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确诊试验诊断价值的比较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y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健康成人前视路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探讨其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福州总医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健康成人38例,应用3.0T MRI高分辨率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其前视路进行扫描,测定前视路(左右侧视神经中点、视交叉正中点、左右侧视束中点)的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重建前视路纤
目的:汉化并修订极低视力视觉功能观察评估量表(FLORA)。方法:分两步对FLORA进行汉化。第一步将FLORA翻译成中文,再回译成英文,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一致性,修订和讨论译文的合理性,形成FLORA-C1;第二步组织低视力康复领域专家根据中国国情,对FLORA-C1进行多次讨论修订,形成FLORA-C2。结果:专家对低视力康复领域熟悉,权威系数为0.86,并熟悉人工视网膜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
期刊
目的深入对结肠镜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方法收集2002年2月至2017年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并确诊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病例。总结其病例特点及EM病灶镜下特征;通过比较活检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差异,寻找可能提高镜下活检阳性率的方法。结果共纳入34例结直肠EM病例,年龄(38.3±8.9)岁。全部病例的EM病灶均分布于直肠、乙状结肠范围内。结肠镜下所见EM病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