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移动医疗的表现是一张惨不忍睹的考卷?
投资者说我们不投移动医疗,这东西不靠谱;创业者说我做的是医疗信息化,不是移动医疗;医生说没有补贴的移动医疗,就是个摆设;患者说啥叫移动医疗,能挂到专家号,看病还少花钱吗?
两年前,大家还争先恐后地给自己戴上移动医疗的帽子,两年后的今天就避之不及了。当每个人都觉得当前医疗体制不合心意的时候,却对医疗创新非常提防。当互联网横扫传统行业时,大家一致认为医疗是个例外。
移动医疗入冬?
北京卫计委禁止移动医疗APP介入公立医院加号预约,魏则西事件对百度等从事网络医疗广告业务的公司打击甚大,CFDA叫停阿里健康独家经营的电子监管码和第三方平台药品网售业务,O2O明星项目药给力因内讧而关门,红极一时的医药电商盈利困难,一线移动医疗公司如好大夫、就医160、寻医问药等纷纷爆出裁员冻薪等负面新闻,不少移动医疗公司因用户不活跃、模式不清晰而面临资金断裂,移动医疗的旗手张锐遽然离世……
以上情况都不假,但移动医疗中还有另一幅场景。
尽管顶着烧钱补贴的恶名,但据估算中国整个移动医疗在2015年~2016年间实际融资之和也不过30亿美元,而滴滴打车一家公司融资就超过70亿美元,2015年烧钱更是超过100亿元。医疗市场比出行市场规模更大、利润更高,目前的融资和烧钱状况其实不算过分。
在大量天使轮和A轮的小项目融资困难中,仍有平安好医生、趣医院、思派网络和心医国际等项目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甚至数亿美元的融资。一边是小公司缺钱嗷嗷待脯,一边是因资产荒而成立大量专注医疗的风投基金,对商业模式清晰或有技术和用户壁垒的项目,资本出手从来都不含糊。行业不缺钱,缺的是投资信心和方向。
跟去年还热衷于拉用户给补贴相比,2016年的移动医疗务实很多。下载量、用户数、日活月活不再是大家关注焦点,主打挂号问诊的向医疗深度服务拓展,线上线下服务结合成为共识。慢病管理注重于线下机构和智能硬件结合,智能硬件从消费级向医疗级提升,医学人工智能和医疗大数据挖掘的创新项目也层出不穷。尽管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还需要时间证明,但注重创造医学价值和医疗效率的观念已经成为主流。
对于移动医疗这样出现只有几年的行业,早期有一些浮躁和泡沫非常正常。移动医疗跟其它中国式创业一样存在跟风、造假、烧钱的问题,潮水退去难免留下一地鸡毛,何况创业本身就是九死一生的探险,过于关注负面只会让你忽略埋藏在沙子下面的黄金。从过去两年的表现来看,创业者总体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至少让我们明白哪些道路走不通。如果有人不以为然,那只能说大家对医疗体制太失望,对移动医疗希望值太高。
医疗移不动?
移动医疗这两年始终在医疗外围徘徊,无法切入诊疗服务的核心部分,垄断医疗资源的公立医疗机构在体制上并没有动力打开大门,大医院医生在患者饱和的情况下没有精力去使用移动医疗,有名无实的多点执业也制约了医生在个人品牌、患者管理上的尝试兴趣。
移动医疗在健康管理、慢病防控和改善康复上的优势,无法在现有以报销治疗费用为主的医保体系中得到承认,关注用户长期健康的商业健康险自身又发育不良。在医疗本身都要靠药品和检查来包养的时代,移动医疗还只能当一只无依无靠的流浪猫。
移动医疗另外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受制于医疗信息化的不足,结构化电子病历(健康档案)还非常稀罕,掌握中国人医疗信息的医院并不愿意把自家的数据与其它医院互联互通。当大数据获取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核心时,没有数据的互联网+医疗还能有什么前途?
在公立医院仍然呈垄断态势,民营医疗和多点执业举步维艰,商业保险命运未卜,医疗信息化遥遥无期情况下,移动医疗面临的生存环境实在太过恶劣。
只是服务工具?
既然医疗的核心是医院和医生,那么移动也只能给医疗当一个配角吗?在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上,医院和医生无疑是舞台的主角。但中国最急需的还不是高精尖医疗技术的提升,而是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基層医疗能力的提升、慢病防控的落实、院外康复的实现和健康管理的正本清源,从而实现预算可控下的全民医保。这些看似技术不高的挑战实际执行极为不畅,固然有体制和利益分配的问题,但是移动医疗这种新技术平台的缺乏也是制约因素之一。
没有强大的移动医疗平台,患者的分诊转诊和远程会诊就无法实现,分级诊疗也就是空中楼阁;没有强大的移动医疗平台,基层医生的线下学习成本会很高,能力提升速度会很慢。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院外康复和健康管理,就连政府大力鼓吹的民营医疗和多点执业,如果没有移动医疗帮着联接患者打造品牌,这些新医疗服务很难跟大医院进行PK。在信息化浪潮改变几乎所有行业的现在,很难想象医疗是个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虽然医生和医院长期都会是医疗的核心,但一定不是现在的形态、规模和功能。
没有商业模式?
