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上故乡的土地,犹如走进了传说中的宝藏库。这里地肥水美,物产丰富;有一百零八公里海岸线,盛产鱼、虾、贝、藻类等海产品二百多种,对虾、梭子蟹、文蛤、鲈等鲜活海产品闻名全国。故乡境内现已探明开发的矿产有三十多种,可供开发的有黄金、花岗石、滑石、萤石、菱镁矿、卤水、石墨以及铁、银、铜等资源。
走在故乡的土地上,天是那么的蓝,空气是那样的清新;路边的月季花热烈地盛开着,在绿树的掩映下娇艳无比,尽显着自己的风采;风儿吹来阵阵浓郁的花香。
故乡是素负盛名的月季之乡。每年从春季开始,各色美丽的月季花便开始绽放,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浓郁的花香。当地的人特别喜爱月季花,几乎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都种着各种月季花。这里是月季花的王国,月季花的海洋。每年的“月季花节”,游人如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来欣赏千姿百态的月季花。慢慢地莱州月季花的名气越来越大,大到全国无人不知。
在家乡的土地上慢慢地走着、看着、听着,满目都是翠山秀水,耳边传来的是浓浓的乡音;就连他们相互间戏谑着的骂人的话语都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动听。
走进一路边小吃店,在靠街的窗边坐下;点一壶家乡的水酿成的古酿;烤一盘莱州湾捕捞上来的甜晒的青板鱼干;上一只散发着清香的、渤海湾盛产的当地特产——生咸螃蟹;再要一个金灿灿、黄橙橙、香气扑鼻的玉米饼子。我一边吃,一边咀嚼着回忆,恍然间好象又回到了快乐的孩童时代……
我的孩提时代是在老家度过的。那时的我很调皮,没有作不到的“业”:扒墙上屋,上树掏鸟蛋,下河捉蟹子,整天象一个泥猴。经常会惹的东邻西舍的乡亲们找我奶奶告状;为此我没少受皮肉之苦。现在偶尔回去一次,还有很多乡亲叫着我的乳名,善意地和我开着玩笑,诉说着我童年的‘丰功伟绩’。记得有一次去戳定居在人家屋檐下的土蜂窝,结果把众土蜂惹怒,群起而攻之,把我的头给蛰成了葫芦。后来我想:我自年轻时就查不出来原因来的高血压,可能就是那些土蜂留给我的纪念吧?
我的故乡历史悠久,有着很深的文化积淀,文化生活十分活跃。我记得那时每年春节前夕,各个村都是以村为单位排演一些大戏,正月里就在周边各个村交换演出。演员大都是村子里的活跃分子,当年他们在我们这些孩子眼里都不亚于现在的大明星。每到那时就是我们小孩子的节日,穿着新衣服,跟着剧团看他们的演出,且百看不厌。刚开始几年还排演一些诸如:京剧“孙悟空大闹天宫”;反映捉台湾派遣特务的歌剧“渔岛民兵”,还有吕剧“李二嫂改嫁”等剧目;后来文革开始后就只能演出那八个标志性的样板戏了。
吃着、喝着、看着、听着、想着,感受着这难得的浓浓乡情。这种诗意般的情怀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虽然离开这片养育过我的土地很久了,但每次踏上这片土地,身上都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暖意。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感觉他们都好象是我的亲人,他们的一笑一颦都是那么的温馨,那样的亲切。此时,清晨袅袅升腾的炊烟,中午随风飘舞的杨柳,傍晚绚丽多彩的晚霞;湛蓝如洗的天空,顺水摇曳的水草;墙头上雄鸡的引颈长鸣,柳树枝上蝉儿的引吭高歌;这一切的一切都象是一幕幕电影在脑际掠过,反复重现,我不知道该在哪桢画面定格。
对故乡的思念犹如陈年老酒,时间愈久,就愈醇烈;轻轻的抿上一口,甘甜、凛冽、浓烈、苦涩;浑身透着爽爽的酣畅,以及淡淡的悲情;令人回味无穷……
什么是乡情?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作出解释呢?
我想:乡情应该是牵扯着风筝的那根细线;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那种牵挂;是在异国他乡听到乡音时从心底里涌出来的那种激动;是对家乡山水割舍不断的那种怀念;是提起家乡小吃时嘴角流出来的涎水;是一个生命还在母亲肚子里时便根深蒂固地融化在血液里、铭刻在骨子上、代代相传的基因;是一种挥不去、斩不断的情思……
步出房间,带着微微的醉意走出城区。放眼望去,广袤的大地上一片金黄。不由得做了一个深深地呼吸,月季花儿的香气随着鼻翼的煽动而浸入心肺,身体好象顷刻间变的轻盈起来,后背上也似乎长出了一双美丽的翅膀,我随着心灵不羁的思想像鸟儿一样展翅飞上了天空,自由的翱翔……
流连在故乡的山水间,犹如童年时依偎在母亲的怀抱。我知道我的根在这里,就象传说中月季花仙子的花篮一样,把根深深地扎在这片沃土上。
此刻的我心境宁静、平和;像回归自然似的至真、至纯、至性、至善、至美。用泪水把思乡的梦串起来,晾干,揣在怀里伴我流浪天涯。我在想:也许等有一天我累了、倦了,我会带着一身的疲惫、一脸的沧桑,怀着那颗火热赤诚之心回归故里,求一份安然,一份悠闲,一份宁静,在这里寻找着过去的足迹;回味着曾经有过的感觉,然后再如婴儿熟睡般地长眠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