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蓄力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6938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总书记的讲话饱含深情、字字珠玑,充满着对党史的崇高敬意、对阔步新征程的坚定信心、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生逢盛世,党史学习正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史开启了中华民族史的新境界,是我们今天强党资政育人最好的教科书。因而,当代中国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爱国爱民、赤诚奉献,就“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以史蓄力,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学党史,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梦想,增强我们的志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百年风雨征程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漫漫征程,何以中国共产党能使中国人民获得精神的主动?何以中国共产党能够激发中国人民的志气?答案就是:中国共产党有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为梦想付诸的行动是伟大的。这个梦想是光辉灿烂的,这个梦想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梦想,同时,这个梦想实现的福祉全部属于时代和人民。因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十分崇高的。
  学党史、悟思想,作为当代青年,立足新时代、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当抱有什么样的雄心壮志以实现人生价值?无可厚非的,理应从他的历史中去找答案。每一个个体生命与时代是紧密相连的,一个人,要赢得时代与人民的敬仰,就要抱定一种奉献时代、奉献人民的信仰。唯有奉献于时代、奉献于人民,才能使生命恢廓大度、使人生更加充满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赢得时代、赢得人民的历史实践启迪我们,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个有广泛共识的信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梦想能够指引个人梦想走向崇高。因而,党旗所指,就是人生所向。今天,以史蓄力,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就要义无反顾地选择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行。

学党史,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增强我们的骨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道:“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百年非凡奋斗历程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有史为证,山河可鉴,日月可表,我们可以由衷而自豪地说: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有骨气的政治力量!正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硬骨头”,换来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当代中国青年立志奋斗新时代,就要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把“硬骨头”的传统发扬下去。何谓“骨气”?“骨气”就是骨头的硬气,打不垮、压不弯,百折不挠、坚韧不屈。一个人的骨气增强了,就意味着他将更加从容于一生所选定的事业,这样的人,绝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初心。以史蓄力,善于汲取,就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供给了我们“骨头里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说,“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蓄积不畏的精神力量,就要以精神涵养精神。

学党史,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增强我们的底气


  百年弹指一挥间。然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风雨兼程的一百年,却是经由漫长黑夜直到光明,经由血与泪的战火直到和平,前所未有的改天换地的历史伟业。这是波澜壮阔的一百年,这是饱经风霜的一百年。这一百年历史伟业夯实了国强之根基、民富之根基,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使全体人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百年历史伟业夯实了思想之根基、奋斗之根基,使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高扬在中华大地,使追梦前行的新时代奋斗者感受到了不竭的力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加坚信:今天,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绘就更加壮丽辉煌的美好明天的信心和决心,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生逢盛世的当代中国青年,定要以史蓄力,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中不断增强自信心、自豪感,以投身祖国建设的勇毅彰显“四个自信”,以扎根人民的情懷和抱负彰显青春无上的价值,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G
  (作者单位: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石雷
其他文献
2016年3月的一天,我正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干活,红寺堡区宣传部一名干事打来电话,说新华社的记者要来采访我,问行不行。我说行,心里嘀咕:不知要采访什么,我甚至都不知道新华社是什么单位。  第二天,新华社宁夏分社的记者来到我干活的工地采访,他们让我不要有什么顾虑,该干啥干啥,并让我用手机写段话语。我给他们聊我这些年的坚持,为什么要去书写。因为拘谨和不善言谈,我的表达不是那么流畅,但他们还是耐心地听,和
期刊
2020年以来,宁夏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高位统筹、高效协调,统筹开展基层治理大调研,为推动自治区出台《关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若干意见》和乡村、社区、宗教、校园、企业、社团6个重点领域《实施意见》,积极发挥作用。2020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在宁夏调研时,对基层治理“1+6”政策体系
期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鉴往以知来,循道以致远”。回望百年历程,一艘小小红船之所以能够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就在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接续奋斗,谱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壮丽史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
期刊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胜利闭幕。会议期间,17位住宁全国政协委员深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和其他报告,认真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文件,一场场讨论道出了住宁全国政协委员的心声,一件件提案饱含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回顾过去的一年,住宁全国政协委员扎实履职、积极建言,用脚步丈量社情民意,用真情服务改革发展,用恒心践行初心使命,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交
期刊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走在时代前列,努力开拓奋进,用青春和汗水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宁夏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代表,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勇于担当、努力奋斗,为家乡发展、为建设美丽新宁夏积极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为全区广大青年树立了学习榜样。邵刚:青春在焊花中飞扬  凭恒心、专注掌握多项
期刊
2020年9月16日,在宁全国人大代表在宁夏泰和芳纶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专题调研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工作情况。刘艳/摄  春暖3月,又是一年两会时,在宁全国人大代表踏上履职新征程,圆满完成使命任务。  回顾过去的2020年,代表们围绕国家和宁夏发展大局,思索不止,履职不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  9人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13人次参加国家有关部委、最高法和最高检视察调研活动;
期刊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流经宁夏,造就了塞上江南的富饶美丽。黄河在平罗县左岸南起通伏乡团结村,经由通伏乡、渠口乡、头闸镇、灵沙乡,从灵沙乡东灵村出境,河岸线长约48公里;在右岸南起高仁乡八顷村,流经高仁乡、陶乐镇、红崖子乡,从红崖子乡王家沟村出境,河岸线长约63公里。沿黄共有7个乡镇62个行政村,人口10.53万人。因为有了黄河的惠泽,大片良田得其灌溉滋润,平罗县人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享受到黄河母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编制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水环境达标、黑臭水体治理等规划和方案,实施水土保持、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等一批重大工程,黄河干流水质总体达标,黄河流
期刊
青铜峡市打造“葡萄酒+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图为西鸽酒庄。  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系统擘画了“十四五”乃至2035年宁夏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奋力担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提
期刊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气势恢宏、文采飞扬的光辉著作,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重读这部经典,思古论今,不觉感慨万千。《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2月,迄今已有170多年,恰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两位伟人也强调,“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但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依然自信地在1872年德文版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