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着绘画性展开,归纳了绘画性这一概念的定义,除了当代绘画中普遍重视的笔触和绘画痕迹,更是广义上的绘画语言的具体体现。笔者着重从技术、形式、材料三个方面来分析绘画性在绘画作品中是如何传达的,力图能够通过几种风格迥异的作品来说明优秀的作品是如何超越了图像和一般的画作,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再次强调绘画性在当代绘画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绘画性;当代绘画;技术美感;形式美感;材料美感
纵览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绘画曾是20世纪以前最主要最具影响力的视觉艺术形式,艺术家们以不同的绘画语言探索着绘画的可能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达主义、波普艺术、极简主义、观念艺术纷纷登上舞台,无一不挑战了绘画的经典地位。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绘画则在各国“再生”。与以往的绘画不同的是,这一阶段的画家把艺术创作和自己的文化背景、本国的历史结合起来,回到传统的形式,并把这些风格形式再创造。这种绘画的回归是全新的,很多新鲜媒材进入绘画,表达的内容和手法越来越自由,至此绘画性在画作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所谓绘画性,狭义上就是指手工绘制,这一属性使作品具有独一性,一定程度上区分了绘画图像与其他图像。手工绘制产生的笔触和绘画痕迹是绘画性最直观的外在表现。
绘画性常常是画家独特的绘画语言,可以成为独立的审美单元,有着独立的表现意义。沃尔夫林在《艺术史的基本原理》一书中,阐释了“图绘风格”就是用不规则的模糊的边界来造型,简而言之就是以块面来作画,并认为这是“入画的,有绘画性的”,也就是说沃尔夫林肯定了笔触是绘画性的。
绘画性亦是画面上的绘画痕迹,它们以某些独特的制作方法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这类痕迹除了由笔触造成的情况之外,主要还包括有意识留出的作画过程中的制作痕迹,无意识产生的偶然痕迹,由材料不同造成的痕迹,等等。该定义同时也说明了绘画痕迹在作品中的作用,就是把画家头脑中的抽象艺术思维转化成具体的物质的可见绘画轨迹。当观众欣赏画面的时候,这些所谓的绘画轨迹就起到指引的作用,带领观者追溯画家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活动,甚至也会激发观者独特的思考。
事实上,对于绘画性这个概念本身,艺术史中尚且没有一种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绘画痕迹仅仅是作为观者进入画面抽象层面和画家精神内核的一个重要媒介,绘画性本身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更伴随着深层次的心理和视觉因素,是视觉经验中更加抽象层面的共鸣,通过画家的技术美感、形式美感、材料美感等渠道来实现,三者相互依存,共同作用。
技术美感是涉及处理画面的手法方式,作品的色彩、造型、空间、肌理、笔触等多种因素的协调,以何种的绘画语言来准确表达情感。例如技艺精湛的西班牙写实画家洛佩斯,他钟情于描绘城市的街景,广阔的市郊,熟悉的居家,并用诗性的方式把这些人们看似平淡,不能入画的景物刻画得扣动人心。在他的《古兰大道》系列中,我们会发现看起来冷冰冰的街景在他的笔下却变得温情而深邃。他的作品虽属于写实,却不是要仿制真正的街道景象,而是通过增加画面的绘画性来传达某种时间凝固的永恒感。他选择一种饱含温情的暖灰色作为基调,色彩的变化极其微妙,随着这些色块色差和大小的变化,空间推向远方,令人遐想联翩。在边缘线处理上,他不同于其他的写实画家那样强调边界清晰,而是以相互交叠的块面模糊了边缘,一种朦胧的诗意就此产生。画中的主体楼房则选用细腻入微的笔触,局部极度精细,某些地方又保持着松动的效果,轻重得宜、虚实有度。观者在惊叹他高超的绘画技巧的同时,更会被眼前的画面拉回那个特定时间的古兰大街,你不会因为没有去过而觉得陌生,反而是一种亲切感,娓娓诉说着马德里的历史,画家把车水马龙的街景定格在一个空寂的特定时刻,让观者感觉到似乎时间凝固在了那一刻。诚如画家自己所说:“我的画不仅呈现现实,还要在其中注入某种特别的意义——某种因所绘物象而生的内在感觉。”精湛的技巧使得绘画性在他的画作中展现无遗,使他画中的物象超越了我们认知的普通场景,形成隽永诗性的美感。
