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汁(Uma Wang)回国来发展,才一年多的光景,却已 “甚嚣尘上”,时装界几乎人人都在谈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海龟”,津津乐道于她成熟的系列、精美的面料,听来很像一位去西天取了经回来的大德。而她却永远在谈实惠的事儿、做实在的事儿,守着自己的小庙,普渡那路过的失心人便罢了。你很容易在她身上,想起中国人常说的“本分”,但那又不是“死守本分”,准确地理解,应该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方,做正确的事:不贪、不嗔、不痴。远离这 “三毒” 的王汁向你娓娓道来,她此时此地的一切。
S=surface Uma=王汁
S:Uma Wang这个品牌走过的历程是怎样的?
Uma:2005年的时候,我在伦敦注册了这个品牌。注册的时候就有很多故事,当时我没有接触面料,只做针织衫,譬如羊绒这种比较好操作的服装。我也没想过今后走什么路线,想着走到哪儿是哪儿。结果销售就劝我改方向,甚至要改Uma Wang这个商标,因为一看就是中国人的名字。他们从来没有签过中国设计师,因为他们觉得中国设计师会给人品质不保的感觉,或者并非原创。其实我特别讨厌 “原创” 这个词。
S:对,王薇薇 (Vera Wang)也曾抱怨过,该做的设计前辈设计大师都已经做过了。
Uma:现在的趋势下,哪里还有所谓的真正的 “原创”?国外的设计都没有原创了,各种风格都被设计过。大家很担心会和设计大师们“撞”,怕自己的设计被别人说成“像某某设计师的作品”。可后来想想,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再怎么小心也会“被撞样”、“被撞色”。
S:一个设计品牌的成长,远远不止 “创意” 这一件事。
Uma:刚开始在伦敦发展,但可惜没什么成就,大概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过于单一,只做针织衫。当时我们的产品在11家店铺销售,我能接到大概700张订单,一开始我以为自己的成绩还不错。但后来发现,这700张订单反而是危机的开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停地调整,调整到后来你都不喜欢自己的衣服了。毕竟是这些店铺给你的市场。后来我们发现这样操作不行。于是,又签约了纽约的Showroom 7。大概做了2季的服装,他们为我国外的市场不断地调整定位。尽管还是有问题,但后来我们自己在慢慢定位,一直到现在我们可以在13家店铺进行销售,比如米兰的Daad Dantone、 伦敦的Vertice、弗洛伦萨的A Piedi Nudi Nel Parco,还有莫斯科的Litz……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可以进驻这些店,因为通常他们都是找很大的品牌,我们是很小的品牌。像这样的买手店,你一旦进驻,就进入到他们的体系了。
S:很多设计师都是从时装周体系出来的,你显然不同。
Uma:我已经做了16年服装,没想过要去巴黎作秀。我们真的是靠买手店一点点深入消费者的内心。起码很多人知道中国有这样一个设计师,她的作品还不错。有人开始谈论我们,而这些谈论不是来自上层专业人士,而是来自民间,甚至有人把你的衣服放在网上卖。就比如一个网站Fashion Zeitgeist,这个网站上的人有点非主流,喜欢小设计师的作品,我经常看到他们把我的服装放在网上评论。
我走了一条很多中国设计师没有走过的路,没有得到很大的赞助直接在法国作秀,也没有直接在国内开店而不关注国外市场。而我之所以这么关注国外市场、这么拼命地在国外推广我的品牌,首先是因为我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毕竟这个体系是他们建立的,你要摸透他们的游戏规则;然后再回来推广中国市场。服装是一个很小的媒介,它可以整合很多资源,包括市场、媒体等等,关键是你的团队要适应服装体系的发展,保持你的品牌风格。
S:回国后,你有无发现国内时装体系的不同?
Uma:国内很多买手店的体系还不健全,有些甚至是以寄卖的方式操作的,所以很多朋友就鼓励我要继续走这条路,让国外的成熟的体系能够进驻到国内市场。我们在国外进驻的很多店,都是属于服装潮流的标杆,如果他们出售Uma Wang的服装,那么其他很多店也会跟风问我们要订单,所以我们不是没有更大的市场,我们只是把市场控制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好的买手店,考虑到你是一个新品牌,会不断帮你作适当的推广。它会保留你品牌的最佳形象,他们不会随便放在店里。我们每年有30%的服装做形象,但是国内很多店铺可能只会展示卖得最好的服装,而不像国外好的买手店那样,会给予你展示品牌形象的机会。
S:现在的你会怎么定义自己在公司的角色?
