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由端入云” 共建人工智能生态链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007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芯片是前沿科技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可以说,不论有怎样领先的算法,要想最终应用,都必须通过芯片实现。
  5月3日,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发布会在上海召开,中科院旗下的寒武纪科技公司发布了我国自主研发的Cambricon MLU100云端智能芯片和板卡产品、寒武纪1M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这款国内首个云端人工智能芯片,理论峰值速度达每秒128万亿次定点运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智能芯片实现新突破
  作为此次发布会焦点,首次正式亮相的Cambricon MLU100云端智能芯片,是我国首款云端AI芯片。
  据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寒武纪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天石介绍,云端智能芯片是面向人工智能领域大规模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提供的核心芯片。云端的智能芯片规模更大,结构更加复杂,它和终端芯片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运算能力更强。
  MLU100云端智能芯片采用寒武纪最新的MLUv01架构和TSMC 16nm的先进工艺,可工作在平衡模式(1GHz主频)和高性能模式(1.3GHz主频)下,平衡模式下的等效理论峰值速度达每秒128万亿次定点运算,高性能模式下的等效理论峰值速度更可达每秒166.4万亿次定点运算,但典型板级功耗仅为80瓦,峰值功耗不超过110瓦。
  “3年来,从研发两颗测试芯片,一直到现在云端智能芯片的最终亮相,我们时刻准备着‘由端入云’。”陈天石说,MLU100基于软硬件协同提升内存带宽利用率,不管是从性能比,还是功耗比来说,寒武纪都将树立智能芯片领域的新标杆。
  与寒武纪系列终端处理器一样,MLU100云端芯片仍然延续了寒武纪产品一贯出色的通用性,可支持千万量级用户的大规模商用检验,搭载各类深度学习和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充分满足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经典数据挖掘等领域复杂场景下(如大数据量、多任务、多模态、低延时、高通量)的云端智能处理需求。
  此外,这次最新发布的寒武纪1M处理器是公司的第三代IP产品,它延续了前两代产品(寒武纪1H/1A)卓越的完备性,单个处理器核即可支持多样化深度学习模型,并更进一步支持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和本地训练,为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各类经典的机器学习任务提供了灵活高效的计算平台,将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智能驾驶等不同领域。
  “由端入云”协同发展
  寒武纪科技公司脱胎于中科院计算所,于2016年发布了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寒武纪1A处理器。它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多项纪录,并入选了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评选的十五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目前,寒武纪处理器也已应用于某知名国产手机新近发布的旗舰机型,实现了集成应用。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推动了芯片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長,也推动了人工智能计算从终端向云端的延伸。陈天石表示,寒武纪在技术上贯彻“端云协作”的理念,这次发布的MLU100云端芯片,不仅可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云端智能任务,更可以与寒武纪1A/1H/1M系列终端处理器完美适配,让终端和云端在统一的智能生态基础上协同完成复杂的智能处理任务。
  陈天石指出,端侧智能处理可以最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以非常低小的功耗、成本和延迟,帮助用户理解图像、视频、语音和文本。同时,云侧的智能处理则可以把多个端的信息汇聚在一起。由于终端的数据量有限,只能根据单个用户的数据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微调。因此,端云协同的智能处理模式将在数据方面发挥巨大优势,利用海量数据,训练出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
  “过去大部分芯片厂商都主攻端,例如芯片巨头ARM公司,或是主攻云,例如英特尔公司。两者兼顾的却很少,因为端云的任务生态区别较大。但是智能时代这个局面会被全面打破。因为端和云的任务是一体的,编程和使用的生态也是一致的。作为一个通用机器学习芯片厂商,寒武纪就是要端云结合,共同推动智能芯片生态的发展。”陈天石说。
  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张旭表示,从过去在手机等终端上应用的智能芯片,到今天更高一层的云端人工智能芯片,它可以使人们在手机等终端的应用上升为未来在云端等领域更加广阔的应用,所以这是一个开拓性的突破。
  当前,众多科技公司纷纷加大对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包括智能手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各领域巨头。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1年,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超过110亿美元,而2016年这一数字仅为36亿美元。
  “寒武纪创立的初衷就是要让全世界都能用上智能处理器。”陈天石告诉笔者,寒武纪将秉承学术界开放、协作的精神,以处理器IP授权的形式与全世界同行共享寒武纪最新的技术成果,使全球客户能够快速设计和生产具备人工智能处理能力的芯片产品。
  共建人工智能生态链
  发布会上,寒武纪部分产业伙伴公开展示了基于寒武纪芯片的应用方案。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童夫尧在发布会上推出了基于寒武纪MLU100智能处理卡的ThinkSystem SR650,打破了37项服务器基准测试的世界纪录。
  “在新产品上,我们搭载了寒武纪的芯片,有助于各行各业在人工智能、VR、高性能计算等方面的研发和行业解决方案的落地。”童夫尧说。
  不仅如此,芯片成果还将运用于智能语音领域。“一小时的语音数据在一个传统处理器上进行智能应用处理,需要一万小时才能完成,科大讯飞一直在跟踪人工智能专用芯片的前沿进展。”上海讯飞总裁程甦介绍,寒武纪的智能处理器在语音智能处理上交出了优异的答卷,能耗效率领先竞争对手的云端GPU方案达5倍以上。它的强大处理能力使得手机本地端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机器学习算法,使得语音本地识别准确率相对于传统处理器领先了9.8%,显著提高了用户体验。
