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孩子心里自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很奇特,跟成人的世界大相径庭。如果说成人的世界是现实的陆地,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神秘的海洋。所以,我们不能站在成人的立场,用成人的思维来审视孩子的世界。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成人看来是乏味的、荒唐的,甚至是不可理喻的,但在孩子眼里却是奇妙的、合理的。因为视角的不同,孩子的感受、想法也与成人不同,如果父母硬要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要求孩子,势必引发亲子矛盾,还有可能影响、阻碍孩子的成长。因此,父母应学会放低身段,试着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孩子,随时倾听孩子的诉说,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这不仅有利于亲子相处,而且能使家庭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留心孩子的想法
(周女士,34岁,某证券公司职员)
我觉得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特别是管教孩子时,应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体会孩子的心情,这样才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在教育女儿棠宝的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有天晚上,我老公的同学到我家玩,我冲了两杯咖啡,给客人和我老公各端了一杯。客人刚喝了一口,便吐了出来,说:“是不是把糖和盐搞混了?咖啡这么咸啊!”老公赶紧尝了一口自己那杯,果然很咸,就皱着眉头问我怎么回事。冲的是速溶咖啡,我什么也没加啊,咋会是咸的呢?我正纳闷,棠宝从自己房间跑了出来,兴致勃勃地问:“咖啡很甜吧?”“你把糖当盐放在咖啡里了?”她爸问。“我放的是盐啊,电视里也这么做的!”女儿说。她爸很生气:“你咋这么淘气!盐能往咖啡里放,电视上会这么说吗?”我赶紧用眼神示意老公,不让他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我有个习惯,有什么问题会先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因此我没有责备孩子,而是一边重新冲咖啡,一边询问女儿为什么往咖啡里放盐。女儿说,有一天她看电视,看到一个节目,说往咖啡里加点盐咖啡会更甜。因此,我冲好咖啡后接个电话的工夫,她就往咖啡里加了一些盐,想知道是不是加了盐会更甜。过后我上网一查,果然有这种新喝法。于是我表扬女儿:“善于学习生活小知识,这点很好。”然后话锋一转,提醒女儿,“但学东西要专心,人家说往咖啡里加一点盐会更甜,而不是撒一把,你没有掌握好量,加得太多,效果就不一样了。”女儿愉快接受了我的“批评”,说:“我知道了妈妈,下次我放一点点。”你看,要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训孩子一顿,肯定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的好奇心。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会发现孩子的想法和主意越来越多,常常要求自己做决定,那么家长就应当注意征询孩子的意见,用心关注孩子的想法。比如有个周末的早上,我招呼女儿:“棠宝,赶紧起床,妈妈要带你去张阿姨家玩。”可她赖在床上不起来,噘着嘴说:“你自己去吧,我不去!”然后告诉我,“我今天想去姥姥家,你昨天晚上为啥不和我说好,今天早上才通知我去张阿姨家呢?”这么严肃的话从一个4岁多的孩子嘴里说出来,我有点吃惊,尤其她还用上了“通知”这个词,明显是表达对我的不满,言外之意就是我应该跟她商量,征求她的意见,而不是“通知”一声。我突然意识到事先没考虑女儿的意见,便问她有啥想法,为什么要去姥姥家。她说,她想去姥姥家跟姥姥DIY包饺子,已经跟姥姥在电话里说好了。考虑片刻,我决定尊重她的意见,于是改变计划陪她去了姥姥家。
那天,女儿在姥姥家学包饺子,特别开心。这件事让我更加在意孩子的想法,只要是跟孩子有关的事,我都会跟孩子商量。这么做,不但让孩子感受到了被重视,也避免了亲子矛盾。
