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是好流泪和好哭的人。当我接到王海光转来的他和李春生的十几封通信后,内容还未来得及看,首先看了他们最后通信的时间。当看到最后的日期“2013年6月16日”,我再也忍不住了,当即流下泪来,大哭一场,久久不能平静。
李春生与我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系友,比我晚一年毕业(我是1961年,他是1962年)。毕业后,我分配到红旗杂志社,跟着关锋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史,1966年到中央文革小组工作,后来又当了江青的第一任秘书。李春生则到了军队,1964年到了林办,当了林彪的学习秘书。我们虽然都知道对方,但“各为其主”,也只是工作上的来往。1968年1月,我被江青抓了起来,关在秦城,一直到1975年才释放,又被下放湖南国营西洞庭农场,在那里劳动和工作5年。李春生在林彪身边一直到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前后工作了7年。林彪出逃的那天晚上,李春生就在北戴河值班,当夜和其他同志乘车一直追到了山海关机场。事件发生后,李春生也被软禁起来,集中审查了好几年,后来分配回上海。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失去了联系。直到2013年3月,我专程去上海访友,与李春生又联系上了,送给他再版的《问史求信集》。行前,研究“文革史”的王海光教授要我向他请教几个关于“九一三”事件的问题,我转达给了他,还说:“把我们在‘文革’中经历和知道的事情都写出来吧,这可能是我们这代人‘最后的责任’(这是借用经历‘文革’全过程的清华大学毕业生陆小宝先生的名言——笔者按)了。”李春生很同意我的意见。
此后,李春生和王海光建立了联系。仅仅三个月时间,他们来往通信十几封,有些通信也转发给了我。我认为这是历史学家与历史当事人的对话,很有意义的事情,有存史的价值,澄清了许多不实的传言,对他们的通信联系很感欣慰,还去信鼓励他们。
2013年9月13日,我到上海,一心想再见见李春生,下榻后马上往他家挂了电话,他夫人接的。我说:“我是北京来的,叫阎长贵,春生在吧?”
“他走了!”他夫人沉重而又缓慢地说。
什么?我一下子懵了!不知再说什么,半天才缓过劲来,又怯生生地问:“什么时候走的?什么病?”
“刚走不久。心脏病。”他夫人哽咽着说。
在这种情况下,我能说什么呢?我讷讷地说:“您节哀顺变吧!多多保重!”就挂上了电话。
李春生才76岁,只比我稍长几个月,怎么就走了?好长时间,我木木愣愣,不知再干什么好。
我算了算,从我2013年3月8日到上海,3月10日李春生到我下榻的宾馆去看我并一起进餐,到9月13日的这次通话,仅仅半年零三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谁能不悲痛?怎能不悲痛?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就在6月16日,李春生躺在医院里还在给王海光写信,讨论“文革史”的问题。正如王海光同日回信中所说:“您在住院治疗期间,还抽空给我发信说明情况,太让我感佩了!您的身体为重,学问的事情可以长远计议。您们这些历史见证人的健康长寿,本身也就是传承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这些晚辈学人可以触摸历史的一种福分。”
抓住現在,以我们夕阳的余晖,给后来人留下什么,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这是我因李春生突然过世产生的第一个想法。
李春生突然过世,使我又想到抢救“文革”历史资料到了急不可待的地步。
四年前,我和王广宇合出《问史求信集》的时候,指出中央文革小组成员还有“一个半”,“一个”指戚本禹,“半个”指穆欣,三年前穆欣已经作古,现在只剩下一个戚本禹了,“硕果仅存”。戚本禹也已八十有三。俗话说:“七十不保年,八十不保月。”最近,戚本禹写了一篇回忆毛泽东《五七指示》的文章,很多人认为他这篇文章对了解“文革”、对认识毛为什么发动“文革”很有价值。而戚本禹仅仅了解这一件事情吗?当然决不是这样的。他亲历了“文革”准备、发动和进行的前两年,他不仅和最高层零距离接触,而且他自己也做了很多事情——尽管他作为“文革”的负面人物,被判了18年徒刑。如果不让他如实地写出来,这对历史、对社会,不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吗?而需要这样对待和需要这样做的,并不止戚本禹一个,还有不少人,如毛远新、王海容、唐闻生、谢静宜等,都是熟悉不少情况的“活史料”。
古话说:“欲灭其国,先毁其史”。欲兴其国呢,要不要先知史、治史?无数事实已经表明,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应该说,让那些经历过“文革”的人、知道“文革”历史的人开口说话——说真话、说实话,恐怕这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一招。衷心希望当政者留意,所有经历过“文革”的当事人留心,把这段痛心、曲折的历史记忆保留下来,给后人以镜鉴,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按——笔者把戚本禹的文章发给了学界几位朋友,他们看后都有诚恳的评价。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说:“谢谢,看了,我相信,可信。”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导王海光说:“这是一份很重要的东西,可以当史料用的。”求是杂志社科教部主任姚眉平说:“戚本禹的这段回忆很珍贵!算是关于‘五七指示’的第一手资料吧?‘五七指示’可说是毛泽东晚年思想的‘精华’。如果能找到陈伯达、杨成武的相关回忆,就更好了,那样可以加以佐证。”社会科学出版社原总编辑郑文林说:“这篇东西对研究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革’、‘文革’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等等,是一篇相当重要的材料。如果能找到戚本禹被汪东兴没收的原件,则价值更大。”
