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累死了!”在一线工作的老师,特别是骨干老师或带毕业班的老师见面后大都会深有感触地说出这句话。
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地区或学校认为素质教育是形式,一时成绩搞不上去,还是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来,以致于有些学校一味抓时间,抓作业量,抓学生考试排名,抓老师考评等等,甚至把节假日补课、晚自习讲课看做是老师对待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良好表现。最终导致老师学生怨声载道,老师抱怨“累死了”,学生抱怨“煩死了”,厌教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
另有一部分老师正在钻素质教育的空子,整天悠游自在,好不快活。在他们看来,素质教育就是少讲课,少布置作业,少批评学生,减轻学生压力,还有的干脆认为只要学校不出事,就万事大吉,哪管什么质量或成绩。
还有一部分老师认为教与不教,工资一样,何必费那个劲呢。连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底线都抛之脑后。
现在有些老师听说要发放绩效工资,就想当然的说,发谁多发谁少,还不都一样发。好像已经习惯了,或者麻木了。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培训学习重形式,不重实践。
近几年各地都在积极组织培训学习。笔者在一线工作已20年,记得前几年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结果有些地方一阵风过去了;接着学习东卢中学的讲学稿,除个别学校坚持了下来,其余纷纷回归“自然”;后来又学习杜郎口中学的“合作学习”法,又是一阵风烟消云散了;还有学习溧阳市后六中学的高效教学模式等也是随风而去。再回想这些年学校组织老师出门听课,教育主管部门对老师进行理论培训考核,其结果有的昙花一现,有的现都不现。
为什么不能长久?
因为有的理论性较强,而有些学校只注重学习形式,不能够将理论有效付诸实践,不能够根据学得的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结合当地的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改革创新。
更有甚者,有些学校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校本培训只抄抄写写,不注重实践,既浪费了精力,又浪费了财力,厌教厌学情绪凸显。这种大喊口号的素质教育,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根本。
如何改革当前教育现状,使素质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呢?我觉得要科学管理,注重实践,真抓实干。
一、科学管理,竞争上岗
打破“铁饭碗”,实行“竞争上岗”。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无论是领导还是老师,无论文凭高低还是职称大小,都要以其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成绩方面量化考核来评定,竞争上岗,实行末位淘汰制,这样会大大提高老师的竞争意识。
胡寨中学在这方面可以说走在了本地区农村中学的前列。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分级管理制,校长选聘中层干部分管年级,年级设立管委会,每学年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选聘一次,大家竞争上岗。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仲裁组,负责全校的督查、量化和评比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各级中层管理者和各任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育教学成绩在稳步提升。
完善奖惩制度,调动老师主动性。不论是对中层干部、年级主任、班主任还是对普通老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实行奖惩制,把绩效工资档次拉开,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公平公开竞争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老师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认真投身到教育教学中,心甘情愿献身于教育事业。
二、端正态度,团队协作“态度决定一切!”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老师、学生只有转变了思想,才能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等采取积极认真的态度。老师的态度转变了,学生才能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所以老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应放在首位。
经济市场下的素质教育除了上文说的竞争机制,由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出一套较完善的切合当地实际的有关考核制度和评价细则,对领导和老师进行量化来评定绩效工资外,还应该注重培养老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老师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自己无“道”,何以传授学生呢?再者自己不学无术,只是抱守原本思想、方法和知识,长此以往,付给学生的也只能是一潭死水,无有源头。所以老师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读书学习深造,绝不可悠哉游哉,枉费一生。
三、注重实践,科学发展
素质教育改革不是喊两句口号就改革了,要真抓实干,注重实践,才能使素质教育科学发展。
