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办案,给你特权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r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打黑”期间,“黑老大”龚钢模检举律师李庄教唆作伪证。李庄受审时,许多人怀疑龚钢模可能因检举行为被承诺从宽处理,但真相至今无法求证。有意思的是,在美国法庭上,嫌犯与检察官的这类“幕后交易”若被问及,检察官必须如实相告,否则的话,输了官司不说,自己也可能引火上身。联邦最高法院2009年宣判的范•德•坎普诉戈尔茨坦案(Van de Kamp v. Goldstein),就与检察官在这类案件中的责任有关。
  依照美国法律,法庭证据分实体证据与弹劾证据。实体证据证明犯罪是否成立,如通过指纹、血液、DNA证明被告人是否到过现场。弹劾证据则负责弹劾证人的信用能力,动摇证词可信度。比如,检察官提出辩方证人曾有欺诈前科,目的就是为了让陪审团不相信他的证言。反之,被告律师若能证明控方证人与检察官私下有辩诉交易,也可令陪审团质疑证人举报动机。
  按照最高法院既往判例,案件起诉后,控方证人如果隐瞒弹劾证据,检察官是有义务制止的。在1935年的纳普诉伊利诺斯州案(Napue v. Illinois)中,辩方律师问证人:“检察官答应对你从宽处理了吗?”证人撒谎说无此承诺,检察官也没有纠正证人的说法,最高法院后来便以违反正当程序为由推翻原判。而在1972年的吉利欧诉美国案(Giglio v. United States)中,检察官A之前曾承诺从宽处理证人,承办检察官B却不知情。庭审时,证人撒谎称不存在辩诉交易,不了解情况的B自然未予制止,最高法院最后仍判此案违反正当程序。因为无论是检察官A还是检察官B,都代表政府执法,其行为都属政府行为,政府必须对执法人员的行为负责。
  与前面两个案子相比,范•德•坎普诉戈尔茨坦案的特殊之处,在于牵涉到地区检察官的管理责任。1980年,加州公民戈尔茨坦被控谋杀,检察官提交的主要证据,是在押犯爱德华•芬克提供的证词。芬克告诉陪审团,戈尔茨坦被捕后,曾与他被关押于同一监室。当夜,戈尔茨坦亲口承认杀了人。戈尔茨坦的律师问他:“你是否因举报本案被告而获取利益?”芬克当场予以否认。其实,芬克是在撒谎。在此之前,他以告发戈尔茨坦为条件,从检察官那里换得了减刑承诺。由于芬克的指认,戈尔茨坦最终被陪审团以谋杀罪定罪。
  1998年,蹲了多年大牢的戈尔茨坦偶然得知芬克与检察官曾有辩诉交易,立即向联邦法院提起申诉。联邦法院经过听证,证明戈尔茨坦申诉属实。联邦法官认为,如果检察官当年将弹劾信息告诉辩方律师,陪审团未必会判被告有罪,遂要求州法院直接放人。
  戈尔茨坦恢复自由后,将曾任洛杉矶县地区检察官的约翰•范•德•坎普告上法庭,认为他们违反了检察官应告知被告律师弹劾信息的要求,尤其是坎普,身为洛杉矶县地区检察署主管,“未能充分尽到监督、培训与构建信息分享机制的职责”。
  坎普虽已离开检察官岗位,此时仍不得不硬着头皮应诉。不过,面对戈尔茨坦的指控,坎普并非没有底气,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法律后盾:检察官豁免权。
  美国的检察官权限很大,不仅可决定起诉、辩诉交易,还能指挥警察侦查办案,常被称为当地执法系统的首长。但是,检察官也是凡人,难免有取错证、抓错人的时候,为防止他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法律允许检察官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与法官、陪审员、议员一样,享有绝对豁免权。立法者认为,纵使检察官犯错,也总比临事不决与无所作为好。1949年,美国“最伟大的法官”之一,勒尼德•汉德法官在一起判决中写道:“赋予检察官绝对豁免权,是在两害之间取其轻。到底是该容忍检察官犯错误,还是该让他们远离被报复的恐惧呢?我们总得做出选择。”
  1976年,最高法院通过艾姆布莱诉帕克曼案(Imbler v. Pachtman),明确了检察官绝对豁免权的范围。最高法院指出,“如果检察官随时担心莫名指控”,就会“削弱他们行使公共职责的能力”。但是,检察官行使刑事侦查与行政管理职权时,不享受豁免。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坎普提出,根据最高法院1976年的判决,自己享有绝对豁免权,请求联邦地区法院驳回戈尔茨坦的诉讼请求。然而,联邦地区法院法官却判坎普败诉。原来,戈尔茨坦及其律师也意识到了检察官绝对豁免权的存在,在起诉时,他们故意绕开了出庭检察官应当知道芬克作伪证,却未能出面纠正的失误,因为这一阶段的失误,仍属于“与刑事诉讼密切相关的行为”,受检察官绝对豁免权保护。
