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不仅具有学习的定向作用,而且可以产生巨大的动力,使英语学习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根据对各阶段各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我们知道七年级学生刚入校,希望扩大知识面,渴望学好英语,学习兴趣浓厚。九年级学生由于学习内容难度大,面临毕业、中考的升学压力,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个体表现是有差异的、有个性的。我们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针对他们的差异性提供切合他们实际的学习指导。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Dr.Howard Gardner)在他的《心智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他将人的智力分为8种类型: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种智力结构分类,对于我们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认识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很有帮助。实际上,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女生擅长于记忆单词,男生擅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擅长书面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真实的交际氛围,尽可能多地创设虚拟真实情境进行虚拟真实交际。比如,英语“The world’s population” 课程的教学中,首先让每位学生知道“ Population is still a big problem in China . ” 从而引发出“We have to carry out the one-child policy .”让学生们用英语在课堂上进行“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olicy?”的辩论。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可开办“English Corner”(英语角),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对话,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角色心理活动,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大胆地去运用英语,在商场、大街等社会活动的场所,主动找一些外国人去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很难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例如,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比汉语少得多,一个cousin涵盖了“堂/表兄弟,堂/表姐妹”等几种关系;而“农民”这个词在汉语里是统一的概念(泛指农业劳动者),英语中却以其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的不同,分别用farmer和peasant来表示。上述词汇指代范畴上的差别,表现了中西方民族在人际关系上不同的传统观念和社会风俗。“white”在英语里的意思是of the color of fresh snow or common salt,汉语译为“白的、白色的”,但英语学习者对a white lie就不易理解。难道谎言还有颜色吗?当然不是,它的正确意义是“不怀恶意的谎言”。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补充课外背景知识,采用趣味性、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材料,并将学习材料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和组织,把新的语言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这样,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可转化为学习意愿,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英语“Great People”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们对“Great People”的感性认识,一方面,我从书籍和Internet计算机网络中分别找到了有关“Yuan Longping,Helen Keller,Norman Bethune”的详细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们进行穿插讲解;同时,还给学生们列举了“Edison,Bill Gates”等其他名人的事迹,从而保证了英语课堂教学的知识性。
(作者单位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十中学)
根据对各阶段各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我们知道七年级学生刚入校,希望扩大知识面,渴望学好英语,学习兴趣浓厚。九年级学生由于学习内容难度大,面临毕业、中考的升学压力,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个体表现是有差异的、有个性的。我们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针对他们的差异性提供切合他们实际的学习指导。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Dr.Howard Gardner)在他的《心智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他将人的智力分为8种类型: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种智力结构分类,对于我们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认识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很有帮助。实际上,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女生擅长于记忆单词,男生擅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擅长书面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真实的交际氛围,尽可能多地创设虚拟真实情境进行虚拟真实交际。比如,英语“The world’s population” 课程的教学中,首先让每位学生知道“ Population is still a big problem in China . ” 从而引发出“We have to carry out the one-child policy .”让学生们用英语在课堂上进行“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olicy?”的辩论。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可开办“English Corner”(英语角),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对话,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角色心理活动,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大胆地去运用英语,在商场、大街等社会活动的场所,主动找一些外国人去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很难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例如,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比汉语少得多,一个cousin涵盖了“堂/表兄弟,堂/表姐妹”等几种关系;而“农民”这个词在汉语里是统一的概念(泛指农业劳动者),英语中却以其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的不同,分别用farmer和peasant来表示。上述词汇指代范畴上的差别,表现了中西方民族在人际关系上不同的传统观念和社会风俗。“white”在英语里的意思是of the color of fresh snow or common salt,汉语译为“白的、白色的”,但英语学习者对a white lie就不易理解。难道谎言还有颜色吗?当然不是,它的正确意义是“不怀恶意的谎言”。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补充课外背景知识,采用趣味性、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材料,并将学习材料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和组织,把新的语言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这样,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可转化为学习意愿,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英语“Great People”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们对“Great People”的感性认识,一方面,我从书籍和Internet计算机网络中分别找到了有关“Yuan Longping,Helen Keller,Norman Bethune”的详细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们进行穿插讲解;同时,还给学生们列举了“Edison,Bill Gates”等其他名人的事迹,从而保证了英语课堂教学的知识性。
(作者单位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