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预先给药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ch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先给药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体外循环下拟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年龄18~51岁,体重45~73kg,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15),对照组(C组)和参附注射液预先给药组(SH组).SH组于术前5 d静脉输注参附注射液1.5 ml/kg,1次/d,连续5 d,麻醉诱导前30 min再次静脉输注参附注射液1.5 ml/kg,参附注射液均溶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C组不输注参附注射液,余治疗同SH组.于主动脉阻断前即刻(T_1)、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_2)、30 min(T_3)、2 h(T_4)、24 h(T_5)、48 h(T_6)时取右侧颈内静脉血样2 ml,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于T_(1~3)时取冠状静脉窦血样2 ml,分别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于主动脉阻断前即刻及开放后即刻取右心房全层心肌组织,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记录心脏自动复跳情况、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 与T_1时比较,两组T_(2,3)时血浆cTnI和MDA浓度升高,T_(2~6)时CK-MB及LDH活性升高,T_(2,3)时SOD活性降低(P
其他文献
试验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对高粱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2mg/L烯效唑浸种后,高粱幼苗叶片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
目的 研究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和正常动脉壁中趋化素样因子1(CKLF1)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的差异.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髂股动脉斑块标
目的探讨经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人脐血造血干细胞(HSC)向淋巴系造血祖细胞(CFU-TL)增殖分化过程中同源盒(hox)b4、b6基因的表达。方法取健康母亲健康足月顺产儿断脐后
目的 了解毛细血管血酮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变化和指导治疗的意义.方法 将91例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5例)和改进治疗组(46例).常规治疗组予小剂量
双凸极永磁电机转子结构简单,其参数变化对电机的运行性能影响很大.通过有限元计算和仿真,分析了转子极弧宽度和斜槽角度对电机磁链、反电势及电感等静态特性的影响.样机测试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肺结核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对92例随机选取的社区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社会支持量表测评患者干预后社会支持水平的改善情况.分别从患者
金属β-内酰胺酶(MBL)属于Ambler分子结构分类中的B类和Bush功能分类中的第3组,它有很多型别,自1991年日本首次报道PA中发现IMP型MBL,至今已发现PA可产生的MBL有IMP、ⅥM、SPM和
目的:探讨双源CT (DSCT)在头颈部血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26例疑为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行双源CT头颈部血管造影,应用MIP、VR及双能量(DE)去骨等后处理技术进行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磁共振(MRI)特征. 方法 17例经组织学或类固醇激素治疗证实的中老年AIP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对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观察胶原凝胶三维培养对肾上腺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SD大鼠乳鼠肾上腺细胞,于自制鼠尾型Ⅰ胶原凝胶中培养14 d,与传统平面培养的肾上腺细胞相对比,比较两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