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学到中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会进入到一个嗓音变化的关键时期——变声期。对于正处于变声期的中学生而言,在变声期进行科学、正确的嗓音认识和训练保护是极有必要的;对于从事中学音乐教育的音乐教师来讲,歌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因此,在中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要正确认识中学生的变声期,并准确把握变声期嗓音变化的规律,进行科学的歌唱训练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变声期。
一、变声期的特征
由于学生到了青春期,身体的各个方面迅速发展,喉部在外形与机能上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发声器官迅速生长发育,从而引起明显的声音变化。童声从清脆、稚气向低沉、成熟的成人嗓音转变。这种从同童声变为成人声音的生理变化叫做“生理性变声”,医学把生理性变声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变声期”。
变声是少年青春期发育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是喉部发育过程中声音发生改变的时期。在一般情况下,男孩12岁到15岁,女孩11岁到14岁是他们的变声期。生理学认为,变声期开始年龄一般在12岁左右,结束在17岁左右。持续时间最短4到6个月,最常为2到3年,女生到18岁后趋于稳定,男生则在20岁后完全稳定。
二、变声期的生理保护
变声期期间嗓子多处于充血状态,避免讲话过多或唱歌时间过久。因此,无论是唱歌还是说话,都不要过于用力,更不应大喊大叫、避免大笑、大哭、情绪激动,注意合理休息,可以适度进行歌唱训练或者歌唱活动。在音乐课堂中需注意用声时间不宜过长,每次20分钟为宜。音域不可过高或过低,控制在一个八度之内,超过一个八度会使青少年的嗓子负担加重,损害声带。特别注意,体育课后一小时内,不宜练习歌唱,这样会使声带充血、水肿异物感加剧。
嗓音的优劣,虽说是天生的,但是后天的“规律”更为重要。强健的体魄来自与科学的运动和均衡的饮食,靈动的嗓音亦是如此。我国著名京剧艺术表演家梅兰芳先生在个人的嗓音卫生与保健上有一套完善的方法,他曾精练地概括成以下几点: “精神畅快、心气平和、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练嗓保嗓、学贵有恒、由低升高、量力而行、五音饱满、唱出剧情。”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嗓音保健有着重要作用。
三 、变声期的声乐训练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是说丝弦乐器的声音不如竹管乐器,而竹管乐器却又不及人肉之声来的悦耳、动听。说明了“嗓音”这一天然乐器的美妙。想要拥有一副灵动、悦耳的好嗓音,变声期是非常关键的。
(一)准确的判断变声期的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科学训练。
每个阶段青少年的嗓音条件是不一样的,只有准确的判断出变声期的各个阶段,才能为学生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训练方法,在保护他们嗓子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声乐程度,在稳定中寻求发展。
1.变声初期:音色依旧为童声。其表现为发声持续性差、易疲劳、声音不稳定、唱歌时感到很费力。常常自觉嗓子失去控制,不自觉跑调。这时唱歌应顺其自然,避免学生追求大音量、宽音域。应用五、六度的自然音域来训练发声和歌唱,或降调演唱歌曲。同时歌唱的时间不宜过长,在歌曲选择上应寻找不超过一个八度音程的中音区歌曲,这样唱歌毫不费嗓,既可锻炼吐字咬字和呼吸器官,又为今后的声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2.变声中期:这段时期是声音变化最明显的阶段,说话唱歌声音变化较大,声音粗、厚、沙哑、失控、变低,因为声带后端闭合不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应避免歌唱,可以给青少年讲述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常识或者音乐欣赏、练习节奏等,尽量让声带休息。
3.变声后期:由于喉结与声带的发育基本趋于稳定,声带充血状态基本消失,声带闭合基本完好,并且男女声之间在声音上的差异也明显形成,这时基本可以进行歌唱训练了,但歌唱的声音还不稳定,声音歌唱性不强,在这期间只有八九度的音域,,真假声界限很明显。所以歌唱应该在自然声区内,加强气息的练习,打通共鸣通道,学会放松,避免选择结构过长、音域过宽、音量过强的歌曲。
(二)掌握科学发声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发声状态。
