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始无华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亡人逸事》一文,是孙犁唯一一篇写给亡妻的散文。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写作技巧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三方面进行探究,可以更深入了解此文。只有体悟孙犁笔端隐含的对亡妻深深的敬重、赞赏与愧疚之情,才能发现文字表面背后的深意,真正参透其神韵。
  【关键词】:张力;白描;亡人逸事
  在文学史上,一篇洋洋洒洒动辄万字的著作,可能会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短文,却能经得起时光的漫长考验而独放异彩。孙犁的《亡人逸事》一文,大抵可归为后一类。作者用质朴有力的笔调勾勒出一位勤劳善良、恪守礼教却又区别于传统的贤妻良母形象。此文言淡情深,虽语言朴素洗练,但仍难掩对亡妻的怀念与眷恋之情。
  一、富有“成长性”的人物形象
  对孙犁来说,妻子是她创作的“第二源泉”,并多次“借用她的形象写进小说”。 然而在此文中,孙犁却连亡妻的姓名都未曾提及,甚至称所叙之事为“逸事”。逸事通常指世人不太知道的事迹,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虽然怀念亡妻但却隐忍克制的情感。
   笔者认为,本文虽是讲述逸事,却塑造了一位富有“成长性”的人物形象。
  整体来看,孙犁笔下的亡妻坚定隐忍、不辞劳苦。但她是否从最初就具备这些特点呢?孙犁在文中提到:
  她在娘家,因为是小闺女,娇惯一些,从小只会做些针线活;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到了我们家,我母亲好下地劳动,尤其好打早起,麦秋两季,听见鸡叫,就叫起她来做饭。
  又没个钟表,有时饭做熟了,天还不亮。她颇以为苦。回到娘家,曾像她父亲哭诉。
  身为家里最小的姑娘,平常多被宠爱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初为人媳就要起早下地劳动,实在让她疲倦不堪,甚至回娘家哭诉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哪里是一位任劳任怨的妻子形象啊!可是作者笔锋一转,又写到:
  后来,因为闹日本,家境越来越不好,我又不在家,她带着孩子们下场下地。到了集日,自己去卖线卖布。有时和大女儿轮换着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粜卖。从来没有对我叫过苦。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妻子因为推机杼,两个大拇指顶的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上走”。 与传统的温柔体贴、知书达理的贤妻良母形象不同,孙犁已经勾勒出了一位有脾气、有性格、富有“成长性”的妻子形象。
  二、“无技巧”的艺术境界
  这篇散文最善于捕捉生动细节来塑造人物。在阅读时,当然也需抓住细枝末节,读出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不是仅停留在一些空泛的概念化的理解。
  巴金说过:“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1]作者以时间顺序截取了生活中四个极为普通的横断面:“缘定”“初识”“持家”“离别”进行描述,形成长线串珠式的叙事结构结构。其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清丽淡雅,言辞而情深;并多采用白描的手法,在不经意间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位饱满妻子形象。
  比如,文章写妻子礼教观念很重,性格中还是带有传统的封建色彩,这要如何体现呢?作者描写结婚前两人第一次相遇,她认出自己后,“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这一段写的极是生动有趣,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在婚前看到自己的未婚夫,深感意外;因为素未谋面,却又想知道未婚夫的样子,所以“盯”着细细打量;但碍于封建礼教,只匆匆忙忙的盯了“一眼”,便转身“钻”进轿车里。这一个“盯”字,既有对孙犁的好奇,也有对他突然出现的小埋怨;“钻”字更是将小女儿的娇羞腼腆表现的淋漓尽致。
  文章还有一处重要的细节描写,母亲让她试试能否背的动一大筐北瓜,“她弯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占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她站起来哭了。”“猛一立”一方面说明她還缺乏经验,另一方面说明她性格倔强要强;“哭”是她本想在婆婆面前做得好一点,结果却露出窘相,觉得难堪,又觉得委屈。
