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成长有其自身规律,逆反期是每一位孩子的成长阶段。只有以孩子为本,敢于面对,从细节着手,有效引导,才能营造一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才能有效消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本文突破理论层面的分析,着重从一些实例出发警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家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提高教育孩子的技巧,从而更有效地遏制和消解孩子的逆反心理,以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孩子逆反消解细节
我国教育界和心理学界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孩子逆反心理的实质和表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事实上,当今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但没被遏制,反而越来越困扰着家长和教师,特别是当下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一谈起孩子的逆反,就满肚子冤屈,并大力声讨孩子不理解父母、不关心父母,与父母的期望相差太远。这些家长,很有必要重塑以孩子为本的思想,并多研究儿童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其实,孩子逆反心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主客观原因导致的一种必然现象,是孩子生理、心理发育高峰时期普遍存在的特殊心理反应,当孩子开始具备自我意识(一岁半以后),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以后,逆反心理就开始出现,只是由于个体成长的家校环境不同,逆反心理的表现程度不一样,有的表现得外向激烈,有的则内向沉默。因此当孩子进入这些年龄段的时候,家长必须要做好面对孩子逆反的心理准备,既不能因为其难以应付而视其为洪水猛兽极力打压,也不能因为是孩子的正常心理而置若罔闻任其发展,孩子逆反心理的膨胀发展可能会导致孩子是非不分,与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背道而驰,甚至误入歧途,悔恨终生。因此,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一定要高度重视逆反心理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擦亮眼睛高度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从生活细节着手,努力消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斩断逆反心理向不良心理转化的链条,清扫有助于逆反心理滋长的生活垃圾,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
逆反标签,千万莫贴
有些家长或教师因为对孩子逆反现象有些粗略的了解,所以一碰到孩子举动异常,就给孩子贴逆反标签,并不恰当地进行训斥:“你是不是反了?”“你还敢造反是不是?”“你敢不听我的话?”,这些语言能负面引导孩子的言行,孩子天性好奇,越能引起大人注意和重视的事情,他越会去做,“反”字既然能让大人如此在意,他就会牢记着去做,也许此时他并不是真的逆反,但时间一长,习惯形成,逆反心理油然而生。有的孩子也许正处于逆反心理萌发期,大人错误的训斥,会使他们强烈反感并下定决心:“我就反了,看你怎地”,时间一长,逆反心理就根深蒂固。所以天下父母和教师切莫随便为孩子贴上“逆反”的标签,即使孩子真的出现逆反心理,也只能用心观察,切莫挂在嘴上。
私人空间,不容侵犯
2011年9月23日晚,新疆沙湾一名15岁的少女持刀追砍自己的母亲,母亲只能躲进卧室打110求助。110民警赶到时女孩双眼充满仇恨,一边举刀砍着卧室门,一边说:“你们不要管我,她不是翻书包就是掏口袋,一点也不相信我,我实在忍不了了,我要砍死她。”我们不否认这位母亲是出于对女儿的保护而剥夺了女儿的私人空间,但她不清楚这种使女儿透不过气来的爱让女儿苦不堪言。心理学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是孩子从心理上依附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的重大转变。此时,父母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给他们提供相对独立自由的空间,要正确化解父母管教与孩子独立发展这一对矛盾,切忌偷着干、对着干。
挫折教育,适可而止
目前,有些家长和教师主张对孩子实行挫折教育,以提升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如为孩子的生活设置困难、拒绝孩子的要求、尝试失败考验等。这是一种较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一定要注意适度而行,因为挫折感的积累会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会使他们强烈抵触使他们产生挫折的事物,从而不喜欢某些人,不敢面对考试,不敢参加社交活动,不敢步入社会等等。
