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综合考虑了高职院校多个专业(群)发展的需要,解决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验实训、专业实践的难题,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和课程“工学结合”改革步伐。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利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现代畜牧科技园实训基地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当前存在于国示范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的普遍问题,并从实际角度出发,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合作、把握园区发展定位、密切联系行业企业、深化区域合作服务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示范 实验实训基地 人才培养 可持续 发展
为了提升高职高专办学水平,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2006年国家投资20亿启动“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十一五”末,在原有已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上,又投入20亿元推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新增100所左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程。这些举动,从根本上创新了高职高专办学体制,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了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了行业企业与高校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当地能力均有所增长,深化了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国示范”建设的核心工作是高职院校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一、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意义
1.增强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能。示范性院校的建设,重点是改变教学模式,颠覆“填鸭式”教学的方法,实现“教、学、做”相统一,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不是没有新思路、好想法、负责任的教师,而是多年来缺乏教学改革成功的基础条件:学生的实验实训条件太差,难以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彻底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和“学”的难题,优质的教学实训条件,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实训材料,丰富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态度,增强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增长了技能,提高了本领。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题,以实践为主导的新时代教学理念。
2.提供职场岗位,实现无缝对接。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开发和建设,是在认真分析和总结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准则,精心设计修建而成,重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思考能力的同时,实现与行业企业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是实现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主要教学载体,可以承担职业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工作。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采取“校中厂”或者“厂中校”的多种模式开发,效仿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规范、设施设备、劳动准则等,强化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出行业企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的职业人员,实现学生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角色脱变,缩减企业培训时间或者无需培训,直接就业的“熟练工”水平。
3.构建职业体系,拓展发展方向。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考虑到专业发展的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拓展能力的多层次培养目标,将关联性的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贯通起来,形成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发展认识,提高了学生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空间,培养了学生的“通用”和“专长”两方面能力,拓展了未来学生就业后的发展方向。
4.服务当地社会,构建产学研平台。高职院校的成长,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构建产学研平台,从社会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人文环境、科技技术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等多方面,推动了当地企业和社会的进步。
5.学院品牌宣传,彰显办学特色。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培养了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更为重要的是承担了社会科学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工作,为人类的进步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每个院校都会有自己办学的独特之处,这样的差异性,给社会带来了希望,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给企业创造了机会。学院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的放大和宣传,彰显了各所院校的办学特色。
二、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的建设情况
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简称科技园),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简称江苏牧院)投资兴建,是集学生实验实训、农业观光旅游和产学研于一体的教育教学基地,位于泰州市农业开发区内,总占地面积1500亩。科技园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符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要求,保持了里下河地区风光特色,遵循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规律,并成为教师科研的平台、学生实训的阵地、资源保护的基地、成果转化的载体、示范推广的窗口,农业观光旅游的好地方。该园由多个专业(群)的实训基地组成。
1.国家级水禽基因库。是经农业部批准建成的,其主要任务是收集并保存我国濒危的、有特殊利用价值的地方水禽品种。提供给水产专业(群)的学生进行水禽保种、保种效果监测及数据收集整理等实训工作,并构建教师研究平台,利用优质品种资源开发新品系,参与完成了扬州鹅的培育工作,对优质肉用麻鸭、黑羽番鸭以及苏牧一号白鹅配套系的培育工作,注重成果的应用转化,现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国家级姜曲海猪保种场。为江苏牧院动物医学和动物科技学院的学生提供和猪产业相关的保种、育种、培优、扩繁、养殖等专业技能提供了高端的实验实训场地,并为江苏省养猪业的发展,为周边地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新动力。