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还体现在孩子犯错误时如何批评、教育孩子上。有的家长爱凭主观臆测,没弄清真实情况就批评孩子,效果往往不佳。这一点我比较注意。记得有一次,幼儿园老师告诉我,棠宝跟小朋友打架了,咬了小朋友的手,把人家的铅笔弄断了,老师批评她时她还顶嘴。棠宝一向很乖,这次是怎么了?去接她时,见她很不高兴的样子,而且也不跟老师说“再见”,我没有急着批评她,也没有直接领她回家,而是带她去了附近一个公园。玩了一会儿,她情绪放松了,主动跟我说起了幼儿园发生的事。原来,上美术课时,老师让画妈妈,有个小朋友便说棠宝:“你画的妈妈真难看,脸上那么多麻点点,是雀斑吗?”棠宝说不是雀斑是汗珠,小朋友坚持说就是雀斑。棠宝急了,两人冲突起来。老师没问缘由就训斥了棠宝,棠宝不服气就顶撞了老师。站在女儿的角度,我觉得她确实有理由生气——你曲解了我的画,还说我妈妈难看,长雀斑,是谁都会生气。但我还是开导棠宝说:“妈妈理解你是为了维护妈妈,不喜欢小朋友说妈妈难看,但不管怎样都不能咬人打人,也不该顶撞老师。”然后,我又指导她如何处理跟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女儿不但不再生气,还虚心接受了我的批评、教育。
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没有理解就难以沟通。
总以成人的眼光
看待孩子不可取
(胡先生,32岁,建材公司培训专员)
成年人,尤其是做爸爸的,大都习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按自己的意志替孩子做决定,很少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甚至对孩子的想法不屑一顾,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这样做的后果,一是会造成亲子关系紧张,二是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对此我深有体会。
我儿子小满上幼儿园后,我给他报了乒乓球兴趣班,每天幼儿园放学后,他都跟小表姐乐乐到乐乐就读的小学学打乒乓球。刚开始儿子还算听话,我每次去接他,他都在练习打乒乓球。但没过多久我就发现,去接他时他总是和乐乐在玩别的,不是玩呼啦圈,就是玩跳绳或毽子,我就问他:“小满,你乒乓球练完了吗?”儿子随口答道:“练完了。”最初我没有怀疑,可有一天当他又跟我说“练完了”时,乐乐却说:“没有,他骗人,他没有打乒乓球。”我很诧异地看着儿子问:“真的吗?”儿子一脸的不在乎,说:“我真的打了。”我仔细一看,儿子装乒乓球拍的袋子都没打开,球拍还在袋子里,便正色说:“不许撒谎!”见我生气了,儿子才小声说:“我没打,我不想打。”我更加生气,说:“不想打就说不想打,干吗撒谎?我最讨厌说谎的人!” 最后硬逼着儿子对着墙打了300下。过后妻子说我处理问题简单粗暴,没有从儿子的角度出发。她说:“给儿子报兴趣班,你也不听听儿子的意见,儿子喜欢踢毽子,不喜欢打乒乓球,所以才不好好练球,才说谎。”我听了嗤之以鼻,说:“乒乓球好歹是个技术活儿,踢毽子算什么?再说了,女孩才踢毽子,男孩踢什么毽子……”其实让儿子打乒乓球,还有个原因是我特喜欢打乒乓球,当然希望儿子也有这方面的专长。结果,强扭的瓜不甜,我不但没少因为打乒乓球的事跟儿子生气,儿子也始终没喜欢上打乒乓球。 还有件事给我的印象较深。儿子4岁多时我们给他换了幼儿园,新换的幼儿园师资好,孩子的活动场地大,离我家比较近,还有个原因是,我同学的爱人刚调到那家幼儿园工作,能给我儿子更多的照顾。但妻子当时有点担忧,跟我说:“换幼儿园儿子会不会不习惯,要不要问一下儿子?”我不以为然,说:“他那么一点点大,能有啥意见?再说,孩子考虑问题哪像我们大人这么周全!”可令我没想到的是,一听要换幼儿园,儿子的反应十分强烈,不想去新幼儿园,哭闹,在地上打滚,哭到呕吐。他妈只好想办法安抚他,开导他说:“新幼儿园可漂亮了,再说还可以认识新伙伴。”儿子大声嚷:“我不要认识新伙伴,我就要和贤贤、菁菁他们玩。”无奈,妻子只好请假带了他三天,好不容易才把儿子劝进新幼儿园。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儿子都没有融入新环境,原来爱说爱笑的他变成了闷葫芦,上课没以前活跃了,很少跟小朋友玩,回到家也经常闷闷不乐,有时我逗他他都不理我。妻子很心疼,说看样子不该给孩子换幼儿园。我也不禁反思,孩子尽管小,但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一味地以大人的意志操控他,或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说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还真是一门学问,比如孩子的有些想法,有时候大人还真的搞不懂。有一次我帮儿子收拾房间,见他有个盒子里装了不少瓜子壳和开心果壳,没多想就随手当垃圾帮他倒掉了。