冲撞处理,以冷代热
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反抗父母,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对社会、人生有着与父母不同的看法,开始时时顶嘴,事事“抬扛”。家长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记住“冷静”两个字,千万不要在盛怒之下管教孩子,不要用命令的口吻、“粗暴”的管教方式来处理孩子的错误,否则必然会造成子女与父母关系不断僵化,甚至导致孩子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父子关系破裂。2001年1月24日,郑州市16岁少年张璐璐放学回家时发现父亲又在毒打小妹,多年的积恨终于爆发,他竟一刀将父亲捅死。1999年10月,武汉一名未满14岁的学生因父亲催促上学,竟从背后对准父亲头部连砍五斧头,致父亲死亡。所以,父母与孩子的冲突,无疑是一场智慧之战,要学会冷处理,要懂得以退为进,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的担心,告诉孩子自己对于事情的判断,并为孩子出谋划策,但最后要把决定权交给子女(有家长监护,即使孩子做出错误的决定,也不会受到很大伤害),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和孩子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父母的“指令”才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批评教育,鼓励当先
赞扬孩子能激发孩子的自信,能促进与孩子的交流。所以,一旦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无论如何要从赞扬开始,先瓦解孩子的抵触情绪,孩子才能听从教导,否则过度的批评或不当的批评会严重挫败孩子,使孩子自己都觉得自己无可救药,从而破罐破摔。2012年暑假,一家长送八岁的儿子学游泳,孩子怕水,不太配合教练,家长在一旁大急,不停指责孩子,几天下来,当家长指责孩子不是男子汉时,孩子回答说:“我就不是男子汉,我是狗熊怎么样?”孩子的回答让从事过教育的家长大吃一惊,从此再不敢打击孩子,赶忙转用鼓励的办法,非常耐心地引导孩子下水,几天下来,孩子终于敢潜水,而且尝到乐趣后,竟乐此不疲。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注意合理评价一个孩子,特别是孩子操行评语要遵循孩子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要能满足孩子积极的心理需求,切忌对孩子进行终结性评价和带有强烈主观偏见的武断评价,否则会让孩子灰心丧气或变得怨恨而叛逆。 少些唠叨,多些诱导
从接受美学来说,同类对象反复刺激人们的审美感官而达到接受上的饱和,就会使人滋生一种厌恶、逆受、抵制的心理状态。现实生活中,不乏唠叨的例子,如:一件小事一提再提,每天上学同样的叮嘱,放学同样的问候;喜欢翻旧账,揭疮疤,总是说“你上次怎么怎么样”“你上次就犯过这样的错”之类的话;经常否定孩子,说“你能行,太阳从西边出来”“我怎么生你这样没出息的孩子”等等;有的家长甚至还经常引发孩子的罪恶感,如“一粒老鼠屎破坏一锅汤”“你翅膀硬了,不需要爸妈了”等;还有一种不容易感受到的唠叨,如孩子每次考试后,家长总喜欢问“这次考得怎样?”,如果一个家庭有六位大人,那孩子就会面临六个人的询问,不烦才怪。所以,有孩子的家庭,大人们要检查家庭里面有没有这方面的唠叨,如果有,则要尽量避免,如问孩子考试成绩,大人们不妨在餐桌上统一问孩子一次,并一起帮孩子分析一下问题就可以避免唠叨。
期望目标,量力而行
家长往往站在成人认知事物的高度去要求孩子,给孩子定目标、树理想,喜欢把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这种不尊重孩子个性与兴趣的教育,虽然有个别家庭成功了,但大多数家庭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有的孩子是高分低能,有的孩子中途失去了学习兴趣,还有的孩子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徐力杀母事件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悲剧起因就是徐力不堪母亲“一定要考前十名”的压力而出现了心理裂变。有报道称上海有个家庭教孩子学语言,爸爸教的是日语,妈妈教说的是英语,爷爷奶奶教说上海话,保姆教家乡话,结果2岁的孩子到了学说话的阶段却失语了。据说这种因逼迫导致孩子逆反而患“失语症”的孩子频现于上海市各大医院儿科门诊。还有很多孩子因家长太看重考试分数而患上了考试焦虑症,一到考试,平时会做的题也忘的一干二净。所以对孩子的学习,家长一方面要积极参与,与孩子共同学习,多帮助孩子,另一方面要照顾孩子的兴趣,不能揠苗助长随意给孩子加码加压。总之,我们要牢记:宁要身心健康的孩子,不要只能考高分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张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
