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史蒂芬·亨得利就开始打球了。如今,英国首相换了4任了,可他还是那个拿着球杆的‘台球皇帝’!”一位英国记者曾这样说。
斯诺克台球是世界上最讲究绅士风度的竞技项目之一,多年来亨得利正是这项运动的最佳代言人。北京时间5月2日,在职业球坛征战了27年的亨得利宣布退役。就在同一天,他刚在谢菲尔德市举行的斯诺克世锦赛上以2∶13惨败于小将马奎尔,球迷们无不为他心酸——要知道,谢菲尔德曾是亨得利7次捧起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冠军奖杯的福地。
“我没有打出理想的斯诺克,已经无法享受打球的过程。如果深爱一项运动,眼中便不会允许有半点瑕疵。”亨得利黯然地说。毕竟岁月不饶人,现实很残酷,面对着对耐心和毅力要求极高的斯诺克,43岁的“台球皇帝”终于服老了。
连续4次击败偶像
爱丁堡是英国文化古城,苏格兰的首府,经济和文化中心。1969年1月,亨得利在那里出生,在他9岁时,全家搬到法夫郡。“我和父母、弟弟住在一套四室一厅的房子里,周围有不少足球场。刚搬到那里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在跟小伙伴们一起踢足球。”亨得利回忆说。不踢球时,他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斯诺克比赛,为心目中的英雄吉米·怀特加油。怀特当时也只有十七八岁,技艺超群,在业余锦标赛中所向披靡。那时的亨得利根本想不到,有一天他会和怀特在球场上相遇。
改变亨得利命运的是12岁那年的圣诞节。父亲送给他的节日礼物是一根40英镑的球杆。从此,亨得利“开始为斯诺克而疯狂”,他的水平飞速提升:14岁获得全国16岁以下斯诺克锦标赛冠军;15岁时作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赛者获得苏格兰业余锦标赛冠军;16岁蝉联此项冠军,并转为职业选手,成为斯诺克历史上最年轻的职业选手。
在这期间,亨得利遭遇了家庭不幸,“我15岁那年,父母分居,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俩搬到了离爱丁堡不远的一个村庄,住的是政府建的保障房。当时,我的心情很糟糕,不过我还算幸运,把时间花在了斯诺克上。”
成年后的亨得利迅速步入到一流球手行列。世锦赛、温布利大师赛和英国锦标赛是斯诺克界的三个大满贯赛事,从1989—1990年赛季起,亨得利就包揽了这3个冠军,开启了长达10年之久的“亨得利时代”。
1990年世锦赛决赛,21岁的亨得利与“偶像”怀特狭路相逢,并以18∶12获胜,“整个比赛中,我都很紧张,胃一直在不停地翻腾。”1992年和1993年的世锦赛决赛,亨得利又连续击败怀特卫冕冠军。
1994年世锦赛开始后不久,亨得利不小心在浴室里摔了一跤,肘部下方出现细微骨裂缝,但依然打进了决赛,再次遭遇怀特。前34局,两人战成17平。决胜局开始后,怀特的形势一度大好,可就在关键时刻,怀特出现失误,亨得利再也没给“偶像”机会,一举清杆获得冠军。赛后,亨得利说:“比赛时,必须做到不去想输。”
告别幸运球杆
要想说明在斯诺克的历史上,亨得利占据了一个怎样的位置,有一组数字可以很清楚地给出答案——职业生涯中,亨得利拿过73个赛事的冠军,其中32个积分赛冠军,7次世锦赛冠军,6次大师赛冠军和5次英锦赛冠军。他被球迷们拥上了“台球皇帝”的宝座。
帮助亨得利屡次获得冠军的,正是父亲当年送给他的球杆。2003年9月,亨得利参加完泰国大师赛,在乘飞机返回英国的途中,这支球杆被彻底损毁。亨得利说:“当我在格拉斯哥见到它的时候,杆箱被缠上了胶带,球杆弯得就像牧羊人用的曲柄杖。”2001年“9·11”事件之后,球杆不得再由球员随身携带,必须托运,这就加大了球杆破损的可能性。
随着这支幸运球杆一起离开的,是亨得利运动生涯的巅峰时期。在2005年马耳他杯上赢得冠军后,他就和冠军绝缘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亨得利难以再续辉煌。2010—2011赛季结束之后,亨得利的世界排名首次跌出前16。尽管在2012年的世锦赛上,亨得利表现出色,打入了8强,还打出了他个人的第十一次满分——一杆147分,但最终还是在一次惨败后选择了离开。
亨得利表示,“我希望做一些台球之外的事情。但以前很难实现,因为我很少在家。”现在,他终于有时间陪伴妻子曼迪和两个儿子,更多地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退役并不意味着“台球皇帝”就彻底离开球场了,他只是给自己换了位置。早在去年,亨得利就接受了英国广播公司的邀请,担任斯诺克比赛解说嘉宾,“解说时没有场上球手那么费神,更重要的是,不会再体验失误所带来的巨大痛苦。”