谁知儿子发现后冲我发起飙来,哭着让我赔他的瓦片。什么瓦片?我当时莫名其妙。妻子见状赶紧把儿子抱到一边去哄,这才弄清楚,儿子攒的那些瓜子壳和开心果壳,是为了给他制作的小房子当瓦片的。妻子说,儿子为了攒那些“小瓦片”,嗑瓜子把嘴巴都嗑疼了。一听是这样,我就给儿子买了一袋瓜子和一袋开心果,但儿子不理我,我又讨好他:“爸爸帮你嗑。”儿子依旧不理我,甚至赌气好几天不跟我说话。这点小事就搞得我们父子关系紧张,至于吗?我有点不解,就跟儿子幼儿园的老师聊起了这事。老师却说,一件事,对大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眼里却是非常大的事。你扔掉了他的瓜子壳,你觉得是扔垃圾,微不足道,但对孩子来说,会影响他造一座房子,是很重要的事,所以他才跟你赌气。
看样子,要分清一件事的大小,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抛弃“成人主义”
(苏教授,男,41岁,学前教育专家)
所谓“成人主义”,就是习惯以成人的立场、成人的思维、成人的标准、成人的意愿来看待孩子,要求、教育孩子,忽略孩子的天性、孩子的认知、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自尊。这样的家教有违教育的普遍规律,必然带来不良后果。
家长的“成人主义”表现,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种,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孩子要求过高。有位父亲就心怀愧疚地写了篇《不体贴的爸爸》的博文,文中提到:“在孩子穿衣服时责骂孩子穿得慢,洗脸时嫌孩子洗得不干净;孩子把东西丢在地板上,责怪孩子乱丢东西;吃东西快了,说孩子狼吞虎咽,吃慢了又训斥孩子太磨蹭……”他反省道:“吹毛求疵成了我的坏习惯,这不是我不爱你,而是对你期望太高,我以自己的年龄尺度来衡量你,‘成人主义’的习惯真的害我不浅啊!想想这些,我心里充满自责……”我想,这位父亲的感受和体会很有代表性,不少家长都可能像这位父亲一样,犯“成人主义”的错误,常常按照成人的尺度去要求孩子,喜欢挑剔指责孩子,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这些家长怎么就忘了,自己小的时候也是穿衣服慢,也是洗脸洗不干净,也是爱磨蹭……在大人看来易如反掌的事情,对每个孩子来说做起来可能都很难。举例说,撕一张厕所卷纸容易吧,可孩子可能就会一拽老长,或者费半天劲撕不下来。所以,只能用孩子的标准来要求孩子,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客观地看待孩子各方面的表现,这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成人主义”呢?我觉得家长不妨增添一点“幼儿化”,也就是说多点童真童趣。比如跟幼儿做一做幼儿喜欢的游戏,看一看幼儿喜欢的动画片,讲一讲幼儿喜欢的故事等。作为幼儿的家长,一方面可以从中感受到童年的美好,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唤起自己的童心;另一方面,能更好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想做什么,正确把握幼儿的需求,更好地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比如有些家长,遇到幼儿老是一个故事要求讲好多遍,一个问题问无数次,就会烦,就会失去耐心。殊不知,喜欢重复是幼儿的天性之一。喜欢做一件事,他们就会重复地做。如果家长能站在孩子的立场,就会提醒自己多一些细心和耐心,平和地看待幼儿的重复,让孩子在重复中享受自得其乐。再比如,家长和幼儿一起做事,一起体验生活的乐趣,发现原来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跟大人不同。有位妈妈和女儿一起种花,发现女儿喜欢的并不是大人们喜欢的花红叶绿的植物,而是能体现生命力的植物。女儿在花盆里种绿豆、花生、大蒜,每天一进门就跑到阳台上,拿小铲子在花盆里翻土,或用喷壶浇浇水,或弯下腰跟“花儿”说悄悄话。看到种子发芽了,慢慢长大了,就特别开心。而且,通过和女儿交流,她了解到孩子因活动空间狭小,渴望自由“创作”的空间,希望在花盆里种自己的花,体验劳动和成功的快乐。妈妈决定多给孩子创设接触大自然及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总之,多一点“幼儿化”,少一点“成人主义”,无论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还是对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都大有好处。
