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发挥金融造血功能,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出一条具有西藏林芝特色的金融精准扶贫之路。深入分析了林芝金融系统开展金融扶贫工作的具体措施和金融扶贫模式,并总结了金融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针对林芝市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后如何进一步巩固金融精准扶贫脱贫成果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金融扶贫 扶贫成效 林芝
一、深刻认识金融精准扶贫的内涵
(一)我国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发生改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扶贫脱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扶贫脱贫的深入推进,“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扶贫的问题逐渐暴露,特别是由于政府部门不能准确掌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出台的扶贫政策缺乏针对性,导致扶贫资金流向不准、效率不高,扶贫项目成效不显著。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扶贫事业由粗放转向精准。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我国扶贫攻坚工作进入精准扶贫阶段,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二)金融扶贫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甚至对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金融活,经济活。在精准扶贫攻坚的过程中,应该切实发挥好金融血脉的重要作用。014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导纲领,是基层央行落实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坚持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助力精准扶贫的根本遵循。
(三)林芝金融扶贫工作具有特殊性
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对林芝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林芝是边疆民族地区,扶贫工作既受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限制,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如内地,金融服务存在效率较低、业务单一等问题,同时又受特殊的民族、宗教文化制约,人的思想观念、文化价值具有自身特点。为了实现金融助力林芝整体脱贫,必须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金融扶贫的政策,结合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联系本地实际制定了《林芝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林芝深度贫困地区金融产业扶贫规划》等金融精準扶贫的实施细则。
二、具有林芝特色的金融精准扶贫之路
(一)为金融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完善金融精准扶贫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在按照西藏自治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统一部署,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林芝市中心支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推动成立了林芝市金融扶贫组,统领全市金融扶贫工作,在西藏尚属首例。二是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林芝金融系统开展“金融党员走基层活动,针对扶贫工作调研宣传次数多、贫困县覆盖面广的特点,组织发动全市基层金融机构党员,向当地群众开展金融政策宣传解释,同时在实践中改进金融系统党员的工作作风。三是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人才在扶贫攻坚中的主观能动性。从林芝金融系统中选派两批共10余名优秀干部赴市金融办、七县(区)政府挂职,为县(区)政府提供了金融人才补给,有力地推动金融扶贫工作在基层顺利开展。
(二)积极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一是创建金融扶贫示范村。在波密县达大村成功创建西藏首个示范村的基础上,推广至全市16个行政村,通过加强村级金融服务助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二是创建金融助推产业扶贫示范点。确定工布江达县巴河镇朱拉松茸加工厂为全市首个产业扶贫示范点,通过产业扶贫加强造血功能,助力扶贫脱贫。三是创建“银行+电商+企业+贫困户的金融扶贫模式。以工商银行林芝分行“融e购电商平台为依托,将银行信贷融资与电商销售结合,有效解决融资问题,目前已推动0余种商品在“融e购林芝馆上线。四是在人民银行服务大厅设立扶贫企业优先办理窗口,整合发挥人民银行内设部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提高扶贫企业服务效率。
(三)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流向贫困地区
一是引导扶贫再贷款资金定向支持精准扶贫。人行林芝市中支向林芝民生村镇银行发放扶贫再贷款4000万元,并指导在巴宜区尼西村开展扶贫再贷款试点基地建设,支持7户农牧民发展生产,为扶贫信贷资金精准支持农牧民入股新兴扶贫产业建设做出了有益尝试。二是督导金融机构创新扶贫产品。对全市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贷款证,引导银行加大对贫困户的信贷投放力度,推出精准扶贫小额到户贷款、扶贫富农贷、藏宿贷、藏茶贷、林果贷、藏猪贷等信贷产品和扶贫特惠农牧民住房保险、脱贫保等保险产品,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三是推动林芝市政府出台《金融扶贫风险补偿及担保基金管理办法》,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各类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供增信支持。
(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力度,规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用途,保障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扶贫小额信贷及时发放,对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贫困户按照6个档次宽限期予以延长还款期限或续贷支持,帮助贫困户尽快恢复生产,实现增收脱贫。二是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与企业复工、疫情防控有机结合,保障防控期间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借款主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续贷、展期等多种方式帮助借款主体渡过难关。三是改进服务方式,简化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通过非现场方式收集视频、图片、语音、复印件等贷款资料,及时满足贫困户恢复生产资金需求,疫情结束后再补充现场核实和办理相关手续。
三、林芝金融精准扶贫的成效
(一)形成比较健全的多元化金融业态
