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课堂角色应该由以前的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环境,在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与发展打下牢实的根基。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创新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也是应用最广泛、内容最丰富、最贴近生活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亟须走出老的教学套路,走上创新之路。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如果把语文比作一种矿藏,那么它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课堂角色应该由以前的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活力不能尽情释放,个性得不到张扬。课堂讨论是彰显和增强学生主体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探究与交流的热情,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智慧结晶。《黔之驴》是一篇寓言故事,寓意丰富。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如从驴的角度看,此文教育人们要有真才实学;从虎的角度看,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事物所吓倒,要敢于尝试;从好事者的角度看,告诫人们办事要经过深思熟虑,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开阔了思路,也可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二、创新课堂教学环境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独立精神不断增强,身心逐步走向成熟,他们不愿做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而是力求成为生活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应将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改变以课本、教参为纲,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敢于独立思考。要实现这种转变,教师就要用新的理念去审视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设计,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真正让学生自主互动。教师要退居为引导者,不再照本宣科,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形成师生、生生对话的课堂格局,尊重学生质疑、探究的成果,让学生体会到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乐于自己去阅读、探究,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探究的重点放在“三点一线”上:“三点”是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重点、难点)、课文与现实的联系点;“一线”是指各课之间、各单元之间和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学生很少静心阅读文质兼美的名著名篇的状况,教师应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可利用学生喜欢的《美猴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课文,设计问题:石猴是怎么做“美猴王”的?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被官府抓住了吗,被判刑了吗?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去阅读文本。
教师应引导学生定期、定量阅读,并在班上开展讲故事、你问我答、写读书心得等方式的交流活动,让学生相互激发,共同提高。
三、创新务必夯实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好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初中学生必须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打好语文的扎实基础,如汉语拼音、语法等的正确运用、文字的规范书写与阅读、写作能力等。学生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才能思维开阔,想象丰富,发展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1.加强背诵督查,储备“资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教学应常抓不懈,学生“肚子里的墨水多了”,自然会“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2.加强课外阅读,增加“营养”。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可利用学校的图书室,也可自建班级图书角,举办读书心得座谈会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存,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具有创新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学到书本上所缺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其语文创新意识与能力。
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在于创新;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需要奉献。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破除教学陈规,锐意创新,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舞台。
责任编辑 王 芸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创新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也是应用最广泛、内容最丰富、最贴近生活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亟须走出老的教学套路,走上创新之路。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如果把语文比作一种矿藏,那么它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课堂角色应该由以前的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活力不能尽情释放,个性得不到张扬。课堂讨论是彰显和增强学生主体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探究与交流的热情,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智慧结晶。《黔之驴》是一篇寓言故事,寓意丰富。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如从驴的角度看,此文教育人们要有真才实学;从虎的角度看,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事物所吓倒,要敢于尝试;从好事者的角度看,告诫人们办事要经过深思熟虑,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开阔了思路,也可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二、创新课堂教学环境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独立精神不断增强,身心逐步走向成熟,他们不愿做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而是力求成为生活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应将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改变以课本、教参为纲,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敢于独立思考。要实现这种转变,教师就要用新的理念去审视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设计,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真正让学生自主互动。教师要退居为引导者,不再照本宣科,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形成师生、生生对话的课堂格局,尊重学生质疑、探究的成果,让学生体会到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乐于自己去阅读、探究,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探究的重点放在“三点一线”上:“三点”是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重点、难点)、课文与现实的联系点;“一线”是指各课之间、各单元之间和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学生很少静心阅读文质兼美的名著名篇的状况,教师应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可利用学生喜欢的《美猴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课文,设计问题:石猴是怎么做“美猴王”的?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被官府抓住了吗,被判刑了吗?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去阅读文本。
教师应引导学生定期、定量阅读,并在班上开展讲故事、你问我答、写读书心得等方式的交流活动,让学生相互激发,共同提高。
三、创新务必夯实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好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初中学生必须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打好语文的扎实基础,如汉语拼音、语法等的正确运用、文字的规范书写与阅读、写作能力等。学生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才能思维开阔,想象丰富,发展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1.加强背诵督查,储备“资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教学应常抓不懈,学生“肚子里的墨水多了”,自然会“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2.加强课外阅读,增加“营养”。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可利用学校的图书室,也可自建班级图书角,举办读书心得座谈会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存,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具有创新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学到书本上所缺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其语文创新意识与能力。
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在于创新;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需要奉献。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破除教学陈规,锐意创新,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舞台。
责任编辑 王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