如果我们把2014~2016年的移动医疗称为1.0版,这个版本的商业模式确实能力不够,根基不牢。但是悲观者往往忽略了技术和环境变化的能力,也忽视了创业者打不死的小强精神。2016年我们至少看到了以下亮点:
首先是互联网医院的建立。虽然患者习惯培养需要时间,医保支付和隐私保护需要解决,但互联网医院成为医院的未来标配是可以预期的。
其次是“移动医疗+商业险”模式的推出。大量移动医疗公司与保险公司在眉来眼去,抱团取暖是双方共同需求。虽然第一步合作局限于新险种推出和新销售渠道的利用,但基于移动医疗平台的诊疗行为和患者生活干预都在摸索之中。
第三,线上加线下布局。移动医疗公司积极与公立和民营机构合作,甚至自行开办诊所,对患者就医进行全程干预。
最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尤其是与精准医疗数据的结合更是前途无量。
近三四年看似浮躁的尝试其实也帮我们证伪了很多东西,例如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并不适用于移动医疗,医疗的低频性难以改变,模仿互联网的烧钱模式此路不通。
在当前技术下,做平台型移动医疗项目的机会几乎已经关闭,靠商业模式创新来讲故事也难以得逞,相反垂直类移动医疗项目如果能深度结合线下诊疗或智能设备倒是机会不错,例如专注于某些精神疾病和PCI术后患者管理的移动医疗项目。
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就没有未来,没有高质量的医疗数据就没有竞争力。最有生命力的模式是通过现有业务能获得稳定收入和高质量的医疗数据,前者能支持公司度过不确定期,后者能让公司找到爆发成长期。
每个关注移动医疗的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局限。看好看淡并不重要,但是资本对移动医疗的投入却是非常严肃的事。资本的决策可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盲目,它们的实际行动比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对判断未来更有意义。有一家知名的移动医疗公司正在融资,它存在多年用户基础坚实,但仍没找到可靠的收入来源,5亿美元的融资和30亿美元的估值是否被资本接受会是市场转暖与否的风向标。
2016年的移动医疗看似并不兴奋,未来走向也不明朗,但这一年绝不无聊。我们真心体验到了创业的艰巨漫长,验证了可行不可行的各种路径。虚妄跟风的项目倒下,正好腾出更多空间给初心不改的公司。移动医疗其实没享受过几天春光,现在也没有多少寒风刺骨,医疗创业注定是个寂寞又低调的征途。
洗尽铅华,从容出发,2017的移动医疗才会有多一点的亮色。
投资者说我们不投移动医疗,这东西不靠谱;创业者说我做的是医疗信息化,不是移动医疗;医生说没有补贴的移动医疗,就是个摆设;患者说啥叫移动医疗,能挂到专家号,看病还少花钱吗?
两年前,大家还争先恐后地给自己戴上移动医疗的帽子,两年后的今天就避之不及了。当每个人都觉得当前医疗体制不合心意的时候,却对医疗创新非常提防。当互联网横扫传统行业时,大家一致认为医疗是个例外。
移动医疗入冬?
北京卫计委禁止移动医疗APP介入公立医院加号预约,魏则西事件对百度等从事网络医疗广告业务的公司打击甚大,CFDA叫停阿里健康独家经营的电子监管码和第三方平台药品网售业务,O2O明星项目药给力因内讧而关门,红极一时的医药电商盈利困难,一线移动医疗公司如好大夫、就医160、寻医问药等纷纷爆出裁员冻薪等负面新闻,不少移动医疗公司因用户不活跃、模式不清晰而面临资金断裂,移动医疗的旗手张锐遽然离世……
以上情况都不假,但移动医疗中还有另一幅场景。
尽管顶着烧钱补贴的恶名,但据估算中国整个移动医疗在2015年~2016年间实际融资之和也不过30亿美元,而滴滴打车一家公司融资就超过70亿美元,2015年烧钱更是超过100亿元。医疗市场比出行市场规模更大、利润更高,目前的融资和烧钱状况其实不算过分。
在大量天使轮和A轮的小项目融资困难中,仍有平安好医生、趣医院、思派网络和心医国际等项目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甚至数亿美元的融资。一边是小公司缺钱嗷嗷待脯,一边是因资产荒而成立大量专注医疗的风投基金,对商业模式清晰或有技术和用户壁垒的项目,资本出手从来都不含糊。行业不缺钱,缺的是投资信心和方向。
跟去年还热衷于拉用户给补贴相比,2016年的移动医疗务实很多。下载量、用户数、日活月活不再是大家关注焦点,主打挂号问诊的向医疗深度服务拓展,线上线下服务结合成为共识。慢病管理注重于线下机构和智能硬件结合,智能硬件从消费级向医疗级提升,医学人工智能和医疗大数据挖掘的创新项目也层出不穷。尽管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还需要时间证明,但注重创造医学价值和医疗效率的观念已经成为主流。
对于移动医疗这样出现只有几年的行业,早期有一些浮躁和泡沫非常正常。移动医疗跟其它中国式创业一样存在跟风、造假、烧钱的问题,潮水退去难免留下一地鸡毛,何况创业本身就是九死一生的探险,过于关注负面只会让你忽略埋藏在沙子下面的黄金。从过去两年的表现来看,创业者总体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至少让我们明白哪些道路走不通。如果有人不以为然,那只能说大家对医疗体制太失望,对移动医疗希望值太高。
医疗移不动?
