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玛拉雅摄影攻略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ly540205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未正规地接受过摄影的培训,也从未认真地阅读过整套的摄影教材,自己胡冲乱撞地在摄影路上摸索了二十多年。如今,摄影竟成了我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
  小学时我就开始集邮,特别喜欢那些印着各种名画的邮票,欣赏邮票成了我课余的爱好;接触摄影后,我见书店里有摄影画册就购买,并一遍一遍地阅读钻研;对各种摄影、美术展览我也兴致勃勃地认真参观。现在看来,那些都是我学习摄影的过程。
  我只读到初中毕业,但我喜欢看书,高小四年级已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长篇小说。出生于抗战时期的我,也经历了我们这一代人所不能幸免的风风雨雨。而且因为出身关系,我遭遇的苦难更难以言表。数次的囹圄生活使我得以冷静、深刻地思考人生,触及灵魂,也使我比较了解人性。我在进行摄影创作时,小说里的情节、我的经历、我对事物的理解总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徘徊。也许,正是它们指导着我揿动照相机的快门。
  从影伊始,目染的都是沙龙照片,以为那些才是好作品,以为拍照片就要拍风光。一段时间后觉得沙龙照片太公式化,而且那些一开始让人激动的唯美照片好像没多久就激动不起来了,于是抛弃那些清规戒律,跟着感觉“胡乱”地拍摄。
  1993年,我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时,认识了不少摄影名家,开始对摄影的来龙去脉有所认识。1997年,西藏风光摄影集《天界窥影》出版后,一位热心读者的来信使我深受启发,开始把镜头对准人文,但也没有冷落风光。同年,香港《中国旅游》杂志社聘我为特邀记者,一些报纸、刊物也相继约稿,他们拓宽了我的创作思路,增加了我的拍摄对象,调整了我的摄影风格,终于让我真正体会到摄影的成就感。
  如今,我不囿于摄影的金科玉律,不囿于权威所定的什么风光呀、人物呀、纪实呀、艺术呀等等领域,只服从自己的意愿,为自己拍照片,拍自己喜欢的照片。凭自己的感觉拍,没有感觉时,阅读、思考,寻找感觉。大景、局部都拍,早晚、中午、什么样的天气都拍,按自己的思路拍,感兴趣的就拍。
  虽然我在不惑之年才涉足摄影,但我起步很高,一开始就拥有专业的摄影器材,这与我要么不做,要做就追求高水准的办事作风有关。1992年,我第一次进西藏拍摄时已带了哈苏照相机,并用反转片拍摄。
  我很注重照片的素质,只用定焦镜头、重点测光的模式,从不使用变焦镜头,也从不使用自动对焦、自动曝光模式。现在我仍然使用传统的中画幅照相机和35毫米照相机,仍然使用传统的反转片拍摄,由它们所创造出来的照片,其厚重、沉实的韵味是时下流行的数码相机所无法比拟的。
  除非镜头和拍摄位置的限制,一般我拍好的照片都不需要重新裁剪构图,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器材所能提供的优势,让照片的素质达到客观允许的最佳状态。这里,我要感谢自己刚学摄影时一位老前辈的一段话,现在我把原话写出来:“在按下快门前你摆好相机,把不必要的景象全排除在取景框的外面,只留下你想要的部分。宁可错失一张照片,也不要拍一张素质很差的烂照片。”
  在拍摄时,全神贯注地集中在你的拍摄对象上,不要考虑这张照片日后可以比赛得奖还是发表出版,更不要寄望于后期的修正而苟且马虎。把各种正确的摄影指数(光圈、速度、焦距)调整精确,等到取景框里完全达到你的要求时才按下快门。
  经过电脑修改过的照片就像住院动过手术的病人。
  摄影不同于绘画。绘画是加法,一笔一笔地画在白纸上造成一幅画;摄影是减法,对眼前的整个景象进行排除,减去不必要的,剩下一张心仪的照片。我们可以把照相机当笔,创造出一幅很有艺术分量的摄影作品,但它仍然不能算是一幅画。摄影有自己的语言,摄影的语言与绘画不尽相同。
  摄影的本质是一种媒体。如果你把用价值昂贵的镜头拍摄的照片,通过电脑随心所欲地拼命提高反差、饱和度,弄成缺少层次、没有过渡、只是色块的堆砌、像从极低廉的照相机拍出来的一样,那就白掏你的钱包啦!