  纵览全文,作者对亡妻的细节描写不胜枚举,从语言细节到动作细节,多维度构造妻子形象。全文几乎没有议论与抒情,只是撷取了生活中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生活琐事,用“无技巧”的手法,去悼念他已故的妻子而已。
  三、寓浓情于质朴
  孙犁这篇散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这种平淡与朴实,如果让人觉得亲切自然,则是它的绝妙之处;不过这也可能成为它的障碍。不成熟的读者可能被这种平淡所蒙蔽,往往会浮于表面,感受不到蕴含深处的隐忍克制的深厚情感。
  文章开头提到自己与亡妻的婚姻是“天作之合”,但事情的缘由还是“据亡妻言”。作者每每想到此处,大概总能记起亡妻回忆当年时的音容样貌吧。
  孙犁笔下的妻子可敬可爱,作者对她也是敬重有加。从他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就能看出:“我对你们,没付什么责任。母亲把你们弄大,可不容易,你们应该记着。”甚至孙犁的老朋友也说“她在生活上,对你的照顾,自不待言。在文字工作上的帮助,我看也不小”。
  孙犁对亡妻是怀有深深的愧疚之情的。他们的婚姻“相聚之日少,分离之日多;欢乐之时少,相对愁叹之时多耳”。两人年少的青春,都被战争与炮火割裂开了。“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在夫妻情分上,我做的很差。”甚至在妻子临终前,惦念的还是丈夫在北平做小职员时,寄至娘家的两丈花布。在得知丈夫是想让她做衣服更方便时,“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丈夫做了这么点小事就足叫她铭记一生,对于一位为家庭牺牲所有的妻子,让丈夫怎能不永远歉疚、感激和怀念呢?
  然而,作者真的如自己所说,于夫妻情分“做得很差”吗?似乎也不是。否则怎么会细心的将花布寄到娘家而不是婆家呢?妻子恪守礼教,寄至婆家的花布必然不好全数拿走,还是要留一些给婆婆;又或者作者体谅妻子从婆家拿布奔波劳累,不如寄到家中方便舒服。妻子正是同样明白这一层深意,才会在久病的脸上露出满足而幸福的笑容吧。
  在回忆亡妻时,孙犁并未用过多华丽辞藻讴歌妻子高大的形象,只是选择其中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片段稍作描述。然而就是这样不太伤感的片段,作者也是百感交集,难以继续了。这不禁让人想起巴金的《怀念萧珊》。同为悼亡文,巴金却是用饱含痛楚的笔触描写妻子为自己的牺牲,读来真是凄切哀婉、笔重情浓。
  关于亡妻,孙犁还有一首悼亡诗:
  《悼内子》
  一落黄泉两渺茫,魂魄当念旧家乡。
  三沽烟水笼残梦,廿年嚣尘压素妆。
  秀质曾同兰菊茂,慧心常映星月光。
  老屋榆柳今尚在,摇曳秋风遗念长。
  诗中最后那句“老屋榆柳今尚在”,倒和《项脊轩志》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四、总结
  文章最后也提到写此文的目的:“过去,青春两地,一别数年,求一梦而不可得。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想摆脱也做不到。按照迷信的说法,这可能是地下相会之期,已经不远了。”孙犁对亡妻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情到深处始无华,过于厚重的情感,反而只能用最朴实的方式才能表达的足够真挚。本文如此朴素洗练,却丝毫掩盖不住作者对亡妻的浓浓情意。
  参考文献:
  [1]巴金:《讲真话的书》,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2]王恒娟:《融浓情在平淡 寓质朴于叙事》,《名作欣赏》,2014年第14期。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国词史上,由于朝代更迭,社会状况的差异,词学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点。虽然如此,前后相继,或是同时共存的朝代之间的影响也是有章可循的。尤其是宋金元时期,复杂的社会民族状况,并没有阻断词学的发展脉络。恰恰相反,这些朝代之间词学的互相影响更完整的展现了词学发展的理路。  【关键词】:宋词;金词;元词;关系;小议  一 北宋词对金词的影响  公元1127金灭北宋,占据黄河流域。在文
期刊
因为《战争哀歌》在越南被禁,又加之中国文学界对于周边第三世界的文學作品研究普遍偏少,更多的研究着重于西方。因此,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被长期忽视。直到被解禁,这样一部作品才得以被重新重视。国内对于《战争哀歌》的研究几乎没有。究其根本,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部巨作还没有得到完整的中文译本。国外对于这部作品多是各种语言的翻译,没有深入的分析。因此这本著作的文学研究几乎是空白的。中国对于越南文学的了解十分少,
期刊