Uma:现在我在公司既是设计师,又要负责运营方面的事情,虽然我们的团队有分工,但我还是主控。因为我不想把自己的牌子做得太大,我想按自己的节奏走,找对客户层就可以。我们11个人一个团队,没有工厂,所有的工序都是这11个人完成的,我们也无力做大,采用的是最好的面料,小团队可以控制损耗。
S:哪一部分的工作会带来更多的愉悦感呢?
Uma:我以前喜欢单纯地做设计,但后来发现会和市场脱节,会不了解市场的想法。所以现在对两边负责的状态更加好,你会拥有更强烈的愉悦感,不仅自己设计服装,还能最终把这些服装卖掉。我尽量希望能把衣服做得少一点,因为很多人不希望自己穿得满大街都是,尤其是在上海。我们同一面料的衣服,最多做20件。要赚钱在我看来不难,但我更想又赚钱,又不把服装做滥,我还想磨练几季,再考虑是否要做大,往更大的方向发展。
历练是设计师最大的财富
王汁从开始就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从西方一路重新拓展回中国,每一步都不是精心规划的结果。她在别人的体系里,一点点学会怎么做到形神合一。既不让自己的灵魂脱离肉身,又不让自己纯粹沦为“行尸走肉”。这种平衡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小心翼翼的试错之后才得来的。因此,王汁从不讳言自己的年纪。一个个真正成熟的时装系列背后,确实凝聚着设计师对于商业、社会,以及自我的认知,终成正果。“历练”可能是设计师最大的财富,而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天才”,或许是被夸大的。 S:中国设计师的地缘身份,如何在你身上体现呢?
Uma:Uma Wang的形象,首先有着东方的背景,而且我也很惊讶很多人都能在服装中看出来这层背景。其实我没有刻意强调中国元素,但是别人认为他们能够看出服装中东方美学的元素,这些可能已经是我骨子里的因子,使得我的设计自然而然就表现出很多中式色彩。不过我还是很开心,因为这算是我服装的标志了。
S:现在回想起来,你的人生经历中,哪一段你觉得最宝贵?
Uma: 1996年东华大学毕业,1997年去东莞做针织。在国内的众多品牌中,从针织设计开始,然后到主设计师。这段经历可以说是很宝贵的,就像现在我和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讲,刚毕业还是先打工吧,先积累,等以后你做自主品牌的时候,这些经历都是你的奠基石,包括人脉、供应商资料等。这些对一个品牌的发展非常重要。
国内外产业链的区别太大,国外的一些工厂很愿意和年轻设计师、小牌设计师合作。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互助的资源开发,相互提升;而国内则不行,没有一定的影响力、订单数量,国内设计师很难找到愿意和品牌一起成长的工厂。
S:之后就抛弃了国内的一切,出国了?
Uma:在国内做了6年后,2002年去了伦敦。先是到处看看,一年后才去圣马丁学院学习。然后遇到我的老师,他跟我说你有了这么多经验,就不用再去读服装。所以,我后来选的专业是配饰设计。回国后收到很多公司邀请,但是这些公司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定时定量。规模虽然大,但我觉得就缺少了设计的激情,因此还是选择自己做品牌。
S:但现在看起来,很多国内设计师做自己的品牌很容易,好像有点闲钱闲工夫,加上点 “爱好”,以及能折腾的本事,就能自己干了。
Uma:现在很多媒体在给新设计师一些机会,势头是好的。但是我更希望能从底层、从供应链出发,为设计师和市场带来更多活力。有时候也需要运气,我就是如此,很多时候我要找一些工厂的时候,就会有人给我推荐一些好的工厂,当然加工费会很高。例如,现在我们加工针织这条线的工厂,是一对七十多岁的日本老夫妻开的,他们千里迢迢从日本搬到无锡,专为日本的小设计师加工。关键还是要看态度,态度有时候是能不能成事的一大要素。我现在这个年纪,正好是可以整合所有资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因为人一旦有了年纪和阅历,他的眼光也会随之变高,而且这种眼光是很难再变低去退而求其次的。
S:所以你更看重工厂的经历?