近年来,在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的吸引下,林芝市银行业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涵盖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目前,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8家,各级机构网点80余个,此外,还有1家证券公司、9家保险业金融机构、家融资担保公司和1家典当行,全市金融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林芝成为西藏除拉萨外金融机构数量最多、银行体系最为完善的地市,普惠金融服务覆盖林芝市11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3多万农牧民群众。林芝市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家数17家,实现县级服务网点全覆盖,乡镇网点38家,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70 4%。全市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644个,覆盖乡镇54个、行政村489个,覆盖率均达到100%。林芝市已基本建成了集银行网点、综合金融服务站、农牧民及中小微企业征信服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农牧区保险服务等多层次有机结合的普惠金融体系。 (二)有效满足了扶贫领域信贷需求
截至00年3月末,林芝市各项贷款余额为305 43亿元,比年初增加4 43亿元,增长1 47%。大量信贷投放满足了不同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特别是在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扶贫脱贫、创业就业等民生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林芝金融系统将扶贫脱贫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截至00年3月,林芝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 81亿元,覆盖贫困户达3984户,累计发放扶贫产业贷款16 39亿元,累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1 7亿元,累计发放边境小康村建设贷款10亿元。截至00年3月末,扶贫贴息贷款余额为7 1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9%;扶贫产业贷款余额为1 46亿元,定向支持全市49个项目,占项目总数的41%,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人数达803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95%;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余额419万元,支持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产业项目9个,实现搬迁安置点金融服务100%全覆盖。
(三)切实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在藏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般类贷款执行比全国各档次基准利率低个百分点,扶贫贴息贷款执行1 08%的优惠贷款利率政策,严格实行贷款利率上限管制。优惠贷款利率坚持“谁借款、谁受益的原则,让利于社会。“十三五以来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整体融资成本全国最低。初步测算,016—019年,因执行特殊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林芝市金融机构向社会直接让利超过0亿元,极大地降低了经济主体的融资成本,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长治久安,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目前,在藏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按照人民银行最新政策,新发放贷款利率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
四、进一步巩固金融精准扶贫脱贫成果的措施
(一)增强扶贫产业项目信贷支持力度
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帮扶、精准受益作为信贷资金支持扶贫产业的前提条件,根据扶贫产业规模、效益、风险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金融扶贫示范村、产业扶贫示范点的带动作用,完善金融服务档案,规范金融服务流程及标准,以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从根本上消灭贫困产生的土壤。
(二)加强金融扶贫风险监测力度
严格执行金融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要求,防止政策落实出现偏差。加大对扶贫信贷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利率执行情况,贴息政策的落实情况等的检查力度,确保信贷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围绕贫困户脱贫转,突出抓好项目资金使用的关键节点,防范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确保扶贫产业信贷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三)认真做好金融精准扶贫评估工作
对金融扶贫中好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复制、推广,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合力抓巩固提升扶贫成果的机制和浓厚氛围。将金融机构扶贫评估结果与激励约束机制挂钩,作为执法检查、评先选优等工作的依据。
(四)持续开展金融扶贫领域作风整治
紧盯重点岗位和关键少数,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金融扶贫环境,不断提升金融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对符合脱贫攻坚政策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准入条件,但银行不按规定发放贷款或无正当理由拒绝发放贷款的,依照有关规定对银行机构进行严肃问责。
(五)将金融扶贫与促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进一步改善区金融服务环境,提高各行政村助农取款服务点使用率。进一步提高农牧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努力改善对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创业农牧民、残疾劳动者等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发挥村级金融宣传服务站作用,拓展金融政策宣传深度和广度,提升整体金融素养,创造和谐金融环境。在不断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实全面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唐静,吴玲,吴乾坤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西藏林芝市特色金融精准扶贫成效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9(3).
[]罗绒占堆 西藏,在向贫困开战[J].中国西藏,1998.
[3]朱玉福 特殊政策扶持下的西藏扶贫开发:成就、措施及基本经验[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9(6).
[4]李國政 西藏扶贫开发的逻辑机理与绩效析[J].西部论坛,013(1).
[5]多庆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扶贫理论政策在西藏的成功实践[N].西藏日报,017-10-17(7).
