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北法

来源 :旅游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北法
  丹尼和凯文大概是我目前为止遇到过最夸张的汽车旅行者,而我竟然跟他们去法国北部旅行了两天。那是我刚刚搬到法国的第一个月,在一月寒冷的欧洲冬天。
  我是经由一个新加坡网站认识凯文的,实际上说来,他们算是我搬到巴黎之后接待的第一个沙发客,那时候沙发客网站都还没成立呢!一个月前才从新加坡搬到德国工作的他主动发讯息给我,说他们将要开车去圣米歇尔山(MontSaintMichel),会先到巴黎稍作停留,希望能跟我碰个面做朋友,并期待我能提供一些巴黎和法国的旅游信息。其实这也是我自己常常做的事,我的旅行也都是靠着这样的毛遂自荐后在陌生人的恩惠协盼下而得以完成,所以我当然是乐意提供我所能给予的帮助,就当是把我所受的恩惠再向三千大千世界散播出去。
  当我知道他们正为了在网络上完全找不到一百欧元以下的旅馆而苦恼时,就向他们提议一个交换条件,让他们在我家住两晚,代价是带我一起去圣米歇尔山玩。当然这是很不“沙发客”的作法,沙发客提供免费住处是一种慈悲心,不应该要求客人给予或付出,以后想来我家当沙发客的人别担心,我现在绝对不会这么做了;不过当时这样的提议被他们视为是一种“赚到了”的交易,因为他们的车子反正还有空位,所以很快就同意了,而我于是有了这样一次难得的旅游经验。
  为了一张明信片就去旅行
  旅行的理由有很多种,我常常是为了受到一张照片或明信片的吸引就决定要去那个地方旅行了。没想到也有人跟我一样,而这两个人就是丹尼和凯文。
  丹尼和凯文比约定的时间提早一个小时到达巴黎,这让我认为他们应该很熟识法国的路况,对于跟他们一起开车游西北法也比较安心了。就像我会为我的沙发客所做的,我准备了丰盛的早餐,为我们的法国西北部之旅储备好足够的体力。但出发前凯文的一个问题让我吓得比昨晚瘦了一公斤,他问我该怎么去诺曼底!
  真是我的天啊!我以为他们做好了十足的旅游计划,我可以完全信任地跟着他们走,没想到这两个天兵,竟然只知道自己要去明信片上的Mont Saint Michel,其他一概不知,连从哪里去都不知道,旅馆也没订,而且,“他们竟然没有地图”!怎么可以开车旅行不带地图?!
  他们说总是可以用问的,路长在嘴上可以问出来!然而他们忘了他们会说的法文只有“oui”。他们以为有如在欧洲各处都可以看到往巴黎的指标一样,我们只要上路就可以被路上的告示牌指引到圣米歇尔山。你觉得开上台北的高速公路就可以被指引到大寮的包公庙吗?
  我真是太惊讶了。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当起向导来。幸好昨晚睡前临时从《Lonely Plannet》恶补了法国北部的介绍,指引开车的丹尼出了巴黎城,并且开上付费高速公路往诺曼底的首府卡昂(Caen)开去,按照我的简易法国地图,我们应该要先经过这里才能到圣米歇尔山。
  没有地图就上路
  在车上我得以见到不同于美丽花都巴黎的景致,经过了有着现代化公寓建筑的巴黎卫星城镇和工业烟囱,一路上树木因冬枯而无法分辨它们是谁,却偶有几株山樱在新叶抽芽前已然绽放了全株美丽的粉红花朵,还有不知名的全株开满白花的树(难道是坚忍不拔越冷它越开花的梅?)。经过了圣女贞德被烧死的城市卢昂(Rouen),我们不久就来到了卡昂。
  可是我们并不是要到卡昂,曾经看到过一次的Mt.Michel指标,在我们经过并循着它指示的方向行进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我们经过了卡昂继续往前走,到了因“诺曼底登陆”而知名的城市巴约(Bayeux),那也不是我们计划要去的地方,我对战争完全没兴趣。我觉得再这样毫无方向感地开下去也不是办法,只好开始问路。
  于是我遇到了第一个善良、亲切、朴拙得可爱、乐于助人的诺曼底人(巴黎人常常看不起来自其他省的人,尤其是法国北部的人,对他们而言那是一个蛮荒之地)。这个男人在路边洗车,看起来对附近的路况和方向一定比他老婆熟,应该可以为我指点迷津。
  “先生,Mont Saint Michel怎么走?”我的《四十五天学会说法文》这本偷懒的书里刚好有教过这一句,可见圣米歇尔山还真是个著名的地方呢!(我那时刚到法国不到一个月,会说的法文只限于会问人家愿不愿意跟我睡觉,“VoulezVOUS coucher avecmoce soir?”之类无法对乡下壮汉旁边的他老婆说出的句子。)
  “Mont Saint Michel?