[2]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
[3]湖南省教育厅、中学教育心理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许名奇(1972-),高级讲师,从事基础教育、学历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关键词:孩子逆反消解细节
我国教育界和心理学界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孩子逆反心理的实质和表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事实上,当今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但没被遏制,反而越来越困扰着家长和教师,特别是当下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一谈起孩子的逆反,就满肚子冤屈,并大力声讨孩子不理解父母、不关心父母,与父母的期望相差太远。这些家长,很有必要重塑以孩子为本的思想,并多研究儿童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其实,孩子逆反心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主客观原因导致的一种必然现象,是孩子生理、心理发育高峰时期普遍存在的特殊心理反应,当孩子开始具备自我意识(一岁半以后),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以后,逆反心理就开始出现,只是由于个体成长的家校环境不同,逆反心理的表现程度不一样,有的表现得外向激烈,有的则内向沉默。因此当孩子进入这些年龄段的时候,家长必须要做好面对孩子逆反的心理准备,既不能因为其难以应付而视其为洪水猛兽极力打压,也不能因为是孩子的正常心理而置若罔闻任其发展,孩子逆反心理的膨胀发展可能会导致孩子是非不分,与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背道而驰,甚至误入歧途,悔恨终生。因此,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一定要高度重视逆反心理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擦亮眼睛高度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从生活细节着手,努力消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斩断逆反心理向不良心理转化的链条,清扫有助于逆反心理滋长的生活垃圾,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
逆反标签,千万莫贴
有些家长或教师因为对孩子逆反现象有些粗略的了解,所以一碰到孩子举动异常,就给孩子贴逆反标签,并不恰当地进行训斥:“你是不是反了?”“你还敢造反是不是?”“你敢不听我的话?”,这些语言能负面引导孩子的言行,孩子天性好奇,越能引起大人注意和重视的事情,他越会去做,“反”字既然能让大人如此在意,他就会牢记着去做,也许此时他并不是真的逆反,但时间一长,习惯形成,逆反心理油然而生。有的孩子也许正处于逆反心理萌发期,大人错误的训斥,会使他们强烈反感并下定决心:“我就反了,看你怎地”,时间一长,逆反心理就根深蒂固。所以天下父母和教师切莫随便为孩子贴上“逆反”的标签,即使孩子真的出现逆反心理,也只能用心观察,切莫挂在嘴上。
私人空间,不容侵犯
2011年9月23日晚,新疆沙湾一名15岁的少女持刀追砍自己的母亲,母亲只能躲进卧室打110求助。110民警赶到时女孩双眼充满仇恨,一边举刀砍着卧室门,一边说:“你们不要管我,她不是翻书包就是掏口袋,一点也不相信我,我实在忍不了了,我要砍死她。”我们不否认这位母亲是出于对女儿的保护而剥夺了女儿的私人空间,但她不清楚这种使女儿透不过气来的爱让女儿苦不堪言。心理学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是孩子从心理上依附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的重大转变。此时,父母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给他们提供相对独立自由的空间,要正确化解父母管教与孩子独立发展这一对矛盾,切忌偷着干、对着干。
挫折教育,适可而止
目前,有些家长和教师主张对孩子实行挫折教育,以提升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如为孩子的生活设置困难、拒绝孩子的要求、尝试失败考验等。这是一种较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一定要注意适度而行,因为挫折感的积累会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会使他们强烈抵触使他们产生挫折的事物,从而不喜欢某些人,不敢面对考试,不敢参加社交活动,不敢步入社会等等。
冲撞处理,以冷代热
