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成林今年82岁,是长治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一名老党员,1988年曾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称号,1990年他离开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光荣离休了。二十多年来,他忠于党,为党作贡献的信念始终不忘,把离休后的生活当作第二个春天,继续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刻苦学习持以恒
赵成林从离休的那天起,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每天至少学习一小时,二十多年来从不间断。他对别人讲,读书看报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大事,紧跟时代步伐;第二是可以调养精神,增长知识。为此,他先后读了《马克思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等著作,阅读了《资治通鉴》、《古文观止》、《史记》、《诗经》、《唐宋诗词》、《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还阅读现代文学二月河作品等并写下了十多万字的心得笔记。在自学的同时,他积极参加老干支部组织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创先争优及学雷锋、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以来,每次活动他都要写几篇理论文章,谈体会、谈认识、谈收获、谈方向。他写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离休后的老有所为》等多篇文章己在省级报刊和相关杂志发表。
为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积累知识,他还学习绘画、书法、篆刻、医学等。他深有体会地说:“年纪越大,越要抓紧学习,学习这些知识起码不说外行话,这也算与时俱进吧。”
酷爱书画凝心血
1991年他首批参加了“长治市老年大学”学习。数年来他闻鸡起舞,坚持跟老师学、购买书画作品学、通过作品展学、向学习好的同学学、向好的作品学,先后向“长治市书画研究会”、“长治老年论坛”、“市机关老干科”送作品 32件,向家人和亲朋好友赠送作品46件。他写了一幅“鹅”大字,在下面还写了一段小楷字,全文是:鹅比鸭大,头部有肉瘤,脚大善游泳;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笔者写鹅,意在北方生态环境改善的条件下,通过养鹅致富达小康。这个鹅字荣获“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国际大奖赛”铜奖,有三十九个国家单位盖章,发给“荣誉证书”并在“长治老年论坛”2003年第三期刊登。他的作品《民族英雄郑成功》在“长治老年”2008年第2期刊登。2011年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省城联社举办的离退休干部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上,他的作品《百寿图》、《七一颂》作为省里永久收藏品珍藏。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他泼墨挥毫精心画了一幅牡丹花,右上角写了一段话:喜迎十八大,盛开牡丹花,唱响中国梦,复兴我中华。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学过绘画,花鸟鱼虫栩栩如生,浓淡相融,各种人物形象逼真,疏密得体,行楷草篆,笔势流畅、韵秀宛转,得到了行家和爱好者的喜爱与欣赏。他说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创造出更多的好作品奉献社会。
不甘寂寞作奉献
1993年8月长治市老区经济开发总公司成立后,他参加了“长治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任常务理事、老区经济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起初在办公室忙于会长会议纪录、建立文书档案、起草工商、公安联系申办实体文件、推销扶贫奖券、货币识别器等……有时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一次他因总结典型经验晕倒在办公室,但醒来后仍坚持工作。他还帮助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了一时资金不足的困难,出主意想办法搞活了企业,为老区扶贫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上下共同努力,实现经济效益371.7万元,社会效益707万元,上交扶贫资金63.2万元。
联社机关共有离退休干部60余人。从1990年以来,15年之久,老干部没有一个活动室,所以大家甚感寂寞无聊。他积极主动找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协商成立了活动室并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很快他在东西家属院成立了离退休职工一、二党支部和两个老年活动室并配备了桌椅和活动器材。不久,西院老干活动室因没暖气又停止活动了。他急在心里,又拉煤,又生火,又打扫房间,缺了扑克买扑克,少了象棋买象棋。寒冬里老干部们聚集在暖洋洋的活动室里,个个喜上眉捎,共享着晚年快乐。