  ……”他先是吃惊地看着我,然后对我讲了很多话,我想我的表情在他一长串的西北部怪腔怪调的法文轰炸下变得越来越难看,不过我从他的肢体语言分辨出他大概是说我们走错路了,废话。之后一长串的法文让迷路的我差点在他面前昏厥过去。他于是请我进门。
  他的老婆和女儿也都跟过来了,个个面露和善的微笑,想尽办法非帮我不可。他们找来了地图,我们之间的对话因为有了地图的帮助而变得有点交集,看起来只有六岁大的女儿也凑过来帮忙,更小的女儿始终露出在动物园里才会有的眼神,我应该是她这辈子(她大概四岁)唯一踏入她家门的东方人。男人用他显然经常劳动的粗壮大手画了简单的图示,并问女儿下一个我们应该去的城镇的名字怎么写,我才惊觉他可能是个文盲,难怪他看地图是看地理位置而不是看文字标示,要问老婆才能确定他所指给我看的是不是就是他口里说的那个城市,而在一旁为我着急的女人才终于有插嘴的余地。好心的男人还大方地要我把地图带走,我想到连丹尼和凯文都舍不得买一张地图了,我怎么忍心把一个物资缺乏的乡下汉子的地图拿走呢?结果证明了那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依循着善心人士的指示,丹尼错过了我们该去的方向,回到了卡昂,幸好曾经出现的Mt.St.Michel指标又出现了,即使走了很多冤枉路,经过了更多有着怪名字的城镇后我们还是终于到达了圣米歇尔山。
  Mont Saint Michel
  公元708年,一群宗教狂热者决定开始在现在介于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的Mont SaintMichel建造一座巨大的教堂。如今它是除了梵蒂冈和耶路撒冷之外最重要的天主教圣地,这座被十九世纪法国大文豪雨果称为“海上金字塔”的圣米歇尔山耸立于法国北部的沙地上。山的面积很小,直径只有一公里。潮涨的时候它像个孤岛,冷漠高傲而深不可测;潮退的时候与陆地相连而变得平易近人,但走近那高耸入云的教堂仍有种让人窒息的感觉。千百年来它就这样游走于“陆地”和“海岛”两种身份之间,不但吸引了大量的朝圣者,也吸引了无数观光客,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9年把它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除了大教堂之外,圣米歇尔山一带还有世界上最壮观的大潮,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只可惜我来的时候不是最佳时机。   我们在低潮的时候得以把车开到这座岩岛的山下,步行上山去瞻仰雄伟的教堂,六个小时之后,当高潮来临,我们停车的地方将被海水淹没,整个岛屿便与内陆隔绝,必须要等到下一个低潮才能再与内陆交通。我想要在这样一个孤绝的岛上建造一座如此惊人的教堂,必定得花上几百年的狂热才行,也难怪那么多人不远千里来惊叹它的存在。刺骨的海风吹得我难以伸出手来拍照;据说夏天的时候这个小岛上总是挤满了观光客,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这里还是有不少游客。