Uma:我一路走来,真正学到的东西不是在学校里学来的,而是在工厂,在实践和摸索中。我现在在推翻和打破十几年的那些正统思维,这些都建立在我的见识和实践上,学着不用惯性思维去做事,不停地去创新。当然在起步的时候,你不可避免地要去“抄”,这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就和书法中的临摹是一样的概念,你必须先依样画葫芦,渐渐地才能从中悟出自己的特点。
后机械复制时代的怀乡之情
尽管王汁并不太热衷于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但仍旧能在她那些如大地一般深沉的色彩,以及那若隐若现的中国元素中,辨认出她的本源。看着她的时装,仿佛感受到墨汁在人体上晕染开的仪态,又仿佛感受到中药在汤碗里散发出的浓烈气味,而诸种妙处自知,正是精彩的来源。而她对于手工制衣与古董衣的着迷,使得她所有外形前卫的设计,都潜藏着一种怀乡一般的柔情。她显然对于被机械复制时代惯坏的时装,很不满意。
S:很多中国设计师会忽略一个系列的完整性,而它对一个成熟的设计师来说,很重要。你是怎么拓展一个系列的呢?
Uma:首先你每一季的调研都不一样。当一些元素挥之不去的时候,就应该拿来运用。例如这一季的春夏条纹,源自德兰修女,后来慢慢做着,又找到其他的类似东方元素,结果最后就变成明末清初的风格了。所以很多设计都是从一个点开始,慢慢扩散开去。但是裁剪依然遵循我们品牌的风格。我的衣服都很大,因为在我的理念中女人的性感和美其实是藏起来的,因此我不怎么强调立体的剪裁。用女性的视觉去做女装,用我的视觉去做我喜欢的衣服:首先我希望有安全感,一件有安全感的衣服让我觉得舒服,不能让别人一眼看透;第二,我觉得你要给男人一种发现,在交往中不断发现女性的各种特点,比如,我喜欢在服装的背部做一些细节设计,因为我觉得女人的背部很特别。
S: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时装大师都埋头在对历史时装的现代诠释上,在你的身上也能看到一股复古的味道。
Uma:20世纪是为未来而设计的,而现在的设计师在往回看。很多的设计师都是打着“向大师致敬”的名号,其实就是在回顾过去。往回看挺有意思的,我也在往回看,当然我看的是大量古董的衣服。第一你能看到它的做工;其次,因为我个人不喜欢拉链,我喜欢古董衣上手工留下的痕迹。服装延续和传承着过去的精神,把这种精神放入现代的观点,做成当下的设计。我觉得很可惜的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之前的许多工艺都在消失,当设备取代人工时,也取代了服装最珍贵的内在。我想延续一种适合当下的人工工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有11个人,一种面料做20件服装,在延续面料特质的同时,加入能打动人的细节,弱化工业感。
S:你自己家里是什么样的背景?又是怎么走上时装设计这条道路的呢?
Uma:读书时没有想过将来会做设计师,父母都是学中医的,那时候画画不错,班级里有些什么活动,都是我张罗着服装、道具的制作,自然而然周围的同学都说我应该去学服装设计。然后可能是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设计的服装都感觉和中药的那层包装纸有点像。但是这个颜色只能卖给外国人,中国人很难驾驭。
我从小对服装没有过多的兴趣,只是喜欢画画和写东西,可能是因为北方环境的关系,在寒冷的环境下,“时装”这个概念几乎是不存在的,大家只想着怎么穿得暖和。然后,那个时候的上海就是一个时髦的城市。如果有人说他的衣服是上海带回来的,别人就会羡慕。大概也是这个原因,我来到了上海学习服装设计,然后在这个城市越待越喜欢。上海的特点就是细腻,在这个城市的经历也改变了我做事的方式,让我变得注重细节。
S:我想你在伦敦的经验也会非常重要。
Uma:出国回来后做的东西和之前的完全不一样。回来后做的服装更多是一种实验、一种提升。之所以选择去伦敦深造,是因为伦敦和其他地方相比,文化上的内涵,包括来自建筑的灵感更加吸引我。之前在国内服装公司的经历,更像是一种束缚,因为公司有很多的条条框框要你去遵守。而到了伦敦之后,你的眼界拓宽了,学的东西也多了。之后的经历则是一种自我放任的突破,你不用再去遵守所谓的规则,而能随心而为。还是那句话,找到你自己适合的与擅长的东西很重要,然后就是态度。本来我喜欢到处去看各种东西,现在我反而觉得看得太多、知道得太多会成为一种负担,因为会怕被影响,怕不经意间流露出别人的特色和偏好。所以,现在我基本都是看古董,买古董衣,从这上面去寻找能打动我的细节和元素。现在就是打破原有的想法,打破比例,玩面料的肌理效果,让服装变得不一样。
S=surface Uma=王汁
S:Uma Wang这个品牌走过的历程是怎样的?