  戈尔茨坦揪住不放的,是坎普作为地区检察署首长,负有对下监督、培训不力的责任,他未能成功构建起一套举报、辩诉交易信息的分享、交流机制,导致负责出庭的检察官压根不知道事前有过辩诉交易。按照最高法院1976年的判决,检察官的这类“行政管理行为”,不受绝对豁免权的保护。联邦法官也赞同上述说法,认定坎普的失误属于“行政管理”范畴,而非“检控行为”,所以没有绝对豁免权。坎普上诉后,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倒霉的坎普只好把官司打到最高法院,希望从大法官们那里讨回公道。
  2008年11月5日,最高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戈尔茨坦的律师继续揪着“行政管理”环节不放,而坎普的律师则提出,地区检察署整个运作都由地区检察官指挥,或者说归他管理。最高法院如果判坎普败诉,必将打开“案件的闸门”,因为检察官的任何工作失误都可能与“行政管理”扯上关系。如果被告人都以此为借口起诉地区检察官,这工作以后就没人愿意干了,绝对豁免权也将被变相架空。
  2009年1月26日,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一致判决,推翻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定。布雷耶大法官代表全体大法官撰写了法院意见。布雷耶承认,坎普在管理地区检察署方面存在疏忽,但是,对地区检察署的“管理”,与普通的“行政管理”(如人事管理、薪水发放、定期体检)有很大不同。检察业务管理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需要法律专业知识与专业判断能力,如决定如何培训,如何监管,如何建立案件信息分享机制。既然如此,负责这类特殊“管理”的地区检察官,当然应当享有绝对豁免权。
  最高法院如此判决,相当于重新解释了艾姆布莱诉帕克曼案中“行政管理”的含义,至少将检察官对下属监督、培训及建立信息分享机制的职责,剔出了“行政管理”之外。你可以说大法官们这回集体保守了,但反过来看,如果这次真要坎普等人承担赔偿责任,今后任何与“行政管理”沾边的案子,都可能令检察官吃官司,即使与管理没关系,当事人也可能牵强附会找出关系来。法院意见没有明说这一顾虑,但再次引用了汉德法官半个世纪前的那句感叹,我们是在“两害之间取其轻”啊!或许,这就是9位大法官们意见一致的原因。
其他文献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8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所含的东莞农民工的调查显示,最近15年来东莞农民工工资年均增速不足5%,超两成在莞农民工收入仅千元以下。而与此同时,中国的GDP年增长在两位数上下。而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的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也并不算太高。在这种背景下,东莞工资滞后于经济增长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这种东
期刊
1615年,《利玛窦中国札记》在罗马首次出版,从此,耶稣会士的中国信息开始源源不断流向西方。如果说《马可波罗游记》把一个物产丰饶,犹如“天堂”的中国介绍给欧洲;利玛窦和他的弟兄们,则将一个文化的中国展现在西方人面前。这个中国对了欧洲的胃口,“东西方初恋般美好的时代”逐渐展开。文/国家历史记者 非飞  1577年5月18日,一个意大利年轻人随印度传教团一道,从罗马去里斯本,再转道果阿,然后来中国。这
期刊
《周围的事》 导演:桥口亮辅 主演: 木村多江、利利弗兰奇、倍赏美津子    《穷得只剩下钱》  导演:里奇梅塔  演员:鲁宾德纳格拉、纳瑟鲁丁萨、希玛比斯瓦斯  本片是反映当代印度社会问题的写实片,剧情描述新德里三轮车司机阿默为人忠厚尽责,一天,阿默搭载了一名貌似游民、满口牢骚的老翁,在面对无理的要求时,阿默仍然不亢不卑地应对。阿默的善行让老翁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他竟修改遗嘱将家财都赠予阿默。印度