  想要在短时间内去很多地方的丹尼和凯文不想花钱进去看教堂,我们只好在小岛上非教堂的范围(那就更小了)逛了一下,遇见几个身穿全白教袍的神职人员,我深深怀疑他们都在这里做些什么,并且想到了翁贝托·埃科的《玫瑰的名字》;还不知不觉地闯入了无人小径,开始幻想着神秘的教堂谋杀,并同时看到有刺的荆棘丛,大概是在涨潮后便无路可出的孤岛上想入非非的修士们用来鞭苔自己用的,给人S/M的遐想。几乎必须侧身穿过一条美国胖子一定无法通过的防火巷后,回到主要大街(大概三米宽)的我们没吃这里出名的LaMere Poulard蛋饼,只喝了热咖啡,向游客中心要了附近旅游景点的信息后就离开了。回头再望了Mt.St.Michel一眼,迷雾中的圣米歇尔修道院看起来像梦中的城堡,我将永远记得这个美得令人震慑、感动的画面,也了解到为何这个画面会让在德国看到照片的丹尼和凯文决定千里迢迢来亲访,我也才有了这一趟旅程。可是他们花了大把精神来了,竟然会为了不想花不到十欧元的参观费用进去一睹究竟,这让我感到不解。却也让我发愿一定要再来一次圣米歇尔山。
  我们离开后决定沿着海岸线走,靠着我的鼻子找路,经过了很多中世纪的小村落,数度误入歧途而到了路尽头的海鸥飞处,我们最后来到以生蚝闻名的小镇Cancale。嗜吃生蚝的我就决定晚上在此住下来了'不料因为冬天淡季的关系,很多旅店都关门,唯一营业的一家客满了,另一间比较像样的饭店又让应该付钱的新加坡人嫌太贵,我只好建议他们去下一个村庄找民宿(在法国称为Chambres d’hotes)。凭着我的直觉我们在Porcon海滩附近找到了一家有船有壁炉有三间客房和两只大黑狗的民宿——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像温暖的家呢?叫做“Le PetitPorcon”的这家民宿,男主人Leon刚好不在家,可能外出捕鱼或砍柴什么的劳动去了(夏天的时候Leon也会带客人出海),女主人Edith很和善地招呼我们,尽管一句英文也不会说,还是用非常『曼的语调和简单的字以及所有妈妈都会有的细心让我懂得了一切,我们选择了一间三人房,房门上挂着Jeab Bart船长的肖像,放下行李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往生蚝餐厅奔去。并趁着“魔术时刻”(Magic Hour)在海边拍下了一些美丽的照片。
  我们各吃了8个生蚝,滴了柠檬汁后还会蜷动的生蚝味道极为鲜美,我还吃了驼鸟肉当主菜、喝了半瓶白酒、香浓的巧克力慕斯甜点,就着窗外美丽的海景,看着隔壁桌一个男人为了讨好他的女人而点的香槟和海鲜大餐(两打生蚝、两只大螃蟹、虾……),我觉得能有美味的关系真是一种幸福。
  回到 Le Petit Porcon,我们在壁炉前的沙发上像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一样地聊天,并在留言簿上签下到此一睡的笔迹。我写下了里面唯一的中文,丹尼和凯文写下唯一的英文,感谢主人的用心,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夜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然后才又开车经过下雨、下雪、下冰雹的高速公路回到巴黎。直到现在我还不敢相信我们当时不带地图就开车去陌生的地方旅行,但是看情形丹尼和凯文还是会继续这样旅行下去,或许又看到哪张欧洲美丽的风景照片然后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开车到那里。不过,这趟旅行让我爱上了法国北部,尤其是那里纯朴和善好客的人们,希望等天气暖和的时候还有机会再去拜访,而且我要待久一点,并带上地图。
  重回北法
  再度踏上往圣米歇尔山之路已经是五年多之后的事了'我的法文虽然没有呱呱叫(我也不会这么做,我会好好地说),但应付生活上的对话已经没问题,而且已经几乎可以说是在欧洲旅行成精了。
  这次旅行的伙伴是我的国小同学、她姐姐和男友,我们还是没带地图,但是我们租了GPS全球定位导引系统!