比如前面提到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这一话题,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习惯才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除学校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外,每个班级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一系列措施,形成自己的班风学风,这就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一开始在课堂内外多下一番功夫。
课堂上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从战略眼光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我多年从教语文,这一学科本身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等多种因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改变那种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探索、寻求知识的过程。从2000年开始我就把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经验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再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语文成绩取得了第一名,高出同年级最后一名班级均分20多分;2005年东卢中学的“讲学稿”,2006年杜郎口中学的“合作学习”法,牵动了教育界多少人的心。每次学习归来,我总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改进并加以提升,总结出了“班级自主管理”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法。记得2006年11月,杜郎口之行,我震憾颇大。回来后又认真研究了《中国教师报》有关杜郎口课改的报告,影响颇深,我觉得作为一线教师,决不能只是学学看看而已,而要真正结合本校实际去实践。于是,我就把所带的八(4)班作为实践对象,进行试验和新的探索。开始时,我完全模仿杜郎口的模式,让学生分组合作,有6人组,有 8人组,有10人组,每组都有最优秀的学生作为组长,目的以优生帮助带动差生学习进步,开始实验班级自主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结果一个月以后班级不仅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成绩也由原来的年级倒第二名进步为第二名,到期中考试时,班级总评就名列第一名,在第二学期始终以第一名的成绩遥遥领先于其它班级,学生思想品德、管理能力等各方面也都健康向上发展。
课下管理要精细化。作为班主任在开学之初一定要“腿勤”、“口勤”,要跟紧学生,要紧跟学生,要经常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因为这时候班级还没有向心力,还没有拧成一股绳,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的好习惯,绝不能放松一步。比如学生早上起床晚上休息,作为班主任要及时提醒学生按时作息;早读课上老师可与学生一起读书,创设学习氛围;课外活动时间班主任可经常参加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也可以自己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与学生朝夕相处,与学生屈膝谈心,真正了解他们的心理,与学生建立真诚的友谊,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生活习惯。
总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在某些地区某些学校仍然存在着,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各级管理,加强对学校的督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同时积极深入开展对教师师德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搞形式主义,要真抓实干,切实利用绩效工资,积极引进竞争机制,深化教育改革,深入实践,才能全面提高教育素质,使学校教育科学稳步健康向前发展。
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地区或学校认为素质教育是形式,一时成绩搞不上去,还是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来,以致于有些学校一味抓时间,抓作业量,抓学生考试排名,抓老师考评等等,甚至把节假日补课、晚自习讲课看做是老师对待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良好表现。最终导致老师学生怨声载道,老师抱怨“累死了”,学生抱怨“煩死了”,厌教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
另有一部分老师正在钻素质教育的空子,整天悠游自在,好不快活。在他们看来,素质教育就是少讲课,少布置作业,少批评学生,减轻学生压力,还有的干脆认为只要学校不出事,就万事大吉,哪管什么质量或成绩。
还有一部分老师认为教与不教,工资一样,何必费那个劲呢。连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底线都抛之脑后。
现在有些老师听说要发放绩效工资,就想当然的说,发谁多发谁少,还不都一样发。好像已经习惯了,或者麻木了。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培训学习重形式,不重实践。
近几年各地都在积极组织培训学习。笔者在一线工作已20年,记得前几年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结果有些地方一阵风过去了;接着学习东卢中学的讲学稿,除个别学校坚持了下来,其余纷纷回归“自然”;后来又学习杜郎口中学的“合作学习”法,又是一阵风烟消云散了;还有学习溧阳市后六中学的高效教学模式等也是随风而去。再回想这些年学校组织老师出门听课,教育主管部门对老师进行理论培训考核,其结果有的昙花一现,有的现都不现。
为什么不能长久?
