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婴儿痉挛症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口服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接受口服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的38例婴儿痉挛患儿临床资料。

结果

⑴38例患儿治疗2周时痉挛发作完全控制20例(52.6%);疗程结束时痉挛发作完全控制16例(42.1%)。⑵38例均有典型或不典型高度失律,治疗2周时有25例(65.8%)高度失律消失;疗程结束时有30例(78.9%)高度失律消失。⑶不良反应主要有体重增加、库欣体征、食欲增加、易激惹、嗜睡、合并感染、电解质紊乱。停用药物后不良反应逐渐消失。⑷随访3~12个月,复发率低,发育商均有改善。

结论

口服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IS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较安全,复发率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INAD)是一种以进行性加重的智力运动倒退为特点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PLA2G6基因突变是其致病基因,此基因编码非Ca2+依赖型磷脂酶A2-VIA组(iPLA2-VIA)。INAD临床异质大,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高。本文主要介绍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分子遗传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旨在提高医务工作者对INAD的认识,帮助早期诊断INAD。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系统进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3软件分析细菌的耐药性.结果 监测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除头孢他啶耐药率降低外,存在普遍升高的趋势,其中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增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及时准确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试
癫痫遗传病因的研究进展提高了对潜在致痫机制的认识,使靶向治疗成为可能.理想的抗癫痫药物,是一种能够影响由致病性突变导致功能变化的药物.在此,笔者将描述精准治疗在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