  雷恩,圣马洛
  我们相约在布列塔尼的首府雷恩(Rennes)碰面,决定先在那里住上一晚再租车往圣米歇尔山出发。
  “我们会有四个人,我不奢求有人可以同时收留我们,如果你们可以提供便宜的住宿讯息和当地人才找得到门路的好餐厅信息,我将感激不尽。”我在沙发客网站上发出这样的求助讯息。
  结果竟然有两个人回信给我愿意收留我们四个人,其中佛列德利克还说最local的食物来自于他家厨房,愿意为我们煮上一顿丰盛的晚餐,要把布列塔尼的美食和好客的热情介绍给来自远方的我的朋友们。不用想也知道我为了吃,不做三思就回信跟佛列德利克说两周后见!
  佛列德利克打破了我对“冷漠的法国人”的成见,由于我和朋友们抵达的时间不同,他两次到车站接我们,还协助我们租车,甚至用他的信用卡先帮我们付钱,再开车载我们去取车。我不想太占便宜,请他别作饭,带我们去吃布列塔尼有名的可丽饼,先吃成的再吃甜的,还喝当地产的苹果酒,算是认识了地道的饮食文化。住在他家很舒服,他还出门去买刚出炉的可颂当我们的早餐。
  当晚我还收到另一个布列塔尼的沙发客给我的留言,说他在圣马洛(Saint Malo)附近的农庄有十六个房间,欢迎我们去住,而且建议我们待久一点,因为他有船还有马,我们可以在他的农庄从事很多有趣的活动,天气好的话他还可以带我们出海!读到这里,我们痛恨自己已经订了民宿、付了钱,而且只计划了五天的行程。不过我跟这位沙发客说,我一定会去拜访他,而且一定买大送小地带上家人和朋友。
  再次来到圣米歇尔山之前,我们先去侯麦(法国著名导演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曾经拍过的电影《夏天的故事》的主要场景发生地——迪纳(Dinard),又到Saint Malo的海滩走潮退后的沙地到旁边的小岛,这些我没有花篇幅详述的地方都是观光客必访的美丽布列塔尼小镇,别说我没讲“不去会后悔”这句话!接着我们去Cancale吃了三打生蚝,这当然也是不容错过的行程。最后在圣米歇尔山对面的民宿住上一晚后,才在隔天早上观光客团体未到之前参观了著名的圣米歇尔修道院,完成了五年多来的心愿。其实在加入沙发客网站的“布列塔尼”族群之后,我才从该族群举办的活动讯息里知道另一个游圣米歇尔山的方法,就是趁退潮的时候踏浪过去,出发地点就是我们下榻的小村庄,沙发客们有时候会集体请私人向导带领这样的行程,当然这又是我的“下一次”了。   诺曼底的Etretat断崖
  对我而言,这趟旅行的重点,除了重回圣米歇尔山之外,最大的目的其实是诺曼底的Etretat断崖,那也是我因为曾经看过的一张照片而许下的愿望,我把照片寄给台湾的同学后,他们也马上受到吸引,决定跟我去一探究竟。基本上说来,这趟旅行为的也是一些风景照片,我从网络上挑选了一些照片给朋友们看过之后,我们的旅游计划就拟定了'我们就是要去照片上出现过的这些与那些地方。
  Etretat位于诺曼底北部海边,有美丽的海滩和令人屏息的断崖,说是令人屏息一点也不夸张,因为我差点为了要去拍一张“发沙客坐在悬崖峭壁顶端抬腿”的照片而跟世界说再见,其他人则是吓得根本不敢靠近那块几乎悬空的巨石,它离地面至少一百公尺,位于削直的悬崖上,坐在上面即使不用张开双臂都会有一种即将乘风而飞的奇妙感受。我知道这美景将深深烙印在我心里,当我自觉渺小、深感压迫的时候,只要闭上眼想到它,就会顿时感到豁然开朗(然后怕掉入悬崖而吓得张开眼睛重新面对现实世界)。
  关于为了明信片而旅行
