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吭高歌开晴空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k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初期,唐太宗提出了反绮靡的文风主张,但齐梁宫体仍在发展。一直到“初唐四杰”、陈子昂、张若虚出现,文坛诗风才由齐梁以来的婉缛变为清劲、豪放。从此,初唐诗歌迈出绮靡的阴霾,为走向明朗、豪放之路做出了典范,实为大唐之音的始发。
  唐代建国初的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上官体在诗坛上有巨大的影响,诗风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号称“初唐四杰”)虽然未能完全摆脱绮靡文风的影响,但是企图改变这种文坛积习,他们才华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激愤不平之情和远大的抱负,拓宽了诗歌题材。如杨炯的《从军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格调豪迈,情感浓郁,气势奔放,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他们纵览古今,笼括宇宙,其情思已经不再回旋于个人生活的狭窄天地里,而是回旋于沧海桑田、变动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不是为个人的悲欢离合而缠绵悱恻,而是在开阔的范围内思索人生哲理。闻一多先生说,卢诗“放开了粗豪而圆润的嗓子”,有着“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在谈到王勃的诗对后来诗歌的贡献时说:“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
  当然,“初唐四杰”这种对浓烈情感与昂扬气势的追求,还是不太明确与不太成熟的,这种明确与成熟还有待于他们之后的陈子昂、张若虚去完成。他们主张的意义在于抓住了强大的盛唐社会对文学精神风貌的要求,正如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所写的那样:“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文学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有沈俭期、宋之问等人在声律方面的总结,有“初唐四杰”对浓郁情感与壮大气势的追求,宫体诗逐渐让位于以市井民间与江山塞漠为题材的诗作,实现了题材范围的扩大。在此基础上,一个杰出的人物——陈子昂应运而生了。陈子昂的诗歌理论是在“初唐四杰”要求浓郁的情感与壮大的气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陈子昂坚决要求废除齐梁文风,恢复汉魏风骨。
  与陈子昂大致同时登上诗坛的张若虚,却在创作中追求明丽纯美。他的一首《春江花月夜》达到了纯美的极致。他在这首诗中所表现的内容,与陈子昂诗中表现的内容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同样是感悟人生,体认哲理,纵览历史,横观宇宙。不过,陈子昂出之以慷慨悲歌,苍凉浑茫,而张若虚出之以明丽流畅,轻快纯美,情趣不同,情思则一。这是初唐时代给予他们的共同的精神财富。所以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中这样总结《春江花月夜》:“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更有人认为《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相传始创于陈后主。在“初唐四杰”之后,歌行体的藻饰有所淡化,其声情、韵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突出。这其中,张若虚是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虽用旧题,题材又是汉末以来屡见不鲜的游子思妇的离愁,却开拓出新的意境,表现出新的情趣,将画意、诗情和对宇宙奥秘与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炉,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而无迹可寻的诗境:以月生到月落为时间线索,把客观景物描写与梦幻一般的情感抒发结合在一起,亦虚亦实,忽此忽彼,跳动而断续。有时简直让人把握不住他写的究竟是什么,可是又使人觉得有深邃的、丰富的东西蕴涵在里面。张若虚在迷离朦胧的环境气氛中表现一种情感与哲理,从而对盛唐诗歌空明纯美的意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春江花月夜》诗歌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触碰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张若虚虽然写的也是古代诗人常用的题材,却以不同凡响的艺术功力,在意境、情趣、韵律上开拓了新的天地,使这首诗成为唐诗宝库中的明珠。
  《春江花月夜》开篇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如此轻松,张若虚就将我们引领进了一个唯美的春江花月夜:水面宽阔,春潮高涨,江海相连,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一同升起;在这样的月色里,光随波动,轻洒银辉,于是,春江景物笼罩在月色之中。这一美景,不仅成为诗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而且感动了千年间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成为永恒的经典。静穆的月,引发了诗人一连串有诗意的哲理性问题。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正是诗人对月的苦苦思索,年年岁岁,月是亘古不变的,而对月之人却代代更替。宇宙无限,而人生有限,由无数个有限人生组成的延续不断的人类,如长江水一般长流不逝,而个体的人生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春江花月夜将尽了,斜月藏人海雾中,天南海北,无限路途,游子的心坠入了人生的迷雾中,他迷惘不知,这样的月夜中,有几人能幸运归去?而他只有看着落月,将满怀愁情借落月余辉洒在江边的树上……
  《春江花月夜》在绘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入墨,在叹幽忧别情中收尾,抒发了对人生有限的无可奈何的感喟,又交织着对生活的期待和对哲理的思索,景、情、理水乳交融,别有一种清丽雅致的韵味。
其他文献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没有问题就没有求知欲,也就不会思考,其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乐于提问  问题意识是指在认知活动中对认识对象或已有结论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
中学政治课是在思想上对未成年人集中进行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学科。为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课程学习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允许学生的思想进行交流与碰撞,更要允许学习者思想上出现错误并能自觉把这些错误呈现于大家面前。“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科学,没有真理。”人犯错误是种成长的过程,只有错误才能让人获得经验,人类历史的发展也是在不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中前进的。  一、正视学习中的错误  无论教师
近年来,历史新题层出不穷,争议性试题也时常出现。处置争议性试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争议点进行分析和利用,以降低对教学的负面影响。如果处置得当,还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比较以下两幅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其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  )  1871年德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近代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A.都彰显了权力分割与制衡理念  B.两国代议机关的职能不同  C.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考命题技巧的发展、进步,现代史观逐渐进入了中考命题专家的视野,他们在许多中考历史试题中渗透了现代化(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和社会史观。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在中考复习中历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史观,高屋建瓴,提纲挈领,以理论统领史实,分析具体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进而用史实印证历史理论,提炼历史发展规律,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
地理高考的考查核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近几年来地理高考试题更加凸显这一特色,往往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设置情境,以能力立意为中心,要求考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种现象进行综合的分析。案例教学法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用案例进行教学能很好地将地理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达成高考考核目标。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教学时间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英语在生活与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各地急需大量英语实用型人才,高职作为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学校,是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优秀的实用型人才的基地,但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低,尚若将被学生喜爱的电影导入教学,是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为此展开研究,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电影教学的优势、成本与成效等多个角度分析其可行性。  【关键词】英文电影;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已成为常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开始应用信息技术。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得出一系列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应用探析  【作者简介】李智文,江苏省扬州市甘泉小学。  小学生学习英语也是有一定困难的,有些教师在教学时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让学生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看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落实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上。当前,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人们越来越关注人文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
【摘要】影视作品日渐成为各国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翻译的质量不仅会影响观众的观赏体验,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本文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以《权力的游戏》字幕翻译为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的角度探究译者主体性在字幕翻译中的体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译者主体性;《权力的游戏》字幕翻译  【作者简介】董捷(1997.03,10-),女,汉族,山东泰安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
【摘要】反馈是第二语言写作的重要环节,教师的及时科学反馈能够帮助学生们及时发现自身写作问题与不足,实现写作兴趣及写作能力的协同发展,进而为二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语言学习的写作反馈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纠正性反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式,教师围绕学生写作成果的错误展开反馈输入,为学生们的自我修改提供参考信信息,这也是二语写作教育与学习中最常用的反馈方式。国内外众多专家与学者围绕纠正反馈效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