  至于那些热衷于利用电脑,把照片去七加八、弄虚作假者,我们不妨引用美国摄影家约翰·菲尔德的一段话:“照片的最终用途应该决定摄影是否合乎职业道德准则,愚弄人的摄影只能损害这种媒体以及拍摄题材的真实性。”
  文字记录也很有用,把拍摄的时间、地点、遇到的事物,甚至当地的习俗、传说、背景故事等等尽可能地记录下来,日后你会受益匪浅。
  记得一本书里的一句话:学习规律是为了打破规律。所以这个摄影攻略只是我的一家之言,特别是数码相机已普及的今天,我这个依然秉持传统照相机的老顽固的观点,或许只是老生之谈,有些甚至相去远矣。读者不妨冷静点看待,正如任何真理和经验都不是绝对的,适度接受吧。
其他文献
作为新华社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主办的“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活动的重要部分,新华社与路透社在2011年8月初启动“非洲行”联合新闻摄影采访行动。我作为新华社常驻非洲的三名摄影记者之一,开始筹划关注贫困主题的拍摄。我把拍摄方向大体定位于儿童,因为在国内时我就比较关注儿童问题。  依靠分社兼职摄影雇员库利巴利的帮助,我得以深入科特迪瓦的民众生活,拍摄到了真实、鲜活的一手材料。每次采访,我都是用英语和
期刊
房翔称自己从事摄影是“子承父业”。他十岁左右时,在杭州照相馆工作的父亲就给了他一台海鸥相机,那时起他就会拿相机对人说:“看着我,笑一笑!”对摄影的爱好就在那时埋下了种子。如今房翔已经是业界著名的摄影师,作为佳丽摄影机构董事长,旗下有多个品牌和连锁店,员工数以百计。谈起自己热爱的摄影,他依然会带着兴奋的表情滔滔不绝。在时间跨度长达十年的作品集《中国风》中,房翔将历史、地域等元素与人像、造型结合在一起
期刊
“非洲之角”地区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和乌干达等国家正遭遇60年不遇的大旱。目前,索马里有370万人受到饥荒的威胁,146万人流离失所,其中320万人需要旨在拯救生命的即时援助。数以万计的索马里难民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历尽苦难,步行数千里涌入到联合国在肯尼亚设立的达达布难民营。这个始建于1991年的难民营,设计容量仅9万人的狭小区域如今已经接纳了约40万人。由于地处干旱地带,水是这里非常紧缺的
期刊
上一期我们向读者介绍了刊登在2011年第6期英国《职业摄影师》上的专题内容《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摄影师》,浏览了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的英国历史上重要的摄影师。本期我们将继续向大家介绍20世纪60年代至今当代英国重要的摄影师们。    1960s:  史诺顿(1930­~):出生时取名为安东尼·阿姆斯特朗-约翰。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史诺顿有着独立的思想,以拍摄肖像最为著名。他是英国女王和
期刊
南非是金砖五国之一,2010年人均GDP约为5824美元,排名世界第75位。严格说来,南非并不算一个贫困国家,尤其是在南部非洲,南非的建筑、道路、经济发展等情况使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欧美发达国家。而让南非与贫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南非的平民窟——索维托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住着几百万人,虽然现在索维托已经被逐渐改造为黑人白领的聚集地,但在约堡周围,仍然有十多个大小不一的贫民窟,住着上百万人。  这次
期刊
吴宗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低调、温和,行事作风并没有引人注目的地方。不相识的人大概很难想到,他就是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自1986年以《狂舞》获得全国影展金奖后,吴宗其的摄影作品不断在国内外的影展影赛上获奖。在吴宗其30多年的创作中,家乡的千岛湖始终是他关注的题材,他记录了那里的风光和风土人情,那些美丽和行将消逝的东西总是在不断促使他按下快门。    小县城走出的摄影家  吴宗其1958年生于浙江淳安
期刊
顾勇是一位综合创作实力很强的商业摄影师,他不仅以商业摄影作品在全国摄影展览和国际摄影展览中屡屡获奖,在艺术摄影领域也有不凡的造诣。在对个人的摄影创作精益求精的同时,也乐于与同行交流、探讨,热心地帮助、提携他人,为推动浙江商业摄影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一天早晨,在完成了从凌晨4点开始的拍摄后,顾勇回到自己工作的广告公司,精神饱满地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    从电工到著名摄影师  1979年,顾勇到《
期刊
他们走过。  他们也许并不知道,他们的照片将被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放上博客,或者在未来以某种方式写进某本书里。  约上三两个朋友,在奶茶店靠路边的桌子坐下,然后我开始沉默,用相机无意识地记录。在我的窗前,发生过很多事情,也走过了很多人。  世界上没有两张照片会完全一样,这一点毫无疑问。接下来若干年的生活里,一直会有类似的人走过,类似的事情发生,类似的时间在延续。他们沿着自己生命的线在走,不能早一分也不
期刊
麦志勤,地地道道的广州人,中国十佳商业摄影师,1990年起从事广告摄影,2000年倡导成立了广州市广告协会广告摄影师专业委员会,致力促进商业摄影行业的发展,首任会长、常委,现任职广州骏豪广告有限公司。作品曾获1998年美国纽约广告节创意摄影类铜奖,作品入编1997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7年中国商业摄影年鉴。  麦志勤儿时的邻居是后来成为殿堂级的摄影名家、现年81岁的前广东省
期刊
虽然只有三十出头的年纪,叶文龙的摄影履历已十分丰富。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他的作品不断在各类影赛影展中脱颖而出,曾在全国摄影艺术展、奥地利国际摄影大赛这样的重量级赛事中摘取金牌,去年又获得了浙江省首届摄影金像奖。叶文龙的创作灵感多来源于家乡温州雁荡山的景物,他的代表作《空山新雨后》组照画面唯美,影调细腻,既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又融合了西方摄影对影调的精妙控制。在采访中,叶文龙与我们分享了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