形式美感突出的是画家的思维习惯、知识结构、造型趣味,个人的经验体悟和艺术追求,创造出来一种更有意味的形式。尤恩·乌格罗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精湛的技巧,他的作品无不透露着简约、严谨、庄重的绘画性。让人不自觉想到温克尔曼对古希腊雕塑的概括“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他推崇马萨乔画中的简洁,将画中的人物归纳成为三角形、“S”形、对角线形。在《对角线》这幅画中,人物的动作安排是不常规的,处在斜对角线处,头、手肘、脚趾又恰如其分地撑住画面的边缘,就像某种力量似乎就要冲破画面,臀部的支点正好置于另一条对角线上。同时,为了缓解身体倾斜向右下角的冲击力,画家特意安排了模特的左脚向上勾起和地平线向右上方抬起,椅子靠背的弧度又适当缓解了身体僵硬的感觉。再看模特脚下的阴影安排得很巧妙,它使观者的视线在随着身体倾斜看到脚的时候不会飘出画面,而是跟着这道阴影向左延伸,直到抵达椅子脚之后观者的视线沿椅背再次回到头部,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一切张力又都在制衡中。为了追求这种平衡简洁的平面感,尤恩·乌格罗也相应把色块做了概括,高明度的色彩削弱了明暗对比,反差较大的色块仅用于人体重要的转折处,身体其他的结构处则是块面般的细微颜色变化。这些大大小小的色块全是硬边的刀切般的不规则幾何形,和整个画面的几何形式相互呼应。这样的处理方式,使他笔下的人体似乎已经不是个体性的具体的人物,倒是像古希腊艺术中瓶画的人物,两者都具有一种简单理性的美感。
富有绘画性的形式是需要画家主观的发现和创造,对物象有高度的概括但不乏味简单,遵循一定的美学规律却个性鲜明,艺术家本身的内蕴修养决定了形式美感的品质高低。它是内在情感和外在形式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材料美感则依附于前两者,是对不同材料的观察实验,凭借材料创造出特别的肌理质地,触发作品的视觉多样化和丰富性。
当代绘画中,除了不同颜料本身可以制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新材料的运用同样给绘画带来了重要的视觉体验。画家对材料的使用也逐渐融入了理解和观念,使之成为绘画的另一种手段,通过对材料的灵活运用增加表现力和绘画性。例如尚扬,继早先的黄河系列不久,就把关注点转移到平面的形式语言和材料肌理上。他用沥青、喷火枪、钢材、水泥、胶等现代工业产品来表现梅兰竹菊等传统物象,这种截然不同的反差是艺术家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反思,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忧虑。当我们看到《剩山图》的时候,觉得很有张力,画面的简洁体现在几块抽象的黑白灰对比,但是细看却发现画面的肌理丰富多变,有用拓印的方式做出的斑驳效果,有控制色层做出的皲裂效果,有区别于颜料色彩烧制出来的铁锈色,有胶液做出的光滑感,有腻子做出的粗糙感,有沥青产生的厚重感,有干笔拖扫的朦胧感。以上这些不同的质感有着微妙的视觉节奏,加上色块的虚实,线条的无意识流动,构建出非常有感染力的绘画性。