绅士运动最好的注释
20年前,关注斯诺克的中国人寥寥无几,电视台的体育节目偶尔会播放一些斯诺克比赛的录像精选,而这些录像总是与亨得利有关,可以说,斯诺克运动在中国的兴起与他有很大关系。1987年,亨得利首次来到中国,遗憾的是,直到1999年,斯诺克赛事才登陆中国,中国球场一直没能见证这位“皇帝”的加冕。但在中国球迷心目中,亨得利在球场上的平静、淡定,对待球迷的彬彬有礼,包括他永远整齐的短发、“英伦范儿”的小马甲,都是斯诺克这项绅士运动最好的注释。
可近年来,斯诺克的底线一再告失。媒体关注的焦点,多是有争议在身的人物:“火箭”奥沙利文的形象已经和“失态”、“说脏话”、“吸食大麻”挂钩;怀特好赌,更好酒;希金斯一度深陷赌球案,2010年险些被逐出斯诺克界;墨菲过于看重比赛结果,斤斤计较的样子完全没有绅士风度。难怪有的媒体总结说:“斯诺克这项君子运动,如今充斥着疯子、酒鬼、赌徒、流氓和小气鬼。”
只有“台球皇帝”亨得利一直过着低调的生活。每天训练5到6个小时,然后回到家里,约几个朋友打打桥牌,聊聊天,没有不良嗜好,没有丑闻,即使在他最鼎盛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绯闻。而对待比赛,他总是严肃认真,和他相熟的体育记者曾评价说:“天王级的选手,有一个共同点,对比赛的态度特别认真。网坛的费德勒、斯诺克球场上的亨得利都是这样。只要比赛,亨得利就是一心为了争胜,从没有像一些老球手那样一边玩着一边比赛,他没有这个心情。”眼看着斯诺克运动越来越不“绅士”,亨得利自己也颇为感慨:“如今靠勤奋出成绩的球手,反而不如言行出位的人受欢迎。像我这种喜欢平静生活的人,越来越不吃香了。”
虽然在退役前,亨得利的战绩已经大不如前,但在这浮躁的年代,他始终是一位绅士,恪守着这项运动的底线;他用自己谦谦君子的形象,维持着这项运动最后的骄傲。
“在1/4个世纪多的时间里,他将自己变成了最伟大的球手,赢得了最多的世界冠军头衔,拥有最多排名赛冠军奖杯,打出了最多的破百,也赢得了最丰厚的奖金。”亨得利宣布退役后,世界台球联合会在官网上用5个“最”字向他致敬。
他是斯诺克世界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没有之一。
斯诺克台球是世界上最讲究绅士风度的竞技项目之一,多年来亨得利正是这项运动的最佳代言人。北京时间5月2日,在职业球坛征战了27年的亨得利宣布退役。就在同一天,他刚在谢菲尔德市举行的斯诺克世锦赛上以2∶13惨败于小将马奎尔,球迷们无不为他心酸——要知道,谢菲尔德曾是亨得利7次捧起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冠军奖杯的福地。
“我没有打出理想的斯诺克,已经无法享受打球的过程。如果深爱一项运动,眼中便不会允许有半点瑕疵。”亨得利黯然地说。毕竟岁月不饶人,现实很残酷,面对着对耐心和毅力要求极高的斯诺克,43岁的“台球皇帝”终于服老了。
连续4次击败偶像
爱丁堡是英国文化古城,苏格兰的首府,经济和文化中心。1969年1月,亨得利在那里出生,在他9岁时,全家搬到法夫郡。“我和父母、弟弟住在一套四室一厅的房子里,周围有不少足球场。刚搬到那里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在跟小伙伴们一起踢足球。”亨得利回忆说。不踢球时,他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斯诺克比赛,为心目中的英雄吉米·怀特加油。怀特当时也只有十七八岁,技艺超群,在业余锦标赛中所向披靡。那时的亨得利根本想不到,有一天他会和怀特在球场上相遇。
改变亨得利命运的是12岁那年的圣诞节。父亲送给他的节日礼物是一根40英镑的球杆。从此,亨得利“开始为斯诺克而疯狂”,他的水平飞速提升:14岁获得全国16岁以下斯诺克锦标赛冠军;15岁时作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赛者获得苏格兰业余锦标赛冠军;16岁蝉联此项冠军,并转为职业选手,成为斯诺克历史上最年轻的职业选手。
在这期间,亨得利遭遇了家庭不幸,“我15岁那年,父母分居,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俩搬到了离爱丁堡不远的一个村庄,住的是政府建的保障房。当时,我的心情很糟糕,不过我还算幸运,把时间花在了斯诺克上。”