〔编辑:冯士军〕
孩子心里自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很奇特,跟成人的世界大相径庭。如果说成人的世界是现实的陆地,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神秘的海洋。所以,我们不能站在成人的立场,用成人的思维来审视孩子的世界。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成人看来是乏味的、荒唐的,甚至是不可理喻的,但在孩子眼里却是奇妙的、合理的。因为视角的不同,孩子的感受、想法也与成人不同,如果父母硬要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要求孩子,势必引发亲子矛盾,还有可能影响、阻碍孩子的成长。因此,父母应学会放低身段,试着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孩子,随时倾听孩子的诉说,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这不仅有利于亲子相处,而且能使家庭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留心孩子的想法
(周女士,34岁,某证券公司职员)
我觉得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特别是管教孩子时,应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体会孩子的心情,这样才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在教育女儿棠宝的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有天晚上,我老公的同学到我家玩,我冲了两杯咖啡,给客人和我老公各端了一杯。客人刚喝了一口,便吐了出来,说:“是不是把糖和盐搞混了?咖啡这么咸啊!”老公赶紧尝了一口自己那杯,果然很咸,就皱着眉头问我怎么回事。冲的是速溶咖啡,我什么也没加啊,咋会是咸的呢?我正纳闷,棠宝从自己房间跑了出来,兴致勃勃地问:“咖啡很甜吧?”“你把糖当盐放在咖啡里了?”她爸问。“我放的是盐啊,电视里也这么做的!”女儿说。她爸很生气:“你咋这么淘气!盐能往咖啡里放,电视上会这么说吗?”我赶紧用眼神示意老公,不让他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我有个习惯,有什么问题会先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因此我没有责备孩子,而是一边重新冲咖啡,一边询问女儿为什么往咖啡里放盐。女儿说,有一天她看电视,看到一个节目,说往咖啡里加点盐咖啡会更甜。因此,我冲好咖啡后接个电话的工夫,她就往咖啡里加了一些盐,想知道是不是加了盐会更甜。过后我上网一查,果然有这种新喝法。于是我表扬女儿:“善于学习生活小知识,这点很好。”然后话锋一转,提醒女儿,“但学东西要专心,人家说往咖啡里加一点盐会更甜,而不是撒一把,你没有掌握好量,加得太多,效果就不一样了。”女儿愉快接受了我的“批评”,说:“我知道了妈妈,下次我放一点点。”你看,要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训孩子一顿,肯定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的好奇心。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会发现孩子的想法和主意越来越多,常常要求自己做决定,那么家长就应当注意征询孩子的意见,用心关注孩子的想法。比如有个周末的早上,我招呼女儿:“棠宝,赶紧起床,妈妈要带你去张阿姨家玩。”可她赖在床上不起来,噘着嘴说:“你自己去吧,我不去!”然后告诉我,“我今天想去姥姥家,你昨天晚上为啥不和我说好,今天早上才通知我去张阿姨家呢?”这么严肃的话从一个4岁多的孩子嘴里说出来,我有点吃惊,尤其她还用上了“通知”这个词,明显是表达对我的不满,言外之意就是我应该跟她商量,征求她的意见,而不是“通知”一声。我突然意识到事先没考虑女儿的意见,便问她有啥想法,为什么要去姥姥家。她说,她想去姥姥家跟姥姥DIY包饺子,已经跟姥姥在电话里说好了。考虑片刻,我决定尊重她的意见,于是改变计划陪她去了姥姥家。
那天,女儿在姥姥家学包饺子,特别开心。这件事让我更加在意孩子的想法,只要是跟孩子有关的事,我都会跟孩子商量。这么做,不但让孩子感受到了被重视,也避免了亲子矛盾。