综上所述,绘画性是绘画作品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是从绘画语言着手,涉及了绘画中的各个因素,包括构图、颜色、明暗、空间、笔触、肌理、造型趣味、画面氛围等综合因素。它是视觉形式,是作品的核心与灵魂,注重画面精神性的表达,蕴含着画家的情感和观念,也成为历代杰出艺术家所追求的个性化语言。它兼具广泛的可挖掘空间,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丰富的样貌形式,是绘画这门传统艺术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绘画性;当代绘画;技术美感;形式美感;材料美感
纵览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绘画曾是20世纪以前最主要最具影响力的视觉艺术形式,艺术家们以不同的绘画语言探索着绘画的可能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达主义、波普艺术、极简主义、观念艺术纷纷登上舞台,无一不挑战了绘画的经典地位。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绘画则在各国“再生”。与以往的绘画不同的是,这一阶段的画家把艺术创作和自己的文化背景、本国的历史结合起来,回到传统的形式,并把这些风格形式再创造。这种绘画的回归是全新的,很多新鲜媒材进入绘画,表达的内容和手法越来越自由,至此绘画性在画作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所谓绘画性,狭义上就是指手工绘制,这一属性使作品具有独一性,一定程度上区分了绘画图像与其他图像。手工绘制产生的笔触和绘画痕迹是绘画性最直观的外在表现。
绘画性常常是画家独特的绘画语言,可以成为独立的审美单元,有着独立的表现意义。沃尔夫林在《艺术史的基本原理》一书中,阐释了“图绘风格”就是用不规则的模糊的边界来造型,简而言之就是以块面来作画,并认为这是“入画的,有绘画性的”,也就是说沃尔夫林肯定了笔触是绘画性的。
绘画性亦是画面上的绘画痕迹,它们以某些独特的制作方法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这类痕迹除了由笔触造成的情况之外,主要还包括有意识留出的作画过程中的制作痕迹,无意识产生的偶然痕迹,由材料不同造成的痕迹,等等。该定义同时也说明了绘画痕迹在作品中的作用,就是把画家头脑中的抽象艺术思维转化成具体的物质的可见绘画轨迹。当观众欣赏画面的时候,这些所谓的绘画轨迹就起到指引的作用,带领观者追溯画家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活动,甚至也会激发观者独特的思考。
事实上,对于绘画性这个概念本身,艺术史中尚且没有一种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绘画痕迹仅仅是作为观者进入画面抽象层面和画家精神内核的一个重要媒介,绘画性本身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更伴随着深层次的心理和视觉因素,是视觉经验中更加抽象层面的共鸣,通过画家的技术美感、形式美感、材料美感等渠道来实现,三者相互依存,共同作用。
技术美感是涉及处理画面的手法方式,作品的色彩、造型、空间、肌理、笔触等多种因素的协调,以何种的绘画语言来准确表达情感。例如技艺精湛的西班牙写实画家洛佩斯,他钟情于描绘城市的街景,广阔的市郊,熟悉的居家,并用诗性的方式把这些人们看似平淡,不能入画的景物刻画得扣动人心。在他的《古兰大道》系列中,我们会发现看起来冷冰冰的街景在他的笔下却变得温情而深邃。他的作品虽属于写实,却不是要仿制真正的街道景象,而是通过增加画面的绘画性来传达某种时间凝固的永恒感。他选择一种饱含温情的暖灰色作为基调,色彩的变化极其微妙,随着这些色块色差和大小的变化,空间推向远方,令人遐想联翩。在边缘线处理上,他不同于其他的写实画家那样强调边界清晰,而是以相互交叠的块面模糊了边缘,一种朦胧的诗意就此产生。画中的主体楼房则选用细腻入微的笔触,局部极度精细,某些地方又保持着松动的效果,轻重得宜、虚实有度。观者在惊叹他高超的绘画技巧的同时,更会被眼前的画面拉回那个特定时间的古兰大街,你不会因为没有去过而觉得陌生,反而是一种亲切感,娓娓诉说着马德里的历史,画家把车水马龙的街景定格在一个空寂的特定时刻,让观者感觉到似乎时间凝固在了那一刻。诚如画家自己所说:“我的画不仅呈现现实,还要在其中注入某种特别的意义——某种因所绘物象而生的内在感觉。”精湛的技巧使得绘画性在他的画作中展现无遗,使他画中的物象超越了我们认知的普通场景,形成隽永诗性的美感。