开诚布公地切磋和商榷之风,也是心平气和即真正地贯彻百家争鸣。兹将戚本禹的修改稿以附录方式发表于此,以飨广大读者。)
李春生与我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系友,比我晚一年毕业(我是1961年,他是1962年)。毕业后,我分配到红旗杂志社,跟着关锋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史,1966年到中央文革小组工作,后来又当了江青的第一任秘书。李春生则到了军队,1964年到了林办,当了林彪的学习秘书。我们虽然都知道对方,但“各为其主”,也只是工作上的来往。1968年1月,我被江青抓了起来,关在秦城,一直到1975年才释放,又被下放湖南国营西洞庭农场,在那里劳动和工作5年。李春生在林彪身边一直到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前后工作了7年。林彪出逃的那天晚上,李春生就在北戴河值班,当夜和其他同志乘车一直追到了山海关机场。事件发生后,李春生也被软禁起来,集中审查了好几年,后来分配回上海。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失去了联系。直到2013年3月,我专程去上海访友,与李春生又联系上了,送给他再版的《问史求信集》。行前,研究“文革史”的王海光教授要我向他请教几个关于“九一三”事件的问题,我转达给了他,还说:“把我们在‘文革’中经历和知道的事情都写出来吧,这可能是我们这代人‘最后的责任’(这是借用经历‘文革’全过程的清华大学毕业生陆小宝先生的名言——笔者按)了。”李春生很同意我的意见。
此后,李春生和王海光建立了联系。仅仅三个月时间,他们来往通信十几封,有些通信也转发给了我。我认为这是历史学家与历史当事人的对话,很有意义的事情,有存史的价值,澄清了许多不实的传言,对他们的通信联系很感欣慰,还去信鼓励他们。
2013年9月13日,我到上海,一心想再见见李春生,下榻后马上往他家挂了电话,他夫人接的。我说:“我是北京来的,叫阎长贵,春生在吧?”
“他走了!”他夫人沉重而又缓慢地说。
什么?我一下子懵了!不知再说什么,半天才缓过劲来,又怯生生地问:“什么时候走的?什么病?”
“刚走不久。心脏病。”他夫人哽咽着说。
在这种情况下,我能说什么呢?我讷讷地说:“您节哀顺变吧!多多保重!”就挂上了电话。
李春生才76岁,只比我稍长几个月,怎么就走了?好长时间,我木木愣愣,不知再干什么好。
我算了算,从我2013年3月8日到上海,3月10日李春生到我下榻的宾馆去看我并一起进餐,到9月13日的这次通话,仅仅半年零三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谁能不悲痛?怎能不悲痛?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就在6月16日,李春生躺在医院里还在给王海光写信,讨论“文革史”的问题。正如王海光同日回信中所说:“您在住院治疗期间,还抽空给我发信说明情况,太让我感佩了!您的身体为重,学问的事情可以长远计议。您们这些历史见证人的健康长寿,本身也就是传承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这些晚辈学人可以触摸历史的一种福分。”
抓住現在,以我们夕阳的余晖,给后来人留下什么,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这是我因李春生突然过世产生的第一个想法。
李春生突然过世,使我又想到抢救“文革”历史资料到了急不可待的地步。
四年前,我和王广宇合出《问史求信集》的时候,指出中央文革小组成员还有“一个半”,“一个”指戚本禹,“半个”指穆欣,三年前穆欣已经作古,现在只剩下一个戚本禹了,“硕果仅存”。戚本禹也已八十有三。俗话说:“七十不保年,八十不保月。”最近,戚本禹写了一篇回忆毛泽东《五七指示》的文章,很多人认为他这篇文章对了解“文革”、对认识毛为什么发动“文革”很有价值。而戚本禹仅仅了解这一件事情吗?当然决不是这样的。他亲历了“文革”准备、发动和进行的前两年,他不仅和最高层零距离接触,而且他自己也做了很多事情——尽管他作为“文革”的负面人物,被判了18年徒刑。如果不让他如实地写出来,这对历史、对社会,不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吗?而需要这样对待和需要这样做的,并不止戚本禹一个,还有不少人,如毛远新、王海容、唐闻生、谢静宜等,都是熟悉不少情况的“活史料”。
古话说:“欲灭其国,先毁其史”。欲兴其国呢,要不要先知史、治史?无数事实已经表明,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应该说,让那些经历过“文革”的人、知道“文革”历史的人开口说话——说真话、说实话,恐怕这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一招。衷心希望当政者留意,所有经历过“文革”的当事人留心,把这段痛心、曲折的历史记忆保留下来,给后人以镜鉴,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按——笔者把戚本禹的文章发给了学界几位朋友,他们看后都有诚恳的评价。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说:“谢谢,看了,我相信,可信。”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导王海光说:“这是一份很重要的东西,可以当史料用的。”求是杂志社科教部主任姚眉平说:“戚本禹的这段回忆很珍贵!算是关于‘五七指示’的第一手资料吧?‘五七指示’可说是毛泽东晚年思想的‘精华’。如果能找到陈伯达、杨成武的相关回忆,就更好了,那样可以加以佐证。”社会科学出版社原总编辑郑文林说:“这篇东西对研究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革’、‘文革’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等等,是一篇相当重要的材料。如果能找到戚本禹被汪东兴没收的原件,则价值更大。”
开诚布公地切磋和商榷之风,也是心平气和即真正地贯彻百家争鸣。兹将戚本禹的修改稿以附录方式发表于此,以飨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