如果把歌唱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正确的呼吸就好比是阳光和雨露,供给不足的阳光或者暴晒,又或者是忽多忽少的雨露,都会极大的影响到树木的寿命,更难说树木的枝繁叶茂。所以,培养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学习声乐的基础。不同的呼吸方法,会让各个腔体的形状产生不同,也就会带来不同的展现效果。而我们训练呼吸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腔体基本保持不变,气息能够平稳的输送到声带。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气”,充分的证明了气息对于歌唱的重要性。
在气息的训练上,首先让他们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良好心态。如果想要控制好自身的呼吸,应摆正自身姿势,不管是在声乐学习过程还是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再者需要调整好自身心态,保持身心放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切忌毫不认真或者太过于紧张,要将自己的状态保持在松紧有度的状态,做好演唱的准备。然后开始进行呼吸的具体训练,对于变声期的青少年而言,应当从自然的深呼吸与慢吐气开始,在深呼吸的状态下,引导学生体验闻花香的感觉,均匀的吸入和呼出,闻花香时应避免学生把气息吊起,指导学生感受气息均匀下沉的感觉。在进行缓吸缓吐、急吸缓吐、急吸急吐的练习,从而体验唱歌呼吸的部位与运动的状态,使呼吸肌肉得到锻炼,学会用横膈膜控制气息的方法。用良好的呼吸支持,调节好共鸣,使呼气的力度与声带闭合的张力之间平衡,使学生明白爱护嗓音和科学的发声练习是一致的。最后是关于共鸣的体验,声音的高位置是共鸣的最佳选择,声音的位置越高,头腔共鸣的成分就越多,音色就越优美。在变声期的歌唱训练中,要让青少年追求音质美,不过分追求音量大和依靠天然嗓音追求高音,学会用高位置演唱。指导学生进行哼鸣的练习,采用下行音阶寻找头腔的共鸣点。
科学的呼吸方法是保护嗓子、美化嗓音的有效措施。如果把嗓子比喻为“本钱”,气息就是“利息”。我们应当指导学生用“利息”歌唱,这无疑是对变声期青少年嗓音的一种保护。教师正确选择合适学生的歌曲对变声期的青少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我们应当向他们普及变声期的生理保护知识,让他们正确的面对身体的发育和变化;更应该帮助他们在变声期进行正确的声乐训练,让他们在保护嗓音的同时完成他们歌唱的梦想;青少年变声期的生理保护与声乐训练,关系到他们未来嗓音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顺利的度过变声期的难关,给予他们最大的鼓励和肯定。
一、变声期的特征
由于学生到了青春期,身体的各个方面迅速发展,喉部在外形与机能上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发声器官迅速生长发育,从而引起明显的声音变化。童声从清脆、稚气向低沉、成熟的成人嗓音转变。这种从同童声变为成人声音的生理变化叫做“生理性变声”,医学把生理性变声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变声期”。
变声是少年青春期发育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是喉部发育过程中声音发生改变的时期。在一般情况下,男孩12岁到15岁,女孩11岁到14岁是他们的变声期。生理学认为,变声期开始年龄一般在12岁左右,结束在17岁左右。持续时间最短4到6个月,最常为2到3年,女生到18岁后趋于稳定,男生则在20岁后完全稳定。
二、变声期的生理保护
变声期期间嗓子多处于充血状态,避免讲话过多或唱歌时间过久。因此,无论是唱歌还是说话,都不要过于用力,更不应大喊大叫、避免大笑、大哭、情绪激动,注意合理休息,可以适度进行歌唱训练或者歌唱活动。在音乐课堂中需注意用声时间不宜过长,每次20分钟为宜。音域不可过高或过低,控制在一个八度之内,超过一个八度会使青少年的嗓子负担加重,损害声带。特别注意,体育课后一小时内,不宜练习歌唱,这样会使声带充血、水肿异物感加剧。
嗓音的优劣,虽说是天生的,但是后天的“规律”更为重要。强健的体魄来自与科学的运动和均衡的饮食,靈动的嗓音亦是如此。我国著名京剧艺术表演家梅兰芳先生在个人的嗓音卫生与保健上有一套完善的方法,他曾精练地概括成以下几点: “精神畅快、心气平和、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练嗓保嗓、学贵有恒、由低升高、量力而行、五音饱满、唱出剧情。”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嗓音保健有着重要作用。
三 、变声期的声乐训练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是说丝弦乐器的声音不如竹管乐器,而竹管乐器却又不及人肉之声来的悦耳、动听。说明了“嗓音”这一天然乐器的美妙。想要拥有一副灵动、悦耳的好嗓音,变声期是非常关键的。