期刊
《建筑的故事》  作者:(英)乔纳森格兰西  译者:罗德胤、张澜  出版社:三联书店2009-04  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建筑普及书。本书所讲述的,是上自公元前7000年前的美索布达米亚,下至21世纪全球范围内的建筑。在这个不断被重新认识的世界建筑的历史长河中,流行评论人乔纳森格兰西引导我们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五千年辉煌的建筑之旅,从古代的苏美尔到当今玻璃和钢结构的壮丽城市景观,一路体验佛教之和谐、巴洛
期刊
从清末民初的早期“启蒙”语境,再到接下来的“反西方”冷战语境、“反封建”新启蒙语境、“反激进主义”学术语境,每一次语境的变化,都导致义和团运动所呈现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今年是义和团运动110周年。这110年来,我们是如何认识义和团,其中又有怎样的波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大学苏位智教授。    《看历史》:国内对义和团的研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起步的?  苏位智:
期刊
在复旦人类学教授李辉看来,以后分子生物学家介入考古领域或将渐成常态。    正当曹操墓“真假之辩”陷入困境时,今年1月26日,复旦大学历史系与生命科学学院宣布联手“用DNA技术辨别曹操后裔和河南汉魏大墓出土人骨”,公众向来鲜有关注的“DNA考古”,也因此随着“曹操墓”而喧嚣一时。    传统考古手段遭遇瓶颈    而对于合作双方来说,更重要的是,无论“曹操墓“骸骨DNA检测最终能否成功,一桩跨学科
期刊
作为奥尼库尔家族的第四代,玛拉并不知道祖辈们经历了些什么。渐渐长大,她才知道自己家族曾作为“哈尔滨人”的特殊经历:数代人生活在中国东北,又被日本人迫害,好不容易逃回了祖国苏联,却遭遇了“大清洗”。    2009年3月,54岁的玛拉穆斯塔芬带着一份特殊的礼物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哈尔滨。曾在外交界工作多年的她,有着多重身份:俄罗斯犹太人的后裔、出生在中国的哈尔滨人、澳大利亚国籍。这一切都源于她有一个复
期刊
《看历史》:您创作《义和拳》的直接动因是什么?  冯骥才:我写《义和拳》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我还在天津工艺美术厂做绘画工作。因为工作关系,我和天津美术出版社编辑部的人接触比较多。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位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对我说:“你试试给我们写连环画脚本吧!”我说:“写什么好呢?”对方建议我:“就写义和团吧!”于是,我就开始查阅有关义和团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一份资料,是南开大学历史系在
期刊
1900年,世纪之交,内外交困衰败不堪的大清帝国,突然发现自己处境尴尬而危险,那些来自于华北平原被饥饿和绝望驱使着的农民,喧嚷着进入了北京城。而那些心怀叵测的外国军队亦已开进了与皇宫相距不远的东交民巷。帝国朝廷里吵吵嚷嚷,臣子们分成了两派。  剿除,还是抚用?这个问题摆在了权力的最高执掌者慈禧太后的面前。    考察    一队清兵簇拥着两乘轿子行走在帝国的官道上。  这是1900年6月5日,军机
期刊
看历史:波兰方面为什么从1943年开始,就不相信苏联就卡廷惨案对德国的指控?  刘彦顺:波兰对于苏联否认屠杀的不信任,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这些遇难者在被俘初期一直能与家人保持通信联系,他们波兰的家人知道这些人关在哪些战俘营,但是从1940年春天突然失去了音讯,而且再也找不着了。  第二个原因是,安德尔斯授命组织战俘组成波兰抗德军队时,有来自不同集中营的波兰军官,但就是没有这三大战俘营的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