赵成林不仅处处找事做,而且他还是个热心肠的大好人。2011年11月的一天,他从家属院走过,猛地看见地下丢了一沓钱,他拾起后二话不说挨门挨户楼上楼下一家一家问是谁丢的钱,终于把钱还给了失主。去年9月的一天,他又拣到二百多元钱交到了支部。闲余时间,他还为机关职工和家属50多位超过70岁的老年人代办了“老年乘车证”。有人写诗赞他:不忘学雷锋,乐为助他人,耄耋舞文墨,夕阳照样红。有谁说赵老的人生不精彩呢?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
刻苦学习持以恒
赵成林从离休的那天起,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每天至少学习一小时,二十多年来从不间断。他对别人讲,读书看报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大事,紧跟时代步伐;第二是可以调养精神,增长知识。为此,他先后读了《马克思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等著作,阅读了《资治通鉴》、《古文观止》、《史记》、《诗经》、《唐宋诗词》、《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还阅读现代文学二月河作品等并写下了十多万字的心得笔记。在自学的同时,他积极参加老干支部组织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创先争优及学雷锋、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以来,每次活动他都要写几篇理论文章,谈体会、谈认识、谈收获、谈方向。他写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离休后的老有所为》等多篇文章己在省级报刊和相关杂志发表。
为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积累知识,他还学习绘画、书法、篆刻、医学等。他深有体会地说:“年纪越大,越要抓紧学习,学习这些知识起码不说外行话,这也算与时俱进吧。”
酷爱书画凝心血
1991年他首批参加了“长治市老年大学”学习。数年来他闻鸡起舞,坚持跟老师学、购买书画作品学、通过作品展学、向学习好的同学学、向好的作品学,先后向“长治市书画研究会”、“长治老年论坛”、“市机关老干科”送作品 32件,向家人和亲朋好友赠送作品46件。他写了一幅“鹅”大字,在下面还写了一段小楷字,全文是:鹅比鸭大,头部有肉瘤,脚大善游泳;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笔者写鹅,意在北方生态环境改善的条件下,通过养鹅致富达小康。这个鹅字荣获“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国际大奖赛”铜奖,有三十九个国家单位盖章,发给“荣誉证书”并在“长治老年论坛”2003年第三期刊登。他的作品《民族英雄郑成功》在“长治老年”2008年第2期刊登。2011年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省城联社举办的离退休干部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上,他的作品《百寿图》、《七一颂》作为省里永久收藏品珍藏。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他泼墨挥毫精心画了一幅牡丹花,右上角写了一段话:喜迎十八大,盛开牡丹花,唱响中国梦,复兴我中华。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学过绘画,花鸟鱼虫栩栩如生,浓淡相融,各种人物形象逼真,疏密得体,行楷草篆,笔势流畅、韵秀宛转,得到了行家和爱好者的喜爱与欣赏。他说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创造出更多的好作品奉献社会。
不甘寂寞作奉献
1993年8月长治市老区经济开发总公司成立后,他参加了“长治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任常务理事、老区经济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起初在办公室忙于会长会议纪录、建立文书档案、起草工商、公安联系申办实体文件、推销扶贫奖券、货币识别器等……有时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一次他因总结典型经验晕倒在办公室,但醒来后仍坚持工作。他还帮助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了一时资金不足的困难,出主意想办法搞活了企业,为老区扶贫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上下共同努力,实现经济效益371.7万元,社会效益707万元,上交扶贫资金63.2万元。
联社机关共有离退休干部60余人。从1990年以来,15年之久,老干部没有一个活动室,所以大家甚感寂寞无聊。他积极主动找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协商成立了活动室并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很快他在东西家属院成立了离退休职工一、二党支部和两个老年活动室并配备了桌椅和活动器材。不久,西院老干活动室因没暖气又停止活动了。他急在心里,又拉煤,又生火,又打扫房间,缺了扑克买扑克,少了象棋买象棋。寒冬里老干部们聚集在暖洋洋的活动室里,个个喜上眉捎,共享着晚年快乐。
赵成林不仅处处找事做,而且他还是个热心肠的大好人。2011年11月的一天,他从家属院走过,猛地看见地下丢了一沓钱,他拾起后二话不说挨门挨户楼上楼下一家一家问是谁丢的钱,终于把钱还给了失主。去年9月的一天,他又拣到二百多元钱交到了支部。闲余时间,他还为机关职工和家属50多位超过70岁的老年人代办了“老年乘车证”。有人写诗赞他:不忘学雷锋,乐为助他人,耄耋舞文墨,夕阳照样红。有谁说赵老的人生不精彩呢?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