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简单地说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师生双方通過一定时间的学习,学生获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小说;有效性;教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 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57-01
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的凝练和冲突……而它自身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审美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我们在鉴赏小说的时候,既要“走进去”,融入感情的体验;又要“跳出来”,进行理性的分析。因此,中学语文中的小说教学就不仅是完成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
1 巧妙运用景物描写
我们阅读小说时,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篇成功的小说往往都会有一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起什么作用呢?语文教师都知道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起到渲染和烘托的作用,运用得当,可以给读者一种或紧张或喜悦的感觉,使读者进入小说所营造的氛围当中。同样,要提高小说的教学效用,我们教师在平时授课时都注意情景导入,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种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氛围和一种让学生去探求问题的欲望,学生有了探求问题的欲望,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记叙文、叙事散文、小说从宽泛面来讲是同属一类文体,都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章。
小说反映的主题更为灵活深刻,因为它借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人物的价值观反映现实生活中某一社会的问题,它往往达到以小见大的反映作用。为更好地反映这些,作者会通过故事情节和对人物的形象的塑造来展现的,因此,小说的教学重点就是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如果你是小说中人物你会如何处理。再总结小说就是给了我们一种不同生活态度的重现,我们知道有这样的人,这样事儿就可以了。结合当时写作背景和交代的环境理解和宽容有这么一种生活态度就可以了。
2 给学生时间读好文本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这是对话的基础。通读文本,并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有效的阅读。而我们平时的教学,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读出感受的更少。上课伊始,学生还未开口读书,学生未及进入作品之中体验,教师就已经强加给了学生,表现出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体验的充分不相信。在教学中,给学生一节课自由读书(自习除外),并要求在读完后能谈自己对作品、人物的认识。
3 细读文本
教师一定要研读文本,要“走进去”,融入感情的体验;还要“跳出来”,进行理性的分析。作业一的第二题,要求我们选一篇教材中的小说做文本细读,写出有独到发现与见解的文字。专家布置这样一道作业题,让我反思自己以往对小说文本的解读的确是太粗糙,这些教材中的小说多数都是经典,自己小时候学过的,又教了这么多年,自以为很熟悉了,上课前翻翻教参,查查资料,做些课件,或者也琢磨下创设情境、小组交流,力求将课堂上得兴味盎然,唯独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更不用说自己独到的发现。我把初中六册课本中的小说都逐一的重读,尤其是当前正在教学的九下第二单元的《蒲柳人家》,更是做了认真仔细的阅读,上课的感觉及效果都特别的好。我们的学生,尽管长在乡土,但对民间文艺和乡土文学知之甚少,如果因为这一课的学习而对底蕴丰厚独具魅力的民间文艺产生兴趣,懂得去体悟、探究,是令人倍感欣慰的。
4 个性化阅读
小说是最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文体,阅读小说的过程,实际上是阅读者和作者交流的过程,是人的一种心智活动。但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文化修养的不同,对小说的看法就不能强求一致。所以个性化阅读是小说阅读的主要方式,完全可以利用小说来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阅读能力。初中小说教学除了讲解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外,我觉得最该给学生讲的是小说的写作技巧比如《项链》是出其不意的结尾,就是很值得讲的。有人认为他们不一定能掌握,也就是不一定会写作,但是又有什么要紧呢,至少他们知道有这些手法,平时如果看小说才不会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好看而已,这是教他们知其所以然也。
小说教学的第一步是要求学生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第二步是掌握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第三是分析人物形象,这是小说教学的中心环节,必须教会学生掌握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多种多样,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分析人物形象时,首先要求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刻画人物的。例如《心声》运用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又如《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神情描写揭示了菲利普夫妇丰富的心理活动,细腻的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小说教学的最佳效果,就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强烈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而达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邓彤;;细读对话:小说教学的重要抓手[J];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06期.
[2] 冯齐林;;试论阅读教学内容的重构[J];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29期.