Uma:2005年的时候,我在伦敦注册了这个品牌。注册的时候就有很多故事,当时我没有接触面料,只做针织衫,譬如羊绒这种比较好操作的服装。我也没想过今后走什么路线,想着走到哪儿是哪儿。结果销售就劝我改方向,甚至要改Uma Wang这个商标,因为一看就是中国人的名字。他们从来没有签过中国设计师,因为他们觉得中国设计师会给人品质不保的感觉,或者并非原创。其实我特别讨厌 “原创” 这个词。
S:对,王薇薇 (Vera Wang)也曾抱怨过,该做的设计前辈设计大师都已经做过了。
Uma:现在的趋势下,哪里还有所谓的真正的 “原创”?国外的设计都没有原创了,各种风格都被设计过。大家很担心会和设计大师们“撞”,怕自己的设计被别人说成“像某某设计师的作品”。可后来想想,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再怎么小心也会“被撞样”、“被撞色”。
S:一个设计品牌的成长,远远不止 “创意” 这一件事。
Uma:刚开始在伦敦发展,但可惜没什么成就,大概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过于单一,只做针织衫。当时我们的产品在11家店铺销售,我能接到大概700张订单,一开始我以为自己的成绩还不错。但后来发现,这700张订单反而是危机的开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停地调整,调整到后来你都不喜欢自己的衣服了。毕竟是这些店铺给你的市场。后来我们发现这样操作不行。于是,又签约了纽约的Showroom 7。大概做了2季的服装,他们为我国外的市场不断地调整定位。尽管还是有问题,但后来我们自己在慢慢定位,一直到现在我们可以在13家店铺进行销售,比如米兰的Daad Dantone、 伦敦的Vertice、弗洛伦萨的A Piedi Nudi Nel Parco,还有莫斯科的Litz……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可以进驻这些店,因为通常他们都是找很大的品牌,我们是很小的品牌。像这样的买手店,你一旦进驻,就进入到他们的体系了。
S:很多设计师都是从时装周体系出来的,你显然不同。
Uma:我已经做了16年服装,没想过要去巴黎作秀。我们真的是靠买手店一点点深入消费者的内心。起码很多人知道中国有这样一个设计师,她的作品还不错。有人开始谈论我们,而这些谈论不是来自上层专业人士,而是来自民间,甚至有人把你的衣服放在网上卖。就比如一个网站Fashion Zeitgeist,这个网站上的人有点非主流,喜欢小设计师的作品,我经常看到他们把我的服装放在网上评论。
我走了一条很多中国设计师没有走过的路,没有得到很大的赞助直接在法国作秀,也没有直接在国内开店而不关注国外市场。而我之所以这么关注国外市场、这么拼命地在国外推广我的品牌,首先是因为我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毕竟这个体系是他们建立的,你要摸透他们的游戏规则;然后再回来推广中国市场。服装是一个很小的媒介,它可以整合很多资源,包括市场、媒体等等,关键是你的团队要适应服装体系的发展,保持你的品牌风格。
S:回国后,你有无发现国内时装体系的不同?
Uma:国内很多买手店的体系还不健全,有些甚至是以寄卖的方式操作的,所以很多朋友就鼓励我要继续走这条路,让国外的成熟的体系能够进驻到国内市场。我们在国外进驻的很多店,都是属于服装潮流的标杆,如果他们出售Uma Wang的服装,那么其他很多店也会跟风问我们要订单,所以我们不是没有更大的市场,我们只是把市场控制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好的买手店,考虑到你是一个新品牌,会不断帮你作适当的推广。它会保留你品牌的最佳形象,他们不会随便放在店里。我们每年有30%的服装做形象,但是国内很多店铺可能只会展示卖得最好的服装,而不像国外好的买手店那样,会给予你展示品牌形象的机会。
S:现在的你会怎么定义自己在公司的角色?