成年后的亨得利迅速步入到一流球手行列。世锦赛、温布利大师赛和英国锦标赛是斯诺克界的三个大满贯赛事,从1989—1990年赛季起,亨得利就包揽了这3个冠军,开启了长达10年之久的“亨得利时代”。
1990年世锦赛决赛,21岁的亨得利与“偶像”怀特狭路相逢,并以18∶12获胜,“整个比赛中,我都很紧张,胃一直在不停地翻腾。”1992年和1993年的世锦赛决赛,亨得利又连续击败怀特卫冕冠军。
1994年世锦赛开始后不久,亨得利不小心在浴室里摔了一跤,肘部下方出现细微骨裂缝,但依然打进了决赛,再次遭遇怀特。前34局,两人战成17平。决胜局开始后,怀特的形势一度大好,可就在关键时刻,怀特出现失误,亨得利再也没给“偶像”机会,一举清杆获得冠军。赛后,亨得利说:“比赛时,必须做到不去想输。”
告别幸运球杆
要想说明在斯诺克的历史上,亨得利占据了一个怎样的位置,有一组数字可以很清楚地给出答案——职业生涯中,亨得利拿过73个赛事的冠军,其中32个积分赛冠军,7次世锦赛冠军,6次大师赛冠军和5次英锦赛冠军。他被球迷们拥上了“台球皇帝”的宝座。
帮助亨得利屡次获得冠军的,正是父亲当年送给他的球杆。2003年9月,亨得利参加完泰国大师赛,在乘飞机返回英国的途中,这支球杆被彻底损毁。亨得利说:“当我在格拉斯哥见到它的时候,杆箱被缠上了胶带,球杆弯得就像牧羊人用的曲柄杖。”2001年“9·11”事件之后,球杆不得再由球员随身携带,必须托运,这就加大了球杆破损的可能性。
随着这支幸运球杆一起离开的,是亨得利运动生涯的巅峰时期。在2005年马耳他杯上赢得冠军后,他就和冠军绝缘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亨得利难以再续辉煌。2010—2011赛季结束之后,亨得利的世界排名首次跌出前16。尽管在2012年的世锦赛上,亨得利表现出色,打入了8强,还打出了他个人的第十一次满分——一杆147分,但最终还是在一次惨败后选择了离开。
亨得利表示,“我希望做一些台球之外的事情。但以前很难实现,因为我很少在家。”现在,他终于有时间陪伴妻子曼迪和两个儿子,更多地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退役并不意味着“台球皇帝”就彻底离开球场了,他只是给自己换了位置。早在去年,亨得利就接受了英国广播公司的邀请,担任斯诺克比赛解说嘉宾,“解说时没有场上球手那么费神,更重要的是,不会再体验失误所带来的巨大痛苦。”
绅士运动最好的注释
20年前,关注斯诺克的中国人寥寥无几,电视台的体育节目偶尔会播放一些斯诺克比赛的录像精选,而这些录像总是与亨得利有关,可以说,斯诺克运动在中国的兴起与他有很大关系。1987年,亨得利首次来到中国,遗憾的是,直到1999年,斯诺克赛事才登陆中国,中国球场一直没能见证这位“皇帝”的加冕。但在中国球迷心目中,亨得利在球场上的平静、淡定,对待球迷的彬彬有礼,包括他永远整齐的短发、“英伦范儿”的小马甲,都是斯诺克这项绅士运动最好的注释。
可近年来,斯诺克的底线一再告失。媒体关注的焦点,多是有争议在身的人物:“火箭”奥沙利文的形象已经和“失态”、“说脏话”、“吸食大麻”挂钩;怀特好赌,更好酒;希金斯一度深陷赌球案,2010年险些被逐出斯诺克界;墨菲过于看重比赛结果,斤斤计较的样子完全没有绅士风度。难怪有的媒体总结说:“斯诺克这项君子运动,如今充斥着疯子、酒鬼、赌徒、流氓和小气鬼。”
只有“台球皇帝”亨得利一直过着低调的生活。每天训练5到6个小时,然后回到家里,约几个朋友打打桥牌,聊聊天,没有不良嗜好,没有丑闻,即使在他最鼎盛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绯闻。而对待比赛,他总是严肃认真,和他相熟的体育记者曾评价说:“天王级的选手,有一个共同点,对比赛的态度特别认真。网坛的费德勒、斯诺克球场上的亨得利都是这样。只要比赛,亨得利就是一心为了争胜,从没有像一些老球手那样一边玩着一边比赛,他没有这个心情。”眼看着斯诺克运动越来越不“绅士”,亨得利自己也颇为感慨:“如今靠勤奋出成绩的球手,反而不如言行出位的人受欢迎。像我这种喜欢平静生活的人,越来越不吃香了。”
虽然在退役前,亨得利的战绩已经大不如前,但在这浮躁的年代,他始终是一位绅士,恪守着这项运动的底线;他用自己谦谦君子的形象,维持着这项运动最后的骄傲。
“在1/4个世纪多的时间里,他将自己变成了最伟大的球手,赢得了最多的世界冠军头衔,拥有最多排名赛冠军奖杯,打出了最多的破百,也赢得了最丰厚的奖金。”亨得利宣布退役后,世界台球联合会在官网上用5个“最”字向他致敬。
他是斯诺克世界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