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还体现在孩子犯错误时如何批评、教育孩子上。有的家长爱凭主观臆测,没弄清真实情况就批评孩子,效果往往不佳。这一点我比较注意。记得有一次,幼儿园老师告诉我,棠宝跟小朋友打架了,咬了小朋友的手,把人家的铅笔弄断了,老师批评她时她还顶嘴。棠宝一向很乖,这次是怎么了?去接她时,见她很不高兴的样子,而且也不跟老师说“再见”,我没有急着批评她,也没有直接领她回家,而是带她去了附近一个公园。玩了一会儿,她情绪放松了,主动跟我说起了幼儿园发生的事。原来,上美术课时,老师让画妈妈,有个小朋友便说棠宝:“你画的妈妈真难看,脸上那么多麻点点,是雀斑吗?”棠宝说不是雀斑是汗珠,小朋友坚持说就是雀斑。棠宝急了,两人冲突起来。老师没问缘由就训斥了棠宝,棠宝不服气就顶撞了老师。站在女儿的角度,我觉得她确实有理由生气——你曲解了我的画,还说我妈妈难看,长雀斑,是谁都会生气。但我还是开导棠宝说:“妈妈理解你是为了维护妈妈,不喜欢小朋友说妈妈难看,但不管怎样都不能咬人打人,也不该顶撞老师。”然后,我又指导她如何处理跟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女儿不但不再生气,还虚心接受了我的批评、教育。
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没有理解就难以沟通。
总以成人的眼光
看待孩子不可取
(胡先生,32岁,建材公司培训专员)
成年人,尤其是做爸爸的,大都习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按自己的意志替孩子做决定,很少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甚至对孩子的想法不屑一顾,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这样做的后果,一是会造成亲子关系紧张,二是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对此我深有体会。
我儿子小满上幼儿园后,我给他报了乒乓球兴趣班,每天幼儿园放学后,他都跟小表姐乐乐到乐乐就读的小学学打乒乓球。刚开始儿子还算听话,我每次去接他,他都在练习打乒乓球。但没过多久我就发现,去接他时他总是和乐乐在玩别的,不是玩呼啦圈,就是玩跳绳或毽子,我就问他:“小满,你乒乓球练完了吗?”儿子随口答道:“练完了。”最初我没有怀疑,可有一天当他又跟我说“练完了”时,乐乐却说:“没有,他骗人,他没有打乒乓球。”我很诧异地看着儿子问:“真的吗?”儿子一脸的不在乎,说:“我真的打了。”我仔细一看,儿子装乒乓球拍的袋子都没打开,球拍还在袋子里,便正色说:“不许撒谎!”见我生气了,儿子才小声说:“我没打,我不想打。”我更加生气,说:“不想打就说不想打,干吗撒谎?我最讨厌说谎的人!” 最后硬逼着儿子对着墙打了300下。过后妻子说我处理问题简单粗暴,没有从儿子的角度出发。她说:“给儿子报兴趣班,你也不听听儿子的意见,儿子喜欢踢毽子,不喜欢打乒乓球,所以才不好好练球,才说谎。”我听了嗤之以鼻,说:“乒乓球好歹是个技术活儿,踢毽子算什么?再说了,女孩才踢毽子,男孩踢什么毽子……”其实让儿子打乒乓球,还有个原因是我特喜欢打乒乓球,当然希望儿子也有这方面的专长。结果,强扭的瓜不甜,我不但没少因为打乒乓球的事跟儿子生气,儿子也始终没喜欢上打乒乓球。 还有件事给我的印象较深。儿子4岁多时我们给他换了幼儿园,新换的幼儿园师资好,孩子的活动场地大,离我家比较近,还有个原因是,我同学的爱人刚调到那家幼儿园工作,能给我儿子更多的照顾。但妻子当时有点担忧,跟我说:“换幼儿园儿子会不会不习惯,要不要问一下儿子?”我不以为然,说:“他那么一点点大,能有啥意见?再说,孩子考虑问题哪像我们大人这么周全!”可令我没想到的是,一听要换幼儿园,儿子的反应十分强烈,不想去新幼儿园,哭闹,在地上打滚,哭到呕吐。他妈只好想办法安抚他,开导他说:“新幼儿园可漂亮了,再说还可以认识新伙伴。”儿子大声嚷:“我不要认识新伙伴,我就要和贤贤、菁菁他们玩。”无奈,妻子只好请假带了他三天,好不容易才把儿子劝进新幼儿园。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儿子都没有融入新环境,原来爱说爱笑的他变成了闷葫芦,上课没以前活跃了,很少跟小朋友玩,回到家也经常闷闷不乐,有时我逗他他都不理我。妻子很心疼,说看样子不该给孩子换幼儿园。我也不禁反思,孩子尽管小,但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一味地以大人的意志操控他,或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说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还真是一门学问,比如孩子的有些想法,有时候大人还真的搞不懂。有一次我帮儿子收拾房间,见他有个盒子里装了不少瓜子壳和开心果壳,没多想就随手当垃圾帮他倒掉了。谁知儿子发现后冲我发起飙来,哭着让我赔他的瓦片。什么瓦片?我当时莫名其妙。妻子见状赶紧把儿子抱到一边去哄,这才弄清楚,儿子攒的那些瓜子壳和开心果壳,是为了给他制作的小房子当瓦片的。妻子说,儿子为了攒那些“小瓦片”,嗑瓜子把嘴巴都嗑疼了。一听是这样,我就给儿子买了一袋瓜子和一袋开心果,但儿子不理我,我又讨好他:“爸爸帮你嗑。”儿子依旧不理我,甚至赌气好几天不跟我说话。这点小事就搞得我们父子关系紧张,至于吗?我有点不解,就跟儿子幼儿园的老师聊起了这事。老师却说,一件事,对大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眼里却是非常大的事。你扔掉了他的瓜子壳,你觉得是扔垃圾,微不足道,但对孩子来说,会影响他造一座房子,是很重要的事,所以他才跟你赌气。
