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眼5年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e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眼的远期疗效和稳定性.方法 对32例(55眼)远视患者进行LASIK治疗,随访5年.其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值为+4.26D(+0.75~+6.50 D).结果 术前+0.75~+3.00 D组和+3.25~+6.50 D组术后5年其平均等效球镜值≤1.00 D分别占85.5%和72.5%.术后1年至54个月,所有术眼平均都存在远视增移+0.51 D(+0.25~+2.00 D),术后5年,其等效球镜值≥+0.50 D者为50.9%,≥+1.00 D者占16.4%.远视增移在40岁年龄组为+0.61 D(0~+1.10 D),41~55岁年龄组为+0.45 D(-1.20~+1.30 D).结论 LASIK治疗中低度远视是有效的,在5年的随访中,患眼始终存在屈光回退,其回退的程度大于年龄相关性远视的增移.LASIK治疗远视的长期稳定性尚不能确定。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儿童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对≤6岁患儿行后囊撕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34眼)儿童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对≤6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力及拟调节力.方法 将40例(4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23眼),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ReSTOR(R)SA60D3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多焦组)和Natural SN60AT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焦组),观察术后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最佳视远矫正时近视力以及视近拟调节力.结
乡村治理的德治法治和自治的有机结合需要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资源的发掘保护,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彝族拥有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孝老敬亲
目的了解近视眼人群中水平隐斜视、立体视锐度及其与各种参数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近视眼术前检查的患者52例,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对隐斜视及立体视锐度进行测量
目的 观察施图伦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早期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LASIK手术后第1周主诉视近疲劳症状的患者111例(222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术后常规用药外,治疗组加用施图伦滴眼液.定期观察两组视疲劳症状缓解情况并进行评分,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 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视疲劳症状均有所缓解,
目的 对不同类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高阶像差进行量化,以探讨不同类型白内障高阶像差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矫正视力在0.5及以上的不同类型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4例93眼,排除其他眼部疾病,其中皮质性30眼,核性29眼,后囊下34眼,并选择年龄相匹配的21例28眼作为对照,散瞳裂隙灯检查无明显晶体混浊,使用主观波前像差仪进行波前像差检测.结果 各种类型白内障的总高阶像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质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一β1(trom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转染角膜内皮细胞后表达产物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TGF-β1基因转染入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中,并用药物筛选抗性细胞克隆.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外源基因的稳定表达.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表达量,用RT-PCR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