因为有的理论性较强,而有些学校只注重学习形式,不能够将理论有效付诸实践,不能够根据学得的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结合当地的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改革创新。
更有甚者,有些学校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校本培训只抄抄写写,不注重实践,既浪费了精力,又浪费了财力,厌教厌学情绪凸显。这种大喊口号的素质教育,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根本。
如何改革当前教育现状,使素质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呢?我觉得要科学管理,注重实践,真抓实干。
一、科学管理,竞争上岗
打破“铁饭碗”,实行“竞争上岗”。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无论是领导还是老师,无论文凭高低还是职称大小,都要以其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成绩方面量化考核来评定,竞争上岗,实行末位淘汰制,这样会大大提高老师的竞争意识。
胡寨中学在这方面可以说走在了本地区农村中学的前列。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分级管理制,校长选聘中层干部分管年级,年级设立管委会,每学年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选聘一次,大家竞争上岗。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仲裁组,负责全校的督查、量化和评比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各级中层管理者和各任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育教学成绩在稳步提升。
完善奖惩制度,调动老师主动性。不论是对中层干部、年级主任、班主任还是对普通老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实行奖惩制,把绩效工资档次拉开,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公平公开竞争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老师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认真投身到教育教学中,心甘情愿献身于教育事业。
二、端正态度,团队协作“态度决定一切!”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老师、学生只有转变了思想,才能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等采取积极认真的态度。老师的态度转变了,学生才能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所以老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应放在首位。
经济市场下的素质教育除了上文说的竞争机制,由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出一套较完善的切合当地实际的有关考核制度和评价细则,对领导和老师进行量化来评定绩效工资外,还应该注重培养老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老师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自己无“道”,何以传授学生呢?再者自己不学无术,只是抱守原本思想、方法和知识,长此以往,付给学生的也只能是一潭死水,无有源头。所以老师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读书学习深造,绝不可悠哉游哉,枉费一生。
三、注重实践,科学发展
素质教育改革不是喊两句口号就改革了,要真抓实干,注重实践,才能使素质教育科学发展。
比如前面提到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这一话题,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习惯才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除学校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外,每个班级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一系列措施,形成自己的班风学风,这就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一开始在课堂内外多下一番功夫。
课堂上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从战略眼光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我多年从教语文,这一学科本身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等多种因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改变那种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探索、寻求知识的过程。从2000年开始我就把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经验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再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语文成绩取得了第一名,高出同年级最后一名班级均分20多分;2005年东卢中学的“讲学稿”,2006年杜郎口中学的“合作学习”法,牵动了教育界多少人的心。每次学习归来,我总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改进并加以提升,总结出了“班级自主管理”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法。记得2006年11月,杜郎口之行,我震憾颇大。回来后又认真研究了《中国教师报》有关杜郎口课改的报告,影响颇深,我觉得作为一线教师,决不能只是学学看看而已,而要真正结合本校实际去实践。于是,我就把所带的八(4)班作为实践对象,进行试验和新的探索。开始时,我完全模仿杜郎口的模式,让学生分组合作,有6人组,有 8人组,有10人组,每组都有最优秀的学生作为组长,目的以优生帮助带动差生学习进步,开始实验班级自主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结果一个月以后班级不仅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成绩也由原来的年级倒第二名进步为第二名,到期中考试时,班级总评就名列第一名,在第二学期始终以第一名的成绩遥遥领先于其它班级,学生思想品德、管理能力等各方面也都健康向上发展。
课下管理要精细化。作为班主任在开学之初一定要“腿勤”、“口勤”,要跟紧学生,要紧跟学生,要经常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因为这时候班级还没有向心力,还没有拧成一股绳,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的好习惯,绝不能放松一步。比如学生早上起床晚上休息,作为班主任要及时提醒学生按时作息;早读课上老师可与学生一起读书,创设学习氛围;课外活动时间班主任可经常参加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也可以自己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与学生朝夕相处,与学生屈膝谈心,真正了解他们的心理,与学生建立真诚的友谊,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生活习惯。
总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在某些地区某些学校仍然存在着,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各级管理,加强对学校的督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同时积极深入开展对教师师德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搞形式主义,要真抓实干,切实利用绩效工资,积极引进竞争机制,深化教育改革,深入实践,才能全面提高教育素质,使学校教育科学稳步健康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