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696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加强扬子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对进一步提升全域综合竞争力和提高区域中心城市首位度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扬子江城市群八市的城市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系统评价,在此基础上就进一步提高八市城市竞争力水平和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等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扬子江城市群 竞争力评价 中心城市
  当前,江苏省大力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以此打造发展新优势,提升未来的综合竞争力。在"1+3"重点功能区中,"1"是指扬子江城市群,包括沿江八市在内。"3"是指三个区域,一是江淮生态经济区,包括淮安、宿迁2个设区市和里下河地区的5个县(市);二是由沿海三市组成的沿海经济带;三是把徐州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对于"1+3"重点功能区的定位,扬子江城市群是着力打造江苏高端产业发展的"金色名片";江淮生态经济区重在展现生态价值、生态优势和生态竞争力,着力打造江苏永续发展的"绿心地带";沿海经济带是江苏最大的潜在增长极,着力打造江苏向海洋发展的"蓝色板块";徐州则要着力打造淮海经济区的"CBD",拓展江苏发展的纵深。可见,在"1+3"重点功能区中,扬子江城市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江苏城市协同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心和主阵地,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
  但由于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人文、历史、观念和竞争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扬子江城市群的区域"粘合度"仍不强。这里的"粘合度"是指经济版块或经济实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紧密程度。从扬子江城市群内部来看,不仅是经济版块之间协同发展的"粘合度"不强,版块内部城市之间协同发展的"粘合度"也都较弱。例如,扬子江城市群内部存在着苏锡常、宁镇扬、苏中三个版块,三个版块之间发展步调并不一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与此同时,各个版块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这充分表明扬子江城市群的整体"粘合度"仍不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扬子江城市群内部,尚未形成在全域具有领头作用的城市,即真正意义上的区域中心城市尚未自发形成。在八个城市中,一些关键城市只是在各自所属版块中处于中心地位,但对整个区域的影响力有限。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是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扬子江城市群八市竞争力水平进行系统评价,进而根据城市竞争力差异情况和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扬子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
  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竞争力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扬子江城市群发展实际,共选择综合经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民生活4个一级指标和30项二级指标,构建了扬子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其中,综合经济指标包括10项二级指标,从经济规模、经济增速、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反映经济发展情况。其中,选择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資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个指标作为经济规模的代表;选择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个指标作为经济增长速度的代表;选择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2个指标作为经济结构的代表;选择人均GDP、劳动生产率、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4个指标作为经济效益的代表。在计算经济增速时,本文计算了GDP的十年平均增速、五年平均增速和环比增速3个数值,分析认为环比增速虽然能够准确反映当前实际情况,但1年的情况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对未来的借鉴和参考意义不大;十年均值由于期限长容易弱化数据现实特征;五年均值既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趋势特征,又包含了较多的当前的信息量,因此认为选择GDP的五年平均增速较适宜。产业发展指标包括工业总产值、霍夫曼比例、工业利润率、度电工业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机总动力、亩均粮食产量等7个二级指标。基础设施指标包括等级公路里程、公路客运总量、公路货运总量、互联网用户数、邮电业务总量等5个二级指标。人民生活指标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万名中小学生拥有教师人数、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专利授权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8个二级指标。
  二、扬子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及评价分析
  (一)评价方法选择及其原理
  综合评价方法有多种,例如灰色关联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本文选择因子分析法,该方法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复合分量,然后对每个分量赋予一定的权数以计算样本的综合得分。该方法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区域竞争力发展研究领域,其基本思路为:
  (二)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
  根据扬子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本文运用《江苏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整理出各个评价指标的计量值(表2)。由于篇幅关系,不对指标计量值情况展开分析。
  本文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计算扬子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分值。
  首先,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判断因子分析的适宜性。KMO检验值为0.774,落在一般的区间,没有否定因子分析的适宜性,但也没有特别明确的肯定,以此很难进行抉择,还要结合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结果;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远远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适宜进行因子分析。综合2个检验结果,本文认为进行因子分析是适宜的。
  其次,根据各个因子对总方差的解释情况进行公共因子提取(由于篇幅关系,过程略),本文选择6个公共因子累计可解释原变量82.792%的信息。根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确定各个因子的含义:公共因子1代表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工业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机总动力、公路客运总量、公路货运总量、等级公路里程、互联网用户数、邮电业务总量;公共因子2代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公共因子3代表工业利润率、亩均粮食产量、度电工业总产值;公共因子4代表万名中小学生拥有教师人数、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专利授权量;公共因子5代表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公共因子6代表霍夫曼比例、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   再次,根据因子得分情况,以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扬子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从高到低排序为苏州市(1.9514)、南京市(1.3328)、无锡市(0.9277)、南通市(0.8813)、常州市(0.6978)、扬州市(0.4517)、泰州市(0.4119)、镇江市(0.3964)。