  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旸在发布会上同步推出了基于Cambricon MLU100智能处理卡的服务器产品系列“PHANERON”,它的性能更为强劲,可以支持2~10块寒武纪MLU处理卡,灵活应对不同的智能应用负载。以升级版的PHANERON-10为例,单台服务器可集成10片寒武纪人工智能处理单元,为人工智能训练应用提供832T半精度浮点运算能力,为推理应用提供1.66P整数运算能力,典型场景下的能效提升30倍以上。
  “下一步,曙光与寒武纪之间的合作将不仅仅局限于整机领域,会从顶端科研一直延伸到低端应用,合力打造下游应用产业,共建人工智能生态链。”任京旸透露,中科曙光还将发布人工智能管理平台SothisAI,与寒武纪的芯片及开发环境实现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
其他文献
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据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新文学”的发展与壮大:截至去年底,网络文学用户达到3.78亿,占网民总体48.9%;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达到3.44亿,占手机网民45.6%。不仅如此,有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排在国内市场份额前45位的重点网络文学网站驻站作者已有1300万人,原创作品总量1646.7万种。这说明,网络文学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人的一种普
期刊
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我国已进入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窗口期”。同时,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成为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底线”。  近兩年来,“去产能”一直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但清洁高效利用作为煤炭消费方式的重要转变方向关乎行业未来,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重点。  多位业内人士呼吁,我国长期享受煤炭的低能源消费成本,煤炭在稳定供保、发展地区经
期刊
2018年6月15日,由山西省晋中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晋中路桥”)承建的寿阳县东太国防公路(大索线)黄岭至偏店河k0+000-k11+078段工程全部完工,标志着晋中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又一次铸就了一条幸福平安大道,目前工程正在竣工验收。  自2017年7月20日开工以来,在寿阳县政府、交通运输局的通力协作与大力支持下,晋中路桥始终坚持安全管控、质量管控、进度管控措施,精心组织,合理规划,
期刊
猝不及防,正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科技产业界被敲了记警钟,我们随之从坐享科技改变生活的愉悦中顿然清醒。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要想不被“卡脖子”,必须自力更生——全球视野下,我们亟待开启新一轮自主创新,这是一条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辩证统一之路。  其实一直以来,对于涉及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我们只紧不松,从未懈怠;对于聚焦经济领域、需要高价购买的核心技术,我们也不断加速自主的脚步
期刊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日前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便宜且可持续的方法,利用细菌将光转化为能量来制造太阳能电池,这种新电池产生的电流密度比以前此类设备更强,且在昏暗光线下的工作效率与在明亮光线下一样。  项目负责人、UBC化学和生物工程系教授维克拉姆帝亚·亚达夫表示:“我们记录了源自生物的太阳能电池的最高电流密度。我们正在开发的这些混合材料,使其可通过经济且可持续的方法制造,且最
期刊
5月2日,笔者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光伏云网”信息平台上获悉,截至目前,省分布式光伏累计完成并网54197户,并网容量79.32万千瓦,发电20834.91万千瓦时,上网电量19586.55万千瓦时。其中光伏扶贫用户累计完成并网13818户,并网容量20.36万千瓦,发电6156.51万千瓦时,上网电量5627.86万千瓦时。  分布式“光伏云網”信息平台改变了以往信息分散的弊端,通过对全省600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刘俊英 见习记者张娜 5月7日,记者从山西省粮食局获悉,9家企业成为首批“山西小米”logo和广告语使用成员。这是山西省在促进杂粮产业发展、打造“山西小米”品牌建设方面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山西省在开展“山西小米”品牌建设中实现五个“从无到有”的关键一步。  “山西小米”品牌建设是山西省促进杂粮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是山西省粮食局大力推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
期刊
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把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长远战略来抓。7月28日,借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科技交流大会召开之际,由山西省科协、山西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主办,以“推广有机旱作、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为主题的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山西吕梁市岚县举办。各位专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建言献策,为山西进一
期刊
传统临床药物进入人体,靶向效果如何监测评判?如今,这一难题有望得到解决。笔者5月2日获悉,天津大学科学家借助纳米技术,通过添加稀土材料钆,开发出新型纳米颗粒,有望解决传统药物制剂缺陷,实现了靶向药物可视化引導观测。  研究中,他们利用生物添加技术,构建出一种多功能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成功制备了蛋白矿化钆掺杂硫化铜纳米诊疗制剂。这种可用于光热治疗用的硫铟铜/硫化锌新型纳米颗粒,在660纳米的激光照射
期刊
春天万物复苏,皮肤过敏性问题又开始增多。除了涂抹护肤品外,敷面膜是现在最常用的护肤方式。那么,面膜可以天天敷吗?怎么敷才科学、有效?  有些过敏或因保湿不当  近日皮肤科门诊异常繁忙,接诊了各类过敏性皮肤病、感染类皮肤病、皮炎湿疹瘙痒类皮肤病患者。其中不乏自称颜面部“过敏”者,他们的面部皮肤有红斑或呈潮红肿胀状,伴瘙痒或干燥、疼痛。然而,这真的是过敏吗?或者说,这只是过敏吗?  很多医生仔细询问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