看样子,要分清一件事的大小,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抛弃“成人主义”
(苏教授,男,41岁,学前教育专家)
所谓“成人主义”,就是习惯以成人的立场、成人的思维、成人的标准、成人的意愿来看待孩子,要求、教育孩子,忽略孩子的天性、孩子的认知、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自尊。这样的家教有违教育的普遍规律,必然带来不良后果。
家长的“成人主义”表现,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种,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孩子要求过高。有位父亲就心怀愧疚地写了篇《不体贴的爸爸》的博文,文中提到:“在孩子穿衣服时责骂孩子穿得慢,洗脸时嫌孩子洗得不干净;孩子把东西丢在地板上,责怪孩子乱丢东西;吃东西快了,说孩子狼吞虎咽,吃慢了又训斥孩子太磨蹭……”他反省道:“吹毛求疵成了我的坏习惯,这不是我不爱你,而是对你期望太高,我以自己的年龄尺度来衡量你,‘成人主义’的习惯真的害我不浅啊!想想这些,我心里充满自责……”我想,这位父亲的感受和体会很有代表性,不少家长都可能像这位父亲一样,犯“成人主义”的错误,常常按照成人的尺度去要求孩子,喜欢挑剔指责孩子,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这些家长怎么就忘了,自己小的时候也是穿衣服慢,也是洗脸洗不干净,也是爱磨蹭……在大人看来易如反掌的事情,对每个孩子来说做起来可能都很难。举例说,撕一张厕所卷纸容易吧,可孩子可能就会一拽老长,或者费半天劲撕不下来。所以,只能用孩子的标准来要求孩子,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客观地看待孩子各方面的表现,这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成人主义”呢?我觉得家长不妨增添一点“幼儿化”,也就是说多点童真童趣。比如跟幼儿做一做幼儿喜欢的游戏,看一看幼儿喜欢的动画片,讲一讲幼儿喜欢的故事等。作为幼儿的家长,一方面可以从中感受到童年的美好,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唤起自己的童心;另一方面,能更好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想做什么,正确把握幼儿的需求,更好地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比如有些家长,遇到幼儿老是一个故事要求讲好多遍,一个问题问无数次,就会烦,就会失去耐心。殊不知,喜欢重复是幼儿的天性之一。喜欢做一件事,他们就会重复地做。如果家长能站在孩子的立场,就会提醒自己多一些细心和耐心,平和地看待幼儿的重复,让孩子在重复中享受自得其乐。再比如,家长和幼儿一起做事,一起体验生活的乐趣,发现原来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跟大人不同。有位妈妈和女儿一起种花,发现女儿喜欢的并不是大人们喜欢的花红叶绿的植物,而是能体现生命力的植物。女儿在花盆里种绿豆、花生、大蒜,每天一进门就跑到阳台上,拿小铲子在花盆里翻土,或用喷壶浇浇水,或弯下腰跟“花儿”说悄悄话。看到种子发芽了,慢慢长大了,就特别开心。而且,通过和女儿交流,她了解到孩子因活动空间狭小,渴望自由“创作”的空间,希望在花盆里种自己的花,体验劳动和成功的快乐。妈妈决定多给孩子创设接触大自然及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总之,多一点“幼儿化”,少一点“成人主义”,无论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还是对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都大有好处。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