  三、扬子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从评价结果来看,扬子江城市群八市之间的城市竞争力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不仅体现在最低值(镇江市)和最高值(苏州市)之间的差距明显偏大,也体现在竞争力水平相近城市间的差距同样非常显著,尤其是第一名(苏州市)和第二名(南京市)之间。这反映出以下特征和问题:一是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程度有待提高。扬子江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未来要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内部具有较高的协同度将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协同度不高将成为一个重要障碍和短板。二是领先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城市之间竞争力的比较认为,对于领先城市是否对周边城市具有带动作用这个问题,值得重新商榷和深入研究。例如,南京市与周边的镇江市、扬州市之间竞争力水平差异非常明显,南通市与泰州市之间的差异明显,这种城市发展之间的传导机制和带动机制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三是中心城市首位度有待提升。仅从分析结果看,具备中心城市基础条件的只有苏州市和南京市,因为这两个城市竞争力水平排在前两位,尤其是苏州市还排在第一位。而众所周知的是,南京市作为扬子江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明确。这就反映一个问题,当前扬子江城市群中心城市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虽然南京市是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强,但也有成为真正中心城市所必须突破的障碍。例如,与苏州市相比,经济体量偏小,现代工业体系不发达,国际化程度不够高等。因此,南京市作为扬子江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亟待加快提升。
  因此,从发展角度看,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应重视以上三个"有待提高",以中心城市打造为牵引,提高城市发展协同度,提高整体竞争力。一是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增强区域"粘合度"。建立扬子江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的区域协同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障碍,打破长江割裂的障碍,更要打破思想观念的障碍,让市场经济的要素传导机制、发达城市的示范带动机制真正发挥作用,缩小城市竞争力差距,提升协同发展水平和区域综合竞争力。二是建立精准发展机制,挖掘潜在竞争优势。根据各个城市发展阶段和基础优势,建立精准、有针对的發展机制和计划,扬长补短,挖掘潜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水平。三是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提高领头城市带动作用。扬子江城市群中,南京市已经被明确为扬子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苏州市是苏锡常版块的领头城市,未来将作为扬子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南通市是苏中版块的领头城市。对于中心城市南京市,应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对标找差,着力解决经济总量不够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国际化功能不够全等发展难题和障碍,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形成规模优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发展智能化高端制造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驱动,避免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积极打造创新名城,探索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努力打造环境最优城市;集聚国际化的产业功能,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对全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苏州市具有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强、制造业基础最雄厚等优势,应积极培育和打造成为扬子江城市群区域副中心,提升地位、完善功能,通过副中心建设,一方面提升苏州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将其产业发展模式和经验向外推广,为区域其他版块发展提供经验支持。南通市是苏中版块的龙头,应在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引动引领周边城市发展,在扬子江城市群整体协同下带动苏中版块转型升级、快速发展。在以上中心城市和领头城市之外,无锡市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和优势,虽然前几年发展势头放缓,但现已呈现加速追赶之势,未来应积极培育新优势、新动能,重造辉煌业绩,并成为江苏在全国省市角逐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贾晓峰.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定量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5(6).
  [2]贾晓峰.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历史演变与对策[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12).
  [3]金春鹏,李晓清.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7(9中).
  [4]徐力行,毕淑青.关于产业创新协同战略框架的构想[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51-55.
  [5]胡大立.产业关联、产业协同与集群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J].管理学报,2006(11):709-713.
  [6]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9.
  [7]江小涓.世纪之交的工业结构升级[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205.
  [8]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47.
  [9]周振华.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0]王岳平.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理论、实证和政策[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11]关爱萍,王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J].统计研究,2002(12).
其他文献
国家脆弱性评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用来描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衰退,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某一环境系统遭受污染的程度做出详细的判断和预测.本文首先按照模糊综合分析法设置因素
老王的大孙子是象棋棋手。说起来还跟老王的培训有关。孙子自打两三岁上就跟爷爷下象棋,起初下不过时,“哇”的一声就哭。爷爷心疼孙子,所以年幼的孙子,在跟爷爷下棋时,是无
【摘要】近些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速度越来越快,正好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绝佳时机,人防工程的出现,成为了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生命工程。国家武器的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充分做好应对科技化、信息化的防空准备工作,并且获得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合理化运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人防工程防护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人防工程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
对于化工这一危险程度极高的行业,要想保住化工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首先就得做好化工工艺的设计工作.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了化工工艺设计工作的难度
近年来,湖北省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该省为临时困难群众提供的临时救助服务占救助总量的65%左右.主要做法是:rn拓宽服务领域实施主动救助rn健
由于旧村改造项目的自身特点和对项目开发主体的资金实力、融资能力以及资质的较高要求,加上我国特有土地政策的影响,在实践中,开发商和集体经济组织多通过合作开发的模式来
近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密度激增,大批的人员密集场所涌现出来.这些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出现疏散困难的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本文将针对人
【摘要】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运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建立瞿昙镇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采用专家赋分法对瞿昙镇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为全域旅游背景下瞿昙镇旅游规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瞿昙镇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重点旅游资源完整性好,民俗特色鮮明,宗教氛围浓厚;但旅游资源品级较低,集群程度不高,个体规模小,品牌少,旅游服务设施薄弱,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占大
长春市紧紧把握民政部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总要求,注重顶层设计,注重制度创新,注重综合施策,注重高位统筹,着力探索困境未成年人发现报告、分流办理、跟踪反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观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的基础上创立的,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社会公平是历史的和相对的;其次,社会公平作为道德和法的观念,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