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梅:小荷才露尖尖角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0多个孩子的“彩虹妈妈”
  和西梅第一次看见小女孩诺诺(化名)时,她紧紧躲在角落里,眼睛老是垂着,和她说话也不怎么搭理,犹如惊弓之鸟。原来,年幼的她曾親眼目睹爸爸用刀杀死了自己的妈妈,给她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创伤。诺诺失去了妈妈,爸爸又进了监狱,只能跟着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家境十分困难。和西梅觉得孩子太可怜了,为诺诺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不但从物质上保证诺诺吃饱穿暖有学上,还联系了心理专家对她进行心理干预。
  为了能让诺诺感受母爱和家庭的温暖,和西梅经常在周末和假期把诺诺接到自己家里,做起了“代理妈妈”。她辅导诺诺学习,跟诺诺一起做家务,带她跟同龄的小朋友一起出去游玩。第一次带诺诺一起做饭的时候,她发现每当她切菜的时候,诺诺的眼睛里总是流露出一种无法掩饰的对刀的恐惧。在咨询了心理专家之后,和西梅小心翼翼地引导诺诺消除对刀的恐惧,慢慢地,诺诺竟然可以主动地帮着切菜了,还学会了包饺子,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能够跟她说说心里话,也能够跟小朋友一起玩耍嬉笑。有一次诺诺去监狱探望爸爸,第一次主动和爸爸打招呼:“爸爸,我长高了,你试试还能抱动我吗?”一句话,让五大三粗的汉子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像诺诺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当同龄的孩子们还在向父母撒娇的时候;当同龄的孩子们还在为想要的东西而向父母伸手要钱的时候;当同龄的孩子们在放学后和伙伴们尽情嬉戏的时候……他们已经走过了亲眼目睹最亲的人走进监狱的艰难岁月,开始承受他人异样的眼光,开始忍耐对亲情可望而不可及的煎熬。他们还是未成年人,却要被迫开始承受生命之重,这些生命的痛会把无知的孩子变成什么样子?他们是否还愿意相信爱和给予爱呢?
  为了帮助这个弱势群体,和西梅策划了“彩虹村”助学项目,专门对这些孩子进行生活帮扶、心理干预、学习辅导等,帮助他们健康成长。2013年以来,和西梅带领她的团队已经帮扶了100多个这样的孩子,她被人亲切地称为“彩虹妈妈”。许多被帮扶过的服刑人员,出狱后积极要求加入“小荷公益”,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帮助弱者。
  我的梦想是做个爱心传播者
  2011年的一天,在一次公益活动中,和西梅突然心悸胸闷,头晕目眩,站不起来……她的心脏病发作了。她想,如果有一天自己倒下了,自己帮助过的这些孩子、这些老人有没有人来管呢?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这个世界就会增添更多的正能量!
  和西梅的儿子4岁起就跟着她参与公益活动。现在,上中学的他已经相当有公益意识,不仅在一些活动中为妈妈出谋划策,通过他的宣传,还将一些同学和家长也吸引进了志愿者队伍。目前,和西梅精心打造的小荷公益已经初步建成了完备的组织体系,拥有核心志愿者100多名,经常参加活动的志愿者3000多名。
  为了更广泛地传播公益理念,2013年,她策划了“公益课堂”项目,还多次应邀到外地授课、组织公益沙龙。
  “公益课堂”走进泰安监狱的时候,当她讲起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操场上2800多名服刑人员鸦雀无声,有的认真在记笔记,有的忍不住默默流泪。课后,服刑人员还自发的进行了小范围的爱心捐款。和西梅用实际行动不仅帮助了服刑人员的孩子,也有力地帮助了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改造。
  我会对被帮助的人说一声谢谢
  2014年的生日那天,和西梅接到了很多孩子的祝福短信、信件和手工礼物。其中有个小小的塑料玩具“奥特曼”,附着一张字条,孩子歪歪扭扭地写道:“和阿姨,这是我最喜欢的玩具,送给你吧。”那一刻,和西梅感动得哭了,哭得稀里哗啦……
  和西梅常常对被帮助的人说“谢谢”。听上去很奇怪,为什么呢?因为她觉得自己也是得到者,甚至是更大的得到者,应该有一种感恩。她说:我很幸运,我还可以去帮助别人。有时候我可能心情很不舒畅,但帮助完别人我心胸打开了,这是一个自我拯救的过程。我怎么可能不对被帮助的人说声谢谢呢?我见过很多人,当他沉迷在自我的领域里走不出去的时候,抑郁悲观,但是当他把心打开,开始帮助别人的时候,往往变得开朗快乐起来。他通过帮助别人而让自己走出一片新天地。
  有一天,突然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小荷公益帮扶的一个孩子喝了农药。她立即赶往医院探望。原来,孩子非常想学唱歌,要求到专业学校学习,但是费用高昂,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孩子一时想不开做了傻事。和西梅紧紧握着孩子的手,安慰着虚弱的孩子:“你想学唱歌怎么不跟和阿姨说呢,你要快点好起来,到时候,阿姨送你去学唱歌,好吗?阿姨知道你唱歌很好听……”
  做好事也要专业化。和西梅反思后提出了“品质公益”的理念,规范了注意事项和活动流程,同时,经常组织志愿者进行集中培训和拓展训练,开展“星级志愿者”评定活动,并使用志愿者打卡器,解决了志愿服务计时问题。
  目前,和西梅和她的团队已经策划实施了12个高品质公益项目。这里面还有针对留守儿童的“微爱助学”项目,有针对失独老人的“温暖阳光”项目,有针对白化病患者的“月亮家园”项目,有关注环保的“泰山帕客”项目,有旨在建立新型公益模式的“半天公益”项目……
  追求物质目标的年代,人们吃饱了就是幸福。和西梅小时候,家家都很穷,大家都不会去想象文明、民主、自由这些字眼,所谓理想也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吃饱喝足,那时的幸福就等同于物质。但是当大家真正吃饱穿暖了才发现,想要的更多,想实现的目标更难。这个时候帮助别人、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拥有一个和谐温馨的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成了人们内心的需求。原来一提到慈善,都以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而缺乏对与人交流、心理支援、提供就业模式、帮人走出孤独等“软慈善”的理解。可见,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的发展暗合了中国改革的悄然转型,也暗合了这个社会正在由效率优先向公平优先的转化。
  从2006年那个春天走到现在,11年的风风雨雨,让和西梅的母爱升华了。如今,她和她的团队已经帮扶了5155名留守儿童,服务孤寡、空巢、失独老人4000多人次,全方位帮扶了100多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和46名白化病患者……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