移动医疗这两年始终在医疗外围徘徊,无法切入诊疗服务的核心部分,垄断医疗资源的公立医疗机构在体制上并没有动力打开大门,大医院医生在患者饱和的情况下没有精力去使用移动医疗,有名无实的多点执业也制约了医生在个人品牌、患者管理上的尝试兴趣。
移动医疗在健康管理、慢病防控和改善康复上的优势,无法在现有以报销治疗费用为主的医保体系中得到承认,关注用户长期健康的商业健康险自身又发育不良。在医疗本身都要靠药品和检查来包养的时代,移动医疗还只能当一只无依无靠的流浪猫。
移动医疗另外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受制于医疗信息化的不足,结构化电子病历(健康档案)还非常稀罕,掌握中国人医疗信息的医院并不愿意把自家的数据与其它医院互联互通。当大数据获取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核心时,没有数据的互联网+医疗还能有什么前途?
在公立医院仍然呈垄断态势,民营医疗和多点执业举步维艰,商业保险命运未卜,医疗信息化遥遥无期情况下,移动医疗面临的生存环境实在太过恶劣。
只是服务工具?
既然医疗的核心是医院和医生,那么移动也只能给医疗当一个配角吗?在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上,医院和医生无疑是舞台的主角。但中国最急需的还不是高精尖医疗技术的提升,而是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基層医疗能力的提升、慢病防控的落实、院外康复的实现和健康管理的正本清源,从而实现预算可控下的全民医保。这些看似技术不高的挑战实际执行极为不畅,固然有体制和利益分配的问题,但是移动医疗这种新技术平台的缺乏也是制约因素之一。
没有强大的移动医疗平台,患者的分诊转诊和远程会诊就无法实现,分级诊疗也就是空中楼阁;没有强大的移动医疗平台,基层医生的线下学习成本会很高,能力提升速度会很慢。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院外康复和健康管理,就连政府大力鼓吹的民营医疗和多点执业,如果没有移动医疗帮着联接患者打造品牌,这些新医疗服务很难跟大医院进行PK。在信息化浪潮改变几乎所有行业的现在,很难想象医疗是个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虽然医生和医院长期都会是医疗的核心,但一定不是现在的形态、规模和功能。
没有商业模式?
如果我们把2014~2016年的移动医疗称为1.0版,这个版本的商业模式确实能力不够,根基不牢。但是悲观者往往忽略了技术和环境变化的能力,也忽视了创业者打不死的小强精神。2016年我们至少看到了以下亮点:
首先是互联网医院的建立。虽然患者习惯培养需要时间,医保支付和隐私保护需要解决,但互联网医院成为医院的未来标配是可以预期的。
其次是“移动医疗+商业险”模式的推出。大量移动医疗公司与保险公司在眉来眼去,抱团取暖是双方共同需求。虽然第一步合作局限于新险种推出和新销售渠道的利用,但基于移动医疗平台的诊疗行为和患者生活干预都在摸索之中。
第三,线上加线下布局。移动医疗公司积极与公立和民营机构合作,甚至自行开办诊所,对患者就医进行全程干预。
最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尤其是与精准医疗数据的结合更是前途无量。
近三四年看似浮躁的尝试其实也帮我们证伪了很多东西,例如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并不适用于移动医疗,医疗的低频性难以改变,模仿互联网的烧钱模式此路不通。
在当前技术下,做平台型移动医疗项目的机会几乎已经关闭,靠商业模式创新来讲故事也难以得逞,相反垂直类移动医疗项目如果能深度结合线下诊疗或智能设备倒是机会不错,例如专注于某些精神疾病和PCI术后患者管理的移动医疗项目。
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就没有未来,没有高质量的医疗数据就没有竞争力。最有生命力的模式是通过现有业务能获得稳定收入和高质量的医疗数据,前者能支持公司度过不确定期,后者能让公司找到爆发成长期。
每个关注移动医疗的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局限。看好看淡并不重要,但是资本对移动医疗的投入却是非常严肃的事。资本的决策可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盲目,它们的实际行动比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对判断未来更有意义。有一家知名的移动医疗公司正在融资,它存在多年用户基础坚实,但仍没找到可靠的收入来源,5亿美元的融资和30亿美元的估值是否被资本接受会是市场转暖与否的风向标。
2016年的移动医疗看似并不兴奋,未来走向也不明朗,但这一年绝不无聊。我们真心体验到了创业的艰巨漫长,验证了可行不可行的各种路径。虚妄跟风的项目倒下,正好腾出更多空间给初心不改的公司。移动医疗其实没享受过几天春光,现在也没有多少寒风刺骨,医疗创业注定是个寂寞又低调的征途。
洗尽铅华,从容出发,2017的移动医疗才会有多一点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