述,而数据层中关系数据库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对象模型与关系模型的
研究大兴安岭落叶松林、白桦林和落叶松+白桦混交林3种次生林中,不同树种(落叶松、白桦和其他)和不同大小级(Ⅰ~Ⅴ级)树木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尺度效应.结果 表明:3个林型中,仅
云计算作为新兴产业,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或企业机构愿意将本地数据存放到云端服务器,从而享受云端所提供的庞大的计算资源、按需的低成本网络访问、以
以深陷塘退化天坑倒石堆阴坡乔灌层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倒石堆不同坡位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 表明:深陷塘南侧乔木层物种有13科17属21种,灌木层物种有1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的高速发展,已经退出企业应用开发市场的C/S应用程序又开始被用户提起。C/S应用程序的重新提起不是客户的随性而为,而是希望使用具有C/S体验度的应用程
土壤盐渍化严重阻碍黄河三角洲农业经济发展,掌握田间多尺度下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对于盐渍土改良利用和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选取黄河三角洲垦利区代表性夏季玉米田块,划分为大田、地块、垄间3个尺度,通过实地调查采样获取152组电导率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和克里格插值方法,分析多尺度下田块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及其尺度效应。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为中度盐渍化,土壤盐分在3种尺度下均呈中等强度变异
为了解不同缓释过氧化钙对潜育化稻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于网室内进行潜育化稻田环境模拟试验,以不施过氧化钙为对照,探究过氧化钙粉末、过氧化钙颗粒与4种不同释氧效果的
基于西藏色季拉山4 hm2亚高山暗针叶林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急尖长苞冷杉群落内6个径级(1~2、2~4、4~7、7~11、11~16、>16 cm)的植物在5个空间尺度(5 m×5 m、10m×10 m、20 m×
ENSO事件影响中国的气候和森林火险天气,研究ENSO事件对中国各植被区火险天气的影响对于提高森林火险预报准确性有科学和实践意义.利用1951-2016年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资
在北京大兴区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对9年生杨树人工林进行滴灌和沟灌栽培,于根系主要分布土层(20、40、60、80 cm)布设土壤水分传感器并利用智能采集器实时监测土壤含水率,分析不同灌溉措施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杨树人工林生产力。结果表明:单次有效的滴灌和沟灌后,沿树行形成的湿润体垂直深度分别为72和143 cm,湿润体横切面的面积分别为0.41和2.71 m~2;灌溉量分别为79.20和77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