自嘲  才短飞云拿不住,残编苦顿痴騃头。 庞眉小子何由问,西窗冷烛相顾留。  观暮山  云补不足放天裂,竟颓凝日八荒寒。 时抛几团带千嶂,可取一抒作吾冠? 便是金鹏蹴涛浪,泛我孤槎云边翻。 既无风波恶,何须随梦还? 看赤手,揽江山。  夏晚  溽消日落行河畔,草涨烟拖两岸平。 风送晚蜩绿杨里,浓阴衣洒生凉轻。  异乡有感  天涯辗转多少恨,异乡风物尽恼人。不知今日家山里,黄梅细雨正几分。  对山有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叙述对中古典舞基本功跳跃中“复合跳”的特性分析以及训练重点。讲述了“复合跳”所包含的部分训练内容,以及开发方式和用力发方法。有助于体现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水平高超性和动作语言表达丰富性。同时也体现民族舞姿风格的浓郁性。讲述了“复合跳”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的重要性和中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以及训练作用。  【关键词】:古典舞;复合跳;基本功;民族;特性;作用  簡述  中国古典舞作为
期刊
【摘要】:设计是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设计美学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分支。通过对明代架子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代设计中,设计不仅是单一的,还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关键词】:设计;美学;明式架子床;艺术;技术  设计的发展起源很早,而19世纪后美学才逐渐发展成熟,针对各部类的艺术与创作,逐渐发展出各领域的美学。现如今的设计不仅是单一的一个创作过程
期刊
【摘要】:儿童作为绘画的一种题材很久就已出现,宋代是婴戏图繁盛的重要时期,出现了大量婴戏作品。本文就希望通过对宋代苏汉臣的《百子嬉春图》的创作背景、画面内容进行解读,探究画中所折射出来的宋代人们对儿童未来的美好希冀,同时进一步分析宋代婴戏图背后的发展原因。  【关键词】:百子嬉春图;婴戏图;宋代  婴戏题材绘画称“婴戏图”,或称“婴戏画”。 在传统中国画中, 这一题材却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画种, 而是
期刊
【摘要】:钱钟书曾在《围城》中说到: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影片《消失的爱人》似乎诠释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导演大卫·芬奇在影片中将婚姻中的敷衍与无奈以及人性的扭曲与异化展露无遗,从而触发观众对爱情婚姻生活的拷问与反思,唤醒现代人迷失的人性,将爱情与婚姻这两个永恒的母题进行了颠覆与嘲讽。  【关键词】:陷阱;叙事手法  钱钟書曾在《围城》中说到: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恋爱是自由的枷锁。而《消失的爱人》似乎诠释
期刊
【摘要】:《瑞普·凡·温克尔》是美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华盛顿·欧文的经典短篇小说。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人格的三重结构”说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人物,以此得出瑞普是自我和本我的化身,瑞普太太则是超我的代言人。  【关键词】: 华盛顿·欧文;瑞普·凡·温克尔;精神分析  华盛顿·欧文(Rip Van Winkle,1783-1859)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努力探索本民族文学的发展道路,期望美国文学能够摆脱殖
期刊
【摘要】:自2002年我国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对这项文化工程作出诸多工作努力。到目前为止非遗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相对来说偏重于文化表现形式遗产的保护,对民间传统的文化空间类遗产的有效保护有所忽略。本文顺应国家对于“文化空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时代语境,从传统戏台建筑艺术的现状及价值出发,对其提出保护与利用的意义及策略
期刊
【摘要】:秋胡戏妻的故事塑造了秋胡妻美丽善良,勤劳淳朴,性情贞洁刚烈等艺术形象,因为自己的丈夫不孝不义,背叛了自己忠贞的爱情,宁愿一死来抗争,也不愿苟合。最初,她被塑造为一个“洁妇”的形象,随着宗法制度的兴替沿革,这一形象也在不停的变化,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了迥然有别的思想底蕴和性格特征。  【关键词】:秋胡;秋胡戏妻;故事演变;嘉祥  秋胡戏妻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南武城(今嘉祥县),秋胡即鲁
期刊