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训练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启蒙阶段,而语文又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课程,谈到语文就必须涉及到小学作文这一话题。小学作文的教学对老师来说是重点,对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难点。所以老师都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来使作文教学变得更加容易,分段训练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分段式训练就是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不同学习能力而进行特定的写作训练。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好奇心重,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强的阶段,其生活阅历会随着身心的不断成长而增多,写作能力也会随着阅历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老师在小学阶段实施分段式教学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分段式训练 小学生 老师 写作能力 日常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处于贪玩的时候,而写作则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静下心来去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对文章的欣赏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年龄、心智、认识力等因素的限制,小学生很难写出具有创造性的文章,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辅助写作。所以进行分段式教学是最有利、也是最实用的方法,老师应结合当前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分段式教学使学生不再逃避写作。
  一、采取分段式训练具有的优点
  (一)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对老师的敬畏,不善于与老师沟通交流,而写作可以弥补这一缺点,学生可以通过写作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自身的身心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具有明显的阶段特点。例如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往往都是将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所以在写作方面有着严重的个人情感包含在里面,缺少主动性,对于写作大都认为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三、四年级的学生要比一、二年级的学生略微成熟、稳重,可以合理的调控自己的情绪,写作能力也有所提升,具有明确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条理,但不能较好的流露出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能够以自己的眼光去判断是非,写作思路清晰,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阶段性的,所以分段式训练正好符合这一特点。
  (二)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言组织能力上还尚有欠缺,他们只是单纯的会“说”,甚至不能通顺的读完一篇文章,更别谈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由于小学生的阅历少,写作时缺少素材、灵感,但是随着学习和涉世的深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渐渐成熟,对各种文体也都有所了解。
  二、如何将分段式训练方法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一)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一般都是固定模式:开头、正文、结尾。老师重点强调学生的开头和结尾一定要写的精彩,吸人眼球。正是因为这样,不少学生在正文部分就开始浑水摸鱼。所以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大量积累好词好句、成语理解、名言警句;分清“被”字句与“把”字句、否定句与肯定句,并能做到转换自由。老师可以通过修改病句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对句式结构、标点符号等的训练,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写出一篇令人称赞的文章。另外,老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概括文章大意、分清文章段落、找出文章中心句等方法来锻炼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中心思想模糊、段落分布无序等问题。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在模仿中学会创新。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更高阶段的训练,可以定期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先通过老师自己确定写作范围,以此来特定的训练学生对某些文章的写作技巧,并良好的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更高一级的训练阶段,老师就可以重点培养学生造句、创词的技能,并可以将其恰当好处的运用到文章中去,使写出来的文章更形象、生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显真情,在文章中融入真情。
  (二)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来获得的。在初期阶段,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文、字画,以此为写作素材,来指引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句子等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写日记、记周记等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更高阶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之前的写日记改为写一段小短文,重视对学生文章段落的指导训练。在高级阶段教师则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写作目标,让学生逐渐开始接触话题作文。培养学生写长篇作文的能力,可以通过对文章的扩写和续写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开始接触议论文和说明文,为以后初中的写作开始打基础。
  三、在实施分段式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既然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一定不能忘了“兴趣”这一关键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注意结合小学语文课本,将说与写、生活与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采取分段式训练就是为了能更好地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真正做到分段式,真正适应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围绕着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来展开,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另外老师也可以试着去用一些新颖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与实践,过程与方法”的运用能力。老师要学会应变,面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引导与激励学生。
  分段式训练的优点已经被广大的师生所认可,也是用来锻炼、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知识接受的能力,而且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创新、改革原则。在看到它的优点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缺点,它把小学生的写作过程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段式训练,如果老师无法正确处理各个衔接段的关系,那么将会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打折扣,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做到统筹兼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写作氛围。
  【参考文献】
  【1】杨海虹.分段式训练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3(06)
  【2】赵彩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探究【J】.语文天地,2015(01)
  【3】谢王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探究【J】.文学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08)
其他文献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美丽的文学形式。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诗意的国度,从《诗经》到《离骚》,从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到辉煌的唐诗,伟大的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按理说,诗歌教学的课堂该是魅力无穷、诗意无限的,学生该是充满浓厚兴趣与高涨热情的,可事实却恰恰相反。面对诗歌,教师往往缺乏教学艺术,照本宣科、读译结合是主流,这样枯燥的授课方式,怎么可能受学生欢迎,更不用谈什么诗意了。  我认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沿着历史足迹,翻开那一页页写满历史的书卷,中国承载着太多的辉煌和奇迹。发展离不开梦想,有梦想,才会腾飞;有梦想,才会辉煌。少年梦,是希望之梦;我的梦,是多姿多彩的梦。  我的中国梦,是黄色的梦。黄色象征着土地。中国的土地约有96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世界土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在所有国家土地面积中居第4位。中国的人口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二。这黄色土地是我的摇篮,是我的梦床。  我的中
【摘 要】  在最近几年的考试改革中,相关教育部门加大了作文在语文试卷中的占分比例,可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很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写作素材单一、脱离文章主题、论证思维不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行为,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教学策略,辅助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便对高中作文教学中
目的研究B超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 78例女性初治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肿块患者18例,恶性肿瘤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对
【摘 要】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本文就语文教师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 中学语文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更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努力避免以前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小组合作这一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将以不可阻挡之势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课堂。
高原缺氧所致的肱动脉内皮功能损害已有报道,但高压氧舱(HBOT)治疗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少见报道,本研究观察青海玉树救灾官兵高压氧舱治疗后肱动脉EDD的改善作用
当前在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课堂小结不够重视,有许多语文课更是缺乏“课堂小结”,老师只是布置一下课后作业,究其原因是我们忽视了课堂小结的作用。其实小结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小结可以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那么,做好课堂小结有哪些好的办法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做好小结  在课堂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植根于“人多智广”(four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的哲学指导思想。合作学习彰显的是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现代教学理念。合作学习为现代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合作学习将教学建构在更为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这对于我们科学、合理认识初中英语教学的本质内涵,增强师生“教”与“学”的“正能量”,增强“教”与“学”的效果,具有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