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PKP术后慢性腰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9431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术后发生慢性腰痛的相关因素。

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行PKP治疗的106例OVCF患者,随访时间6~12(10.2±3.54)个月。根据随访结果术后有无慢性腰痛,分为对照组和疼痛组,通过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密度、椎体高度的恢复率、手术前后Cobb角的矫正度、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值、骨水泥的注入量、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出血量这些可能导致PKP术后发生慢性腰痛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PKP术后导致慢性腰痛的风险因素。

结果

106例患者共106个椎体均顺利完成手术,疼痛组28例,对照组78例,OVCF患者PKP术后慢性腰痛的发生率为26.4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骨密度、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值、骨水泥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骨密度、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值、骨水泥分布是PKP术后慢性腰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年龄、体重指数为PKP术后慢性腰痛的危险因素,骨密度、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值、骨水泥分布为PKP术后慢性腰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对比剂过敏者腔内治疗过程中再次应用对比剂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对于髂外动脉局限性狭窄患者,腔内治疗(支架成形术)是首选治疗方式。对于对比剂过敏的髂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能否采用腔内治疗?本文报告一例无对比剂下髂动脉支架成形术。该手术方式的成功实施要求充分的术前、术中准备,术中狭窄部位及有无残存狭窄的准确判定。
目的 探讨腔内治疗脑梗死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及Kommerell憩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的1例脑梗死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及Kommerell憩室患者的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疗法+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尤瑞克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NIHSS)、改良Rabkin量表(mRS)预后评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目的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脂和甲状腺激素的检测,探究血脂和甲状腺激素与AD的关系,为AD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盛京医院住院的101例AD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7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简易智能量表、老年人抑郁量表、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定,抽取晨起空腹血送检,检测其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
目的探讨顺行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诊疗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以下肢静脉曲张作为首发症状的入院患者230例行顺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根据深静脉是否通畅将其分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组(167例,A组)及继发性静脉曲张组(63例,B组),分别统计两组病例的性别、发病肢体侧别、有无肿胀及有无溃疡并行数据分析。结果A组中男性占比低于B组(57.5% vs 63.5%
目的分析实验室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3.5 g的IgA肾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1月30日至2018年6月1日在本科明确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6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 h尿蛋白定量>3.5 g的IgA肾病71例,根据实验室检测血清尿酸数值分为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⑴高尿
目的分别采用ARMS-PCR和Super-ARMS 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液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的一致性,评价血液EGFR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样本,分别提取组织DNA和血浆游离DNA,运用ARMS-PCR法检测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Super-ARMS PCR法检测血液中EGFR
目的探讨腰俞穴麻醉并本穴埋药线在混合痔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采取腰俞穴麻醉,观察组采取腰俞穴麻醉+腰俞穴埋药线。统计两组术后2、4、8、12 h时疼痛程度(VAS)分值、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麻醉持续时间、术后切缘水肿程度及排尿障碍程度。结果术后2、4、8 h及12 h观察组V
目的分析不同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清P物质(S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患者各30例。A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B组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C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48 h血肿清除率、生活能力情况、炎症指标水平、SP及神经元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