  关于“看到照片就去旅行”这件事,其实因为不同的心情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我曾经有过在看到某某照片或明信片之后就开始对该地加以想象装饰和点缀,未到心头恨不消,直到终于到了该地反而有“庐山烟雨浙江潮”不过尔尔的慨叹。近年来我慢慢地学会了细细欣赏,看到照片的惊艳和亲身接触的感动其实是有层次上的不同的,看到照片只能有视觉上的刺激,亲临其境则会有更多的感受。就像圣米歇尔山,远看就像明信片上的美景,不禁要发出“哇”的赞叹,走近之后则会因为亲眼看到潮汐的涨落形成的不同景象,和感受到修道院内的某个角落某个修士百年前留下的叹息,而觉得与这个地方有了更亲近私密的关系;Etretat的壮观应该是看到照片就可以想象的,然而要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则必须亲自去站在断崖下、然后爬到断崖上俯瞰下来才能有更深切的感动。我当然在这些地方都拍了很多照片要与人分享,但是如果要体会我所有的感动,非得亲自走一遭不可。
  那么拍照有什么意义呢?反正再怎么高超的摄影技术也无法全然表达实地实景的真美!不过,至少美丽的照片会给旅人鼓励,让他们兴起“到此一游”的动机。像我就很不适合看旅游杂志,因为我看到哪里都想去!这么说绝对没有禁止人寄明信片给我的意图,相反地,我总是会在收到来自远方的明信片的当儿高兴得像要飞上天,然后再藉由想象神游一番。当越来越少人写信或邮寄明信片之后,现在,我总是会寄明信片给我自己,旅行结束后在家中收到自己从远方寄出的明信片,都会让我闭上眼睛让旅行过程中的美好经验一一浮现脑海,有旧地重游般的感受。
  一段由明信片开始,也以明信片结束的旅行,让我在很久很久以后都还能再凭着明信片细细品味。
其他文献
在上海,或许没有一家酒店像“椿”这样让编辑惊奇。这家用心经营的酒店内,光葡萄酒据说就有成千上百种之多,而他家的餐食,虽是中餐却也分若干道,从前菜到甜品样样精美,让减肥的女子大呼“破功”。都说店如主人,怕是也只有对食之道颇有研究的主人,才能带领酒店的客人体会美食美酒带来的幸福感。椿酒店的主人王琦玉先生就是一个如此这般的“食客”。留学法国攻读葡萄酒专业的他不仅对品酒非常在行,旅居欧洲多年对于异域美食也
期刊
《旅游情报》的达人黎远这几期一直在和大家讨论关于旅行中的摄影问题,从器材到技术,也算是科普,更算是摄友之间的交流。不过有些知识相对专业了些,对于初级摄影的人来说,不太容易理解。所以,这一期黎远为大家解答一些不知从何问起的问题,帮助大家在旅行中更好地拍摄。  平时大家拍照,或是在旅游出发日期将近,准备相机的时候,总会碰上一些看似不起眼却又很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有些不好问,因为问题很常见,搞不清到
期刊
上一期达人老谢为《旅游情报》撰写了不丹安缦,反响不错,不丹一时成为读者梦想前往的圣地。从不丹回来后,老谢又在曼谷停留了几日,竟被曼谷的The Siam Hotel所震撼,称其为“绝望之美”的惊世杰作。The SiamHotel由泰国名人——身兼爵士名伶与酒店集团执行长的Kamala Sukosol及其家族所拥有。它为何会给人以“绝望之美”的感受?编辑这就把老谢的切身体验分享给大家。  酒店中的惊世
期刊
认识毛里求斯  “上帝在创造天堂之前,先创造了毛里求斯”,马克·吐温在个人游记中的这句描述,从此让毛里求斯和天堂联系在了一起,也让很多人对它心驰神往,难怪李先生从机场出来看到的第一句话是“welcome toparadise”。仰赖于亚热带海洋性的气候,毛里求斯的自然环境还保持着原生态,又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整个岛一年四季都温暖阳光,空气湿度好,透明度高,空气质量全球排名第二是对此最好的证明(第一