〔本文系019年度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一般项目)“新时代西藏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及效果评估研究(项目编号:19BJY03)阶段性成果〕
〔赵建斌(通讯作者)、吴乾坤,中国人民银行林芝市中心支行〕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金融扶贫 扶贫成效 林芝
一、深刻认识金融精准扶贫的内涵
(一)我国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发生改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扶贫脱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扶贫脱贫的深入推进,“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扶贫的问题逐渐暴露,特别是由于政府部门不能准确掌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出台的扶贫政策缺乏针对性,导致扶贫资金流向不准、效率不高,扶贫项目成效不显著。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扶贫事业由粗放转向精准。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我国扶贫攻坚工作进入精准扶贫阶段,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二)金融扶贫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甚至对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金融活,经济活。在精准扶贫攻坚的过程中,应该切实发挥好金融血脉的重要作用。014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导纲领,是基层央行落实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坚持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助力精准扶贫的根本遵循。
(三)林芝金融扶贫工作具有特殊性
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对林芝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林芝是边疆民族地区,扶贫工作既受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限制,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如内地,金融服务存在效率较低、业务单一等问题,同时又受特殊的民族、宗教文化制约,人的思想观念、文化价值具有自身特点。为了实现金融助力林芝整体脱贫,必须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金融扶贫的政策,结合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联系本地实际制定了《林芝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林芝深度贫困地区金融产业扶贫规划》等金融精準扶贫的实施细则。
二、具有林芝特色的金融精准扶贫之路
(一)为金融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完善金融精准扶贫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在按照西藏自治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统一部署,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林芝市中心支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推动成立了林芝市金融扶贫组,统领全市金融扶贫工作,在西藏尚属首例。二是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林芝金融系统开展“金融党员走基层活动,针对扶贫工作调研宣传次数多、贫困县覆盖面广的特点,组织发动全市基层金融机构党员,向当地群众开展金融政策宣传解释,同时在实践中改进金融系统党员的工作作风。三是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人才在扶贫攻坚中的主观能动性。从林芝金融系统中选派两批共10余名优秀干部赴市金融办、七县(区)政府挂职,为县(区)政府提供了金融人才补给,有力地推动金融扶贫工作在基层顺利开展。
(二)积极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一是创建金融扶贫示范村。在波密县达大村成功创建西藏首个示范村的基础上,推广至全市16个行政村,通过加强村级金融服务助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二是创建金融助推产业扶贫示范点。确定工布江达县巴河镇朱拉松茸加工厂为全市首个产业扶贫示范点,通过产业扶贫加强造血功能,助力扶贫脱贫。三是创建“银行+电商+企业+贫困户的金融扶贫模式。以工商银行林芝分行“融e购电商平台为依托,将银行信贷融资与电商销售结合,有效解决融资问题,目前已推动0余种商品在“融e购林芝馆上线。四是在人民银行服务大厅设立扶贫企业优先办理窗口,整合发挥人民银行内设部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提高扶贫企业服务效率。
(三)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流向贫困地区
一是引导扶贫再贷款资金定向支持精准扶贫。人行林芝市中支向林芝民生村镇银行发放扶贫再贷款4000万元,并指导在巴宜区尼西村开展扶贫再贷款试点基地建设,支持7户农牧民发展生产,为扶贫信贷资金精准支持农牧民入股新兴扶贫产业建设做出了有益尝试。二是督导金融机构创新扶贫产品。对全市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贷款证,引导银行加大对贫困户的信贷投放力度,推出精准扶贫小额到户贷款、扶贫富农贷、藏宿贷、藏茶贷、林果贷、藏猪贷等信贷产品和扶贫特惠农牧民住房保险、脱贫保等保险产品,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三是推动林芝市政府出台《金融扶贫风险补偿及担保基金管理办法》,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各类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供增信支持。
(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力度,规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用途,保障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扶贫小额信贷及时发放,对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贫困户按照6个档次宽限期予以延长还款期限或续贷支持,帮助贫困户尽快恢复生产,实现增收脱贫。二是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与企业复工、疫情防控有机结合,保障防控期间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借款主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续贷、展期等多种方式帮助借款主体渡过难关。三是改进服务方式,简化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通过非现场方式收集视频、图片、语音、复印件等贷款资料,及时满足贫困户恢复生产资金需求,疫情结束后再补充现场核实和办理相关手续。
三、林芝金融精准扶贫的成效
(一)形成比较健全的多元化金融业态