【关键词】 小说;有效性;教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 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57-01
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的凝练和冲突……而它自身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审美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我们在鉴赏小说的时候,既要“走进去”,融入感情的体验;又要“跳出来”,进行理性的分析。因此,中学语文中的小说教学就不仅是完成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
1 巧妙运用景物描写
我们阅读小说时,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篇成功的小说往往都会有一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起什么作用呢?语文教师都知道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起到渲染和烘托的作用,运用得当,可以给读者一种或紧张或喜悦的感觉,使读者进入小说所营造的氛围当中。同样,要提高小说的教学效用,我们教师在平时授课时都注意情景导入,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种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氛围和一种让学生去探求问题的欲望,学生有了探求问题的欲望,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记叙文、叙事散文、小说从宽泛面来讲是同属一类文体,都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章。
小说反映的主题更为灵活深刻,因为它借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人物的价值观反映现实生活中某一社会的问题,它往往达到以小见大的反映作用。为更好地反映这些,作者会通过故事情节和对人物的形象的塑造来展现的,因此,小说的教学重点就是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如果你是小说中人物你会如何处理。再总结小说就是给了我们一种不同生活态度的重现,我们知道有这样的人,这样事儿就可以了。结合当时写作背景和交代的环境理解和宽容有这么一种生活态度就可以了。
2 给学生时间读好文本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这是对话的基础。通读文本,并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有效的阅读。而我们平时的教学,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读出感受的更少。上课伊始,学生还未开口读书,学生未及进入作品之中体验,教师就已经强加给了学生,表现出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体验的充分不相信。在教学中,给学生一节课自由读书(自习除外),并要求在读完后能谈自己对作品、人物的认识。
3 细读文本
教师一定要研读文本,要“走进去”,融入感情的体验;还要“跳出来”,进行理性的分析。作业一的第二题,要求我们选一篇教材中的小说做文本细读,写出有独到发现与见解的文字。专家布置这样一道作业题,让我反思自己以往对小说文本的解读的确是太粗糙,这些教材中的小说多数都是经典,自己小时候学过的,又教了这么多年,自以为很熟悉了,上课前翻翻教参,查查资料,做些课件,或者也琢磨下创设情境、小组交流,力求将课堂上得兴味盎然,唯独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更不用说自己独到的发现。我把初中六册课本中的小说都逐一的重读,尤其是当前正在教学的九下第二单元的《蒲柳人家》,更是做了认真仔细的阅读,上课的感觉及效果都特别的好。我们的学生,尽管长在乡土,但对民间文艺和乡土文学知之甚少,如果因为这一课的学习而对底蕴丰厚独具魅力的民间文艺产生兴趣,懂得去体悟、探究,是令人倍感欣慰的。
4 个性化阅读
小说是最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文体,阅读小说的过程,实际上是阅读者和作者交流的过程,是人的一种心智活动。但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文化修养的不同,对小说的看法就不能强求一致。所以个性化阅读是小说阅读的主要方式,完全可以利用小说来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阅读能力。初中小说教学除了讲解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外,我觉得最该给学生讲的是小说的写作技巧比如《项链》是出其不意的结尾,就是很值得讲的。有人认为他们不一定能掌握,也就是不一定会写作,但是又有什么要紧呢,至少他们知道有这些手法,平时如果看小说才不会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好看而已,这是教他们知其所以然也。
小说教学的第一步是要求学生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第二步是掌握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第三是分析人物形象,这是小说教学的中心环节,必须教会学生掌握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多种多样,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分析人物形象时,首先要求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刻画人物的。例如《心声》运用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又如《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神情描写揭示了菲利普夫妇丰富的心理活动,细腻的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小说教学的最佳效果,就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强烈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而达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邓彤;;细读对话:小说教学的重要抓手[J];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06期.
[2] 冯齐林;;试论阅读教学内容的重构[J];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