(一)准确的判断变声期的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科学训练。
每个阶段青少年的嗓音条件是不一样的,只有准确的判断出变声期的各个阶段,才能为学生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训练方法,在保护他们嗓子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声乐程度,在稳定中寻求发展。
1.变声初期:音色依旧为童声。其表现为发声持续性差、易疲劳、声音不稳定、唱歌时感到很费力。常常自觉嗓子失去控制,不自觉跑调。这时唱歌应顺其自然,避免学生追求大音量、宽音域。应用五、六度的自然音域来训练发声和歌唱,或降调演唱歌曲。同时歌唱的时间不宜过长,在歌曲选择上应寻找不超过一个八度音程的中音区歌曲,这样唱歌毫不费嗓,既可锻炼吐字咬字和呼吸器官,又为今后的声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2.变声中期:这段时期是声音变化最明显的阶段,说话唱歌声音变化较大,声音粗、厚、沙哑、失控、变低,因为声带后端闭合不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应避免歌唱,可以给青少年讲述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常识或者音乐欣赏、练习节奏等,尽量让声带休息。
3.变声后期:由于喉结与声带的发育基本趋于稳定,声带充血状态基本消失,声带闭合基本完好,并且男女声之间在声音上的差异也明显形成,这时基本可以进行歌唱训练了,但歌唱的声音还不稳定,声音歌唱性不强,在这期间只有八九度的音域,,真假声界限很明显。所以歌唱应该在自然声区内,加强气息的练习,打通共鸣通道,学会放松,避免选择结构过长、音域过宽、音量过强的歌曲。
(二)掌握科学发声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发声状态。
如果把歌唱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正确的呼吸就好比是阳光和雨露,供给不足的阳光或者暴晒,又或者是忽多忽少的雨露,都会极大的影响到树木的寿命,更难说树木的枝繁叶茂。所以,培养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学习声乐的基础。不同的呼吸方法,会让各个腔体的形状产生不同,也就会带来不同的展现效果。而我们训练呼吸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腔体基本保持不变,气息能够平稳的输送到声带。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气”,充分的证明了气息对于歌唱的重要性。
在气息的训练上,首先让他们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良好心态。如果想要控制好自身的呼吸,应摆正自身姿势,不管是在声乐学习过程还是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再者需要调整好自身心态,保持身心放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切忌毫不认真或者太过于紧张,要将自己的状态保持在松紧有度的状态,做好演唱的准备。然后开始进行呼吸的具体训练,对于变声期的青少年而言,应当从自然的深呼吸与慢吐气开始,在深呼吸的状态下,引导学生体验闻花香的感觉,均匀的吸入和呼出,闻花香时应避免学生把气息吊起,指导学生感受气息均匀下沉的感觉。在进行缓吸缓吐、急吸缓吐、急吸急吐的练习,从而体验唱歌呼吸的部位与运动的状态,使呼吸肌肉得到锻炼,学会用横膈膜控制气息的方法。用良好的呼吸支持,调节好共鸣,使呼气的力度与声带闭合的张力之间平衡,使学生明白爱护嗓音和科学的发声练习是一致的。最后是关于共鸣的体验,声音的高位置是共鸣的最佳选择,声音的位置越高,头腔共鸣的成分就越多,音色就越优美。在变声期的歌唱训练中,要让青少年追求音质美,不过分追求音量大和依靠天然嗓音追求高音,学会用高位置演唱。指导学生进行哼鸣的练习,采用下行音阶寻找头腔的共鸣点。
科学的呼吸方法是保护嗓子、美化嗓音的有效措施。如果把嗓子比喻为“本钱”,气息就是“利息”。我们应当指导学生用“利息”歌唱,这无疑是对变声期青少年嗓音的一种保护。教师正确选择合适学生的歌曲对变声期的青少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我们应当向他们普及变声期的生理保护知识,让他们正确的面对身体的发育和变化;更应该帮助他们在变声期进行正确的声乐训练,让他们在保护嗓音的同时完成他们歌唱的梦想;青少年变声期的生理保护与声乐训练,关系到他们未来嗓音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顺利的度过变声期的难关,给予他们最大的鼓励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