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录病毒介导v-myc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ya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体外通过逆转录病毒将v-myc基因转染从胎龄10~12周人工流产胚胎脑皮层分离的神经干细胞(NSCs)后,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方法分离、鉴定孕10~12周人工流产的人胚胎脑皮层来源的NSCs,并在体外培养增殖.使用构建了v-myc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转染NSCs后,对其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生长情况的测定、染色体分析以及裸鼠移植. 结果转染v-myc基因的NSCs仍然保持着未分化状态,能够自我更新以及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并且生长速率明显加快,分裂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然而这种细胞的染色体存在结构异常与数目异常,将其植入裸鼠皮下短期内能形成肿瘤. 结论转染v-myc基因的NSCs具有正常NSCs的基本特性,但同时也存在染色体异常与致瘤性,目前暂不适合于移植的研究及应用。

其他文献
该研究利用聚乙二醇将相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与小鼠的肥大细胞瘤系P815融合在一起,形成治疗性DC瘤苗,并对这种树突状细胞瘤苗免疫小鼠后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238位点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BV标志物阳性母亲所生45例HBV宫内感染儿童(I组)、8 5例宫内未感染儿童(Ⅱ组)和l 26例对照组儿童TNF-α基因-238位点G/A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HBV宫内感染组TNF-α基因-23 8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HBV宫内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人脐血CD34+干/祖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离纯化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并在体外将其诱导扩增为DC,观察VEGF在培养早期和晚期对DC分化和功能的影响.观察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方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分化相关抗原CD1α、CD83、CD80、CD54、HLA-
目的 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混浊(PCO)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可能引起PCO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20例经6~24个月临床随访的患者中,发现与PCO相关的因素是年龄、术后第1天前房反应和IOL类型,其它因素包括病人性别、核硬度、白内障类型、粘弹剂与PCO无关.结论患者手术年龄越大、术后第1天前房反应越轻及选用丙烯酸酯类折叠式IOL有助于减少PCO的发
目的研究外源性醛固酮诱导的心肌内肥大信号分子--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和分布变化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取雄性Wistar大白鼠21只,随机分为3组,醛固酮(Ald)组(以Ald 18μg/d腹
目的 研究Smad7过表达使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增殖能力增强的机制。方法 用Smad7真核表达载体PCISmad7.neo同携带有报告基因碱性磷酸酶的c-myc顺式增强子元件pMyc-SEAP共转染,检测Smad7基因对增殖信号通路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稳定转染Smad7基因前后永生化及恶性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P2D和BERF35T2细胞内c-myc、p15、p21表达水平的变化,调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构建的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PDLLA-T3)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实验设自体神经移植组和不含甲状腺激素的PDLLA材料组作为PDLLA-T3的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不同时期大鼠大脑皮质、脑干、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探讨脑区NOS和NO在七氟烷麻醉效应中的地位.方法 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诱导期组、麻醉期组、恢复期组和清醒期组.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期各脑区NOS活性和NO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诱导期大脑皮质、脑干、海马NOS活性分别降低34.8%、30.3%、30.0%,N
热休克蛋白gp96的发现为肿瘤和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gp96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gp96在抗肝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双侧丘脑底核慢性电刺激术对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脑局部糖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对 7例进行双侧STNDBS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 ,在术前和术后 1个月电刺激条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