形式美感突出的是画家的思维习惯、知识结构、造型趣味,个人的经验体悟和艺术追求,创造出来一种更有意味的形式。尤恩·乌格罗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精湛的技巧,他的作品无不透露着简约、严谨、庄重的绘画性。让人不自觉想到温克尔曼对古希腊雕塑的概括“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他推崇马萨乔画中的简洁,将画中的人物归纳成为三角形、“S”形、对角线形。在《对角线》这幅画中,人物的动作安排是不常规的,处在斜对角线处,头、手肘、脚趾又恰如其分地撑住画面的边缘,就像某种力量似乎就要冲破画面,臀部的支点正好置于另一条对角线上。同时,为了缓解身体倾斜向右下角的冲击力,画家特意安排了模特的左脚向上勾起和地平线向右上方抬起,椅子靠背的弧度又适当缓解了身体僵硬的感觉。再看模特脚下的阴影安排得很巧妙,它使观者的视线在随着身体倾斜看到脚的时候不会飘出画面,而是跟着这道阴影向左延伸,直到抵达椅子脚之后观者的视线沿椅背再次回到头部,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一切张力又都在制衡中。为了追求这种平衡简洁的平面感,尤恩·乌格罗也相应把色块做了概括,高明度的色彩削弱了明暗对比,反差较大的色块仅用于人体重要的转折处,身体其他的结构处则是块面般的细微颜色变化。这些大大小小的色块全是硬边的刀切般的不规则幾何形,和整个画面的几何形式相互呼应。这样的处理方式,使他笔下的人体似乎已经不是个体性的具体的人物,倒是像古希腊艺术中瓶画的人物,两者都具有一种简单理性的美感。
富有绘画性的形式是需要画家主观的发现和创造,对物象有高度的概括但不乏味简单,遵循一定的美学规律却个性鲜明,艺术家本身的内蕴修养决定了形式美感的品质高低。它是内在情感和外在形式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材料美感则依附于前两者,是对不同材料的观察实验,凭借材料创造出特别的肌理质地,触发作品的视觉多样化和丰富性。
当代绘画中,除了不同颜料本身可以制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新材料的运用同样给绘画带来了重要的视觉体验。画家对材料的使用也逐渐融入了理解和观念,使之成为绘画的另一种手段,通过对材料的灵活运用增加表现力和绘画性。例如尚扬,继早先的黄河系列不久,就把关注点转移到平面的形式语言和材料肌理上。他用沥青、喷火枪、钢材、水泥、胶等现代工业产品来表现梅兰竹菊等传统物象,这种截然不同的反差是艺术家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反思,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忧虑。当我们看到《剩山图》的时候,觉得很有张力,画面的简洁体现在几块抽象的黑白灰对比,但是细看却发现画面的肌理丰富多变,有用拓印的方式做出的斑驳效果,有控制色层做出的皲裂效果,有区别于颜料色彩烧制出来的铁锈色,有胶液做出的光滑感,有腻子做出的粗糙感,有沥青产生的厚重感,有干笔拖扫的朦胧感。以上这些不同的质感有着微妙的视觉节奏,加上色块的虚实,线条的无意识流动,构建出非常有感染力的绘画性。
综上所述,绘画性是绘画作品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是从绘画语言着手,涉及了绘画中的各个因素,包括构图、颜色、明暗、空间、笔触、肌理、造型趣味、画面氛围等综合因素。它是视觉形式,是作品的核心与灵魂,注重画面精神性的表达,蕴含着画家的情感和观念,也成为历代杰出艺术家所追求的个性化语言。它兼具广泛的可挖掘空间,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丰富的样貌形式,是绘画这门传统艺术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