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反抗父母,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对社会、人生有着与父母不同的看法,开始时时顶嘴,事事“抬扛”。家长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记住“冷静”两个字,千万不要在盛怒之下管教孩子,不要用命令的口吻、“粗暴”的管教方式来处理孩子的错误,否则必然会造成子女与父母关系不断僵化,甚至导致孩子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父子关系破裂。2001年1月24日,郑州市16岁少年张璐璐放学回家时发现父亲又在毒打小妹,多年的积恨终于爆发,他竟一刀将父亲捅死。1999年10月,武汉一名未满14岁的学生因父亲催促上学,竟从背后对准父亲头部连砍五斧头,致父亲死亡。所以,父母与孩子的冲突,无疑是一场智慧之战,要学会冷处理,要懂得以退为进,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的担心,告诉孩子自己对于事情的判断,并为孩子出谋划策,但最后要把决定权交给子女(有家长监护,即使孩子做出错误的决定,也不会受到很大伤害),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和孩子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父母的“指令”才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批评教育,鼓励当先
赞扬孩子能激发孩子的自信,能促进与孩子的交流。所以,一旦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无论如何要从赞扬开始,先瓦解孩子的抵触情绪,孩子才能听从教导,否则过度的批评或不当的批评会严重挫败孩子,使孩子自己都觉得自己无可救药,从而破罐破摔。2012年暑假,一家长送八岁的儿子学游泳,孩子怕水,不太配合教练,家长在一旁大急,不停指责孩子,几天下来,当家长指责孩子不是男子汉时,孩子回答说:“我就不是男子汉,我是狗熊怎么样?”孩子的回答让从事过教育的家长大吃一惊,从此再不敢打击孩子,赶忙转用鼓励的办法,非常耐心地引导孩子下水,几天下来,孩子终于敢潜水,而且尝到乐趣后,竟乐此不疲。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注意合理评价一个孩子,特别是孩子操行评语要遵循孩子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要能满足孩子积极的心理需求,切忌对孩子进行终结性评价和带有强烈主观偏见的武断评价,否则会让孩子灰心丧气或变得怨恨而叛逆。 少些唠叨,多些诱导
从接受美学来说,同类对象反复刺激人们的审美感官而达到接受上的饱和,就会使人滋生一种厌恶、逆受、抵制的心理状态。现实生活中,不乏唠叨的例子,如:一件小事一提再提,每天上学同样的叮嘱,放学同样的问候;喜欢翻旧账,揭疮疤,总是说“你上次怎么怎么样”“你上次就犯过这样的错”之类的话;经常否定孩子,说“你能行,太阳从西边出来”“我怎么生你这样没出息的孩子”等等;有的家长甚至还经常引发孩子的罪恶感,如“一粒老鼠屎破坏一锅汤”“你翅膀硬了,不需要爸妈了”等;还有一种不容易感受到的唠叨,如孩子每次考试后,家长总喜欢问“这次考得怎样?”,如果一个家庭有六位大人,那孩子就会面临六个人的询问,不烦才怪。所以,有孩子的家庭,大人们要检查家庭里面有没有这方面的唠叨,如果有,则要尽量避免,如问孩子考试成绩,大人们不妨在餐桌上统一问孩子一次,并一起帮孩子分析一下问题就可以避免唠叨。
期望目标,量力而行
家长往往站在成人认知事物的高度去要求孩子,给孩子定目标、树理想,喜欢把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这种不尊重孩子个性与兴趣的教育,虽然有个别家庭成功了,但大多数家庭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有的孩子是高分低能,有的孩子中途失去了学习兴趣,还有的孩子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徐力杀母事件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悲剧起因就是徐力不堪母亲“一定要考前十名”的压力而出现了心理裂变。有报道称上海有个家庭教孩子学语言,爸爸教的是日语,妈妈教说的是英语,爷爷奶奶教说上海话,保姆教家乡话,结果2岁的孩子到了学说话的阶段却失语了。据说这种因逼迫导致孩子逆反而患“失语症”的孩子频现于上海市各大医院儿科门诊。还有很多孩子因家长太看重考试分数而患上了考试焦虑症,一到考试,平时会做的题也忘的一干二净。所以对孩子的学习,家长一方面要积极参与,与孩子共同学习,多帮助孩子,另一方面要照顾孩子的兴趣,不能揠苗助长随意给孩子加码加压。总之,我们要牢记:宁要身心健康的孩子,不要只能考高分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张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
[2]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
[3]湖南省教育厅、中学教育心理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许名奇(1972-),高级讲师,从事基础教育、学历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