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有机和常规养殖池塘底泥氮磷溶出特性研究

来源 :淡水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_you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室内模拟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有机和常规养殖底泥中氮、磷的溶出规律。结果显示:有机组氨态氮溶出总量明显高于常规组,覆水前期,底泥厚度是决定氨态氮溶出总量的主要因子,中后期底泥类型成为主要因素。相同厚度底泥中有机组硝态氮的污染负荷明显低于常规组。常规组较有机组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溶出硝态氮和亚硝态氮。5cm和10cm底泥厚度下有机组溶出总磷量分别高于常规组60.5%和56.5%,但在前4d有机组的溶出速率低于常规组,应提早换水以有效控制总磷浓度。
其他文献
<正>近些年,我国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施工企业业务利润水平很低。如何向内部管理挖潜,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是施工企业一直面对的问题。施工企业的经营成本中,70%以上是材料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是最早"走出去”的中央企业之一,多年来一直积极践行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先后承接了以中巴经济走廊公路项目、巴
1 服务模式的创新1.1 高质量的服务本院图书馆针对医院的重点建设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及经常检索文献的读者所需的文献进行集中研究对比,把一些前瞻性文献信息、前瞻性名词整理
研究了吡喹酮不同给药方式对鲫(Carassius auratus)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浸泡时吡喹酮对鲫的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4.80mg/L、51.07mg/L、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