Uma:现在我在公司既是设计师,又要负责运营方面的事情,虽然我们的团队有分工,但我还是主控。因为我不想把自己的牌子做得太大,我想按自己的节奏走,找对客户层就可以。我们11个人一个团队,没有工厂,所有的工序都是这11个人完成的,我们也无力做大,采用的是最好的面料,小团队可以控制损耗。
S:哪一部分的工作会带来更多的愉悦感呢?
Uma:我以前喜欢单纯地做设计,但后来发现会和市场脱节,会不了解市场的想法。所以现在对两边负责的状态更加好,你会拥有更强烈的愉悦感,不仅自己设计服装,还能最终把这些服装卖掉。我尽量希望能把衣服做得少一点,因为很多人不希望自己穿得满大街都是,尤其是在上海。我们同一面料的衣服,最多做20件。要赚钱在我看来不难,但我更想又赚钱,又不把服装做滥,我还想磨练几季,再考虑是否要做大,往更大的方向发展。
历练是设计师最大的财富
王汁从开始就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从西方一路重新拓展回中国,每一步都不是精心规划的结果。她在别人的体系里,一点点学会怎么做到形神合一。既不让自己的灵魂脱离肉身,又不让自己纯粹沦为“行尸走肉”。这种平衡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小心翼翼的试错之后才得来的。因此,王汁从不讳言自己的年纪。一个个真正成熟的时装系列背后,确实凝聚着设计师对于商业、社会,以及自我的认知,终成正果。“历练”可能是设计师最大的财富,而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天才”,或许是被夸大的。 S:中国设计师的地缘身份,如何在你身上体现呢?
Uma:Uma Wang的形象,首先有着东方的背景,而且我也很惊讶很多人都能在服装中看出来这层背景。其实我没有刻意强调中国元素,但是别人认为他们能够看出服装中东方美学的元素,这些可能已经是我骨子里的因子,使得我的设计自然而然就表现出很多中式色彩。不过我还是很开心,因为这算是我服装的标志了。
S:现在回想起来,你的人生经历中,哪一段你觉得最宝贵?
Uma: 1996年东华大学毕业,1997年去东莞做针织。在国内的众多品牌中,从针织设计开始,然后到主设计师。这段经历可以说是很宝贵的,就像现在我和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讲,刚毕业还是先打工吧,先积累,等以后你做自主品牌的时候,这些经历都是你的奠基石,包括人脉、供应商资料等。这些对一个品牌的发展非常重要。
国内外产业链的区别太大,国外的一些工厂很愿意和年轻设计师、小牌设计师合作。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互助的资源开发,相互提升;而国内则不行,没有一定的影响力、订单数量,国内设计师很难找到愿意和品牌一起成长的工厂。
S:之后就抛弃了国内的一切,出国了?
Uma:在国内做了6年后,2002年去了伦敦。先是到处看看,一年后才去圣马丁学院学习。然后遇到我的老师,他跟我说你有了这么多经验,就不用再去读服装。所以,我后来选的专业是配饰设计。回国后收到很多公司邀请,但是这些公司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定时定量。规模虽然大,但我觉得就缺少了设计的激情,因此还是选择自己做品牌。
S:但现在看起来,很多国内设计师做自己的品牌很容易,好像有点闲钱闲工夫,加上点 “爱好”,以及能折腾的本事,就能自己干了。
Uma:现在很多媒体在给新设计师一些机会,势头是好的。但是我更希望能从底层、从供应链出发,为设计师和市场带来更多活力。有时候也需要运气,我就是如此,很多时候我要找一些工厂的时候,就会有人给我推荐一些好的工厂,当然加工费会很高。例如,现在我们加工针织这条线的工厂,是一对七十多岁的日本老夫妻开的,他们千里迢迢从日本搬到无锡,专为日本的小设计师加工。关键还是要看态度,态度有时候是能不能成事的一大要素。我现在这个年纪,正好是可以整合所有资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因为人一旦有了年纪和阅历,他的眼光也会随之变高,而且这种眼光是很难再变低去退而求其次的。
S:所以你更看重工厂的经历?