3.宠物(藏獒)繁育中心。学院瞄准未来宠物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考虑到学院宠物科技专业(群)学生实习的需要,建设了宠物(藏獒)繁育中心。繁育中心内收集了国内外优良的犬种近30个,主要开展犬的选育与训导,利用研究,不断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为都市畜牧业发展提供服务。
4.农业观光旅游区。农业观光旅游区以绿色为主线,古朴为中心,建有草原风情园、畜牧文化馆、长寿岛、特禽园瓜果长廊、休闲垂钓区、斗鸡馆、宠物表演场、素质拓展中心、水果采摘区等功能各异的游览区,还配备了高档餐厅、茶楼、客房、会议中心及KTV等一系列设施。为园林设计、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等专业提供了实训场地。 三、科技园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江苏畜牧科技园实训基地的建设,无疑是比较成功的案例,解决了解决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验实训、专业实践的难题,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和课程“工学结合”改革步伐。但也遇到了诸如管理资金过重,资源利用不高,社会影响不广,对外宣称不够等方面的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1.加强高职院校合作,增强使用率。科技园功能全面、实训条件先进,加之学院相关实验实训室的配套建设,只要协调及时,管理得当,完全能够采用开放的模式,提供给其他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增强学院实验实训设施的使用率,为其他院校的专业培养做些贡献。
2.把握园区发展定位,做实产业链。科技园既是学院实验实训基地,也是农业观光旅游区,还是教师科研的重要平台,每年承担国家、省、市和学院各级多项科学研究,重点在于培育优良水禽、畜牧、宠物类品种,做实科技应用和推广工作,将相应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支持国家农业发展,拓宽学院管理经费获得渠道,从育种、繁育、生产、营销等多环节入手,促成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3.密切联系行业企业,拓宽影响力。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后的使用、维护和发展,也要遵循行业的前沿科学技术理念,遵从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对人才的市场需求,离开了这些“本”,就实现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闭门造车”,所建的实验实训基地不能与时俱进发展,就满足不了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建成的实训室没有应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没有远瞻性和危机感,也就不能发挥专业的影响力。密切联系行业和龙头企业,加强科学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实现行业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增大知名度。
4.深化区域合作服务,实现共赢面。充分发挥科技园对外开放的功能,大力开发旅游市场,从原有的经济功能转变到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生活质量,为当地居民和社区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模式。实现文化旅游市场突破,并对旅游者进行细分,专业设置旅游路线,根据顾客需求,开发出真正的文化旅游产品,避免竞争性旅游增长模式,与周边景区合作,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曾向阳,吴猛.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2:217-220
[2]李永,段琼辉等.国示范建设实训室改造项目与高职实践教学质量间关系刍议[J].职教通讯.2013.11:43-44
[3]魏小安.关于旅游发展的几个阶段性问题[J].旅游学刊.2000.5:9-14
作者简介:钱小莉(1978-至今),女,大学本科,江苏?泰兴,讲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燕贵成(1965-至今),男,大学本科,江苏?泰州,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国示范 实验实训基地 人才培养 可持续 发展
为了提升高职高专办学水平,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2006年国家投资20亿启动“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十一五”末,在原有已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上,又投入20亿元推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新增100所左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程。这些举动,从根本上创新了高职高专办学体制,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了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了行业企业与高校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当地能力均有所增长,深化了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国示范”建设的核心工作是高职院校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一、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意义
1.增强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能。示范性院校的建设,重点是改变教学模式,颠覆“填鸭式”教学的方法,实现“教、学、做”相统一,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不是没有新思路、好想法、负责任的教师,而是多年来缺乏教学改革成功的基础条件:学生的实验实训条件太差,难以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彻底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和“学”的难题,优质的教学实训条件,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实训材料,丰富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态度,增强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增长了技能,提高了本领。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题,以实践为主导的新时代教学理念。
2.提供职场岗位,实现无缝对接。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开发和建设,是在认真分析和总结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准则,精心设计修建而成,重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思考能力的同时,实现与行业企业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是实现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主要教学载体,可以承担职业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工作。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采取“校中厂”或者“厂中校”的多种模式开发,效仿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规范、设施设备、劳动准则等,强化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出行业企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的职业人员,实现学生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角色脱变,缩减企业培训时间或者无需培训,直接就业的“熟练工”水平。