近年来,在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的吸引下,林芝市银行业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涵盖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目前,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8家,各级机构网点80余个,此外,还有1家证券公司、9家保险业金融机构、家融资担保公司和1家典当行,全市金融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林芝成为西藏除拉萨外金融机构数量最多、银行体系最为完善的地市,普惠金融服务覆盖林芝市11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3多万农牧民群众。林芝市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家数17家,实现县级服务网点全覆盖,乡镇网点38家,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70 4%。全市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644个,覆盖乡镇54个、行政村489个,覆盖率均达到100%。林芝市已基本建成了集银行网点、综合金融服务站、农牧民及中小微企业征信服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农牧区保险服务等多层次有机结合的普惠金融体系。 (二)有效满足了扶贫领域信贷需求
截至00年3月末,林芝市各项贷款余额为305 43亿元,比年初增加4 43亿元,增长1 47%。大量信贷投放满足了不同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特别是在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扶贫脱贫、创业就业等民生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林芝金融系统将扶贫脱贫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截至00年3月,林芝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 81亿元,覆盖贫困户达3984户,累计发放扶贫产业贷款16 39亿元,累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1 7亿元,累计发放边境小康村建设贷款10亿元。截至00年3月末,扶贫贴息贷款余额为7 1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9%;扶贫产业贷款余额为1 46亿元,定向支持全市49个项目,占项目总数的41%,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人数达803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95%;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余额419万元,支持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产业项目9个,实现搬迁安置点金融服务100%全覆盖。
(三)切实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在藏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般类贷款执行比全国各档次基准利率低个百分点,扶贫贴息贷款执行1 08%的优惠贷款利率政策,严格实行贷款利率上限管制。优惠贷款利率坚持“谁借款、谁受益的原则,让利于社会。“十三五以来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整体融资成本全国最低。初步测算,016—019年,因执行特殊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林芝市金融机构向社会直接让利超过0亿元,极大地降低了经济主体的融资成本,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长治久安,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目前,在藏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按照人民银行最新政策,新发放贷款利率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
四、进一步巩固金融精准扶贫脱贫成果的措施
(一)增强扶贫产业项目信贷支持力度
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帮扶、精准受益作为信贷资金支持扶贫产业的前提条件,根据扶贫产业规模、效益、风险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金融扶贫示范村、产业扶贫示范点的带动作用,完善金融服务档案,规范金融服务流程及标准,以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从根本上消灭贫困产生的土壤。
(二)加强金融扶贫风险监测力度
严格执行金融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要求,防止政策落实出现偏差。加大对扶贫信贷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利率执行情况,贴息政策的落实情况等的检查力度,确保信贷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围绕贫困户脱贫转,突出抓好项目资金使用的关键节点,防范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确保扶贫产业信贷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三)认真做好金融精准扶贫评估工作
对金融扶贫中好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复制、推广,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合力抓巩固提升扶贫成果的机制和浓厚氛围。将金融机构扶贫评估结果与激励约束机制挂钩,作为执法检查、评先选优等工作的依据。
(四)持续开展金融扶贫领域作风整治
紧盯重点岗位和关键少数,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金融扶贫环境,不断提升金融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对符合脱贫攻坚政策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准入条件,但银行不按规定发放贷款或无正当理由拒绝发放贷款的,依照有关规定对银行机构进行严肃问责。
(五)将金融扶贫与促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进一步改善区金融服务环境,提高各行政村助农取款服务点使用率。进一步提高农牧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努力改善对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创业农牧民、残疾劳动者等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发挥村级金融宣传服务站作用,拓展金融政策宣传深度和广度,提升整体金融素养,创造和谐金融环境。在不断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实全面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唐静,吴玲,吴乾坤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西藏林芝市特色金融精准扶贫成效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9(3).
[]罗绒占堆 西藏,在向贫困开战[J].中国西藏,1998.
[3]朱玉福 特殊政策扶持下的西藏扶贫开发:成就、措施及基本经验[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9(6).
[4]李國政 西藏扶贫开发的逻辑机理与绩效析[J].西部论坛,013(1).
[5]多庆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扶贫理论政策在西藏的成功实践[N].西藏日报,017-10-17(7).
〔本文系019年度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一般项目)“新时代西藏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及效果评估研究(项目编号:19BJY03)阶段性成果〕
〔赵建斌(通讯作者)、吴乾坤,中国人民银行林芝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