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石板岩传统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景观可持续发展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政策的不断深入,对传统村落的景观进行可持续设计研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豫北石板岩地区有着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本文通过对这些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特色建筑、文化景观进行分析与总结,然后从经济、生态和文化的角度提出一种针对该地区传统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希望对该地区传统村落的景观设计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石板岩;传统村落;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
  1 传统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传统村落和传统村落景观是人们在自然环境中长期的思考和探索中形成的,体现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智慧和文化信仰,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传承的方面。[1]豫北石板岩传统村落的景观极富特色,当地居民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基于当地特定的地理资源及气候条件,建造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居民建筑,保留了大量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村落景观。
  然而随着现代化社会的进程和当地传统村落知名度的增加,石板岩传统村落的景观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因此当下需要采取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策略来应对这些村落的景观设计,从而让这些传统村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得以长久的保护和发展。
  2 石板岩传统村落的景观现状
  石板岩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地处豫北的太行山大峡谷内,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是极具地域特色的山地村落。[2]从2012年到2018年,有十二个村落先后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现将石板岩传统村落的景观特色分析如下:
  2.1 应对自然的人居环境
  石板岩传统村落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动物植物共同构成了石板岩村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当地居民在选址、平面布局和材料选择上均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应对。
  在石板岩传统村落选址中运用风水理念,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依山就势,将村落呈条状或团装分散布局在太行山的山腰或山顶,这种依山而建的村落可以在冬季抵挡住西北风的寒流,在夏季迎来南向的自然风,整个村落可以享受良好的通风和向阳条件。石板岩传统村落一般将较为平整的山地开垦成为庄稼田地,将崎岖不平的山地建成房屋,这种布局模式方便当地农民在农田进行规模性的播种劳作,而依坡而建有着高低之势的民居又能够满足对通风和采光的需求。
  2.2 自然古朴的特色建筑
  生活在大山中的石板岩居民虽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与外界交通不便,但他们充分发挥和利用了自己的地理优势,利用当地盛产的石板、木材等为主要材料,建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石板房。
  石板房的墙体是由村民从附近的山体取出大块石材,按照实际需求打造成大小统一的四方体,用水泥、石灰粉混合成的黄泥浆进行粘结,一层一层垒筑而成。筑成的墙体规整坚实,厚重美观,成为了石板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用石板搭建而成的屋顶,用石板错缝层层覆盖,在错缝和屋脊处平放小石板压盖,用石板做瓦的方式不仅材料易得,省时省力,而且石板的重量能够应对山谷中秋冬季节的大风,同时实现了美观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功能。[3]
  2.3 形式多样的文化景观
  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是村民长期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生活痕迹,比如说语言、服饰、音乐,还包括风水树、祠堂、戏台、庙宇等。
  石板岩草庙村有一座建于明代的观音庙,起初用黄背草搭建,当地人称之为草庙,后来寺庙周围逐渐有了人家定居,才形成了后来的草庙村。该寺庙建成以来香火不断,是当地人们的祭祀祈福的重要场所,是居民们的思想寄托和精神慰藉。除了草庙村,石板岩的每一个传统村落几乎都有类似的民俗宗教建筑,比如漏子头村的龙王庙和朝阳村的晋佛龙洞庙、玉皇阁庙、老君庙等等。
  3 石板巖传统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在石板岩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风貌。然而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石板岩传统村落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传统村落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对石板岩传统村落的景观设计提出以下策略:
  3.1 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可持续
  将传统村落的产业结构重新调调整,着重发展旅游业,将该地的传统村落打造成集民居建筑观光、传统民风民俗体验、生态农业采摘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具体措施包括将传统民宅建筑进行修缮改造,突出其地域特色;将部分传统住宅改造成农家乐,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和基础设施,增加娱乐项目;将部分农田打造成对外开放的生态大棚,供外地游客进行采摘体验。这些措施既可以让石板岩传统村落的景观风貌保持可持续发展,又可以帮助当地村民提高经济收入。
  3.2 改善庭院小气候——生态可持续
  在石板岩传统村落的庭院景观中结合自然环境,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的加工等多种经营模式,可以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改善生态小气候。利用各家院落的有限空间,在庭院内种植当地果树、蔬菜,养殖家禽、家畜,建造地窖储藏农副产品,形成一个立体的系统的生态庭院产业,使传统民居住宅换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3.3 传承非物质文化——文化可持续
  石板岩传统村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比如石板房的传统建造工艺——揭石板工艺、林州方言、民间艺术——花棍舞等等,通过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对这些民间文化艺术的收集和整理,鼓励居民进行传统艺术的展示和传承,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引入与石板岩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相关联的商业娱乐活动。
  4 结语
  本研究在对石板岩传统村落的景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生态、文化三个维度,探讨如何通过景观的可持续性设计来提升自然景观、发展文化景观、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试图运用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的新策略,将石板岩传统村落打造为集特色民居建筑观光、传统民风民俗体验、生态农业采摘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模式,从而实现该传统村落以发展求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可持续性景观设计道路。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高长征.石板岩聚落的解读[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3]武杨.浅析太行山区石板岩生态化民居营造特[J].环球人文地理,2014,(10).