期刊
冬季去芬兰的理由  编辑的一位达人朋友曾先后两次在冬天的时候去北欧旅行,他说:“如果这辈子只能去北欧十天的话,我一定会放在冬天。”北欧和人们通常想象的欧洲不同,看惯欧洲南部地区舒缓祥和田园风光的人乍来此地,会被挪威峡湾那种冷峻陡峭、有棱有角的美所惊到。在北欧旅行,能让人得到极致的感觉,所谓极致,首先是要在对的时间找到对的地点。夏天,绝对要去挪威的峡湾;而冬天则非“冰雪活动之国”芬兰莫属。其次,是旅
期刊
去迪拜,如何选择适合你的奢华酒店  去迪拜的理由是什么?开始是为了享受酒店而游。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迪拜”后,马上联想到的便是:七星帆船酒店。那个时候“七星”两字一出,颠覆了大家“酒店最高五星”的观念,也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奠定了“迪拜是个暴发户”的印象。正因为“奢侈”、“暴发”、“七星酒店”,迪拜旅游从此火了。“聪明的”迪拜趁势又推出“购物”的概念,到迪拜买黄金、买奢侈品对中国人来说,这条理由显得更有
期刊
最近,随着一则新闻,“提篮桥监狱或将拆迁”,这片曾经每每都被上海人拿来吓唬小孩子“再不听话,提篮桥蹲着去”的区域,再度成了热点。  不论拆或不拆,当众多眼光聚集到这里,我们发现原来这儿也有许多故事,杂志的撰稿人姜先生说,闲暇时间来走走,在那些有很多过去的建筑中细细品味上海,倒真的是不错的选择。  闻名遐迩的“提篮桥”  提篮桥,是一个能吸引人的地名。只因此地有远东著名的一所监狱。一百多年来,多少豪
期刊
林鸿麟简介  反正爸妈管不了我  出生在高雄乡下的台湾人。17岁时,考取了市区很好的高中,借由每天花费的车程太久,加之坐车容易头晕导致成绩下降这两个牵强的理由,终于如愿离家,一个人租房生活。  大学攻读了电影和戏剧,并且拥有硕士学位,当然这是违背父母要他学医的结果。  2003年毅然辞去大学讲师的职务,在跳蚤市场变卖所有家当,搬到巴黎去“居游”,定居巴黎至今。  2005年成为沙发客的一员,第一次
期刊
一个深秋11月的日子,我在伊斯坦布尔登上水晶尚宁号(Crystal Serenity),参加它的11晚航程,主要是重温风光如画的希腊群岛。坐船二十余年,类似的航程我已一再走过,可是重看风光如画的那几个旅游点也应是时候了。是的,绝大多数邮轮航线我都走过,于是多年来我都不断重温着最好的航线:很多航点的吸引力令我不久就心思回去;而同时,那些五星级的好船我也一坐再坐——Crystal Serenity我已
期刊
提起私人会所,很多人要么会把其“妖魔化”,想当然以为是昏暗灯光下的私人“小派对”,又或者把它与高消费联系在一起,然后敬而远之。其实私人会所更像是一个私人的社交场所,是你第二个和朋友聊天聚会甚至谈生意的地方,之前杂志曾经就介绍过纽约的广场酒店,那里的私家酒廊就颇有点这样的感觉。  这两年上海也出现越来越多这样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玩点文化的地方,编辑就为大家挑选了其中颇具特色的四家。  分别是以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