3.构建职业体系,拓展发展方向。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考虑到专业发展的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拓展能力的多层次培养目标,将关联性的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贯通起来,形成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发展认识,提高了学生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空间,培养了学生的“通用”和“专长”两方面能力,拓展了未来学生就业后的发展方向。
4.服务当地社会,构建产学研平台。高职院校的成长,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构建产学研平台,从社会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人文环境、科技技术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等多方面,推动了当地企业和社会的进步。
5.学院品牌宣传,彰显办学特色。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培养了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更为重要的是承担了社会科学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工作,为人类的进步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每个院校都会有自己办学的独特之处,这样的差异性,给社会带来了希望,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给企业创造了机会。学院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的放大和宣传,彰显了各所院校的办学特色。
二、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的建设情况
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简称科技园),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简称江苏牧院)投资兴建,是集学生实验实训、农业观光旅游和产学研于一体的教育教学基地,位于泰州市农业开发区内,总占地面积1500亩。科技园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符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要求,保持了里下河地区风光特色,遵循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规律,并成为教师科研的平台、学生实训的阵地、资源保护的基地、成果转化的载体、示范推广的窗口,农业观光旅游的好地方。该园由多个专业(群)的实训基地组成。
1.国家级水禽基因库。是经农业部批准建成的,其主要任务是收集并保存我国濒危的、有特殊利用价值的地方水禽品种。提供给水产专业(群)的学生进行水禽保种、保种效果监测及数据收集整理等实训工作,并构建教师研究平台,利用优质品种资源开发新品系,参与完成了扬州鹅的培育工作,对优质肉用麻鸭、黑羽番鸭以及苏牧一号白鹅配套系的培育工作,注重成果的应用转化,现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国家级姜曲海猪保种场。为江苏牧院动物医学和动物科技学院的学生提供和猪产业相关的保种、育种、培优、扩繁、养殖等专业技能提供了高端的实验实训场地,并为江苏省养猪业的发展,为周边地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新动力。
3.宠物(藏獒)繁育中心。学院瞄准未来宠物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考虑到学院宠物科技专业(群)学生实习的需要,建设了宠物(藏獒)繁育中心。繁育中心内收集了国内外优良的犬种近30个,主要开展犬的选育与训导,利用研究,不断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为都市畜牧业发展提供服务。
4.农业观光旅游区。农业观光旅游区以绿色为主线,古朴为中心,建有草原风情园、畜牧文化馆、长寿岛、特禽园瓜果长廊、休闲垂钓区、斗鸡馆、宠物表演场、素质拓展中心、水果采摘区等功能各异的游览区,还配备了高档餐厅、茶楼、客房、会议中心及KTV等一系列设施。为园林设计、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等专业提供了实训场地。 三、科技园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江苏畜牧科技园实训基地的建设,无疑是比较成功的案例,解决了解决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验实训、专业实践的难题,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和课程“工学结合”改革步伐。但也遇到了诸如管理资金过重,资源利用不高,社会影响不广,对外宣称不够等方面的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1.加强高职院校合作,增强使用率。科技园功能全面、实训条件先进,加之学院相关实验实训室的配套建设,只要协调及时,管理得当,完全能够采用开放的模式,提供给其他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增强学院实验实训设施的使用率,为其他院校的专业培养做些贡献。
2.把握园区发展定位,做实产业链。科技园既是学院实验实训基地,也是农业观光旅游区,还是教师科研的重要平台,每年承担国家、省、市和学院各级多项科学研究,重点在于培育优良水禽、畜牧、宠物类品种,做实科技应用和推广工作,将相应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支持国家农业发展,拓宽学院管理经费获得渠道,从育种、繁育、生产、营销等多环节入手,促成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3.密切联系行业企业,拓宽影响力。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后的使用、维护和发展,也要遵循行业的前沿科学技术理念,遵从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对人才的市场需求,离开了这些“本”,就实现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闭门造车”,所建的实验实训基地不能与时俱进发展,就满足不了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建成的实训室没有应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没有远瞻性和危机感,也就不能发挥专业的影响力。密切联系行业和龙头企业,加强科学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实现行业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增大知名度。
4.深化区域合作服务,实现共赢面。充分发挥科技园对外开放的功能,大力开发旅游市场,从原有的经济功能转变到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生活质量,为当地居民和社区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模式。实现文化旅游市场突破,并对旅游者进行细分,专业设置旅游路线,根据顾客需求,开发出真正的文化旅游产品,避免竞争性旅游增长模式,与周边景区合作,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曾向阳,吴猛.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2:217-220
[2]李永,段琼辉等.国示范建设实训室改造项目与高职实践教学质量间关系刍议[J].职教通讯.2013.11:43-44
[3]魏小安.关于旅游发展的几个阶段性问题[J].旅游学刊.2000.5:9-14
作者简介:钱小莉(1978-至今),女,大学本科,江苏?泰兴,讲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燕贵成(1965-至今),男,大学本科,江苏?泰州,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