  作者简介:恒子钤(1991.6~),女,河南省林州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其他文献
[摘要]:生态猪养殖为目前较为畅销的养猪模式,通过引进一些先进的养猪生产技术,以大大提升生猪养殖的综合效益。通过这样模式生产出来的生猪,猪肉品质更好,而且大大降低养猪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养猪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提升。鉴于此,笔者就生态猪养殖的现实意义、技术要点做系统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养猪;模式;技术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养猪的
期刊
1、香菇栽培的方法种类  香菇的栽培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段木(或原木)栽培,一种为代料栽培。两种栽培方法的优缺点如下:段木(或原木)栽培的优点是产出的香菇品质好,投入产出比高,可达1:7~10;缺点是该方法需大量木材,因此对栽培区域选择性较强,成本较高。代料栽培的优点是生产周期短,生物学效率高,可以利用各种农作物秸杆、林木废料作为栽培基,属于生态型栽培方式,对栽培地域基本没有限制;缺点是投入产出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羊肉也逐渐成为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品,羊毛制成的服饰也深受人们喜好,羊的衍生产品在市场中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因此,对于羊的养殖也逐渐受到更多养殖户的关注,但一些地区苦于养殖经验与技术不足,生产效率无法提高,文章针对羊养殖的现存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  [关键词]:羊养殖技术;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羊肉营养价值高
期刊
【摘要】:铁是仔猪体内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在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以及许多种氧化酶的过程中,都需要将铁作为合成原料,而这些物质对于仔猪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仔猪的饲养过程中,应对其补充适当的铁。本文对补铁在仔猪饲养生产中的作用及方法进行分析,并就补铁在仔猪饲养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补贴;仔猪饲养生产;应用  对仔猪补充适量的铁元素,不仅能够对贫血起到重要的预防作用,还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认知程度加深,对于水质的检测也逐渐成为一项关乎人类生存的工作。基于此,本文针对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器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监控网络、仪器设备标准化和监测系统规范化以及监控网络由数字化向智慧化的转变等方式,为提升水质监测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质;生态环境;水质检测仪器  【引言】:水质自动监测仪器是一种运用现代化手段,结合网络
期刊
【摘要】:鸡呼吸道疾病是多发于家鸡群中的一种严重的疾病,而且具有高发性,复发性,而多次发作的鸡很容易导致生长减慢,而养殖户不得不采用药物治疗,也明显提升了养殖的成本,这需要提高对鸡病防治中各种问题的认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鸡病的发生,为养鸡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关键词】:鸡呼吸道;鼻炎;非典型新城疫;防治  鸡呼吸道疾病是鸡病中最为复
期刊
【摘要】:文章以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中设计应用为写作对象,首先介绍了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他们分别是地方性原则、自然环境保护原则、持续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接着论述了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中设计的应用,分别从生态种植、生态公园设计、河道规划、生态保护、屋顶花园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便可以更好推动园林景观设计向前发展。  【关键词】:生态规划;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生态规划主要是指通过对自然、
期刊
【摘要】:在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带动下,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城市园林设计的发展,园林立地条件的多样化,绿化植被成为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物种种类繁多,有针叶木、阔叶木、花草等,这些植物配置为城市美化增添了色彩。但很多园林设计师对植物生态习性、环境适宜性、配置合理性缺乏了解,只是重点关注景观效果,不仅造成了一部分植物群落生长不良,影响了美观效果,还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
期刊
2014年10-11月,重庆市垫江县澄溪镇某养猪场的猪群中中流行一种高热、呼吸困难为主的疾病。该病传染迅速、死亡率高,两个月内发病180头,发病率为51.6%,死亡60头,死亡率为33.3% 。经临床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弓浆虫与巴氏杆菌混和感染。应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后,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养猪场原有经产母猪17头,两月龄内仔猪95头,
期刊
【摘要】:人工湿地是人为建造的一种人工处理湿地,它与天然湿地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净化污水。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能。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天然湿地的面积正在逐渐缩小,而人工湿地所具有的净化污水的功能则有效弥补了天然湿地面积不断减小的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基于小规模污染净化型人工湿地不仅具有良好的污水净化效果,而且兼具观赏性和生态功能。  【关键词】:小规模;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