Uma:我一路走来,真正学到的东西不是在学校里学来的,而是在工厂,在实践和摸索中。我现在在推翻和打破十几年的那些正统思维,这些都建立在我的见识和实践上,学着不用惯性思维去做事,不停地去创新。当然在起步的时候,你不可避免地要去“抄”,这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就和书法中的临摹是一样的概念,你必须先依样画葫芦,渐渐地才能从中悟出自己的特点。
后机械复制时代的怀乡之情
尽管王汁并不太热衷于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但仍旧能在她那些如大地一般深沉的色彩,以及那若隐若现的中国元素中,辨认出她的本源。看着她的时装,仿佛感受到墨汁在人体上晕染开的仪态,又仿佛感受到中药在汤碗里散发出的浓烈气味,而诸种妙处自知,正是精彩的来源。而她对于手工制衣与古董衣的着迷,使得她所有外形前卫的设计,都潜藏着一种怀乡一般的柔情。她显然对于被机械复制时代惯坏的时装,很不满意。
S:很多中国设计师会忽略一个系列的完整性,而它对一个成熟的设计师来说,很重要。你是怎么拓展一个系列的呢?
Uma:首先你每一季的调研都不一样。当一些元素挥之不去的时候,就应该拿来运用。例如这一季的春夏条纹,源自德兰修女,后来慢慢做着,又找到其他的类似东方元素,结果最后就变成明末清初的风格了。所以很多设计都是从一个点开始,慢慢扩散开去。但是裁剪依然遵循我们品牌的风格。我的衣服都很大,因为在我的理念中女人的性感和美其实是藏起来的,因此我不怎么强调立体的剪裁。用女性的视觉去做女装,用我的视觉去做我喜欢的衣服:首先我希望有安全感,一件有安全感的衣服让我觉得舒服,不能让别人一眼看透;第二,我觉得你要给男人一种发现,在交往中不断发现女性的各种特点,比如,我喜欢在服装的背部做一些细节设计,因为我觉得女人的背部很特别。
S: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时装大师都埋头在对历史时装的现代诠释上,在你的身上也能看到一股复古的味道。
Uma:20世纪是为未来而设计的,而现在的设计师在往回看。很多的设计师都是打着“向大师致敬”的名号,其实就是在回顾过去。往回看挺有意思的,我也在往回看,当然我看的是大量古董的衣服。第一你能看到它的做工;其次,因为我个人不喜欢拉链,我喜欢古董衣上手工留下的痕迹。服装延续和传承着过去的精神,把这种精神放入现代的观点,做成当下的设计。我觉得很可惜的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之前的许多工艺都在消失,当设备取代人工时,也取代了服装最珍贵的内在。我想延续一种适合当下的人工工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有11个人,一种面料做20件服装,在延续面料特质的同时,加入能打动人的细节,弱化工业感。
S:你自己家里是什么样的背景?又是怎么走上时装设计这条道路的呢?
Uma:读书时没有想过将来会做设计师,父母都是学中医的,那时候画画不错,班级里有些什么活动,都是我张罗着服装、道具的制作,自然而然周围的同学都说我应该去学服装设计。然后可能是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设计的服装都感觉和中药的那层包装纸有点像。但是这个颜色只能卖给外国人,中国人很难驾驭。
我从小对服装没有过多的兴趣,只是喜欢画画和写东西,可能是因为北方环境的关系,在寒冷的环境下,“时装”这个概念几乎是不存在的,大家只想着怎么穿得暖和。然后,那个时候的上海就是一个时髦的城市。如果有人说他的衣服是上海带回来的,别人就会羡慕。大概也是这个原因,我来到了上海学习服装设计,然后在这个城市越待越喜欢。上海的特点就是细腻,在这个城市的经历也改变了我做事的方式,让我变得注重细节。
S:我想你在伦敦的经验也会非常重要。
Uma:出国回来后做的东西和之前的完全不一样。回来后做的服装更多是一种实验、一种提升。之所以选择去伦敦深造,是因为伦敦和其他地方相比,文化上的内涵,包括来自建筑的灵感更加吸引我。之前在国内服装公司的经历,更像是一种束缚,因为公司有很多的条条框框要你去遵守。而到了伦敦之后,你的眼界拓宽了,学的东西也多了。之后的经历则是一种自我放任的突破,你不用再去遵守所谓的规则,而能随心而为。还是那句话,找到你自己适合的与擅长的东西很重要,然后就是态度。本来我喜欢到处去看各种东西,现在我反而觉得看得太多、知道得太多会成为一种负担,因为会怕被影响,怕不经意间流露出别人的特色和偏好。所以,现在我基本都是看古董,买古董衣,从这上面去寻找能打动我的细节和元素。现在就是打破原有的想法,打破比例,玩面料的肌理效果,让服装变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